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彙編七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彙編七篇
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 篇1

11月12日中午,陳老師帶我們去跳蚤市場買書。我們剛到那兒,就看到哥哥姐姐早早的在那裏擺好了攤,出售各種各樣的書。有些哥哥姐姐沒設攤,就在路中間隨機叫賣。

首先我買了一本2元的筆記本,賣書的姐姐說買筆記本就送《哆啦A夢》,如果我不想要,還可以賣給別人。我見我同學金亦爽沒帶錢,就將書送給了她。接着我花了5塊錢買了一本《格林童話》,書裏面有好多我喜歡的故事,我已經學完了所有的拼音,回家可以自己讀了。然後我又買了一本5塊錢的《唐詩三百首精選》,回家後我送給了爸爸,因爲爸爸很喜歡這種書,就想着爲他買一本。後來我還買了一盒珠光筆和一把特別的尺子,花光了我所有的錢。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一個人買東西,以前我想一個人去買東西,爸爸媽媽總是不放心。自己一個人買東西的感覺很好,有同學在,比爸爸媽媽帶着我還要開心!

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 篇2

教學目標 :

(1)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寫作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身邊熟悉的事情,豐富習作的素材。

(2)通過抓讀寫聯繫,幫助學生初步掌握如何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和如何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的習作方法。

(3)培養學生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明確作文要求進行寫作,並能清楚地表達一件事情,明確記敘文的六大要素。

教學過程 :

一、 談話導入 :

同學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當你打開記憶的閘門,你親身經歷的一樁樁、一件件美好的往事便會浮現在你的眼前:在街頭巷尾、校園裏、家裏、村子裏、上學路上看到或聽到的新鮮事兒,夏令營飽覽祖國大好河山時的歡樂,除夕之夜吃團圓飯的熱鬧情景,寒假到敬老院爲孤寡老人做好事,在家裏與父親對弈的有趣情景……這些事情,有的讓你高興,有的讓你難過,有的讓你受到鼓舞,有的讓你從中吸取深刻的教訓,有的使你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和啓示,有的使你學到了新的知識,有的使你增長了見識和才幹。能不能把你認爲最想告訴老師的那件事向老師介紹一下呢?

二、指導構思,教給習作方法

1. 指導學生學會自擬題目

(1)啓發談話:同學們都想把自己最想告訴老師的那件事介紹給老師,但是,由於時間關係,老師不可能聽你們一一介紹,你們能不能把要告訴老師的那件事寫下來給老師看呢?不過,要把這件事寫下來,先要確定一個恰當的習作的題目。

(2)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憶已學過的記事類課文或自己讀過的記事類習作,啓發學生思考:記事類的文章我們一般可以從哪些角度去確定文章的題目?在此基礎上,教師揭示記事類文章擬題的基本規律,既可以按時間或地點擬題,也可以按中心事件擬題。

(3)讓學生根據回憶的習作素材自擬題目。

2. 幫助學生掌握“有序”表達的方法

(1)啓發談話:同學們讀過許多有關記事的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安排材料的?

(2)教師歸納小結。記事的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兩種:

順敘——就是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次序來組織安排材料。先發生的事先寫,後發生的事後寫,一步一步從頭寫到尾,寫出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的全過程。

倒敘——就是先寫出事情的結果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然後再回過頭來寫事情是怎樣發生的,中間經過怎樣的發展變化纔出現這樣的結果。

(3)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表達的順序,並列出習作的提綱。

3. 教給學生採用多種形式開頭的方法

萬事開頭難。學生習作構思時,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開頭難”。因此,教師在習作指導時,要教給學生採用多種形式開頭的方法,這樣做,一是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二是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開頭難”的問題。

(1)啓發談話:一篇文章如果有一個好的開頭,能產生“開門紅”的效果,因爲讀者看文章總是從開頭讀起的。但是,爲了表達的需要,文章開頭的形式卻是多種多樣的。想一想:在你讀的記事類文章中,哪些開頭的形式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教師歸納小結。就寫一件事而言,常見的開頭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開門見山——直接點明文章的中心。如:“勞動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勞動,連過年都更有滋味,更有樂趣。”

抒發感情——直接渲染文章氣氛。如:“我今年國小即將畢業了。從不懂事的小孩,到胸前飄着紅領巾的少年,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多少值得回憶的往事啊!在這些往事中,最使我難忘的,是張老師帶病給我補課的那件事。”

