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北京的春節》作文合集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京的春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北京的春節》作文合集8篇

《北京的春節》作文 篇1

雖然北京是個大城市,是我國的首都,但是,它也和我們一樣,過熱鬧非凡的春節。

農曆臘月三十爲一年的除夕。過去,老北京大多數人家常年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下,是一定要上供的。供品五花八門,有油炸的麪食、月餅點心、蘋果柑橘、什錦果脯、黃白年糕、餃子饅頭,真是應有盡有。除了供品之外,供桌上還擺香爐等供品,供桌前面的地面上擺蒲團,行禮跪拜的時候用。

據說,年三十晚上到七年級大清早,諸神要下界來考察人間的善惡,這些神裏面有財神、土地爺諸位,臘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竈王爺也在此時回到人間,繼續做他的“一家之主”。這時候,人們都要恭恭敬敬,謹慎行事,還要燒香磕頭,請諸位神仙在新的一年裏多多關照。

年三十晚上,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一段時光。先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享受一年中最爲豐盛的吃食。菜餚中大多是燉魚、燉肉、燉雞、丸子、扣肉之類的肉食,也有清新爽口的`涼菜,比如:用蔓菁、大紅袍蘿蔔做成的辣菜,還有糖辣白菜、芥末墩什麼的。主食則以餃子爲主,一般是用羊肉白菜或豬肉韭菜做餡兒。吃餃子時,決忘不了拿“臘八醋”當調料。在所有的節日裏,“年三十”要算是老北京最忙活也是最樂呵的一天了。

北京的春節過得真熱鬧呀!

《北京的春節》作文 篇2

正月二十,我們的餐桌上擺滿了食物,一共擺滿了四桌。紅的紅綠的綠。我們幾個小孩子看見那麼多美食,都流出了口水,準備大吃一頓。這就是所謂的年飯。當然,年飯主要不是吃,而是一種熱鬧的形式。我們幾個孩子剛吃完年飯,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外面買小鞭炮玩。

到了正月二十一,就是拜年的時候,簡單地說就是向大人問聲好,然後像大人索取紅包。如果你認識的親戚非常之多,那你就發財了。

正月二十二,這天要忙起來了,第一個項目就是去山上拜祖宗,拜祖宗的`的形式有非常多種,然後可以拿着幾根香去,也可以直接拜,還可以燒錢作紀念。我拿着一大沓冥幣,拿上打火機。一千億一張。我拿了非常的多,然後燒掉了,這種感覺就是爽。

接着,我們還拿出長鞭炮出來燃放,一個大叔燃放以後,漫不經心的走出來,隨後聽見:啪啪啪的聲響,還有一些小孩捂着耳朵,但還是流露出了笑容。從山上爬下來,這一折騰,可累了。我睡的非常香。

正月二十三上午,也就是除夕這年,要貼新對聯。帶着一鍋糯米膠(烹飪出來的那種),走遍屋子,把舊對聯撕下來,然後貼上新的,我負責撕下舊的。雖然這個工作簡單,但也不能亂撕,要對整齊,然後撕下來的,不然的話就會撕成不規則形狀,貼不上新對聯。

除夕晚上。我們每家每戶都要放煙花,我們也開始放了。有一位大叔叼着煙擺好煙花,不緊不慢的燃放了。我連忙把耳套帶上,這纔開始了節目。在持續了3秒後,一束火花直速上升,在空中爆發出一條條綵帶的,接着又是一束火花衝上天,在許多煙花同時上升時,天空立刻映出煥然一新的景色

直到看完春晚,我們才休息,這一天真累啊。

《北京的春節》作文 篇3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爲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曆的正月七年級爲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七年級正式定名爲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竈,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竈,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着貼在門裏、衣櫃、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擡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爲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爲人準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爲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七年級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着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北京的春節》作文 篇4

北京的春節熱鬧隆重,因爲處在重要地段,緊臨“北京”中心的我家自然也少不了喜慶的氣氛。

我家在“北平村”村委邊,於是便常常戲稱“我家在北京中心。”因爲“北京”以前也叫“北平”嘛。儘管如此,我家離真正的北京依舊很遠。但,家鄉的春節也是和北京一樣熱鬧、喜慶。

先是臘八,儘管做不了像課本中那麼豐盛的`臘八粥,但依舊要儘自己所能,煮個豐盛的粥供大家享用。過完臘八,年味稍稍有了些,五天一次的年集把春節逐漸推上了高潮。

到了除夕,就是孩子們的天下了。每次年集攢下的好東西都在這一天被揮霍一空。在白天,孩子們都是玩些普通遊戲,直到日落西山,天興大發的孩子們纔開始真正的玩耍。

記得今年,我在外面幾乎玩了個通霄,什麼“閃光彈”、“小豆炸”“劃炮”“三用炮”……真是應有盡有,震的耳朵都快沒有知覺了!零點時,外面幾乎沒人了,我獨自在外面放着“小豆炸”,玩得不亦樂乎。

轉眼又到了元宵節。這天是煙花的天下。沒有響聲,又有五光十色的煙霧。天空上又響了一發煙花,像小孩的笑臉。但轉眼,這美麗也灰飛煙滅了。

過完了元宵,就要上學了。春節也就結束了。不過,每次過春節時,心情都是開心的。因爲開始也開心,結束也開心,開始春節意味着玩耍,結束意味着可以見到同學們了,難道這不值得嗎?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北京的春節》作文 篇5

