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涇源的小吃作文精選

隨着旅遊熱的逐步升溫,位於寧夏南部山區的涇源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風光、宜人的氣候、淳樸的民風和“高原溼島”的美稱正逐步引起區內外廣大遊客的關注。當然,遊客們在遊過涇源美麗的自然風光之後,總覺得有一絲絲遺憾——到涇源除了自然景觀可看之外,好象還缺少點什麼。其實遊客有這種感覺並不奇怪,旅遊作爲一種消費文化,包含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除了其主要內容“遊”之外,還包含“住、購、玩、食”等內容,據國家旅遊部門最新統計,目前衆多遊客在旅遊過程中,已逐漸將消費的目光轉向飲食消費上,也就是說,在選擇旅遊景點的時候,除了注重景點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之外,更加註重一地的風味小吃等飲食文化。說到這裏,我們就不難理解遊客在遊過涇源之後所產生的些須遺憾了。

關於涇源的小吃作文精選

其實,話說回來,遊客之所以產生這樣的`遺憾,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涇源的風味小吃缺乏瞭解。涇源作爲一個回族聚居縣,其回族風味小吃的深厚淵源和獨特風格還鮮爲人知。涇源的風味小吃大體可分爲兩大流派,一派爲以黃花鄉、惠臺鄉、什字路鎮範圍爲主的“甘省人派”,其小吃注重製作工藝,以精緻、美味見長,代表食品有“油絢餅”、“長面”等;另一派爲以香水鎮、興盛鄉、新民鄉、大灣鄉範圍爲主的“老陝派”,其小吃注重質感和味感,以香醇可口見長,代表食品有“糖三角”、“蒸雞”。此外,隨着近年來旅遊熱的不斷升溫,好客的涇源人立足本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推出了一系列以山野菜爲主的純天然野生風味小吃,主要品種有“蕨菜系列”、“刺五加系列”、“山雞系列”等,以其純天然的原料,純自然的口感,無污染的特點,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遊客的興趣。

涇源風味小吃中最有名的當屬“蒸雞”,相傳當年涇源先輩在清同治年間的起義途中,在一次勝仗之後,一位老奶奶爲了犒勞戰鬥中的勇士,將自己隨身攜帶多日的一隻老母雞宰了,但由於長途跋涉,沒有其它的作料可配,就將一些洋芋切成丁,和着剁碎的雞肉,鋪在用開水燙過的麪餅上蒸,蒸熟後香氣四溢,衆將士吃了老奶奶的飯後,頓覺精力大增,一連打了幾個勝仗,後來有人問那位老奶奶做的菜叫啥名字,老奶奶隨口說叫“蒸雞”,於是便有了這道流傳一百多年、“老陝”獨有的菜。

回族風味小吃十分講究製作程序,“蒸雞”的製作正是體現了這一點,先將上好的土雞宰掉(必須請阿訇宰),拔毛(不能用開水燙毛),去掉內臟洗淨,剁成件段,然後將用五香粉、牛油、精鹽、清油、蔥姜沫、麪粉調成的麪糊糊在雞肉上備用。將大個的洋芋洗淨去皮,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用精鹽、五香粉、麪粉、蔥花拌好備用。將精麪粉用滾開水燙成半透明狀,揉勻後杆成薄餅,攤在籠屜上挽出花邊,然後將拌好的洋芋丁攤在麪餅上,將雞肉擺放在洋芋丁上上鍋,待鍋燒開時,將調好的五香水淋在雞肉上用旺火蒸二十分鐘即好。“蒸雞”的吃法也十分講究,叫“一雞兩吃”,先將雞肉上桌,待客人吃完後,再將攤着洋芋丁的麪餅捲成捲上桌,此時雞肉的油水和香味已滲入洋芋和麪餅之中,半透明的麪餅香油欲滴、香氣四溢,咬一口麪餅滿嘴生香,其香醇之味自會令食者食慾大增。

過去的年月裏,涇源人民爲了對付糧食的緊缺,創造出了許多“瓜菜代”的食品,如“洋芋碎饃”、“洋芋魚子”等,隨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那些“瓜菜代”已漸漸從人們的餐桌上隱去。但隨着歲月的流轉,懷舊之情卻使得人們將它們重新又搬上了餐桌,重上餐桌的它們,又爲涇源的風味小吃增添了新的內容,人們在品嚐着被各種時鮮作料“重新包裝”了的“瓜菜代”時,除了懷想那些逝去的苦日子,更多的還是感慨今天的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