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八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告訴我包糉子呢,你瞧。

先要有包糉子的準備,原來姐姐已經準備好浸泡三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從樹上。在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已經大吃一驚了。我把糯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課桌上,我生氣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糯米放進去呀。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一旁邊那個盤子裏放的是什麼,咿,應該是紅豆。我在糯米到處挖了一個小洞,紅豆塞入糯米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姐姐一眼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棕葉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六人坐在桌子旁吃起糉子了。我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是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白白胖胖的糯米四處包的先知可口的紅豆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的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工衣亦有名,端午被思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外溼,當屬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又到端午節,大清早,你就能聽到“香囊!香囊!”的叫賣聲,糉子的清香味充滿了你的鼻腔 ……。看到大人們忙忙碌碌的,我再也坐不住了,走,約上同學一起包“糉子”去!

在端午節前夜,我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看着有些大人拿着糉子,不禁靈感一動:“快到端午節了,咱們也來包糉子吧!”我的提議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說幹就幹,走,和我一起準備一下吧!

包糉子沒有糉葉怎麼能行?可大點的葉子上哪兒找啊?我們正在苦思冥想,不知誰說了一句“大家快看,那兒有好多糉葉!”我們順着她的手指找到了“糉葉”。那是一種不知名的植物,葉子很大,符合做糉葉的標準。我們趕緊跑過去,七手八腳地動手拔了起來。“一二一,一二一,拔呀拔,拔!用力拔!”我們喊着口號,使出了吃奶的勁,也沒從根拔斷。“不信了!”李同學腳踩住植物的幹,憋紅了臉,使勁往外拔,可那葉子很頑固,就是不斷。“我來!”曹同學踩住葉子上方的莖,沒用多大的勁,就把葉子拽了下來。看來,幹什麼都得用巧勁啊!

糉葉有了,餡兒用什麼呢?下一個目標就是找泥土做糉餡。不一會,我們就把所有的材料準備好了。最後,我們就要動手做糉子了。

我們也學大人樣,先把“糉葉”捲成漏斗狀,把角往上折,加上餡兒,再依次用“糉葉”把它包裹起來,纏上線,一個逼真的、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

“露陷了! 露陷了!”李同學拿着她的糉子,”曹同學,你能再個給我弄點餡嗎?我的糉子寶貝露餡了呀!”她一驚一乍的把我們嚇了一跳,還好只是露餡了。

不久,我們就做了一大堆的糉子,真讓人垂涎欲滴啊!

雖然我們沒有進行正規的戴香囊、插艾葉等程序,但我們體會了包糉子的快樂,體會到了民俗的快樂!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伴着糉香,又來到了我最喜歡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插艾草,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滿心想精忠報國卻被奸臣所害,就投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很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進江裏,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這一天,天空灰濛濛的,而我們一家的心情恰好相反,輕如棉的風浮過我的臉頰,舒服極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騎着車子去奶奶家過端午節,奶奶還炸了糖包和菜角,一定很好吃。可是在半路中,因前天下雨形成一條條泥路,坑坑窪窪的,使我們的車子很難再往前騎,無奈之下,只好把車子停在正好路過的同學家裏,單身前進!我們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艱難地向前走着,鞋上沾滿了泥巴。終於,在重重困難下到了奶奶家,實在把我們給累壞了,我一屁股癱在奶奶家的牀上,打開了電視,畫面上正放映着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賽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我頓時倦意全散,拍手叫好,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場面真是如此壯觀!

這時候,奶奶輕輕地走過來,手裏給我拿着糉子,糖包和菜角,讓我趁熱吃。我就一邊吃着美味的食物,一邊看着賽龍舟壯觀的畫面,真是兩全其美!家鄉的端午節和外地的習俗一樣,過得紅紅火火!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放學回到家,就聞到了從廚房裏散發出淡淡的香味,那是媽媽煮的糉子發出的清香,因爲端午節到了。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祖國各地的人們在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歡度這個節日。雖然有不同的形式,但有一點卻是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做的,那就是吃糉子,賽龍舟、掛香包。據說,這樣的習俗是爲了紀念我國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以前的端午節都是在學校裏度過的,而今年卻有了一次大的改變,那就是這些傳統節日都會放假。對我們小孩子來說,能夠有休息的日子當然是最開心的了。可是爸爸卻不這樣的認爲。他覺得這是我們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因爲我們國家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的。然而,就是一個這樣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節日,卻有別的國家來爭。他們想把端午節作爲他們的傳統節日。這怎麼可以呢?這是我們中國的,所以不可以讓別的國家進行註冊。這纔有了每年的放假。

聽了爸爸的話,什麼叫傳統,什麼叫國家,我的心中才有了真正的認識。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奶奶學習包糉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細繩、糉葉和調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奶奶先拿起一張糉葉,熟練地將糉葉捲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着,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麼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聽到奶奶的話,我非常羞愧,臉紅得似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奶奶又耐着性子對我說:“天豪,彆着急,左手拿住糉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糉葉,再用右手將它捲成一個漏斗形。”奶奶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於將糉葉折成漏斗形了。接着,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後,奶奶教我將糉葉層層包裹、穿過糉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這樣,一個不太似樣的糉子終於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奶奶還告訴我其他糉子的形狀和品種,在奶奶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着,奶奶將糉子放進鍋裏開始煮,等到屋子裏飄滿了糉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糉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糉子(奶奶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糉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包糉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在糉葉飄香的端午節裏,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包糉子。

上課了,老師說要上一節不一樣的作文課,我們都很好奇,會是什麼樣的呢?老師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我們,今天我們來包糉子。對於一次糉子沒包過的我更是心裏一陣激動。

老師爲我們準備好了原材料,有翡翠般的糉葉、珍珠白的糯米、暗紅色的'蜜棗、香甜的葡萄乾。老師把包糉子的方法告訴我們,我們便開始自由創意了。

我本想先把糉葉捲成圓錐形,可糉葉根本不聽我的話,想讓它轉個身,它非得拗在那裏不願和另一端合作組成圓錐形,經過我多次的“撮合”,它終於肯扭過去了,但這個調皮的圓錐形不僅漏米還漏水,仔細一看,原來圓錐底部有個小洞。沒辦法,我只好把所有的食材都倒了出來,又把兩邊糉葉向中心緊了緊,這纔不露米了。接着,我把上面的糉葉折下去,再把兩邊多餘的糉葉捏下去,最後,把多出來的糉葉向一邊折去,哈哈,一個完美的三角形出現了。再看其他同學,不是折不成三角形,就是漏了一堆米,我暗暗誇了自己一句“天才!”,就哼着小曲用麻繩纏起來糉子來,但是繩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像一隻小泥鰍一樣在我的手中活蹦亂跳,就是不乖乖地呆在糉子上,直接導致了“完美的三角形”許多的“bug”,時不時的還會鬆開。

千辛萬苦,我的糉子終於下鍋了,想一想那味道我的口水就“直流三千尺”,好了好了,不說了,我要等待糉子出鍋了。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瀰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着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划船尋找,龍舟,糉香在節日裏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糉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糉葉,糯米在手中迴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糉子,蒸籠的青煙瀰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時拿下來順着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糉子的,那芭蕉葉包裹着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糉葉,生怕是破壞了糉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糉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許還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爲,這香囊裏有着硃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糉子,手採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糉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糉子也都是超市裏的各色糉糉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糉子爭奇鬥豔,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糉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纔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8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爲國投江。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爲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時,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糉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的時候,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糉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糉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糉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爲什麼要賽龍舟、投糉子了。

我愛家鄉的糉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