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研學作文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研學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研學作文7篇

研學作文 篇1

新的一天又有新的任務,今天早上的任務就是採茶。

人數不多,24人,但士氣高漲,都來採茶。

到茶園,停了車,即刻派人去基地去草帽和茶簍,等下采完還要觀看師傅去烘茶,時間緊張着呢。我們這些被派到任務的人當然要快馬加鞭的,去了基地拿24人的裝備,跑得氣喘吁吁,好累!

到了就開始吧!老師一遍一遍地教:手要捏深點,不要只摘一點點,摘中間的嫩芽,還有每個人都要至少摘30個,誰都不能少!大家開始動起來,每個人都彎着腰,伸手摘嫩芽,又將其放入簍中。摘完這裏摘那裏,摘完後,老師帶我們到基地觀看師傅們怎麼處理剛摘的那些茶。

到了基地,集合所有剛摘的茶葉,放在同一個容器裏,遞給師傅。師傅接過茶芽,一倒下去,不拿別的,就靠手,在鍋上轉,然後抓起一把,在手中抖,甩出去。原來還很碧綠,現在則暗淡無光了,沒過多久就聞到了茶的味道。還要轉,步驟就是把烘好的茶葉放在桌面上轉。

原來,中國的茶葉,就是這樣加工出來的。

研學作文 篇2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們終於要踏上期待已久的研學旅行了,我的心情異常的興奮、激動,這次研學課程的主題是智慧童子軍的集訓,我們快要等不及了。

我們首先從最基本的內務整理,疊被子開始了,平時在家裏,被子都是爸媽整理的,以爲疊被子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通過這次體驗,我發現的被子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學完內務整理後便是今天我最期待的結繩逃生。平常我們常見的繩子,原來隱藏着大學問呢!結繩跳繩:一、瞭解繩結的作用:二、掌握固定繩結和繩結的系法:三、教官教我們遇到危險如何結繩逃生。從這次課堂中我學到了很多。

接下來是午餐時間到了,我們的伙食是自助餐。同學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都菜系吃得津津有味,而我更是狼吞虎嚥。

又一次集合了,我們跟隨者導遊瞭解了“天然濾水器、野外鑽木取火、模擬火場逃生、童子軍隊列操練等。這些項目讓我們讓我們大開眼見,增長了知識。

轉眼間,今天的研學之旅就接近尾聲了,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也該回家了,我們上了車,踏上了歸途。

回來的路上,不像來時那麼熱鬧,大家都安靜的坐在座位上,有的同學都累得睡着了。

這次的旅途雖短,但是我卻收穫很多,時光永遠無法後退,但是這次研學旅行不管經過多少時光的打磨,都會永遠的留在我的記憶中,熠熠生輝。

最後感謝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同時感謝老師一路的照顧和陪伴,莫相忘,自難忘。

研學作文 篇3

11月13日星期四的清晨,天空中飄着棉花似的朵朵白雲,太陽公公躲在雲層後面好像在跟我們做迷藏。我們205班全體同學在班主任雷老師和其他輔導老師的帶領下去鑫東有機生態園參加研學活動。

我們各自揹着一書包的零食,邁着輕快的步伐出發了。一路上,我們興致勃勃地憧憬着即將到來的快樂。在車上,我們一邊唱着歌,一邊欣賞着窗外的美景,興奮極了!不一會兒,我們很快到達了目的地。到了那兒,首先是一大片甘蔗地映入我們眼簾,我們高興地排好隊走向甘蔗地裏,農民伯伯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根甘蔗,我用盡力氣扛着又大又粗的甘蔗飛快地跑着,感覺自己像箭一樣快。

緊接着我們來到雞舍裏餵雞。一大羣雞向我們奔來,我還是頭一次見到那麼多大大小小的.雞呢。我們興奮地追着它們,想要把心愛的零食餵給它們吃,可小雞們被我們一羣熊孩子嚇得到處亂跑。到了中午,我們玩累了,也餓了,於是雷老師安排我們坐在涼亭裏分享着各自帶來的食物。雷老師還給我們在很多大的小的風車下照了很多帥氣漂亮的照片呢!

