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中的春節作文錦集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的春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國中的春節作文錦集5篇

國中的春節作文 篇1

大概每個人對過春節的態度都有這樣一個輪迴式的轉變,小時候喜歡過節,青年時淡漠,到了中老年,又像孩子似的,對春節充滿了感情、渴望、歡欣。

如今,我對春節就進入了第二次熱戀。

這些天,每天清晨一起牀,我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音響,讓李煥之先生的《春節序曲》充斥整個房間,歡快的曲調能帶給我一天的好心情。

經歷了青年時期的浮躁,我終於能靜下心來品味春節,品味生活。

老祖宗是多麼地熱愛生活呀!我們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西方國家有聖誕節、愚人節、母親節、父親節;我們有星期天,老外有禮拜天。這些節日都很好,都是人這種高級動物特有的發明創造。套用一位偉人的話,用這樣的方法,表達我們的情感,使整個民族團結起來。

老祖宗是多麼會享受生活呀!忙碌了一年,圖個什麼,不就圖個快樂嗎?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感受快樂、感受幸福。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年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可儘管如此,一貧如洗的楊白勞也要買上二斤白麪,扯上二尺紅頭繩,給身體、給情感一點滋潤。如今,對很多國人來說,物質上是天天過年了,可是精神上呢?物質意義和精神意義上的雙重享受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年。

人這一生中,其實只有兩頭是比較真的。孩童時期,連撒謊都是那麼可愛,“我媽媽說她不在家”能超過全世界的幽默小品。到了中老年,家庭穩定,事業穩定,好像沒有必要再不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幹嘛不在春天即將到來的日子,在春節七天的黃金時段,給自己擺一桌精神的盛宴呢?讓心情放個假,讓我們真正享受到做天地之精華、萬物之靈長的樂趣。

春節是生活之花。一年之計在於春,人生之計在於春節。我們在春節裏享受美味,走親訪友,養足精神,打點行裝,然後出發,整整一年都會精神抖擻,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這一年的人生必然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春節是人生的節點,人生的加油站。人的一生,從孃胎出發;人的一年,從春節出發。

品味春節,就是品味生活中最有味道的那道菜.

國中的春節作文 篇2

過年了!過年了!你看!一個個紅燈籠飛上了屋檐,一幅幅對聯貼在了門兩邊,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終於,一年一度的春節在鞭炮聲中,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除夕那天的早晨,我們一家人都忙開了。我和爸爸在大門外貼春聯,這幅春聯在大紅色背景的襯托下,上邊的“努力拼搏,今朝汗灑書本;衝刺飛躍,明日笑映容顏。”這幾個剛勁有力的黑色大字更加莊重、喜慶。這幅對聯激勵我在新的一年裏,要努力學習,爲明天交一個滿意的答卷。春聯的內容可多了,蘊含的意思也很多,有喜慶、財氣、吉祥之意。這不正是預祝人們在新的一年裏高高興興、快快樂樂、萬事如意嗎?所以,每逢過年,我都要跟着爸爸貼春聯,難道這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嗎?

過了一會,爸爸又從家裏拿了兩個大紅燈籠,掛在了家門口的屋檐下。我想,這大紅燈籠不正預示了我們的祖國正在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嗎?

晚上,該吃年夜飯了,爸爸煮了一鍋熱氣騰騰的餃子,我和媽媽、爺爺一起坐在沙發上吃香噴噴的餃子。除夕晚上吃飯的時候,最開心的就是看《春節晚會》了。我最喜歡看《春節晚會》了,因爲不僅有搞笑的小品,有美輪美奐的舞蹈,還有令人陶醉的歌曲……看完後真是受益無窮!當《春節晚會》演出接近十二點時,全國人民和主持人朱軍一起倒計時:“10、9、8、7、6、5、4、3、2、1”,此時,午夜的鐘聲敲響,新的一年終於在大家的期盼中來到了!爸爸說:“我們要放鞭炮慶祝新年的來到!”

聽到“放鞭炮”三個字時,我立刻就來了精神,急忙從沙發上跳下來,迫不及待地拿起鞭炮,奪過爸爸嘴裏叼的煙,立刻跑到大門外。大門外,各家各戶都在放鞭炮,“噼裏啪啦”響個不停,聲音震耳欲聾,久久沒有停息的跡象。由此可見,人們對新年的到來有多麼開心呀!

我也不甘落後,急忙拿起菸頭小心翼翼地去點鞭炮的炮捻兒,只聽“哧—”的一聲,炮捻兒被我點燃了,我趕快後退,還沒有退多遠,鞭炮就“噼裏啪啦”地響起來。它像一條巨龍,似乎想飛上天,彷彿想向全世界的人民宣佈:“新年來到了!”

是呀,新年來到了,美好的一年在大家的期盼中開始了!

