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講文明樹新風演講稿4篇

講文明樹新風演講稿 篇1

大家上午好,我演講的主題是:文明駕駛、體悟人生。

精選講文明樹新風演講稿4篇

我們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我們中國人素來講究禮貌。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我們的祖先把禮儀看得很高。綜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自商周以下,凡禮樂大興之際,均爲太平盛世;而每到一個朝代的衰落時期,人們常說禮樂崩壞、社稷蒙塵。禮儀,標誌着社會和諧、標誌着社會進步。

但我又有些困惑,從改革開放到今天,我們的物質文明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發展,可是,我們有時遺憾地發現我們的文明素質在某些方面仍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很多不文明的現象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有一個問題值得各位同仁思考,物質文明發展了,如何把物質文明建設的成果轉化爲精神文明的進步?對我們菸草行業而言,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題目很大,我只取其中一個小的方面,談談文明駕駛。最近幾年,考駕照、開私車形成熱潮。我們菸草人託行業的福,經濟條件還不錯,估計一半以上的同事都有自己的私車。每天穿梭於街頭、出沒在車河裏的我,總結了車輛駕駛中的十大不文明行爲:隨意開大燈、搶道變道、亂扔雜物、開車打手機、斑馬線不禮讓、亂停亂放、猛拐急停、開車吐痰、水濺行人、酒後駕車。請問在座各位,你有以上行爲嗎?你反感以上行爲嗎?

如果你反感,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請你文明駕駛。 如果你沒有這些行爲,那麼恭喜你,你開車很安全,沒人會找你麻煩。但我還想問個問題,設想你獨自開車走在一個沒有其他任何行人車輛、完全沒必要擔心出交通事故的十字路口,剛好紅燈亮了,你是停下來等紅燈熄滅,還是觀察情況後繼續前行? 我們的祖先講究自我修身,提倡“慎獨”,不能因爲無人知曉就放鬆自我要求。那麼朋友,你做到了嗎?

也許有人會反問,你在臺上講得倒是冠冕堂皇,你自己做到了嗎?那好,我就把自己關於駕車的一些體悟向大家報告一下:在我看來,駕車正如駕馭自己的人生,方向盤都是抓在自己手中。你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將用同樣的心態來駕駛你的車。我信奉兩條人生格言,第一條是“欲速則不達”。每個人的人生總有一個目標,正如你的車總要開往一個目的地。有的人也許追求的是速度,想比別人更早地到達終點。但我不同。彎道超車固然是好,但一旦出局結果更糟,關鍵是你始終要前進在路上。第二條格言是得容人處且容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與人相處多爲別人着想,吃小虧當佔便宜。所以,有人要超車讓他超就是,有人要過馬路停下來給他過,有什麼大不了?說到這裏我講個細節,一個小故事。現在很多新拿駕照的人,駕校很多東西沒有教。晚上會車的時候不知道遠近光變換,更過分的是有些人還特意換了氖光燈,刺得你什麼都看不見。但我一直堅持會車時遠近光變換,我家那口子說,別人都不換,你一個人換個啥啊。我是這樣回答的,他不換,我看不見他,但我換了,他可以看見我,發生事故的機會就小得多。

開了幾年車,諸如此類的事情還發生了一些,我的體悟也還有不少,因爲時間關係,就不羅嗦了。

聽一個朋友講,德國人有等紅燈的習慣,即使四周空蕩蕩的,紅燈一亮,老百姓都老老實實地等着。或許按照我們的常規思維,這老外確實呆板。在自己認爲合情合理或四周無人的情況下可以違反規定,這似乎成爲我們的一種習慣。這裏我又講一個故事。一個美國老太太在左右並沒有車輛的情況下,安安靜靜等紅燈,老太太說:“也許,我們身後那棟房子裏,會有一個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見我們走過去,以後照我們的樣子橫穿馬路,也許就會出事。”看,這就是一個普通的美國老人,在等與不等之間做出的選擇,她選擇的不是等待紅燈的那幾分鐘,而是下一代人的未來。那麼朋友們,您家中可有父母妻兒?同事們,作爲一代中國菸草人,您,會怎麼選?