隨後,我們來到紅薯莊園和蘿蔔莊園裏,在農民伯伯的指導下,我們帶上手套,拿着小鋤頭,挖了很多又大又圓的紅薯和又白又胖的蘿蔔,農民伯伯說自己挖的可以帶回家品嚐品嚐,這些都是我們的“戰利品”啊!最後,我們各自提着“戰利品”,跟農民伯伯們說了再見,興高采烈地奔向了大巴車。

我們坐在即將返程的大巴車上,我雖然很累,還有點兒暈車,但是玩得很開心。窗外的小樹們向我們揮揮手,花兒草兒向我們點點頭,好像在跟我們告別說:“小朋友們,有緣再會!”我看着手中袋子裏的食物,背上額頭上流着豆大的汗珠,一下子好像懂得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我突然想對農民伯伯說:“農民伯伯,我們今天體驗到了您們的辛苦,您們的勤勞,今後我們應該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品質!”

研學作文 篇4

11月21日(星期四),陽光明媚,沒有風,天氣彷彿好的非同平常。同學們七點鐘準時到達學校,個個都精神抖擻,笑容滿面。揹着書包,書包裏除了記錄本外,其餘的全是吃的、喝的,時刻準備着將要出發。

到八點時,我們集體乘車出發了。一路上,我看見公路兩旁的樹木蒼翠挺拔。路上的車輛來回穿梭。導遊老師給我們講了今天的研學地點和有關的地處風貌及文化地質知識。不知不覺中,我們到達了第一個研學地點——地質公園。我們排好隊伍。老師給我們留影作爲紀念。導遊老師帶我們走進殿堂,踏入門。你將融入無窮的地質知識海洋。無論是地質勘探的樂趣,還是通過礦物寶石的興奮,或是瞭解地球內部奧祕的衝動。這裏都可以讓你得到滿足。令我最深刻的是博物館奇形怪狀的石頭和鑽石。聽導遊老師說,這些石頭已經有上百甚至上千年的歷史。跟隨導遊老師前行,一塊兒巨大的石頭映入我的眼簾。好大好白的玉石呀!它是經過人工雕琢的呢?還是天然形成的呢?我驚歎的張大嘴巴問自己。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有: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史前生物廳和國土資源廳。礦物岩石廳展示了自然界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礦物岩石,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展品。這些展品旁的文字說明簡潔,再加上導遊老師的認真介紹,使我們很快了解了它們的形成過程。來展廳參觀後,我們還可以基本掌握寶石的鑑別方法,區分天然品與相似品,合成品與模仿品的本質。雖然時間蒼促,在這裏學到的知識有限,但必將伴隨我們受用一生。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進入第二個研學點——嵩陽書院。聽導遊老師講,嵩陽書院是我國創建最早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是我國教育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傳播基地。走進大門,來到大唐碑前,看到那高大的石碑,導遊老師給我們講了有關帶碑帽神奇故事,我們聽得如了神。往前走,我們看到傳說中的將軍柏,你看“大將軍”彎着腰,好像慚愧似的,“二將軍”肢體開裂,好像很生氣,我們並沒有看到“三將軍”,聽導遊老師講,“三將軍”最大,古代有個叫劉徹的皇帝卻把它封爲“三將軍”,一氣之下被活活氣死了。在這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拜孔儀式的壯觀場面。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都各自穿着統一的拜孔衣服,戴上帽子,瞬間,那莊嚴的場面令人肅然起敬。我們站成整齊的方陣隊伍,低個在前,高個在後,擊鼓開始,指導老師雙手一搭,十指併攏,左手放在右手前面進行三鞠躬,同學們也跟着一起拜孔三鞠躬,表示對孔子的敬重。這時我心裏默默地念叨着,孔子呀,你的品質和知識像大山一樣足以讓後人敬仰。後面的帶隊老師也穿着統一的拜孔衣服,穿行在隊伍的正中間,並雙手高舉額頭,也敬重的表示要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穿越千年,做一天古代學子,心中有無比的自豪。特別是我班的帥傑同學,特地參加了學生代表,作爲求學問道,以孔子的學子,思想先導,處處以德爲主的那意氣風發的場面,站在師生面前的氣勢多麼令人羨慕。

