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爲題的作文八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美爲題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美爲題的作文八篇

以美爲題的作文 篇1

大自然,是所有生靈生存的地方,裏面有許許多多人們發現不了的東西,如微生物、及其它自然現象。

我原以爲大自然只有值得探討科學的範圍,但是,在10歲那年,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動搖了我這個頑固的想法。也感染了我一生。

那是一個很早很早的清晨,我睜開了惺忪的眼睛,然而映入我眼簾的竟然是——一隻大的黑蜘蛛!“啊——啊——啊!”我不由大叫起來,媽媽趕緊衝了進來,問:“怎麼了?”我說:“蜘蛛!”媽媽撈起個傢伙就把它的腿打斷。

吃完飯後,我回到屋中,看見那隻被媽媽打“死”的蜘蛛用它的腹部緩緩前行,我不再恐懼,跟着它走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那隻蜘蛛來到一個蛛網上,當時我便恨它在我家織網,不講衛生,但我迷迷糊糊地看到一個小小的黑東西,走進一看,才知那是隻小蜘蛛。

我不知大蜘蛛要幹什麼,只見它用最後的力氣織了半張網,我鄉它是不是累了,後來才知道——它死了。

我發現了美,正如羅丹所說:“世界上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從此,我的眼睛裝下了這些小東西。

也在這時,我不再討厭它們,因爲它們用擁有了人間最美的愛——母愛。

以美爲題的作文 篇2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確實如此啊,每當我翻開相冊,看到這張照片,看到小夥伴們一個個狼狽的模樣,我就忍不住笑出聲來,心情就會變得特別好。

那是一個秋天的週末,陽光明媚,我和同學們相約一起去惠山森林公園開展“雛鷹小隊環保小衛士”活動。雖然已經是秋天,遠遠望去,惠山上樹木依舊蔥蘢,古木參天,遮天蔽日,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風兒一吹,便沙沙作響,彷彿奏起一首首交響曲。草地上,黃綠夾雜的草兒給大地鋪上了柔軟的棉毯,讓你不得不驚歎於它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草叢中點綴着似錦的繁花,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山腳下菊花已經盛放,黃的似金、白的像雪、紅的如火……它們開得千姿百態,有的像少女的蓬鬆捲髮,有的似老爺爺的龍頭柺杖,有的若蛟龍的尖細爪子,有的如噴泉四處灑下......一朵朵,一叢叢,各不相同,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是一派秋天的美好景象啊!

但是走近一看,景色卻並非美好無瑕。地上有丟棄的菸頭,草地上有扔下的紙屑,臺階上躺着吃剩的瓜皮果殼,甚至樹枝上還掛着破爛的塑料袋……彷彿是在惠山美麗的軀體上,留下了一個個難看的疤痕,真是令人觸目驚心啊。見到這幅景象,我和同學們作爲“環保小衛士”鬥志滿滿,迅速開動起來。

沿着臺階我們拾階而上,雙眼如雷達一般掃視四周的垃圾,草叢裏、臺階上、樹林間,不放過一處死角。不一會兒,我們隨身攜帶的垃圾袋就被一些菸頭、果皮、紙屑脹得鼓鼓的,我們所到之處,垃圾一掃而光。雖然我們個個額頭上都佈滿了豆大的汗珠,可臉上都洋溢這快樂的神情;雖然一個個都手痠腳軟,可我們你追我趕,嘴裏還不時飄出一串串歡快的笑聲。週末出來爬山的遊客們紛紛向我們投來讚揚的目光,有些在我們的影響下也跟着撿起來,人越來越多,地上的垃圾越來越少,美麗的惠山似乎也變的更加挺拔秀麗了。

一路攀爬,一路撿拾,我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放眼望去,頭茅峯的迎客鬆造型更美了。二茅峯的香樟樹下我們駐足休息,好不容易我們登上惠山最高處,極目遠眺,好一副家鄉美景,成熟多彩、韻味十足。此時此刻,登山的勞累和撿拾的辛苦全都隨風飄走,只爲擁有惠山最美風景自豪和高興。於是登上山頂的同學合影留念,定格下這美好的一刻。鏡頭中,雖然一個個模樣都有些狼狽,但在我眼中,我們也是惠山美景的一部分,我們是最美的風景!

