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沒有你高中作文及點評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讀者談〈家〉》中說道:我可以說,我熟悉我所描寫的人物和生活,因爲我在那樣的家庭裏度過了我最初的19年歲月,那些人都是我當時朝夕相見的,也是我所愛過和我所恨過的。巴金先生的這段話說明:生活纔是寫作的源泉。本期編選的作文主題,即是以自己的耳聞目睹作爲寫作素材,表達對生活的認識和思考。俄國作家契訶夫說,誰要描寫人和生活,誰就得經常親自熟悉生活,而不是從書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種傾向,認爲以名著、詩詞、歷史人物爲材料,作文便顯得有文化、上檔次。這樣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實,失去的是作文的靈魂。以親身經歷作爲寫作素材,用一雙審美的、睿智的眼光從或習以爲常、或紛繁蕪雜的生活中去形成有價值的思考,這即是選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不能沒有你高中作文及點評

下了高鐵,登上站臺,迎面而來的是悶熱、潮溼的空氣,嘈雜的人聲是熟悉的鄉音。跨越長江大橋時,打開車窗,溼潤的海風,遼遠的入海口,對面目所能及之處是無邊的綠色和其中錯落有致的磚瓦房。眼前的一切在我的腦海裏引出了回憶,溼潤了我的眼眶。踏上鬆軟的.泥土,看着小河中自在的鵝羣,岸邊吃草的白山羊,地裏即將收穫的莊稼,我意識到,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你,我闊別六年的故鄉崇明島。

我看見了我們的老房子。它依舊安靜地立在田野中,守望着它的主人們。我走近它,撫摸着它磚砌的外牆,水泥的陡峭樓梯,它那張夠十個人吃飯的木製大圓桌,還有兒時學大[微博]人模樣添柴燒火的竈孔。我想起了從前在這裏度過的日日夜夜,有哭有笑,不論怎樣,老房子默默注視着,接納着我,我也無時無刻地依戀着它,它讓我有一種歸屬感,讓我想留在這一片土地,我不能沒有你。

老房子旁邊就是那口井,井水清冽。我打了一桶水,捧起一捧,讓自己的體溫溫暖那井水,也讓我的皮膚接受了故鄉的洗禮。井水是那麼柔,那麼舒服,好像一條絲帶慢慢拂過臉頰。放眼望去,家裏的田地全部都因井水的滋潤而茁壯,小小的一眼井竟蘊含了如此多的甘泉。人們都說井是故鄉的象徵,以前我並不明白,現在懂了,所謂故鄉的象徵,就是那些最平淡,但你卻無法沒有它,失去它的東西。我不能沒有你,故鄉的井。

老房子的面前是一直被井水澆灌滋養的一畝三分地,田邊是兒時就有的橘子樹。走下田,我原本以爲會接觸到堅硬的土地,然而,我感覺到的卻是鬆鬆軟軟的泥土,嗅到的是在清晨陽光照耀下泥土散發的特有芬芳。放眼望去,那低矮粗壯的是落花生和毛豆;那肆意在藤架上攀爬的是白扁豆和絲瓜;那因不堪重負而躺臥在矮磚牆上的是喜人的黃金瓜;那陪伴着小西紅柿的是綠油油的菜椒與茄子。成片的苞米地已經結出了大大的棒子。黝黑的泥土奉獻給鄉親們豐碩的果實,家鄉人世世代代靠着這片田地。我不能沒有你,故鄉的田。

故鄉的一切凝成了我對故鄉的思戀與愛,它的一切都是那麼美,那麼樸實無華。我站在橘子樹下,涼風拂過,又想起了兒時與小夥伴一道燒火做飯,還吃得津津有味的情景。我的故鄉啊,在我的生命中你是我的歸宿,你是我的港灣,我不能沒有你。

點評:

情景交融,一唱三嘆。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發了作者對故鄉濃烈而深沉的愛。抒情,忌空喊而沒有依託,忌單調而沒有起伏。此文很好地克服了這兩點,靠的是情景交融的描寫和一唱三嘆的抒情。作者回到闊別6年的故鄉,聽到熟悉的鄉音,走近靜立守望的老房子,想起了在這裏度過的有哭有笑的日日夜夜,溼潤了眼眶,有了一種歸宿感。作者捧起清冽的井水,讓自己的體溫溫暖那井水,接受故鄉的洗禮,懂得了井是故鄉的象徵。作者走下田,感觸泥土的鬆軟,嗅嗅泥土的芬芳,放眼望去,豐收在望的各類莊稼,如數家珍,涌動着對故鄉無限的思戀與愛。作者站在兒時就在的橘子樹下,想起了兒時與小夥伴燒火做飯還吃得津津有味的情景,感到故鄉就是自己生命的港灣。全文以行蹤爲線,描寫所見,抒發所感,感情起伏噴涌,反覆扣題詠唱,真摯地表達了自己對故鄉不能沒有你的深情。真情來自兒時的記憶,生活賦予作文無盡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