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明的校園作文三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明的校園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文明的校園作文三篇

文明的校園作文 篇1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從一個人的禮貌,就可以看到你的樣子。

到底什麼是禮儀呢?就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表現,也是城市的文明臉面,國家的臉面。

講文明,習禮儀已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禮節,然而在學校可不太好,鈴。上課鈴聲響了,可教室裏還是七嘴八舌的吵個不停,根本沒有做好上課的準備,大約3分鐘後,等着老師進到教室裏纔好了一些,上課沒多久,有些同學就坐不住了,就開始傳紙條,沒有紙時,就用紙巾代替,放紙飛機,講小話,可是那麼多人講就不叫小話了,亂七八糟,這些都是不尊重老師的行爲,不僅自己沒學到知識,也會影響到別的同學,直到下課鈴響了,才停了一下,像兔子一樣跑出課室。

下課後,我在課室休息卻偶然看到了一件因爲一件小事引發的打架,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座位在中間,看到小濤在後面玩跑了過來,而前面小華低頭走來,他臉黑的像木炭,小濤跑

來時因爲貪玩,沒看到小華,撞到小華後還自高自大的說:你沒長眼睛呀!小華當時心情很不好,上節剛被老師批評,接着又被小濤這麼一刺激,張口大罵,什麼粗話俗語脫口而出,小濤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也對罵,接着小濤一腳踢到小華肚子上,小華很不服氣,就你一拳我一腳,打了2分多鐘,兩敗俱傷,還被老師當場批評寫檢討,其實大家都是同學,要學會包容,互相說句對不起不久解決了嗎?

在學校,在班級裏,我們都要學會建立好良好的人際關係,那如何建立好良好的人際關係呢?第一要爲自己建立自信,主動幫助別人;第二要主動表現自己,必要時可以寫自我介紹;第三無論和任何一個人打交道,都要誠心以禮相對;第四隻要有人幫助了你,不管你認不認識都要感謝他;第五要學會寬容幫助了別人不求回報,做好以上五點就基本建立好了人際關係,關鍵還是要靠自己。

尊重師長,校園是提供給我們的良好學習環境,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把他們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的教給我們,我們是知識的接受者,應該向老師虛心學習,可是不但不尊重老師上課,擾亂課堂紀律,還要讓老師停下來整頓紀律,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所謂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我們要好好學習,待將來報答祖國!古時候,程門立雪的故事也讓我們學的了不少知識,相傳,宋代學者楊時已四十多歲,且考上進士,,已四十多歲了,一天與同學遊酢去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求學,來到嵩陽書院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着假睡,這時候外面已經下起大雪,可是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地等着程老先生醒來,不說話也不動,大半天后,程老先生慢慢地睜開雙眼,吃了一驚,說:你們怎麼還沒走?此時此刻,外面的雪已經有一尺半厚了,但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他們尊重師長,熱愛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建設和諧校園韶關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也要響應,建設和諧校園,還是爲了改正不良習慣,最重要還是爲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在學校裏,以禮貌對人,互相謙讓,在上課時認真聽講,下課後不打架,文明用語,所以,我提出以下倡議:

1、尊重師長

2、不隨地亂扔垃圾

3、不罵人

4、不打架

5、文明用語,和諧共處。

文明的校園作文 篇2

我的'校園,書香瀰漫,我的校園,百花綻放,我的校園,育人爲寶!

走進校園,你會看的同學與老師的相互問好,對老師行鞠躬禮,這樣的行爲舉止在學校裏已經成爲習以爲常,司空見慣的事了。從七年級剛進入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就啓動了道德長跑的比賽,在餐廳,無聲就餐,在宿舍按時就寢,力爭佳牀,在教學樓,低聲細語,溫文爾雅,在操場,放鬆心情,放飛自我。人人都在努力着像文明發起挑戰。

走進校園,你會看到清一色的統一着裝﹉校服。校服代表着一個學校,當我們穿上它時,身上就會有一種神聖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我們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校園的正氣。

走進校園你會看到同學間的互相幫助,同學之間的互相謙讓,同學之間的共同進步。在校園裏,同學就是我們的親人,當我在學校裏遇到困難時,我不必再給父母打電話添麻煩,我的同學們就會爲我排憂解難,共渡難關。而不是每天污言穢語,勾心鬥角。我們的友誼是純真的信任的,有友好的,文明的。

走進校園,你會看到地上沒有一片爛紙,那是因爲每個人都心中有校園,有這個溫暖舒適的家。每個人都會主動的彎腰撿起身邊的爛紙,而從不爲了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稱讚。

這就是我的校園,她教給我們知識點同時,還教會了我們做人,做文明人。

我希望我的校園的文明之花能夠競相開放。我爲我的校園感到驕傲和自豪!

文明的校園作文 篇3

文明這個詞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那麼幹淨、那麼純潔了,它像一件穿久了的衣服,已經變得破爛不堪了。

文明這個詞在很多場合中都有使用,在公衆場合不許大聲說話,不隨地吐痰,不抽菸,這就是文明;在學校,不打架、不罵人,與同學好好相處,這也是文明;扶老人過馬路,彎起腰把垃圾扔進垃圾筒裏,這也是一種文明行爲。可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能做多少。

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要懂事,教我們怎樣做人。老師在學校,同樣也教育我們。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些話已經變成了我們的耳旁風。現在的我們正處在青春期,處在叛逆期,對一些話只是左耳進,右耳出,對一些事只是一個多餘的舉動,不做便好,如果我們連一個舉動都不做的話,文明就離我們更遠了。我每次回家,車裏都是滿滿的人,基本上都是學生,上來一位老人在那站着,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站起來讓讓座,要麼假裝看不見,要麼戴上耳機坐在那裏聽歌,這些人都是高中生,素質就那麼差嗎?真不明白。

在學校,我們不像在家那樣百依百順了,而像一匹沒有繮繩的野馬。打架、罵人,對於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基本上成了家常便飯。把學校的紀律當成空話,見老師不打招呼,見同學開口就是髒話,同學的書掉在地上,恐怕也懶得彎腰去幫忙撿起來。做一個文明的學生就這麼難嗎?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舉動能改變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