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1

我的童年和爸爸的童年比起來,我的童年算是很幸福了。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

爸爸從小在農村度過,那是一個很小很窮的一個小山村。破舊的校舍,簡陋的桌椅,一樣給了他和同學們美好的國小時代。爸爸放學就回來寫作業,寫完作業就幫我的爺爺奶奶幹些雜活兒。由於那時候家裏窮,我爸爸那時候穿的是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他和小夥伴們,玩的地方是田野,喜歡的是門前的小河,還有村前的綠樹參天的大山。那時候別說玩電腦,就連臺黑白電視機也沒有,有一個收音機就覺得很滿足了。每天吃的是,玉米、土豆,野菜等粗糧。最少見的就是肉了,一年頂多吃三次。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纔可享用。

爺爺奶奶家那時很貧窮,用木頭蓋起的房子非常簡陋,石頭砌的底座,用黃泥抹的牆。雖然很簡陋,但是這是他喜歡的家。條件雖苦,但爸爸很開心,爸爸努力學習,成績很優異,因爲學費太貴,交不起學費,所以沒上大學。他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了一份工作,並自學了一門大專文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爸爸的這種勤學好進的精神。我吃的好,穿得暖,住的舒服,難道能不好好學習嗎?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2

聽說,今年可是改革開放30週年了。可說來真是慚愧,我對改革開放30週年來,所發生的變化竟然知之甚少,所以我決定利用去了解改革開放30週年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改革開放30週年以來的累累碩果。

我把我的這個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聽了都表示贊同,而且十分。可是不知道該怎樣瞭解感受。我第一個就說,上網查資料。爸爸媽媽堅決反對,是因爲怕我上網“不務正業”;媽媽說:“不如,我們圍繞改革開放30週年來開展‘比童年’的活動,從各個方面進行比較,真切感受時代的進步呵改革開放30週年所帶來的變化,就咱仨,怎麼樣?”爸爸呵我聽了,都嘖嘖讚歎,表示此活動的好、妙、絕!

接下來,就正式開始“比童年”的活動了。

首先,媽媽就說:“咱們那時候的日子可苦了。就說住的房子吧,都是用磚頭、黃沙和石灰蓋成的平房,顏色單調,大多數都是灰色的,其它的也只有白色或黑色,顏色不鮮豔。還有屋裏頭那設備,要啥沒啥。燒飯燒菜的工具也只有竈頭,還得用柴火才行,哎,真的是苦啊!”媽媽說着說着,就彷彿回到了30年前一般。

我拍着胸膛,自豪地說道:“想我們現在的房子,大多是公寓、小高層或別墅,顏色五彩斑斕,明亮鮮豔。再說這屋裏頭的設備,與30年前是恰恰相反,真的是要啥有啥,功能齊全,用的也都是煤氣或天然氣,吃的可美味着呢,住的可舒適着呢!……”我正說的意猶未盡,媽媽就插了幾句話:“說起住啊,我們那會兒,是有牀睡的不舒服,有被子蓋的不暖和,哪像你們現在啊,有席夢思,睡上去軟軟的,舒服極了,被子大而厚,蓋着暖和。”我點頭笑了笑,表示贊同。

這時,在一旁一直不說話的爸爸發話了。他說,他們那時候,自行車是極其罕見的,因爲那時候經濟不好,大多數都沒錢買自行車。那時候的街道都是泥路,不但不平整,而且坑坑窪窪的。還有30年前的衣服,破了也就只能補補,所以長年累月後,就到處都是補丁,衣服看上去就不整潔,還破破爛爛的。在的日子特別難熬,穿上一兩件有着補丁的襯衫,外面再穿上一件破棉襖,還是有些冷,日子還算能湊活着過。“我們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自行車也是極其罕見的,因爲許多人都買了車子代替了自行車,交通道路和街道都是水泥路了,十分平整。”我說,“現在冬天,就算零下十幾度,也不用愁,因爲有羽絨服,比以前的棉襖要厚上至少三倍呢!