北京的春節可真美! 每年春節皆可以放花炮。到了夜晚,就會望到窗外這各式各樣的煙花有的像噴泉,有的像陀螺,還有的'像花朵一樣在地面綻開。五彩繽紛,漂亮極了。

春節最快活的事件就是逛廟會。在北京的很多私園裏都會舉行廟會。咱們常往的有陶然亭廟會,紅樓廟會,還有地壇跟龍潭湖廟會。在這些處所,都有很多的遊戲運動。其中,我最愛好的是套圈,就是站在一條線後,用竹圈兒去套晃在地上的各種物品。有一次,爾用竹圈兒套到了一隻烏皁相間的小兔子,還把它帶歸了野。投飛鏢遊戲也很乏味。在一塊靶子上有許多色彩斑斕的吝嗇球。10枚飛鏢投中10個氣球就可以取得一個大獎。惋惜媽媽每次都只能領到小獎。昔年春節我一定還要去!

廟會面還有良多優美的小吃,有杏仁茶、糖葫蘆、棉花糖、羊肉串、烤文薯…… 你們曉得棉花糖是什麼樣子的嗎?把二勺紅砂糖置到一個旋轉的機器裏就會變成像蠶絲一樣細的糖絲,用一根木棍擡到裏點繞啊繞糖絲就會越纏越多,最後就成了皮球大的一團。吃伏去感到軟軟的,一舔就化,吃到嘴裏可舒暢了。實是又惡吃、又佳玩、又難看。假如你們來遊廟會,就能夠嚐到棉花糖的厚味了。

廟會裏還有各種各樣的賴玩兒的貨色說一地也說不完。如果你們到北京來,可必定要來逛廟會啊!

《北京的春節》作文 篇6

按照北京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了。

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還要泡臘八蒜。到年底,臘八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

到了臘月十九日,學生們開始放年假了。他們第一件事是上街買禮炮和玩具,貼近年根就去趕集買年畫了。

到了年三十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裏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通宵燈火,禮炮聲徹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

大年七年級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人們走出家門,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時,城內城外的廟會也開放了,小孩子們特別熱心去逛,爲的是可以騎毛驢,看美景,還能買到春節特有的玩具。

元宵一上市,春節的高潮就到了。年三十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紗燈,有的是冰燈,還有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紙燈,人們還會吃元宵,預示着新的一年快樂吉祥。

短小的篇幅,質樸的文風,卻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了老北京過春節時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怎能不讓讀者於新春佳節同喜同樂呢?

《北京的春節》作文 篇7

每年的正月七年級,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節日——春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不過,你們知道北京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嗎?

我剛到北京,就被那裏的廟會吸引住了。廟會上有許多小玩意,像糖人、泥人、手工草編人……還有許多精彩的表演,像舞龍、舞獅子、鬥雞、走旱船……還有各種小吃,像糖葫蘆、艾窩窩、驢打滾……好不熱鬧!

奧林匹克公園裏掛了許多彩燈,到了晚上,閃閃發亮,像一顆顆小星星。隨時還可以看到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水立方柔和的藍光像波浪一樣,不停地變換顏色。紅色、紫色、綠色、土黃色、灰色……一共變了72種顏色。鳥巢在橘黃色燈光的襯托下顯得金碧輝煌。

北京的新年可真熱鬧呀!我還從來沒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要是什麼時候我們濮陽的新年也可以這麼熱鬧該多好呀!到了那時候,我們就不用出門旅遊,在自家門前逛廟會、看彩燈,說不定還會有外地遊客來我們這裏遊玩呢!

《北京的春節》作文 篇8

照外婆的說法,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外婆還說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屋裏屋外到處瀰漫着一股粥的香味,由南瓜、芋艿、番薯等食物熬成的臘八粥,可真是美味至極。除了臘八粥,爸爸還說在新疆,他們過春節是要殺羊羔,吃烤全羊的,肥嫩的小羊,架在火堆上,一邊轉一邊烤,考的時候撒點調料,鹽、辣椒……吃起來可香了,沒有一點羊腥味!臘月二十之際,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農村裏要自己做年糕,還要醃製出鹹鹹的臘肉和臘魚,好在過年的時候吃。這時候小孩子們可開心了,他們去買爆竹等着新年的時候放,還要去買新衣服等着新年的時候穿,還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大人們也忙壞了,要準備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

好顯示出新年萬象更新的氣象。除夕夜降臨了,這夜,家家燈火通宵,爆竹聲連綿不絕,大人小孩們個個都歡歌笑語,又唱又跳,好熱鬧。我最喜歡除夕,因爲除夕這天除了主人給個紅包外,家人還要給,父母各要包紅包,叫壓歲包,並且這天晚上還不用睡覺,玩通宵電腦。正月八年級到正月初八這段時間,大人們都要呆在家裏面接待客人。一直到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到來了。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迎來了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團圓飯,一家人在家裏喜氣洋洋得過節日。一眨眼,春節結束了,農村裏的春節沒有大城市的熱鬧,但也是喜氣洋洋。名師點評:在作文裏小作者很詳細地爲讀者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寫到元宵,對每個時段的慶祝方式,小作者都有很詳細地敘述,讓人瞭解到北京過年的全貌,加深了人們對祖國傳統節日的瞭解,文章洋溢了一股濃濃的節日氛圍,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作文的主題明確,條理清晰,內通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是篇不錯的作文!“考的時候撒點調料”改爲“烤的時候撒點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