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亮爲題的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月亮爲題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以月亮爲題的作文3篇

以月亮爲題的作文1

又是一個無眠的夜晚,我獨自在院中漫步,看着銀色的月光灑向大地,不禁想到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同我一樣沐浴在這月光下呢?該是有一人獨酌的悲涼,或是三五知己的愉悅,抑或是千軍萬馬相互廝殺的慘痛與壯烈……

想當年,中國文人們將筆墨悉數潑灑在月光下,寫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李太白,“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王摩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蘇軾……一個個或孤獨、或曠達、或樂觀的身影浮現在我們面前。

在先人的詩文中,也可窺見古人們賞月時的情景: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在靜謐中享受晚風的吹拂,在月光下享受恬靜,深陷朦朧詩意中……人與自然融爲一體,盡享美麗悠然的生活,便正如莊子所說“不離於真,謂之至人”的境界了。

白居易在月下船頭靜聽琵琶女演奏,悽悽切切而淚灑青衫的佳話太久遠,恨無緣觀賞。家家團圓的中秋節滿城燈火,也曾在自已家鄉見過幾回,卻大不如前。當年中秋節的盛景,還依稀可從古書上窺見一斑:《東京夢華錄》中所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月光下,貴族們築就高臺,百姓們爭相登高賞月的熱鬧場景也就躍然紙上了,這樣看來,月亮確是中華一道別樣的風景了。

現在的中秋節,變成了什麼樣子了呢?打開電視,所謂的“中秋晚會”只是一場俗不可耐的演唱會,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不過成了一場商人們傾銷月餅的好機會,所謂團圓,哪有人理會?君不見過年不回家者大有人在,又何況是一個小小的中秋?

我們迎來了一個越來越喧囂而浮躁的`社會,現在的年輕人不讀經典了,他們把深刻當無聊,視思考爲羞恥,爲無知而驕傲,他們拒絕權威卻又一無所知,那些中華文化中的“別樣的風景”早已被他們淡忘,正如龍應臺所言:“你明明可以到深海中去游泳,但你卻願意全身浸泡在沙灘上的泡沫裏。”文化就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根,沒有根的社會,就像無根浮萍,是走不遠的。

回過神來,望夜空,竟不見了月亮。霧霾籠罩了夜空,月亮卻被擋在霧霾身後,默默垂淚。

以月亮爲題的作文2

不知不覺中秋節又來了。

我特意到商場買了個大月餅,那是有芝麻、花生、杏仁、核桃仁、瓜子仁、冰糖、薑絲加工成餡的八寸盤大小的老式月餅。

中秋賞月食餅是古來的風俗。要說此時南北月亮同明,可吃月餅的方式不盡一樣。周作人《中秋的月亮》記述:“江南中秋供素月餅水果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而我記憶中的中秋之夜食餅是另幅圖景。

奶奶特意把戶牖的簾子往兩邊巴拉開,讓月光儘量從櫺隙間透進來;着塊抹布抹淨那方老桌的漆面,小心翼翼地把紙包着的月餅上的紙繩解開,信手再把那方印着油墨“中秋月餅”字樣的紅色方籤拿去,展平包裝月餅的黃色草紙,露出一個油烘油黃的大圓餅來;手持菜刀米字形四刃下去,便分出八瓣餅牙兒。我姊妹六人每人分一牙兒,給母親一牙兒,父親往往不吃,總說“吃過了”,推拗不過,爺爺那一牙兒分開讓父親嘗下;奶奶呢,則把包餅的草紙對角一折,散落的月餅渣便歸攏一起,掂起來順勢倒入口中咀嚼,也算是嚐了鮮。我是長孫,實在看不下去,執意讓奶奶吃我那一分,奶奶卻是用牙輕輕砧一點,微笑着誇獎:“好孩子,去看月奶奶吧”!