所以,我的朋友們、同事們,爲了我們出入平安,爲了他人的安危,讓我們慎獨修身,心繫文明,掌握好手中的方向盤。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我們衆志成城、執著地尊重維護公共環境,定能共創和諧文明的新家園。“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雖然我們不是太陽,不可能將整個社會照耀,但是讓我們做一隻小小的螢火蟲,用微光將自身點亮。

最後,借用一句交警部門的宣傳口號作爲我演講的結尾:“母念妻等嬌兒盼,願君平安把家還”。謝謝大家!

講文明樹新風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班的***,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XXX》

奧運會是什麼?在我的眼裏,它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人類之間的戰爭,並不在於屠殺,而在於使敵方屈服。它不是一種簡單的體育競技比賽,而是一種永遠不變的信念,它意味着奧運聖火永不熄滅,那是一種永恆。那麼,作爲中學生我們,怎樣才能爲奧運作出貢獻呢?我們不能像體育健將那樣爲祖國獲得金牌,我要從小事、從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作爲中學生,作爲中國小公民,我們更應該貢獻出自己一份綿薄的力量。針對氾濫的白色污染,從我做起,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媽媽曾經帶我參觀過一個環境保護展覽,我看到用一片樹林所生產出來的一次性筷子只夠十家中小餐館使用一天,而北京有一萬多家餐館,那麼讓我們算一算北京一天就要毀掉多少片樹林呀!而北京又有多少樹林禁得起我們這麼毀呢?我們要利用所學的知識做義務宣傳員,在校園裏,在同學間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它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責任。因此我們要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美化環境,愛護一草一木,讓北京成爲美麗的花園城市,我們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不隨地吐痰……雖然這些事很小、很小,但只要每個人付出1%的努力,它還會小嗎?

20xx年,我14歲了,希望到那時,我可以自豪地站在北京湛藍的天空下,迎接八方來賓;用流利的英語給外國友人介紹北京著名的景點和古都的悠久歷史;在熱鬧的'賽場,爲運動員們吶喊助威。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動手淨化我們的家園;

讓我們用炫目的風采,展示出中國的魅力;

讓我們在北京奧運的藍圖上畫出最絢麗的色彩

讓我們豐滿羽翼,在北京奧運的藍空中自由飛翔!

謝謝!

講文明樹新風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貌,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我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孔融讓梨,三顧茅廬”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文明是體現一個國家國民進步與發展的標誌,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素質高低的水準。古語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文明不能夠冷眼旁觀,更不需要豪言壯語,需要身體力行,從點滴小事做起。

古語云:“誠於中而形於外。”將文明禮禮貌是一個美好心靈的自然表露。從一點一滴做起,持之以恆,我們就會成爲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心靈美好的人。

列寧同志有一次下樓遇到一個女服務員端水上樓,女服務準備閃開,列寧同志說:“你端着水,理應先過。”一點小事,反映了列寧同志先人後己關心他人的美德。也正是因爲列寧同志能從一點一滴做起,才育成了他光輝照人的形象。古語說:“不矜細行,終累大得。”由此看來,講不講文明禮貌是關係到一個人的品德修養的大問題。

