【推薦】思念故鄉作文五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思念故鄉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思念故鄉作文五篇

思念故鄉作文 篇1

故鄉是每一個人的伊甸園,它給了你生命的源頭,讓你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我1955年夏天考到天津讀中學。離開了家,才知道什麼叫想家。出門在外反把家鄉的千般好萬般妙都想起來了,卻已沒有退路。若半途而廢,將無顏見家鄉父老。特別是後來的“遣送回鄉”,變成一種嚴酷的政治懲罰,讓人形同罪犯。久而久之,一般人對故鄉的感情被異化,或被嚴重扭曲,一旦離開就很難再回去了。正由於此,至今60多年來,我做夢大多還是故鄉的情景,特別是做好夢的時候。當然,那背景和色彩是我童年時故鄉的樣子。不僅故鄉的形貌像刀刻般印在我腦子裏,就連我們家那幾塊好地的形狀和方位,我也記得清清楚楚……

我的老家是個大村子,南北狹長,村子中間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主街,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鋪街,每隔五天有集市。即便不是趕集的日子,一到晚上,羊雜碎湯、烤燒餅、豆腐腦、煎燜子的香味便從主街彌散開來,犒勞所有村民的鼻子。如果我表現得好,比如在全區會考中拿了第一,或者在秋涼草敗的時節還能給牲口割回一筐嫩草,老孃就會給我三分錢和一個巴掌大的棒麪餅子,讓我去主街上,或喝羊湯,或吃燜子,任由我意。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齒頰生香。

在村西有一片茂密的松樹林,那就是我心目中的“野豬林”。雖然沒碰到過野豬,卻不止一次見過拳頭般粗的大蛇。有人放羊時躲到林子裏乘涼,盤在樹上的巨蟒竟明目張膽地吸走了羊羔。村東有一片深水,人們稱它爲“東坑”。據村裏的老人講,幾輩子沒見它幹過,大家都相信坑底一定有王八精。村北還有一片水域,那兒纔是孩子們的樂園,夏天在裏面洗澡、摸魚捉蝦,冬天在冰上玩耍。只有在乾旱的年月,這片水域纔會縮小成一個水坑,然而水面小了又容易“翻坑”,魚把水攪混,混水又把魚蝦嗆得動彈不得,魚蝦便將嘴伸到水面上喘氣,這時人們下坑就跟撿魚一樣。有一回我下窪割草回來,正趕上“翻坑”,把筐裏的草卸下來,下坑不一會兒就撈了大半筐的魚。

還有瓜地、果園、棗林、滿窪的莊稼、一年四季富於變化的色彩……如果世上有天堂,就該是自己的家鄉。有一年暑期因貪玩誤了迴天津的火車,只好沿着南運河堤走到滄州站趕快車。河堤上下均是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清風習習,十分涼爽。古老的林帶從滄州一直鋪展到天津,於是我想好一個主意,來年暑假提前備好乾糧,豁出去兩三天時間,順着森林走回老家。可惜第二年全國“大躍進”,我也要勤工儉學,不能再回家了。隔了許多年纔有機會還鄉,竟見識了真實版的“家鄉鉅變”:滿眼光禿禿,護衛着南運河堤的千年老林消失了,我站在天津的站臺上似乎就能看到滄州城。南運河在我的記憶中是一條童話般的長河,如今竟然只剩下幹河牀,裏邊長滿野草,中間還可以跑拖拉機。

我的村子也禿了、矮了、幹了,村頭道邊的大樹都沒了,幾個滋潤了我整個童年的大水坑也消失了……這讓我失去了方位感,我不知該從哪兒進村,甚至懷疑這兒不是我夢牽魂繞的老家。最恐怖的是,緊靠村子的西邊修了個飛機場,把村裏最好的一片土地變成白惶惶的跑道,像一刀砍掉了半個村子。自那次回家後,我的思鄉夢裏就有了一道抹不掉的傷痕。