國中的春節作文 篇3

“過年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親切的三個字。我喜歡過年,具體我也說不出爲什麼,雖然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是對我來說過年依舊像從前那樣喜慶。

朋友都笑我“嘿,過年有什麼好的呀?回家又要被’調查戶口咯~‘”我也只是報以一笑,我纔不在乎呢!那又怎樣?我就是喜歡過年的時候一家老小團聚在一起,這是我們家唯一一個人員都到齊的節日了,我會在我的老家呆上好幾天,我很少去那裏,一是沒時間,二是路途遙遠,不可能總是去拜訪。

過年,人啊,越多越好,這樣才熱鬧,我和夥伴在廚房裏鬧騰,弄得一團糟,被父母數落時,外婆外公總會形式的附和着訓斥我們幾句,然後又恢復慈祥的笑容,幫我們勸說父母。你知道嗎,這可是一件超級幸福的事情,我可以感受到家人的愛。

開始吃年夜飯了!大魚大肉端上來,我們這些小饞貓早就忍不住了,一隻只小手拿着筷子在桌上搜尋,要是搛到了一塊大肉,還會“咯咯”笑上半天呢!

春節聯歡晚會開播啦!還在吃飯的大人們對此並不感興趣,他們繼續撥弄碗裏的飯菜,聊着天,而孩子們可不一樣,關上了臥室的門。打開電視,嘿!節目剛剛開始,脫了鞋和外套,房間裏暖和極了!在牀上蹦蹦跳跳,拿出零食來吃吃,邊看電視邊嘖嘖的'稱讚評價。等到不愛看的歌舞節目,大家就圍成圈做遊戲,快樂溢於言表!

門開了,大人們進來了,“嚴刑拷打”的時候也就來了。嘿,拿出手機,裝作打遊戲,糾結的表情和忙碌的樣子,大人們也就不問什麼了。總說“這孩子老是玩手機,算了算了。咱們出去吧!”歡樂的時光就又回來了。

往年如此,希望今年也是。春節快樂!

國中的春節作文 篇4

這個雙休日,媽媽帶着我去了奶奶家。我到奶奶家,不爲什麼,只爲了聽奶奶講故事。

我和奶奶各拎一張小竹凳,坐在院子裏,背靠着椅子,奶奶津津有味地講着故事,而我則全神貫注地聽奶奶講過年的故事。

“我們小時候啊,最希望過年了,呶,還有一句話呢‘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熱鬧得很。那時候吧,農村裏的人家都挺窮的,平常也只能吃些紅薯、玉米粥。一到過年,就不一樣了,有白麪饅頭吃,再富一點的人家,就吃胡蘿蔔絲丸子、白薯丸子什麼的。過年有好多事情要做呢‘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七年級拱拱手。’,那個時候最歡喜的就是蒸饅頭。蒸饅頭的籠,很大,常常是從外婆家借的;煤餅的火力小,要改用木柴燒火;等到第一籠饅頭出籠後,母親會樂呵呵地分給我一個嚐嚐,熱騰騰的白麪饅頭那個香啊那個甜啊,不用提了。”

奶奶邊說邊笑,一提到白麪饅頭臉上就露出幸福的表情,讓我也忍不住想嚐嚐那白麪饅頭的滋味兒。

“到了年三十,就要吃年夜飯了。那時候的年夜飯其實就是豬皮、饅頭、大白菜燉粉絲罷了。母親和姐姐在竈頭做菜,其他人圍在桌子旁吃着剛出鍋的饅頭聊磕,東家長西家短的,說說笑笑。這一夜,全家都不能睡,要熬年。”

奶奶認真地講着故事,我也認真地聽着,配合奶奶的一舉一動。

“大年七年級,天沒亮,鞭炮聲就把我們吵起牀來。我跟着爸爸哥哥去墳上祭祖,媽媽和姐姐則留在家裏做菜,準備迎接客人。從大年七年級開始,家家戶戶幾乎天天迎接親戚來。我小時候啊喜歡“串親戚”,一是喜歡湊熱鬧,二是能吃上平時吃不到的飯菜,三是運氣好還能收到兩毛五毛的壓歲錢。‘糖瓜兒祭竈,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個新氈帽。’過年還能買到好多玩具,有空竹、風箏、毛毽、臉譜,當然,還有鞭炮。我小的時候,最喜歡買鞭炮了,總喜歡趁別人不注意,往他們帽子裏塞一個進去。然後‘啪’,把他們嚇了個半死。哈哈哈哈······”

奶奶笑得很開心,我也跟着一起笑,笑得不亦樂乎。這時,媽媽來叫奶奶,說是有事。奶奶拎着竹椅走了,可我還沉浸在奶奶的故事中……

國中的春節作文 篇5

轉眼又到了中國最重大的節日,春節,通常在這個時候,小孩子最高興,因爲有紅包拿,當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春節風俗,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咱們這裏的春節風俗吧。

正月七年級的早上,媽媽都會煮好熱騰騰的湯圓,然後,咱們就會和爸爸忙上忙下的搬張桌子出來,在桌子上面擺好8個碗,8雙筷子,整齊的擺放好,接下來,就該把熱乎乎的湯圓盛在碗中啦,最後爸爸就會跪着燒紙錢。祭拜完了以後,咱們都爭先恐後的搶吃湯圓,因爲吃老祖宗吃的東西不會生病。

其實這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春節風俗,可是它卻體現了咱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祭拜,是對長輩的尊重,咱們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咱們對長輩的思念,體現了一個孝字。

不管是什麼樣的春節風俗,都應該很好的傳承下去,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