……爸爸媽媽你一言,我一語,對我說了30年前的種種,我再與我現在的作比較。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媽媽一直在變化,我們一直都看見了,祖國媽媽變得更加了,更加雄偉壯觀了,更加發達了!就比如說:我們住的房子、走的街道、用的交通工具、穿的衣服、吃的東西一切都在變化。衣、食、住、行、用等,樣樣都可以看見,我們的日子一天天紅火了,條件一天天優越了,經濟一天天發達了,我們生活得很!這一切的變化,更讓我銘記了我們的使命——作爲一名學生,我們要憶苦思甜,不能忘記父輩們的苦。面對今天的幸福美滿,繁榮昌盛,我們應該更加好好,天天向上,爲祖國更加的明天,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回顧改革開放30週年,相信祖國會發展的越來越快:科技會更發達;力量會更強大,明天會更美好!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3

翻開相冊,一張黑白的照片映入我的眼簾,我指着照片上牆角邊的一個衣着破舊的'小男孩問爸爸:“爸爸,這個小男孩是誰啊?”爸爸嘆了口氣,給我講了一個這張照片的故事。

爸爸八歲那年,在一個酷熱難耐的夏天,爸爸割了一筐草回家,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看到路上有賣冰棍的,他非常想吃一根,可是身上沒錢,就去問他媽媽要一角錢買冰棍,結果錢沒要到,反而被他媽媽訓了一頓。他只好靠在牆角邊哭泣,哀聲嘆氣地揹着賣冰棍的。我便問:“一角錢太便宜了,爲什麼奶奶不給你一角錢呢?是不是奶奶是吝嗇鬼,不愛自己的孩子呢?”爸爸搖搖頭說:“當時我爸爸和媽媽一個月才收入20元錢,連溫飽問題也解決不了,哪有錢讓我去吃冰棍?”當時,我爸爸住的是破磚房,生活過得十分艱辛。這張照片真實地反映了我爸爸的童年生活。

我繼續翻着相冊,一張我去桂林旅遊的風景照片引起了我的沉思。照片上我坐在一棵大榕樹下,兩旁的猴子身穿孫悟空的衣袍,手拿金箍棒,神氣極了!我的臉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這就是我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們住的是躍層式的新房,現代化設備應有盡有;我吃的喝的有各種新鮮的水果、雞鴨魚肉、還有牛奶;穿的又是高檔的衣服;幽靜的學習環境,嶄新的校舍,一流的教師,現代的教育設施,上學放學都是由汽車接送的。除此以外,我們還經常和爸爸媽媽去旅遊,我領略過別具一格的海南風光,欣賞過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觀賞過濃妝淡抹的西湖,暢遊過華麗繁榮的香港———我真是太幸福了。

我凝視着這兩張照片,思索了許久,爲什麼我與爸爸童年的生活如此截然不同?這是因爲我的爸爸的童年處在七十年代,當時國家貧窮落後,人民生活艱辛,我的童年是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的今天,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三十年的變化,驗證了改革開放政策的英明正確。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以實際行動回報祖國!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4

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題記 時間的相隔,歲月的流逝,讓我不知不覺進入了中年,一起回憶着我們走過的每一步,深深的腳印就是時間的記號。順着腳印我們走回去。又回到了童年。

童年是悲,是喜,都已走過,但猛地一瞬間回想,確實還是滿有點“甜味”的。

我們坐在一起誇誇其談,爸爸說:“童年,沒你們現在的孩子那麼豐富,我們以前最快活的遊戲就是打鳥,那時候淘氣,根本不知道保護那些無辜的小鳥,還記得有一次。我和我那時的朋友出去打鳥,一不小心把一個鳥窩打下來了,那些小鳥唧唧喳喳的叫,我們心也很痛,正要走過來時,大鳥回來了,用尖尖的嘴咬我們,我當時耳朵還被它咬了一口呢!”“哈。……笑死我了,真是自作自受呀!但我也不敢說,只有憋在心裏。”

老媽說:“聽聽我這個,百分百讓你笑掉大牙。”“原先,我們最喜歡玩的是下軍旗,可是每次和大姐都會輸,我不服氣呀!所以就偷偷的在一些棋上做一些記號,這樣就不就不容易輸了,有一次,我把我的地雷全都放在她的總司令的旁邊,我就是不翻,等她自投羅網,她一翻,我也翻,哈……這炸的真是叮咣響呀!”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5