在我的記憶裏,老家是很乾淨的,冬天一片潔白,到春天大雪融化後麥苗就開始泛綠,夏天蔥綠,秋天金黃……那個年代的人們沒有“垃圾”的概念,生活中也幾乎沒有垃圾。無論春夏秋冬,鄉村人都起得很早,而清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先將自己的庭院和大門外面打掃乾淨,把清掃出來的髒東西鏟到糞堆上漚肥。而今還沒進村子卻先看到垃圾,村外的樹枝上掛着絲絲縷縷、花花綠綠的髒東西,凡是溝溝坎坎的地方都堆積着跟城市裏的垃圾一樣的廢棄物……我無法相信村子裏怎麼能產生這麼多垃圾,抑或是沾了飛機場和滄州市的光?

這還是那個60多年來讓我魂牽夢縈的故鄉嗎?如今似乎只剩下村名沒變,其餘的都變了。蒼涼、麻木,無法觸摸到故鄉的心房,這讓我覺得自己的所有思戀都是一種愚蠢。讓我感到內心刺痛的還有家鄉人的變化,有熱情沒有親情,熱情中有太多客氣,客氣裏有拒絕、有算計。我有一個發了財的同鄉,跟我商量要回鄉投資,回報老家。我大喜,歡欣鼓舞地陪着他見老鄉,商談具體事宜。待到要真正付諸實現,始知連擡腳動步都是麻煩,已經談好的事情說變就變,一變就是多要錢,鄉里鄉親既惱不得也氣不得,比他在別處上項目成本要高得多,效率也慢得多,而且估計最終難有好結果。同鄉便擦乾屁股,帶着絕望逃離了故鄉。

自那件事之後我也很少回老家了,這才知“家山萬里夢依稀”不只是空間距離,更重要的是心理距離。“不是不歸歸不得,夢裏鄉關春復秋”。每到清明和除夕,夜深人靜之後,我便到一偏僻十字路口,給父母和蔣家的列祖列宗燒些紙錢,口中唸叨一些不肖子孫道歉該說的話。有時話說得多了難免心生悲涼。今夕爲何夕,何鄉說故鄉?其實故鄉就是爹孃,有爹孃在就有故鄉,無論故鄉變成什麼樣子。沒有爹孃了,故鄉就只能留在夢裏了。

但故鄉是一定要回去的。活着回不去,死了也得回去。西方人死後願意見上帝,中國人死後希望能認祖歸宗。我此生如果還有心願,那就是死後能躺在父母身邊。少年喪母后離家,累父親牽掛,長大後當兵未能盡孝,到有了盡孝的條件,父親又走了。這是我一輩子的心結。真希望死後能有另外一個世界,能讓我好好地陪伴父母。然而改革開放後農村重新分配土地,把有蔣家祖墳的那塊原本屬於我們家的地分給了一個外姓人,蔣家後人分得的地裏卻有別人家的祖墳。我不知道村裏爲什麼非要這樣分地。如果我一直沒有離開過老家,不管那戶人家願不願意,我死後都得葬在蔣家墳圈子裏。現在可就難說了,要得到外人的同意,要看人家的臉色,要多方買好……

即便我不顧一切、千方百計地爭取百年後能回到故鄉,也會給我的孩子們帶來無窮的麻煩,他們若想看看我、給我掃墓,又會重新面對現代農村的潛規則……其實我心裏很清楚,故鄉要麼終生不離不棄,一旦離開,再回去就難了。有一天晚上讀向未神遊的詩:“生我的人死了,養我的人死了,埋葬了父親等於埋葬了故鄉!處處他鄉處處異鄉,從此我一個人揹着故鄉,走啊走啊看不到前面的.路,驀然回首也找不到來世的方向。”忽然,我的眼淚就下來了,情不自禁衝着故鄉的方向跪倒,腦袋磕了下去……