以美爲題的作文 篇3

大自然以山和水展示着它的美;音樂以音符和節奏傳遞着它的美;數學則以數理和規律透露着它的美……

美是什麼?什麼是美?也許,美是在公交車上讓座;也許,美是在他人遇上困難時,給於應有的幫助;也許,美是在人行道上,牽引盲人過馬路。生活中,處處有美。

漸斜的夕陽匍匐在沉睡的山頭,殘留着微弱的紅光。晚飯過後,我整理完美術用品,準備出門去上素描課。天被染得通紅,大地一片悶熱,置身其中,彷彿進入了一個大蒸籠。知了扯開了嗓子,拼了命似得大聲叫喚。好一個熱不可耐的夏天!

從地下車庫駛上來,眼前一片忙亂!原來的兩個來去車道,因爲施工,封閉了其中一邊,成了單車道。一旁,四個保安正“馬不停蹄”地用對講機指揮着來往的車輛。“晚高峯”在小區上演,小區門口異常擁堵。

“早不修,晚不修,現在倒好,全小區的人一起來陪你們!”一位衣着時尚的年輕男子話音剛落,就“嘭”地關上了車門,“傾瀉”出心中的不滿。

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從車窗裏探出了腦袋,在殘陽的映襯下,脖子上的項鍊亮得晃眼。她清了清嗓門,埋怨道:“呦,修水管呀!快點快點,不然我買的棒冰可要“報銷”了!”說完,關上了車窗……

就在這時,一個溫和、質樸的聲音寬慰道:“別吵,別吵,這也不是誰的錯,東西壞了嗎!只能修,耐心等等吧!全小區的事,埋怨也解決不了問題啊!”

一個半小時的素描課結束了,我再次來到小區口。咦?怎們還是單車道?正當我疑惑的時候,走過來一個保安,有些曬紅的臉滿是歉意地說:“今晚我們要連夜施工,一定會把水管修好,爭取明天讓大家順利通車!”

正說着,一位剪着齊耳短髮的大媽走了過來,只見她手裏拎着一個沉甸甸的西瓜,滿面笑容地對保安說:“師傅,都忙了這麼久了,也累了吧!吃個西瓜吧!”

世間百態,同一件事,可能會充斥着冷嘲熱諷,也可能會會充盈着寬容體恤。多一點積極的話語,多一點正向的能量,生活就會多一點美,多一線風景。是啊,美,無處不在,讓美成爲力量,溫潤我們的內心。

以美爲題的作文 篇4

大千世界,五彩斑斕,美更是隨處可見。不要說一抹微笑一朵鮮花,單是一棵翠綠的小草都會使人心曠神怡。

走過路邊,偶爾會停下嗅一嗅那野花散發的芳香。那是一些怎樣的花呢?嫩黃嫩黃的,在綠葉的襯托下,更顯得清脆而嬌嫩。與豪野的玫瑰相比,它只是路邊的野花;與高貴的鬱金香相比,它只是不受關注的小花。這朵野花身上傷痕累累,它曾經被人踩過,留下暗黑色的腳印,但它只是默默承受,努力散發出泌人的芳香。它,不屈不撓努力綻放出自己的花朵,在我看來,它很美。我發現美了。

走到樹下,偶爾會站着,看着眼前一片片凋零的樹葉,時常會對它們感到惋惜。它們曾經年輕過,在披上綠裝的時候,它們可以爲路人遮蔽陽光;在穿上紅裝時,它們受過詩人的大加讚賞。經過僅一個春華秋實的它們,如今卻要被風無情的吹落。拾起一片枯葉,細細觀察。它不再擁有綠色,不再擁有紅色,在它身上只有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銀絲,很美。我曾想拿來做收藏,但我錯了,“落葉歸根”,它是屬於根的,它最後的任務就是把自己最後的養分留給下一代。枯葉,很美,但我不能抓住美不放。美,需要奉獻。

走過街道,一個個微笑呈現在我眼前,那是誰的笑呢?那是孩子們天真的笑。笑裏不帶撫媚,不帶奸詐,只有純純的笑意。笑聲被微風,被陽光,傳到每一個人的心裏,溫暖而清涼。周圍的人,沒有一個不喜氣洋洋。那種笑,嘴角彎彎,露出了小牙齒,很美。微笑,很美。但我不能獨佔。美,需要傳遞。