童年就像個萬花筒,也是時代的記憶。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不同的形態。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有苦澀的,有快樂的,也有艱苦的……而我們的童年和爸媽的童年比起來,就又有着天囊之別的。-

爸媽告訴我,他們那時候生活很艱苦,平時吃的菜很少,只有一兩樣,還是自家地裏種的呢!那是他們最大的奢望就是快過年,飯桌上才能吃到魚,肉。爸爸回憶着,憂傷又一次爬上了爸爸的臉上。過年前的一次,奶奶買了點花生,爸爸偷偷摸摸地去廚房偷吃,正好被奶奶逮個正着。爸爸求奶奶說:“媽媽給我吃幾節吧!就幾節”。可奶奶卻嚴肅地說:“不行,這是過年給客人吃的”。爸爸聽了只好無可難何地走了。咳……那時侯幾節花生對爸爸有多大的吸引力呀!可比起我們,就是有一大筐花生放在我們面前我們也不會去吃它。我們還經常去吃肯德雞、麥當勞、沙拉斯……家裏的水果從不間斷,冰箱裏的飲料隨手可拿。如果有一天我少吃一點,爸媽就會擔心地問長問短,我們真是太幸福了。

比起童年的遊戲那肯定是爸媽那一代人創意十足。那時,女孩子們經常猜毛豆,踢毽子,跳橡皮筋等一些開發智力,增強體力的遊戲。男孩子們的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做的。爸爸會做風箏、玩具車……並且一點錢也不用花。想想這些,我們呢?二、三歲時,爸媽就給我買了一大堆玩具。有芭比娃娃、遙控小汽車、積木……真是應有盡有,數不勝數啊!但我們一點也不珍惜,玩厭了就扔,喜歡了就買。

爸媽那個年代,家裏兄弟姐妹多,而爺爺奶奶要早出晚歸地要到生產隊幹活,所以他們過早地學會了做家務,照顧弟弟妹妹,再加上那是父母沒時間對孩子學習的重視,以致沒好好讀書成了爸爸一生的遺憾。而現在,我們好像一個小皇帝,從不做什麼,爸媽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我們好好讀書。想想自己真是感到很慚愧…

爸媽的童年豐富多彩、趣味無窮。卻充滿着艱辛和淚水。我的童年洋溢着幸福和快樂,但我要時常告誡自己;不要泡在愛的湖水裏,別使溫柔受害了我們,我們要珍惜當下的一切……

高亭中心國小四年級:趙翊吟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6

我的爸爸媽媽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呢?

爲此,我特地採訪了他們:

“爸爸,你小時侯都玩些什麼呢?你覺得以前的童年有趣,還是現在的童年有趣?”

“我們以前摔拍子、捉迷藏、玩鉛絲槍(巷戰)、游泳、去軍隊訓練場找彈殼、釣魚。我覺得以前大人的童年有趣,一起玩的小朋友很多、沒有大人來管、無憂無慮、非常自由。”

“那你以前有沒有得過獎啊?”

“我是三好學生啊!五年級畢業我被選送到了鄉里最好的中學,當時我們班只有兩個人被選送!”爸爸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爸爸,你真了不起!”

接下來問媽媽:

“媽媽,你小時侯玩些什麼呀?”

“以前我們玩大耳朵、丟手帕、丟沙包、老鷹捉小雞、踢鍵子、跳牛皮筋、跳繩、打乒乓球,還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呢?”

“那你覺得現在好玩還是以前好玩啊?”

“小時侯我爸爸很重視我們讀書,我和我哥是當時村裏讀書讀的最多的,也是最早考上大學的,鄰居家和我們一樣大的都已經開始學手藝攢錢了。所以我們家裏負擔重一些,要幹很多活,做刺繡(我所有的書費都是我刺繡掙來的),每天都要割草,因爲我家養了兩頭老母豬,還養了很多兔子。農忙時還要幫忙洗衣、燒飯、撿稻穗、插秧,很辛苦呢!我羨慕現在的兒童,生活好幸福啊,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我們小時侯東西太少了,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看到家裏有西瓜,因爲太高興,激動得一刀下去差點把自己的手指給切掉了!你看,你們現在還可以乘私家車上學,在以前要是能有一輛鳳凰牌的自行車,那可是我的夢想啊!那時我們一個村只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常常是我們一村人在一起看電視!”