思念故鄉作文 篇2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又是一年母親節。

週末,早起晨練,同母親通了近一個小時的電話,與母親聊聊家常,聽到母親在電話那端爽朗的笑聲,我的心裏也感覺非常的輕快。這個母親節,我與母親山水相隔,但是我們的心是在一起的。

記得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貌似是朱德寫的《回憶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或許是我對母親認識的一個啓蒙,從那時起,我纔開始慢慢的去了解我的母親。前幾日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焦波老師拍的紀錄片《俺爹俺娘》,感動的一塌糊塗。鏡頭裏面,我看到的是焦老師的爹孃;鏡頭外面,我想到的是我的爹孃。

儘管長大了,每每踏上故鄉的土地,總感覺自己還是曾經的那個小牛犢子。特別是在母親面前,我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而母親呢?在我的心中母親永遠是年輕的,三四十歲的年紀。當有一天回到老家,看到母親頭上黑髮換銀絲,看到母親被太陽曬黑的臉上歲月耕犁得痕跡……看一眼牆上泛黃的照片,看一眼面前依舊忙碌的母親,眼前的這個小老太太,是我的母親。

從我記事的時候開始,母親從來沒有超過七點起牀的時候。無論是寒冷的冬,還是酷熱的夏,母親有着幹不完的活,母親從沒有抱怨過生活的艱辛和勞累。小的時候,母親在我的眼中,是無所不能的,甚至始終都是微笑着在忙碌。慢慢的長大了,懂事了,開始明白母親的不容易。記得有一次晚上在家和母親聊天,母親告訴我只要我和父親都好好的,她就很高興。聽到母親這麼說,我的心中猛地被揪了一下,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每天給母親打個電話,也便成了一個習慣。

我還沒有家庭,沒有爲人父母,我知道有些事情我現在理解的還沒有那麼透徹。但是人終歸是自然的產物,我也明白“反哺”的道理。其實我們的父母需要的,並不是我們給他們多少東西,而是我們懂得他們對我們的愛。想想我們經歷過的,我們的父母並不是喜歡啃骨頭,而是要把肉留給他們的孩子吃;我們的父母並不是喜歡步行到很遠的地方買農藥,而是他們要省下那幾塊錢的路費給他們的孩子交學費;我們的父母並不是每一天都像電話中和我們講的那麼好,而是他們不想給他們的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壓力,他們想讓孩子能夠不分心,好好的工作……

母親節,我們需要安靜下來,思考一下感恩,感恩我們的父親母親。

思念故鄉作文 篇3

故鄉,其實是一個永遠也回不去的地方,因爲,你的心已經改變了,每次回到家裏,頭三天,緊繃的神經仍舊緊繃,要一週左右,才完全散淡下來,徹底放空自己,十天半個月之後,你開始覺得無聊,是的,不好意思,父母相伴,但是你仍舊覺得無聊。你開始想念大城市的煙塵車聲人際紛爭。那起碼是一個鮮活的世界,不要不承認,就象食肉動物,無法在食草一樣。每一個出走的人,都以爲自己隨時可以回家。而這正是人生的悲劇:其實,家,在你轉身離開的那個瞬間,已經永遠無法抵達。

而更大的悲劇在於,我們的父母其實無法進入我們現今構造的世界。這座盛大的城市,對他們來說,不如門口有條楊柳佛面的小河。以及,我們的玩伴,那逆流而上的大馬哈魚的後代,他們更加無從想象,那麼一個遙遠的小城市____哪怕在我們懷念的口吻裏,變得越來越美好的世外桃園。

我們遙望着下游日益犀弱的父母,我們奮力挽着同在上游的後代,是的,我們可以告訴自己,如果沒有我們前赴後繼的滋養,不會有這一座巨大的城市,大馬哈魚爲什麼而遊?我想,是因爲永遠實現的渴望!

永遠回不去是那對你的思念!母親,父親!

