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浪費糧食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浪費糧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

  浪費糧食作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大家都能熟背,它讓我們懂得了農民伯伯種田的艱辛,同時告訴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珍惜每一粒糧食。

可是“珍惜糧食”說着容易做起來難,因爲我們現在在家裏都是爸爸媽媽的小王子、小公主,他們總是擔心我們的健康,給我們買好多好吃的。我媽媽也是這樣,經常給我做好多好吃的飯菜,可是我卻不領情,總是挑食,不好好吃飯。

後來媽媽生氣了,就給我下了任務,讓我每天中午必須吃完一小碗米,否則就不許看電視。剛開始我沒有辦法,就只好盡力去把飯吃完。後來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就是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飯偷偷倒在垃圾桶裏。這樣,媽媽看到空空的碗就會很高興,我就能看電視了。有一天我和媽媽一起看電視時,屏幕上出現了一雙雙因飢餓而睜得大大的眼睛,他們都是非洲兒童。

他們沒有衣服穿,也沒有飯吃,更沒有好玩的玩具。他們的身體都是非常瘦弱,看了讓人心痛不已。媽媽說他們那裏很貧窮,小孩沒有學上,甚至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看到這裏,再想想我每天偷偷地把吃不完的飯菜倒在垃圾桶裏的行爲,我的臉一下子就紅了。我在心裏暗暗地想:以後我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再也不能浪費食物了。

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浪費糧食作文2

上國小前,我在奶奶家吃飯,經常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桌子上掉了很多飯。有時遇到好看的節目,我還把飯碗端到電視機旁,眼睛盯着屏幕,弄得滿地都是飯,沙發上也有不少。奶奶見了心疼地說:“凡凡,每一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要珍惜啊。”我嘴裏答應着,但經常左耳進右耳出,奶奶說多了,我甚至覺得很煩,不就是幾粒糧食嗎,有什麼好珍惜的,超市裏多得是呢。上國小後,我學習了唐詩《憫農》,這首詩描寫介紹了一個盛夏的正午,農民伯伯頂着火辣辣的太陽在田裏幹活,汗水一滴一滴的掉進莊稼地裏,飯桌上的每一粒糧食都是他們辛勤勞動的結晶。

老師講解完這首唐詩後,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小朋友們,你們應從小養成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好習慣。”聽着老師的講解,看着詩中的插圖,我彷彿看見農民伯伯在烈日下彎着腰,正吃力地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種到地裏。於是我慢慢懂得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決心改掉自己浪費糧食的壞習慣。現在吃飯的時候,我不僅沒有把飯粒掉在桌子上或者地上,而且每次吃飯前,吃多少盛多少,碗裏的飯也吃得乾乾淨淨。

有一次,我看見小表弟在浪費糧食,馬上攔住他說:“不要扔,你這不是白費農民伯伯一片苦心嗎?”舅舅和舅媽說我做得對,我開心極了。現在奶奶也經常表揚我,說我懂得節約糧食,長大了。同學們,你們今天節約糧食了嗎?

  浪費糧食作文3

前段時間電視上每天都在播關於浪費糧食的新聞和呼籲大家節約糧食的廣告,每次看到那些浪費糧食的現象,我都感到非常心痛。特別是餐廳裏,朋友、同學、同事聚會時,點的菜總是大大超過大家能夠吃完的分量,彷彿不這麼做就體現不出請客者慷慨大方,公司尾牙、聚餐,也是大碗大碗地把美味又新鮮的菜餚倒到泔水桶,更可惡的還有那些公款吃喝和宴請的,他們總是點了一大桌子的山珍海味,而實際上,每道菜只是夾了一兩筷子,其他的都全部進入垃圾桶!

我看到1月24日有一條消息稱: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而聯合國糧農組織2012年6月13日發表聲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費的糧食數量達到13億噸。倘若這些糧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夠得以保留,就足以養活全世界目前約爲9億的飢餓人口!

這些數字是多麼讓人觸目驚心!我們國家並不富裕,還有很多西部的孩子們吃不飽、穿不暖、沒書讀。我希望那些浪費糧食的人去貧窮落後的地區去生活一段時間,這樣他們就會感受到食物的可貴、才能好好珍惜。或者應該讓他們去當農民或者廚師,看看自己辛勤勞動的結果被不屑一顧地倒掉是怎樣的心情。

我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不浪費糧食的家庭,我們出去吃飯,總是會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回家,我們覺得這不是沒面子,而正好是有面子,因爲這體現了我們節約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自然是有面子的一件事。在這裏我要大聲呼籲大家不要再浪費糧食,不要等到地球資源被我們消耗殆盡,才後悔莫及!

  浪費糧食作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也許同學們在幼兒園裏就已經會背了。然而不知同學們是否留意過沒有,每天中午學校開飯後,就會在食堂裏發現很多同學桌上、地上會留下米粒或飯糰;有的甚至因爲菜不合胃口,只有吃了幾口,就把剩下的飯菜倒在學校的塑料桶裏了,這實在是一種可恥的行爲。

不珍惜糧食是不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不熱愛勞動人民,農民伯伯辛勤勞動,任勞任怨,在田野不綴勞作,好不容易纔生產出糧食來。上面的那首古詩,不正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真實寫照嗎?

記得長輩們經常提起:“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某些原因,國家大量缺少糧食,有的人因爲沒飯吃,只得啃樹皮,吃野菜,甚至活活餓死。”不知同學知不知道,現在非洲還有很多饑民,許多孩子被活活餓死。這些情況也許在有的同學看來是無法想象、不可能的事。認爲自己家的米多得吃也吃不完,浪費一點算什麼。但是,同學們是否想過,農民伯伯辛勤勞作產生出糧食,要經過多少工序,將生米煮成熟飯,而我們卻白白地把它浪費了。我們是否爲這種行感到羞恥呢?

浪費飯粒也會助我們養成鋪張浪費之風,有礙於同學們良好情操的陶冶。我們可以這樣計算一下:一個學生浪費一口飯,像我們學校有一千多人在食堂吃飯,一天就要浪費十幾斤飯,一年就要浪費上千斤糧食。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目,這在我們目前還不富裕的國家裏是一個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的事啊!況且,和目前國家提倡的節約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這樣看來,同學們也許就會認識到浪費糧食的確不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了,小事非小,我們應該從生活的瑣小事做起,作爲新時代的國小生,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愛惜每一粒糧食,懂得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真正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