說明情況——對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主人公作簡要的說明。如:“金秋十月,故鄉的柚子熟了。旅居海外的伯父帶着他15歲的女兒從遙遠的南美洲回到了浮雲鎮。第二天一早,堂妹就嚷着要我陪她去買柚子。”

提出問題——以吸引讀者關注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鵬鵬雖然有個儲蓄罐,但今天儲,明天用,所以總是空着。可是最近不知什麼原因,儲蓄罐漸漸地滿了,沉甸甸的。誰知好景不長,一天,我搖了搖他的儲蓄罐,空空的了。錢到哪兒去了呢?我的心裏頓時升起了一團疑雲。”

展開聯想——從某一個事物追溯到某一件事情。如:“每當我看見珍藏在抽屜裏的那張我和李老師合影的照片時,就想起一件十分羞愧的往事。”

開頭的方法儘管有多種多樣,但具體寫作時,還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運用。可以用一種方法開頭,也可以將幾種方法結合在一起開頭。

(3)先讓學生根據習作的需要寫一個開頭,想好之後和同桌互相交流交流,看能不能完整的表達出來,必要時可以互相補充。然後教師指名交流,再作適當的指導。

三、參考例文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同時明確寫作要求

1、老師範讀短文,同學們聽的時候找出文章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老師讀完之後同學們說說這件事給作者的啓發是什麼。

3 、說說文中描寫人物的表情,動作,心裏的句子,說說它們的好處。

4 、歸納寫作時注意事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並寫具體。

四、學生起草,完成習作初稿

學生起草時,教師巡視,並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對在25分鐘內完成習作初稿的學生授予“耕耘獎”。

五、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1. 教師講述一兩個古今中外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調動學生修改的積極性。

2. 示例修改,突破難點。

學生寫記事類的文章,常見的毛病就是不能把事情的經過(即重點部分)寫具體,爲了突破這個難點,可出示典型的“病文”,組織學生討論修改,幫助學生掌握如何抓住重點寫具體的方法。

六、課後小結:

寫一件事很好寫,但要做到有意義,就有一定的困難,重點應放在什麼纔是有意義的事上。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能吸引讀者。(修改提示:在習作中,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交代得是否清楚?重點部分是否寫得具體?用“——”劃出需要修改和補充的地方。要求學生先進行錯別字和病句的.常規修改,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對照“記敘是否完整,重點部分是否寫具體”這一要求進行重點修改。)

課後反思:

以上作文教學設計體現了作文教學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這一現代教學思想。

第一,突出了學生在習作中的主體地位。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自主參與貫穿在自主選材、自我構思、獨立修改等各個教學環節。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充分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

第二,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主體參與。根據記事類紀實作文訓練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有目的地教給學生如何擬題、如何有序表達、如何抓住重點寫具體等方法。這些方法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教師啓發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的,從而實現了教與學的動態平衡。

第三,重視在習作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個性。首先要求學生選擇自己生活中的事來寫,確保學生習作素材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其次,從擬題到構思,鼓勵學生不拘形式,自由表達,這樣可以克服學生習作中千篇一律的毛病,使學生的習作充滿個性。

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 篇3

今天,我的兩顆牙就要掉了,本來應該去醫院的,可我在家裏的衛生間裏進行了一場拔牙手術。醫院裏的醫生有鉗子、麻藥、棉花…我就只有一雙手和兩塊棉花。

手術開始了,我張開嘴巴一看,發現,舊牙還沒拔下來,新牙就像春筍似的鑽上來了,我馬上打開“手術燈”開工。

我張大嘴巴用手一個勁得搖那顆牙齒,不一下子終於把那顆牙齒拔下來了,漱了漱口;開始拔第兩顆牙齒了,我又一個勁得搖,那顆牙齒上的肉總要作怪,連着牙齒不肯放,難道牙齒和牙肉戀愛了?可我一狠心一下子把牙齒給拔了下來。我拿起水漱了漱口,又要咬住棉花。

最後我把兩顆牙齒扔到了天上,還爲自己做了一本口腔專家兩級證書放在牀頭。爲什麼是兩級呢?因爲我剛纔拔牙時間長了一點,但拔牙不疼。

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 篇4

我一生中經歷過很多事情,有一部分事我已經忘記了。但這件事令我難忘,現在我來講一下這件事吧。

一年前的一天,我和爸爸去淞南公園玩,等到其它玩厭以後,我們來到一塊空地上休息。大約過了一刻鐘,我們看見有人在打網球,我便向前走了幾步,原來有三組打球的人。

第一組球技較好,無論打在哪個高度,哪個方向球都能接住,還能花式打球;第二組再球技一般,只能在同樣的高度、同樣的方向打來回,和普通人差不多;第三組中,一個人好象剛學會幾招,就想和人比賽,另一個人已經是網球高手了。