思念故鄉作文 篇4

記得,我第一次離開故鄉是一個淒涼的春天。那時,已經是黃昏,西下的斜陽散在水面上就如玫瑰花瓣的顏色一樣紅得耀眼。

表妹哭着站在車窗外爲我送行,當車開走時她便追着車跑,還好有大人跟着,當時,我們才五歲,看着這樣的情景我也哭了起來,漸漸的故鄉離我越來越遠表妹的身影也越來越遠直到變成一個點,在我的視線裏消失,我依舊沒有將頭轉過來。我依舊坐在車裏看着倒退的風景回望着我美麗的故土,望着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它就像一個風燭殘年的母親靜靜的望着遠處的風景和離開它的兒女們,雖是陽春三月依然不能掩蓋住她滄桑的面容和它內心的悲傷。我想,這三月零落的桃花便是她滄桑的眼淚吧!當車開到收費站的時候,太陽只露着它的頭髮,餘輝照在這位老人滄桑的面容上,我終於看到了她臉上的淚痕。於是,我便不忍再看這位滄桑的老人,我轉過頭來靜靜的懷念過去的日子。

而後,我們一家人就只有到過節的時候纔回故鄉與那裏的家人團聚。可是,每到離別之時都免不了哭泣,每次離別之時當年的場景也會一遍遍的重演。直到我們都上到了六年級,當我們再次回到故鄉時,那時正好是中秋節。沒想到那一次我竟然在那裏遇到了我最好的朋友小萍,我更沒想到的是她的外婆家就住在那裏,所以那個中秋她是和我們一起過的。那天,大概在七點多中的時候我們拿了一點吃的東西還有水然後就到房頂去過我們的中秋節,我們先是背靠着背坐在房頂上仰望着閃爍的星星,望着皎潔的月亮,欣賞着房頂的景色,聽着蟋蟀的鳴叫聲,聽着不遠處小河流淌的聲音和絲絲的風聲,一切顯得是那樣的寂靜,我們就像坐在高高的雲端上一樣。我想,詩中所寫的:“高處不勝寒,起舞弄輕影”的意境就是這樣的吧!不一會兒到了八點,四處都放起了煙花,我們的心裏也就沒有了那“高處不勝寒,起舞弄輕影”的意境了。於是,我們就開始對對方說着自己的心裏話,說着各自在學校裏的故事。然後又說到了古人詩中的中秋是怎樣的。我們就這樣一直在房頂待到了十二點,感到很困了才從房頂下來。

第二天,又到了離別之時。可我們再也沒有哭了,因爲在前一個夜晚我們變得懂事了一些。而後,我和我的家人還有朋友的一家都回到了昆明。在上學的時候,我和我的朋友只要提到那個中秋我們都會會心一笑。在後來的日子裏,每到過節回家妹妹也總會提起她,我和妹妹也會像那個中秋一樣跑到房頂上去,說着各自的成功和喜悅。後來,我們都學會了下我們,而我們就在棋中體會着那些成功和喜悅……

可是,每到離別之時我依然能夠看到那位風燭殘年的母親靜靜的望着遠處的風景和離開它的兒女們,依然能夠看到她滄桑的面容和它內心的悲傷還有她滄桑的眼淚。

思念故鄉作文 篇5

甘肅省有個叫臨澤的地方,那裏盛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份有梨、桃、西瓜、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紅棗成熟了。

紅棗種在農村。房子的前後左右都是棗樹,一棵一棵的可多了。六七月份的時候滿樹都是綠意。綠色的小棗有拇指大小,在綠葉的襯托下爍爍生輝。到了十月份,遠遠的,棗樹上已是星星點點的紅,煞是好看。近處看,紅棗猶如一顆顆珍珠,美極了。要是這時你到臨澤的農村去,熱情好客的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紅棗讓你吃個夠。

收下的紅棗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進行晾曬。如果泡成紅棗茶,還可以補血。曬乾的棗子嚼在嘴裏甜甜的,回味悠長。

臨澤的紅棗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呢!

臨澤真是個好地方呀。如果你來,一定讓你嚐嚐臨澤的紅棗。你一定要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