是啊!千年嵩陽書院,始終傳遞着誨人不倦,學生兢兢業業共同爲增築學識。探索真知而鞠躬盡瘁的默契。這種純粹的情感共鳴,爲今天發展教育事業也提供了借鑑。嵩山高萬尺,洛水流千秋。千年的嵩陽書院始終吟誦着儒學大師的諄諄教誨與程門立雪的虔誠求學,其蘊含的尊師重道,立德樹人的優良教育傳統至今仍在傳承。我想嵩陽書院那種尊師重教和推崇知識的氛圍,是我身臨其境,終身受益。

中午吃了飯。我們繼續第三個研學點——觀星臺。說起觀星臺,腦海中便浮現出一句古話,“天有心,地有膽,天心地膽在告縣” 。來到此地,看到雄偉壯觀的觀星臺,不僅使我浮想聯翩。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造的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保護較好的天文臺,在世界上世屬最早的天文建築之一。觀星臺是一座高大的青磚石結構建築。由臺身和量天尺組成,臺身形狀是覆鬥狀,其作用是“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還有周公測景臺,景通影。測影就是測量太陽的影子,是中國古代測量日影,驗證四時,計年的儀器,就是三千多年前的周工姬旦在這裏研究天文的圭和表,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現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但最讓我痛心的是,那東面牆壁上的幾個深坑。曾經是日本侵略中國時用炮彈攻擊留下的痕跡。是他們留下的罪惡。看後我提醒同學們說,我們要時刻記住中國人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看後我們的感受特別深。

去,滿懷期待,回,收穫滿滿。這次研學我們心懷理想,帶着汗水與微笑,留下了美好的足跡。對於很少出門的我們,爸爸媽媽很是擔心,所以他們一直十分關注微信聊天羣裏的消息。活動中,老師隨時拍下的照片,發到微信羣裏進行分享,好讓家長能夠及時瞭解活動的動態。當看到大家奮力拼搏的照片時,當看到大家在活動中甜蜜的笑臉時,家長和我們一樣感受到快樂。他們與我們的距離更近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天的研學時間就這麼過去了。但這次旅行,不僅鍛鍊了我們的意志。讓我們明白了只有通過實地考察才能擁抱成功。同時,他也教會我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的快樂。只有多看,多做,多思考,才能真正享受到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研學作文 篇5

盼星星盼月亮,我們終於把這次研學旅行盼來了。

插秧活動中,劉教官給我們每人發了兩株秧,並進行示範講解:“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秧苗,把秧苗插入泥土中,然後輕輕把手抽出來。”說完,大家迫不及待地捲起褲腳下田了。

我先用三個手指頭夾住秧苗,小心翼翼地插入泥土裏,又小心翼翼地把手抽出來,生怕捏疼了那幾株秧苗。一回生二回熟,第二株秧苗我很快就插好了。“那個第三排第四位同學,不是像你這樣插的,兩根秧苗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才能生長!”劉教官指着我說道。我羞愧地低下了頭,趕緊把秧苗換了一個位置。那時,烈日當空,才幹了一會兒活我就滿頭大汗,並聯想到了李紳寫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平時吃的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勞動的成果。我也明白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研學作文 篇6

“什麼?姓張就不能和自己班上的同學在一起了,爲什麼呀?”就這樣,我們便有緣分到了17號車,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班級了。

我們17號車總是到目的地最早,離開目的地最晚。當天晚上,入住高檔養老院。好戲纔剛剛開始,一個怕黑的小雷同學不願同我外出吹風,我只好獨自一人坐在鞦韆上,我只能聽到陣陣風聲。這時,走來了一位玩手機的男老師,我立即下來,拉了一把鞦韆,並躲到了牆後。此時風停了,當他擡頭看見無風自擺的鞦韆時,那張悽白的臉呀,“哈哈”,我幸災樂禍地跑回了正熱鬧着的寢室。