“那你小時侯有新衣服穿嗎?”

“太樸素了!我們總是要等到新年和節日時才能穿到新衣服,所以過年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而且我們還能拿到一些壓歲錢,也就兩三元錢吧!但我可捨不得花。”

“那你小時侯最難忘的事是什麼呢?”

“我的爺爺手特巧,我向我爺爺學做了很多種不同的紙船,有軍艦、烏篷船等,那時侯經常灌水,我就把紙船放在水溝裏,然後我會追着跑,看着小船一路披風斬浪,飛速前行,是一件最快樂的事了!”這時的媽媽已經沉靜在童年快樂的回憶中了。

聽了爸爸媽媽的童年,我覺得以前科技不發達,生活也不富裕,但以前的童年多快樂啊!有很多遊戲我都是第一次聽說啊!比如跳格子、跳皮筋,大耳朵,丟沙包、摔拍子……

那我們的童年呢?

大都數小孩都在玩一些遊戲機、上網和看電視,過年時很容易就能看到手裏拿着新款遊戲機的同學們,我覺得玩遊戲機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有的同學也玩貼燒餅、跳繩、踢鍵子。

我的童年生活豐富而又充實,我學了很多的興趣班,愛好也特別多,有閱讀、鋼琴、畫畫、手工、跳舞、唱歌、空手道等等;同時我還是小主人報你說我說欄目的小、小編輯,每週參加小主人報蘇州編輯部活動和網上編委會會議,有采訪活動,要選稿、審稿、改稿,也要自己動手撰稿;我們學校有豐富的班隊活動,我是大隊長,經常參加各種活動,我還組織了很多次雛鷹假日杏活動,我們去園區湖濱大道做環保調查,去甪直古鎮、蘇州園林、古城牆尋找吳文化,還去了我外婆村看核雕和蘇繡,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我們的足跡走遍了蘇州;當然最有趣的事情還要數學騎自行車,第一次騎的是四輪自行車,後來長大一點,我學騎三輪,再後來我又把三輪的一個輪子拆了,學騎二輪。騎二輪有點難,一開始我總是東倒西歪的,重心不穩,經常會掉下來,但慢慢地,我學會了。假期裏我總會騎着我的自行車出去兜上幾圈。這次雛鷹杏活動我在湖濱大道還學會了騎三輪的觀光自行車呢!從不會到會,這就是我成長的經歷!真是太快樂了!

這些是快樂的,但我的童年遠不止這些。我的童年同時也充滿了競爭,馬上要小升中了,同學們心中都已有了各自理想中的中學。爲了實現目標,我們要和同班同學比,和同一學校比,還要和別的學校比。我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比過去要好很多很多,但有一點卻比不過過去,那就是童年時期的自由。現在無論哪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第一,要得獎(有的班必須是區以上獎纔有資格報名)。而以前,讀書可沒像現在這樣緊張。現在還會是自由的童年嗎?誰也不知道。

我想試着過一過以前自由的童年,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過兩次童年,以前的和現在的,大家都親身經歷,對比之後,就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樂趣!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7

爸爸生長在改革開放初期,聽我爸爸說他小時候生活在海邊的一個偏僻靠海的小村莊,從小生活就很窮。生活雖然窮,但爸爸的童年過得有趣。

每當學校放假時,爸爸和爸爸的堂哥來到海灘上同往常一樣捉魚、撈蝦、捉螃蟹。有一次,爸爸把手伸進一個小洞穴裏時,這回意外情況發生了,手指被洞裏一隻大螃蟹的鋏子夾住了,爸爸就把手往外拉,誰知越往外拉,蟹就夾得越緊,也就越疼痛,怎麼辦呢? 爸爸想了很久,也沒有好辦法,只好強忍着硬着頭皮,連着螃蟹一起,把手拉了出來。這時,螃蟹知道自己會被捉住,就把大鋏子一丟,拼命逃跑: 爸爸已經吃盡了苦頭,豈能讓它跑掉,身體奮力往前一撲,牢牢把地螃蟹抓住,放進筐內,再用嘴把螃蟹鋏子的另一個關節處咬斷,大鋏子這才從爸爸的手指上鬆開。那天,爸爸滿載而歸,捉到的魚、蝦、螃蟹自己捨不得吃,都被爺爺拿到市場去賣了,來補貼家用。

