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的世界爲題目的作文

多恩的世界爲題目的作文

兒童,尤其是幼兒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一般會說出自己的名字,家裏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自己的外貌特徵,如大大的眼睛,甜甜的酒窩,還有“我會畫畫”、“我會哭”……似乎“我還不知道我自己”?

但其實,人最難了解的是自己,幫助兒童認識自己。

處於迅速成長初期的兒童,未來有着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他們總宣稱着“我的!我的!我的!”;指認着“這是我!這是我的名字!”;畫“我”,和寫“我的名字”,這些都意味着他們已經處在認識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形體、和自己的能力的過程中,應當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幫助他們成長。

“認識自己的存在”使得幼兒知道人我之分;“認識自己的形體”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的特徵,是高的、胖的、卷頭髮、快樂的……;而“認識自己的能力”,進一步的讓幼兒界定自己的能力及獨特性,是能畫畫、能安慰人、能把這東西弄翻……這三個層面總合起來則建立了幼兒認識自我的價值:我是不是有能力的?是有人關愛的?是重要的?

然而,中國似乎歷來缺乏這樣的傳統,兒童往往不是獨立個體,而是“成人世界的準備”,被認爲不具備成爲長輩partner(夥伴)的條件。如《滕王閣序》中就有“童子何知,躬逢勝餞”之語,雖然是謙卑姿態,裏面隱含的卻是小孩子不能在大人中放肆的規則;又如《聊齋志異·阿英》中,嫂嫂揶揄幼弟路遇美女的事情,大哥在一旁老氣橫秋地說:“童子何辨妍媸?”意思是小孩家家的,知道什麼漂亮不漂亮!

一位朋友要出門,帶孩子不方便,哪知小傢伙不依,哭得昏天暗地,臉色發青,渾身顫抖,家長之友《幫助兒童認識自己》。我於心不忍,讓她把孩子帶上,說:“您不理解他的心情”,朋友卻笑說:“小孩子有什麼心情!”又一次,5歲的小表侄在飯桌前宣稱:“我小的時候……”話沒說完,便被表哥喝退:“吃你的飯,你現在就是小的時候!”很多時候,父母在孩子面前無意識地充當着命令者和說教者的角色。

很快,這些孩子都到了上學的年齡。兒童上學最快意的事情,莫過於逃學,或者裝病,或者偷跑出去……大概學校紀律與兒童天性是相悖的。傳統的老師更加不可能把兒童作爲“夥伴”,陪他們瘋玩了。

但是,兒童發現、研究自我的進程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和學習是人類的天性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的原始動力,幼兒天性中的好奇與主動,總驅使着他們不斷地去探索。那麼,又是什麼搞壞了兒童對於課堂學習的'胃口?他們得到家長和師長應該給予和適

宜的幫助了嗎?

兒童時期人的自我意識正在逐漸生成,但還只是一種萌芽狀態,需要正確的引導。不能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己,欣賞自己,並知道自己所能承擔的責任,就會有一系列不良影響,如比方自我中心、不懂得愛和感恩、不懂得分享和謙讓、心靈脆弱、經受不起挫折……導致“作業都成死去理由”;而且,如果一個人對自我的認知是從“垃圾堆裏來的”開始的,那麼,他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也就值得懷疑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基石,健康的心理來源於正確的自我認知。

幫助兒童發現自我和成長,首先就要了解兒童。兒童的經驗不夠,他們往往從成人的眼中,發現自己是誰;採用媽媽講故事,或兒童繪本讓兒童認識自己或許是一個好辦法。比方,《我不想長大》中不想長大的小女孩,喜歡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喜歡躲在餐桌底下辦家家酒,喜歡可以坐着發呆,什麼事也不必做,在萬聖節夜裏,打扮成怪物挨家挨戶去討糖果吃;又比方《我爲什麼快樂》中的主人公,什麼逗我笑?什麼害我哭?什麼讓我快樂、興奮、害怕或無聊?兒童一定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甚至發現那個可愛的角色簡直就是自己,從而安心的當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