開始了,首先是球技很差的人發球,連發幾球也發不好。他一打,呵,給網擋住了,另一個奪了他的發球機會,連發了七次球,他一次也沒接住,其中三次球還打着了自己,我們笑了起來,他一聽發火了,可沒有表現出來。這次他接住了一個球,有些得意,但接了三個球后,又重現了早先的場景,我們不停地笑着。

過了一會兒,我們離開了,但那人打球的滑稽樣,我不直忘不了。

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 篇5

今天放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每天除了看動畫片之外,還要關注一下電視裏的新聞節目,每人記住一條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新聞,週五上課的時候,我們就召開一個屬於我們班級的發佈會。

這天我回到家,早早地就守在了電視機面前,看看電視裏有沒有什麼新聞。媽媽一直叫我的名字,我都沒有迴應她,於是媽媽覺得很奇怪,懷疑我又在偷吃什麼東西。可結果我卻是在看電視,媽媽問我是什麼動畫片讓我看的這麼入迷,她一看,居然是新聞,她驚訝地問我怎麼突然看起新聞來了,我就跟媽媽說不要吵,我在看重要新聞。於是,媽媽就疑惑地走開了。

吃晚飯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找到什麼重要新聞,我沮喪地跟爸爸說了這件事,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跟我說:“吃完飯,爸爸跟你一起找重要新聞好不好?”媽媽也說要幫我一起找。

於是,吃完晚飯,我們就坐在電視機前,開始了找新聞行動。爸爸媽媽一直在換臺,可他們覺得重要的新聞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而且我也聽不懂。於是,我就跟爸爸媽媽說:“你們都坐到一邊去吧,我要一個人安安靜靜找新聞,你們不要在這裏打擾我。”

過了半天,我仍然在聚精會神地找新聞,媽媽走了過來,說:“新聞也播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該讓媽媽看會兒電視劇。”我搖了搖頭,說我在看整點新聞。爸爸也走了過來,說讓他看會兒足球賽,我告訴爸爸我在看晚間新聞。就這樣,我每天做完作業之後,都會佔着電視機,就爲了找到一條重要的新聞。

第二天晚上,我終於找到了那條重要的新聞——地震。我問媽媽什麼是地震,媽媽通俗地解釋了一下,就是大地在震動,地震的時候房屋會倒塌,許多人都會被壓在廢墟下。於是,我覺得這個新聞很重要。

終於,到了週五,班裏的發佈會開始了,每位同學都說出了自己看到的重要新聞,當我說到地震的時候,老師認爲我帶來的新聞很好,於是老師給我們普及了一下關於地震時候應該注意的事項,說完之後,我們還來了一個地震演習。

老師告訴我們,雖然我們生活的城市不在地震帶上,但是珍惜生命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時刻牢記的。

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 篇6

暑假裏,我隨爸爸去奶奶家玩,我們坐在客車上,透過玻璃,欣賞窗外的風景,柳樹發芽了,大雁從南方飛回來,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好像在說:“春天來了,春天真美啊!”一路上,我和爸爸有說有笑,不一會兒就到奶奶家了。

吃過奶奶精心準備的飯菜,奶奶便帶着我和爸爸到菜園裏種菜了,奶奶拿着一包包種子,我指着一種粉紅色的種子,說:“奶奶,這是什麼種子啊?”奶奶笑呵呵的說:“這是水蘿蔔種。”“哦”我應了一聲。

奶奶把我領到壟溝頭,教我種菜,奶奶邊教邊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就得什麼,過幾個月你們再來,蔬菜就好了!”這時,我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種錢會不會得錢呢?我摸摸褲兜,正好有兩元錢硬幣,我高興的在地上挖了一個坑,把錢輕輕的放在裏面,然後學奶奶的樣子,買了點兒土。奶奶看見了,說:“大孫女,你幹什麼呢?”我驕傲的說:“我種錢呢!”奶奶說:你種錢幹什麼啊?”我說:“您不是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就得什麼嗎?”奶奶聽了哈哈大笑,說:“傻孩子,只有種子才能在地下發芽生長,錢是不會的!”爸爸笑着走過來說:“是呀,錢是國家發行的呀!”我聽了爸爸和奶奶的話,臉紅了。

每當我到奶奶家幫奶奶種菜時,我都會想起這件事,這件事實在令我難忘!