我的童年是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後,跟爸爸的童年生活有着天壤之別。我的童年是富足、幸福、快樂的。

我放學剛一回到家“熱死了! 熱死了!”就癱在沙發上,把電扇打到了最高一擋,媽媽端上熱騰騰的飯菜,桌上有我最愛吃的魚、蝦、螃蟹等都是媽媽從菜市場買回來的。我一邊吃飯,一邊眉飛色舞的跟爸爸媽媽聊當天學校發生的趣事,爸爸媽媽直誇我。吃飽喝足了,看一會兒新聞聯播,接着就認真做起作業來,從電腦中查找有關的資料,拓展知識。

還經常從百度中查找些科普知識。如:把裹着一層溼毛巾的牛奶瓶放到了陽臺上陽光照射最強的地方,爲什麼牛奶竟然會越曬越涼?! 哇,找到了!原來,奶瓶用溼毛巾包嚴後暴曬毛巾上的水分被蒸發了,水蒸發時需要吸收熱量,牛奶的熱量也被帶着散失掉了,所以,牛奶變涼了,牛奶越曬越涼,這真是太神奇了。

我每天都在汲取新知識,每天都在老師、家長關愛中成長,我覺得改革開放政策真好,我愛我的祖國。我要好好珍惜現在這麼好的生活條件,努力學習,將來長大了,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強。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8

童年,就像是甜蜜的夢,真希望這個夢永遠不會醒來;童年,就像是醇香的美酒,真希望這酒永遠品不到盡頭;童年,就像是母親的蔭庇,真希望這個蔭庇能阻擋一切的風雨。但,父母的童年,卻與我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這天,我正在找書,左翻右翻,怎麼也找不到。書沒找着,卻找到了小時候的照片。照片中的我是多麼的天真無邪呀!既然我擁有一個金色的童年,那爸爸的童年也差不了多少吧?我的童年和爸爸的童年有什麼不同呢?要不……就與爸爸來一場童年PK吧!

“爸爸爸爸!您跟我說說您的童年生活唄!”“好呀!”爸爸一說到童年的趣事兒,就眉飛色舞:“我們以前玩兒的玩具呀,都是自己做的。比如彈弓啦、用竹片做的會動的小人啦、可以改變方向的小木車啦,還有滾鐵圈、打彈珠……爸爸以前最喜歡的就是打彈珠了!我們那個時候的彈珠可不是你們現在那種投幣的哦。三五個人就可以玩成一團,在地上戳個小坑,每人按順序彈,誰的珠子離小坑最近,就可以進小坑,把小拇指放在小坑裏,把自己的珠子彈到別人那去,只要彈到別人的珠子,就可以把別人的珠子‘吃’回來。想當年,你爸我可是‘彈珠小霸王’啊!”看着爸爸幸福的笑容,誰又會想到,他們那一代的童年是多麼貧苦,又是多麼無憂無慮呢? 相比之下,我們的童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什麼要求,父母都會盡量的滿足我們。可是,我們卻少了一份快樂,多了一份憂愁。不用說週一到週五了,連週六日的我也在去各種補習班的途中奔波,根本沒有時間休息。

看着眼前這一大沓的試卷,我不經感到萬分的壓力。 我多麼希望,我能插上翅膀,像小鳥一樣,在天空中翱翔,那麼自由,那麼無憂無慮!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9

一天,爸爸對我說:“兒子,你的童年條件優越,多幸福啊!”

“是嗎,爸爸?”我跳到爸爸的腿上,扮個鬼臉,嬉皮笑臉地應聲道,“我怎麼覺得自己很辛苦?除了上學外,要學游泳、鋼琴、英語,在家裏還要反覆練習,累死了!還這不讓吃那不讓吃的,還幸福?”