記得唐朝詩人王建有句詩寫得特好:“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在誰家呢?我說千家萬戶全融入一個“情”字之中。

我的童年,家裏生活比較拮据,人多勞力少。父親在外工作,只有爺爺和母親幹活,奶奶要照料我們姊妹六個孩子。如今想來,不知當年老人們是如何煎熬的。逢中秋節,爺爺去集市上買個大月餅,記不得是多少錢一個,老人家從不會告訴孩子們,臆想也就是塊兒八角,可那時節就是家裏一筆大支出啦!這個月餅就是全家中秋的盛宴。如今回味,分我那牙兒月餅是那麼香甜。說“吃”實在是用詞奢侈,我是一點點吮品,把“月奶奶”從柳梢頭一直給“吮”到南屋頂上。

時光荏苒,爺爺、奶奶在期望中走了。父母另住,我回家探望,給他們買了一兜甜、鹹、肉鬆、鴨蛋、無糖的多式月餅。刻意買個老式月餅讓孩子們憶苦思甜。誰知切成牙兒後,他們要麼啃一點,要麼吃了不說好,我慢慢咀嚼,着極力尋找當年的感覺,月亮還是當年的月亮,人卻是再也回不去了!

臧克家曾文 《人好月嬋娟》,說“當空皓月,舉頭共仰,她給人歡樂,給人光明,給人佳興,給人幽思”。當下民安物阜,皓月更明。我在庭院信步,“舉頭望明月”,“千里共嬋娟”,悠緒綿綿,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以月亮爲題的作文3

月懸高空。曾照關山萬里,曾照庭院籬牆。

小時候的月亮是格外可愛的,那似玉盤,又疑瑤臺鏡的月亮,白白胖胖的。她是那麼明亮,又是那麼溫柔,在樹葉隙間,漏下一地閃閃爍爍的碎玉,拼出孩子的幻想。她的光輝像母親的雙手,帶給我們白色的溫暖。

稍大一些,也喜歡月亮。夜深人靜之時,她高掛天邊,靜聽人們緩慢的鼻息聲,看着萬物睡去。她的光是柔和的,潔淨,素雅,所照過的地方,都如蒙上了輕紗般,她帶着善意的淡淡光輝,爲大地蓋好棉被,又生怕驚擾到什麼。它總是很慈祥的。

再長大一些,與小時候的認識又略有不同了。喜歡在晚霞散去,初上枝頭的月亮。晚霞做的胭脂,把月亮的臉頰映得微紅,她是豆蔻年華的少女,獨倚窗邊,要用樹枝遮掩着——原來她也是會害羞的。杏黃色的月亮,沒有多麼的濃妝豔抹,而是清水出了芙蓉。

學業漸漸忙碌,看月亮的時間少之又少,這世上的任何人,似乎幫人做事都是要考慮點什麼的,言語間總是客套,捉摸不透。有時的煩躁又不願與父母分享,怕他們嘮叨,更怕他們放心不下。這心裏就漸漸堆積了許多許多,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居於家中,好不容易纔有了一個人清靜的時候,但近日來,白天晴朗,夜裏就常會下雨,月亮已經許久不出來了。這樣的日子,也是挺煩悶的。

終於,天理解了人們的心思,這天下午一場陣雨後,空中就沒有堆積的雲朵了。夜晚,終於見到月亮。入春之後,白日的時間是要增加的,但今天的夜晚卻來得格外早,或許月亮也急着同我們相見吧。雲匣初開一寸明,越過房頂,上了枝頭,再緩緩到天邊。許久不見,欣喜是難以按耐的。

推開窗子,讓月光灑進狹小的房間,有了溫度。月光穿於軟風間,輕拂肩頭。我雙手托腮望着月亮,她也這樣望着我,我們都一言不發,但心中的負擔已在一瞬間全卸下。呼吸變得輕了,沒有蟲如紡織機般焦慮的鳴叫,沒有鳥扇動翅膀急促的聲響,一切都顯得那樣安詳。她瀉下一泓清幽,我寄去一縷溫柔,她與我訴說天上風雨,我與月亮訴說生活難易。

花有清香月有陰,月寒山色共蒼蒼。因爲喜歡月亮,所以喜歡花草,喜歡遠山。黃昏庭院柳鶯啼,和月折梨花,山裏霧裏,月色人家,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舉杯邀來明月共飲,想促膝獨與明月長談,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唯月光還保留不變的純潔。

磕磕絆絆,跌跌撞撞,但你要做自己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