我們寢室活寶多。玩笑聲、打鬧聲甚至尖叫聲——立即引來了投訴的人。“你們一樓的聲音我們在三樓都能聽得見!”雖然女老師很嚴肅,我們仍帶着笑意承認着錯誤。“上面應該已經通告班主任了!”她說完了這句話,我們都安靜了下來。見我們沒之聲,她也沒話可說了。等她剛一走,寢室的人異口同聲:“終於走了!說這麼多!”“都不給我們一次機會的!”“虧我們最後一塊奧地利巧克力還是給她吃的嘞!這麼快就忘了?”我們抱怨着,同時開啓了夜間談話模式。

第二天早餐過後,大家陸續坐車走了,而我們的車沒來。“同學們先在這裏等車來啊!”原本以爲只需靜候一會,但沒想到時間過去了這麼久,收垃圾的人都來回了一趟。

大家開始各自幹各自的事,比如無聊的我在牛油果上插花、雕刻,有些人四人一桌玩牌、吃零食等。而馬路對面的人們就不太安分了:有的將石桌坐斷,有的爬上了石榴樹,與我們和諧的氣氛形成了鮮明對比。就這樣,我們17車的同學與其他人度過了一個不同的上午。

誰說這些就不是美麗的回憶了呢?

研學作文 篇7

“嘟,嘟,嘟!”大巴車終於來了!和家長告別後,我們排隊上了車,開始了一天的白鹿原影視城研學之旅。

“到了,到了,終於到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喊道。下車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三匹正在奔跑的,巨大的銀鹿雕像,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閃,似乎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呼吸着大山裏新鮮的空氣,穿過巨大的城門,順着蜿蜒的臺階向山上走去。在上山的地方有一片湖,陽光下,湖面波光粼粼,顯得格外美麗。湖中的小魚兒、蝌蚪在自由自在地嬉戲着,我們忍不住停下來欣賞。

在帥氣導遊的催促下,我們繼續上山。半山腰處遠遠就看到了幾個醒目的大字——關中巨幕影院,我們瞬間活躍了。走進演播室,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銀幕,比平時在電影院裏看到的銀幕大很多很多,我們迫不及待地選好了座位,電影就開始了。影片講的是三個小孩掉到時空洞穴裏,要轉動時空轉盤才能回到現代,可要找到寶石來啓動。他們爲了順利回到現代,穿越了半坡、周朝、秦朝、唐朝等不同的朝代,憑着自己的勇敢、機智、聰明,終於回到了現代。銀幕上清晰的畫面,逼真的鏡頭,使我們彷彿身臨其境。

走出關中巨幕影院,我們向關中大地震方向走去。來到模擬地震房,一進去我們就分成好幾列站在懸着的木板上,中間有欄杆隔着。正當我靜靜欣賞着房間的一切時,突然窗外有幾道閃電,接着竟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更不可思議的是,腳下的木板搖了起來,嚇得同學們大聲尖叫着。我趕緊用手僅僅抓住護欄,這時,洪水又如猛獸般涌來,背面的牆也倒塌了下來,外面曬布的架子在狂風的怒號中散架了,釀酒的罈子着火了,一切都是那般恐怖,慘不忍睹。看着眼前的一切,雖然只是體驗地震的瞬間,但我卻深深感覺到地震給當時人們帶來的災難。

走出地震體驗區,我們經過烈日的炙烤,來到了有名二虎劇場。在影棚下觀看了楊虎城和李虎臣兩位將軍與民衆合力,屢次抵擋土匪的進攻,保衛長安城的電影。第一次與演員們面對面,近距離接觸,不僅爲他們的演技拍手叫好,更爲劇中人物的愛國精神驕傲自豪。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這一次的研學之旅,我不僅感受到了快樂,還了解了關中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