國小三年級寫事作文 篇7

【摘板栗】

星期天,我們一起到外婆家去摘板栗。外婆家在霞源山。

我們來到了外婆家,外婆告訴我們那座山上有板栗樹。我們聽了,就興高采烈地向那座大山進發。

山很高,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到了那高山上。馬上看見有好幾棵板栗樹。我剛走了一步,發現有一個東西扎住了我的衣服。那東西長着很多刺,圓圓的,小小的。我用手小心翼翼地把它拿下來,扔了。

板栗樹真高,媽媽說:“你們就撿掉在地上的吧。”我和王羽異口同聲說:“好。”板栗是包在像刺蝟一樣的殼裏面的,用腳一踩小小的板栗就出來了。我用手把它抓起來,它是棕色的,橢圓形的,滑溜滑溜的。媽媽和爸爸用竹竿把掛在樹上的板栗一下又一下地打下來。板栗掉下來就像一個個冰雹,砸在身上痛痛的,但我們的臉上還是帶着微笑。

摘板栗真有趣。我喜歡吃板栗,但我還是更喜歡摘板栗。

【感動的瞬間】

“來就來,我還怕你不成?”穎穎又喊出了那句口頭禪,擺好架勢,準備與同桌俊俊一場來激烈的舌戰。接下來的事,不說你們也知道。他倆一邊痛罵對方,一邊還在那兒比劃着,自打開學以來,他們不知發生了多少次舌戰,周圍的同學都快聽膩了。

俊俊這學期才轉到我們班上來,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成績也不怎麼樣,老師居然還讓他倆結成“一幫一”的對子,穎穎是怎麼看俊俊怎麼不順眼,所以一有機會就會同他吵起來。但今天,一件小事改變了他們的關係,也深深地打動了穎穎的心。

中午放學了,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排隊吃飯去了,穎穎還在繼續演算數學老師留下的思考題,他就不信他這個“數學才子”算不出來。俊俊也沒有跟上吃飯的隊伍,但穎穎習慣了,因爲俊俊總是拖沓。突然,俊俊對着穎穎叫起來:“哎呀,你流鼻血了!”“哎呀,真的!”穎穎摸摸鼻子,手上沾滿了血。俊俊迅速從書包裏拿出紙巾,讓穎穎把頭靠在後排的課桌上,還把穎穎的一隻手擡起,幫穎穎檫鼻血,還一個勁兒地安慰穎穎說沒事。穎穎擡頭望望俊俊,俊俊站在他對面,那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關切地望着他,那眼神讓他感到溫暖,讓他漸漸平靜。幫穎穎收拾完之後,俊俊不容分就說往餐廳跑,執意要幫穎穎把飯端到教室來。穎穎望着俊俊遠去的背影,可能是回想起自己以前罵他的種種情景,淚水浸溼了他的眼睛……

同樣沒趕上隊伍的我,就在這一瞬間,被深深地感動了。

【一件好笑的事情】

從小到大,在我的生活中發生過許多可笑的事情,可是其中有一件事卻一直讓我記憶猶新。

記得在我六歲那年,有一天,媽媽買了一包茶葉回家並告訴我這茶葉的名字叫茉莉花茶,想喝的時候只要把茶葉先放入杯子,再用開水沖泡便會發出象茉莉花一樣的香味,而且嚐起來味道還有點甜,可好喝了,所以每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都要喝一口就會立刻感覺好多了。茉莉花茶成了我的最愛。

一次,爸爸因爲丟了東西正在發脾氣,我想泡杯茉莉花茶給爸爸喝肯定能讓他心情好起來。於是我去找茶杯,可是東找找西找找連一個茶杯的影子也沒看見,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立刻有了主意。我拿來了熱水瓶,對着放茶葉的瓶子就直接倒了進去,不一會兒只見瓶子裏的茶葉象變魔術似的一點一點變大了把整個瓶子擠得鼓鼓的,還開出了幾朵小茉莉花。我把茶端到爸爸面前得意地說:“爸爸,您喝口我泡的茶,保證消氣”。爸爸接過杯子低頭一看,問:“你爲什麼要放那麼多茶葉,多浪費呀?”我說:“我也不想浪費呀,可是我到處找不到杯子所以就直接把茶倒到瓶子裏了……”。還沒等我把話說完爸爸已經哈哈大笑了起來,接着他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又告訴了爺爺奶奶。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頓時,笑聲傳遍了整幢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