“不幸福嗎?接受這麼多的教育,從小就懂得了這麼多的技能,多好啊!還有天天雞鴨魚肉,各種新鮮水果,還不好?”爸爸反駁道,我無言以對。

“不像我小時候,可苦呢!”爸爸接着說,“我的童年,家裏窮,沒什麼吃的。平時很少吃肉,只有到了重大節日,或有親戚朋友來家裏做客才能看到桌上擺着肉,還不能吃。饞得我啊,口水直流。等到招待了客人,我才能上桌去吃上一點。”“啊?這樣啊,相比之下,我好多了。”我由衷嘆道。

頓了一頓,爸爸又對我說:“童年時,你爺爺外出去做生意,很少回來也沒掙到錢。你的太爺爺太奶奶帶着我過活,日子很緊巴。每逢趕集,你太爺爺把地裏收的蔬菜拿去街上賣,換了一點點零用錢。回來的時候,你太爺爺就帶回來一大筐蘋果。不過呢,都是人家賣剩下的爛蘋果,你太爺爺就花了很少的錢買回來,把爛的部分都削掉,給我們吃。”說到這裏,爸爸臉上堆着笑容,眼睛放着光,美滋滋地說:“那些蘋果真是好吃,一直到現在,我從來沒吃到過那麼好吃的蘋果了!”

聽到這裏,我對爸爸說:“爸爸,原來你小時候這麼艱難啊!那我以後一定加倍努力學習,不讓你擔心,家裏做什麼吃的我就吃什麼,再也不挑食了。”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10

週末,爸爸媽媽開着汽車帶我去了上海。到了目的地,我們把車停在了停車場,停車場上滿滿的車,得有好幾百輛。我說:"怎麼車這麼多?"爸爸一聽。便對我說:"這說明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私家車多了,人們也會享受生活了呀!"

於是爸爸就對我說起了他小時侯的事。

爸爸小時侯社會經濟不如現在這麼發達。那時侯沒有電視,沒有空調,沒有冰箱,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超市,甚至連公交車都非常少,更別說私家車了。爸爸小時侯學校離家很遠,家裏又窮,沒有自行車,又沒有方便的公交車,所以每天上學要走四十多分鐘的路。如果遇上下雨下雪天就更麻煩了,那時侯的路都是泥巴路,很少有柏油馬路,所以下雨,下雪後的路非常難走,每次都弄的滿身是泥,特別是還穿着那又重又難看的雨鞋,走不好還經常摔跤。

一到星期天,他們也很苦,做完作業就要揹着那小花簍去割豬草,有時還要去田裏撿棉花,還要燒好飯在家等爸媽收工回來後才能吃……想想他們那個時候真的很苦、很累。哪像我們現在穿好吃好,還天天有爸媽寵着、陪着,有電視看,有電腦玩,星期天還可以去少年宮學學自己喜歡的項目。

相隔三十年,這變化真的是翻天覆地,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所以我們現在要加倍努力,刻苦學習,拿最好的成績來報答祖國。

我與爸爸比童年作文11

爸爸小時候住在鄉下,經常聽他說起他的童年。一羣灰頭土臉的孩子,穿着藍或灰的家織老粗布衣服,膝蓋和胳膊肘處經常帶有現在又開始流行的“補丁”。由於缺乏營養的緣故,精瘦烏黑的身板,整天在村子裏瘋跑。捉迷藏、跳方格、玩泥巴、挖野菜是他們童年時代的主旋律。而我的爸爸更有一份不大情願乾的事情,就是越到中午太陽毒辣時揹着魚簍跟着大人去河裏用掄網捕魚,河邊沒有樹蔭,每次都曬得雙肩皮膚髮紅起泡。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這樣的童年,爸爸練成了堅毅的意志和堅強的體魄。隨着祖國的強大和科技的發展,我的童年真可謂是物質豐富、生活安逸。

我出生在縣城,從記事起就受到祖輩和父輩兩代人的精心呵護,吃的東西更是精細,有時還補些鈣、鐵、鋅等營養;玩的玩具水、陸、空都有,積木、棋類五花八門;穿的衣服更是花樣繁多。每年爸媽都帶我去體驗高鐵、飛機,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坐在窗明几淨的客廳裏,享受着電視機上的動畫盛宴!

這就是我和爸爸的童年,雖有天壤之別,但各有各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