美,很美,哪怕一道彩虹,一個幫助,都能在每個人的心中留下一個愛的烙印。無論多美,我們都要奉獻,傳遞,讓美更美好。

以美爲題的作文 篇5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小草雖然沒牡丹、杜鵑花那麼美麗,但是它卻是頑強的。

記得那一天,驕陽似火,媽媽騎着電動車,帶我去圖書館看書。在路上,我頭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流,我們一路不停地搜尋着樹蔭,享受短暫的清涼。忽然,我的目光轉向了一位清潔阿姨。她身穿黃馬褂,高大的身材,一副口罩把嘴遮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雙雪亮的眼睛。烈日下,她不停地掃着地上的垃圾袋、瓜果皮、吸管……在太陽的炙烤下,幾乎沒有人會注意這位清潔阿姨。在這種情況下,清潔阿姨本來可以坐在陰涼的地方休息一下的。可是她沒有這樣做,她頂着炎熱的太陽,神情肅穆,皺着眉頭,不停地揮動着掃把。她的身上佈滿了密密的細細的水珠,連眉毛也是,被陽光一照,閃着五彩的光,最後她把一堆的垃圾裝上車後拉走了。望着她遠去的身影,我的心裏油然而起一陣敬意。

還記得去年冬天,鵝毛似的大雪下了一夜,屋頂上、樹上、大河上、天地間成了一個銀白色的世界。早上,我上街去買早點,譁——譁——我循聲望去,又看見了一位清潔阿姨。在刺骨的寒風裏,她不小心滑了一跤,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但是她沒有喊疼,馬上又站了起來繼續工作。突然,清潔阿姨看到一個被雪堵塞的下水道,她二話不說,飛快地跑過去,用她那雙乾枯得像灰樹皮一樣的手,彎着腰一點兒一點兒地把雪掏出來,過了一會,下水道通了,那位清潔阿姨的手早已凍得通紅,臉上卻露出舒心的笑容。

清潔阿姨雖然沒牡丹那麼嬌豔,但是內心的美勝似嬌豔的花朵。所以今天我們才能生活在舒適、乾淨、優美的環境裏,我一定要要尊重她們的勞動成果。同時我也發現了生活中到處都是美。

以美爲題的作文 篇6

我們所處的生物圈中,美是隨處可見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獨特的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美。

說到美,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它的來源——羊大爲美。但也有一說,古時候人們常常把羊骨做成飾品戴在頭上,於是很美。其實無論哪種說法,我們都不難看出“美”是一個具有歷史的話題。

美,我認爲有兩類。一是自然美,二是人文美。對於自然美,古時候的人們便已被深深折服,於是出現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優美詩句。但,自然美,對於現代人來說,無以近乎成了一種缺乏。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城市化發展的不斷加快。高樓大廈越建越多,漸漸擋住了那抹綠,漸漸銷匿了那種美,漸漸封鎖了人們窺探自然的心。

相對於第一種客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美。那麼人文美,可以說是相對抽象的了。在我看來,人文美也分爲兩種,一種是外在美,一種是心靈美。外在美既是形象、形體美。在當今這個高效率、快節奏的時代,第一印象尤爲重要,所以說注重個人外表是理所當然的行爲,適當的愛美是一種文化美,積極美,並不意味着搔首弄姿。但是,光有外在美是不夠的,從另一個角度說,人文美是要外、內相結合的`,相輔相成。內心的美好,優美的品質,會使一個人精氣神變得更加光彩奪目。這不就是“相由心生麼”

我對美的理解就這麼多。那麼美,又在哪裏呢?其實答案就在我們身邊。對以一個事物,我們光靠理解是不夠的,還要用心體會。對於“美”也是。如果我們想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就要發現美,去感受美,從而徹底學會“美”。

美,並不難發現,只要從你拿起揹包,騎上單車,睜開你的眼睛的那一刻,你就會發現美。美是上學途中的沿途風景;美食那風吹樹葉的顫動;美是那白雲飄飄;美是那流水潺潺;美是那鳥兒啾啾。大自然給我們的美一直都在,偶爾將疲憊的雙眼換一個角度沒會發現這種愜意的美。再者言,父母的關愛不是美麼?同學的互助不是美麼?面對知識的孜孜不倦不是美麼?即便是那喧囂的城市也透露一種積極、繁華的美。