如果上面講的也還是小事,那麼文明禮貌涉及到民族尊嚴,總該是大事了吧。

李鴻章有一次出使俄國,在公衆場合吐了一口痰,被外國人大肆渲染嘲弄。吐一口痰,事何其小,丟了自己的人格,也無所謂大。但丟了國格,損害了民族尊嚴,還能以小視之麼?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的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將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文明更是值得我們收穫的回味無窮的幸福。在公交車上,你給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座,只是一種文明的行爲,是一種回味無窮的幸福;過馬路時,你自覺排隊上車,在食堂進餐時,你自覺排隊打飯菜,這是一種文明的行爲,是一種回味無窮的幸福;還有,在校園內,你看到腳下的白色垃圾,能主動拾起來扔到垃圾箱內,這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爲,也是一種回味無窮的幸福。這是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也正是這些小事,才能讓我們體味到講文明禮貌的幸福感,才能讓我們真正體味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一個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有句話說得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你就不簡單了!我們嚮往現代文明,也在努力創造文明,播種文明思想,從點滴的小事做起,那麼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是社會邁出一大步。

所以我發現,文明是一種力量。就好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樣,在每一個人手中傳遞,也能夠匯聚所有人的熱情,我相信你,相信你,更多的來發現,來釋放自己文明的熱情。

講文明樹新風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

一分文明好像一滴水,許多文明就是一片海。

一分文明好像一盞燈,照亮一個熱情。

一分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許多文明可成燎原之勢。

一分文明,有時只是舉手之勞;

一分文明,有時只是一張紙的厚度;

一分文明,有時只是一點點關愛。

這一點點關愛,也能讓人感動,感到溫馨。

講文明,樹新風,相信我。

講文明、樹新風也凸現重要了.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站在1米線外等候時,文明就是一米遠;停車在斑馬線前,文明就是幾釐米遠.文明有時只是一個手勢,有時只是一個微笑。

文明很簡單,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相信“滴水匯成河,千河聚成海”,我們的社會自然就講文明,自然就樹起了新風,還營造了和諧社會的氛圍。

要從具體的事情抓起,把“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從長遠着眼,從現在做起。

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

從日常的具體行爲抓起。

抓好“十不”以改掉不良的惡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即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扔髒物廢物;不說粗話髒話;不亂貼亂畫;不攀折花木;不損害公物;不違反交通規則;不打架鬥毆;不吸菸;不沾染黃、賭、毒。

要發揮好模範帶頭作用,通過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強科普和法制教育,深入學習宣傳《管理守則》,《文明守則》等,不斷提高文明道德水平,增加自我保護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

要選準切入點,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使“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貫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要把“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與“文明行業”活動結合起來,做到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要從現在開始,從自我開始,要從一點一滴抓起,常抓不懈。

一切遺風陋習要堅決改掉,一切高尚的道德風尚要大力弘揚。

做爲一名中學生,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要修身養性,讓自己擁有一顆愛心。

愛心能使自己高尚,快樂,能讓別人愉悅,享受。

要確立合適的積極的人生目標,讓自己擁有一個通過努力可以達成的理想和目標。

與社會共進,與集體相融,不孤傲也不喪失原則。

瞭解自己,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點,確定自己獨特的人生目標,然後在目標的指引下,一步步努力實現,不要操之過急,更不要總是追求“最好”,也不要模仿他人隨便確定自己的目標,無論是爲了求知,爲了真情,還是爲了影響力,財富,創新,道德等等,我們對自己要有正確定位大力宣傳文明風尚、社會公德、文明禮儀、城市環境整治和奧林匹克精神。

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既。

比如,把沒有蓋好的窨井蓋蓋好,把盲道上的障礙物推開,撿起地上的垃圾……等等,我們還可以開展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保護地球小主人”宣傳活動。

圍繞“綠色奧運、人文奧運”,從學生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從“四個一”(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米)抓起,爭做“保護地球小主人”,培養良好習慣,擴大社會影響,用學生們的行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蔘與到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去,提高全民素質。

另外還開展“文明新城我先行”系列宣傳教育實踐活動。

在中學生中開展“誠實守信我先行”、“遵規守法我先行”“文明舉止我先行”等主題活動,通過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促使青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增強社會責任感。

這些都是一個又一個文明的體現。

文明很小很小,但是隻要每一個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會邁出一大步,在社會上邁出的每一小步也許微不足道,但是用處卻很大很大。

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文明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個人的心裏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