美,可以很大很大,大道國與國之間的互助美,大到生物圈的和諧美。它也可以很小很小,小到個體之間的交流美,小到分子與分子之間的反應美。美和宇宙一樣,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它正美化着世間萬物。

如果我們發現美,感知美,便會知道它是偉大的。美是綠,它裝點世界。美,是責任心,是它讓人民中出現了“最美司機”“最美教師”。美,是愛國心,於是它成就了一個個英雄烈士。美是愛心,於是它撰寫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佳話。美是相輔相成,於是它和諧了萬事萬物。

其實,美就是如此,它就在我們身邊。

以美爲題的作文 篇7

生活並不缺乏美,只要我們細心,美無處不在。

人們在生活中總是抱怨幸福感太少,發生在身邊的美好事物太少,幸運總是不能倦顧自己。什麼是幸福感?什麼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美好事物太少?什麼是幸運?"不是生活中缺少美,是生活中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應該用一顆寧靜的心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羣年輕人在大街上的電線杆上和小區的樓道牆壁上到處貼着一些小廣告,五顏六色的廣告紙滿天飛好像天女散花一樣。應着日落餘輝,這時一位頭髮蒼白的老太太手裏拿着小鐵鏟跟在這羣人後面。一張一張輕輕的剷下那些小小廣告紙。多麼美好的瞬間!多麼美好的時刻。

你看,在那老師辦公室的窗臺下,老師還在辛勤的批改作業,老師您的家人,親人還在等着您回去吃飯呢!那一瓶又一瓶用盡的墨水瓶!那一支又一支寫壞的紅筆,不知這些年您用盡多少墨水用壞多少支筆!老師您辛苦了!費心了!啊!多麼好的老師,多麼感人的情景呀!

什麼是生活中的美!這就是生活中的美!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平平常常的小事。

以美爲題的作文 篇8

美,是人人都愛談及的話題。容貌清麗的人、漂亮的衣飾、好看的風景……可以說,生活中,美,無時不在無所不在,但是美育教育卻又是一個往往被我們忽略的話題。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爲,好看就是美,這是美最直觀的體現,是美的外在形式。殊不知,更多的時候,美是內在的、隱性的,是一種心理活動和感受,是因爲外在事物而引發的、源自內心的美好情感體驗。美的這兩種形式,都可以通過加強美育教育而得到提升。

一直以來,學校都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際情況卻是重智輕德不要“美”,智育被高度重視,德育被重點強調,而美育卻往往被一筆帶過。筆者卻認爲,美育教育極其重要,它的作用不是顯性的,但是,對於人的全面發展卻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它能培養人們對美的感受、鑑賞、創造的能力,能賦予人們和諧、美好、溫暖的情感。當前教育對美育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認爲上上音樂課、美術課,就是美育教育了,實則不然,筆者認爲,不能就美育談美育,而應該樹立“泛美育”教育意識,將美育教育貫穿在“德智體勞”教育之中。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確的是非標準,是一種美;文字的清新流暢、數字的神奇有趣,也是一種美;奔跑的速度、優美的弧線,是一種美;揮灑的汗水、辛勤的勞作,同樣,也是一種美。可以說,美是全方位、多層次的,美的意義之寬泛、內容之博大,要求我們必須開展“泛美育”教育。

美育如水,潤物無聲。一花一木,一草一葉,世間萬物都蘊含着美,就像羅丹說的那樣“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美育教育,正好可以讓我們學着睜開那雙眼睛。

美的教育,是人生的啓蒙教育,引導着我們擦亮眼睛去看,豎着耳朵去聽,用心去感知和領悟。美的感受,可以是深層次的,也可以是淺顯的;可以是對藝術的鑑賞,也可以是對路邊小花的憐惜。因此,泛美育教育,更多的應該是注重培養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培養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洞察能力和感知接受能力,進而提高人們對於生活的欣賞、品味、領悟與改造的能力。

對於美的體驗和感受,必將有益於我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