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國中作文教學

國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頭戲。學生作文水平是衡量語文教學質量好壞、綜合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儘管如此,作文教學仍是現今農村國中語文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證明,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完成作文教學任務,除學校和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學生要多寫多練之外,還要唱好作文教學“四步曲”。

農村國中作文教學

第一步,培養和激發濃厚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入門的嚮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原發力和內動力。作文教學的第一緊要任務就是要善於培養和激發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在教學中,如果學生對習作不能產生絲毫的興趣,再加上平時的作文訓練中,習作水平提高較慢,那麼,學生就會更加畏懼作文,怕寫作文。即使按教師佈置的任務去寫了,也不會認真對待,而是敷衍了事,必然寫不好,更談不上作文水平的提高。反之,如果學生對作文產生了創作的濃厚興趣,那麼,一到寫作課,學生心裏就鼓足了勁頭,靈感也就跟着上來了。所以,雖然說,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的話已經是老生常談,但,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仍然要能夠激發寫作興趣。

第二步,積累和觀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俗話說:“沒有米,再巧的媳婦也做不出香甜可口的飯,沒有布,再有手藝的裁縫也制不出漂亮的服裝”。要讓學生在寫作時做到運用自如,左右逢源,而不是苦思冥想,抓耳撓腮,就要進行積累和觀察。農村國中的學生隨時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但不會下意識的進行觀察和積累。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到生活中去,處處留意身邊的事物,細心觀察生活中的的現象,這樣,學生因爲對生活中的事物有親身的觀察和體會,就會產生真實的感受,並在感受中悟出生活的哲理,作文起來就會言之有物,有感而發,真實動人。同時,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生活素材,積累課內外作品中的生動語言,養成摘錄的好習慣,久而久之,時間長了,學生在寫作中,就會不自覺地運用生活素材和生動的語言,所積累和觀察的單純外化材料就會內化爲學生的作文能力。

第三步,善於借鑑和模仿。

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處處都要體現愛心和責任心。爲了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農村學校經費緊缺的情況下,教師就要慷慨地拿出自己的薪酬,爲學生徵訂與作文有關的書籍,讓學生在寫作中有可借鑑和模仿的東西。教師有針對性的安排一些與課外讀物題目相同的作文,讓學生進行一定的模仿寫作,對初學習作的學生有一定幫助。模仿不等於單純的抄襲,它是仿中有變,棄舊圖新,翻新改進,加工提煉,刻意昇華,是一種創新的過程。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其認知發展的規律表現爲模仿力很強。學生在借鑑和模仿的.基礎上,教師做好模仿指導,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文章中的結構,立意,內容,構思技巧。只要在作文教學中進行細心的模仿指導,那麼,仿寫的文章也一定會很成功。這樣的模仿,就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夯實了堅實的基矗

第四步,做好作文教學的言傳身教。

“名師出高徒”是一句使用頻率極高的詞語,它通常出現在人們對骨幹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名師”的稱讚上,“打鐵要靠本身硬”則是多指自己的能力程度。“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說明了教師本身存在的侷限,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中,除了必要的向學生“言傳”作文的重要性,給學生灌輸正確的作文思想,消除學生作文的恐懼症,變教師要求爲學生需要外,難能可貴的是教師自己要能夠寫出一手好文章,並得到發表,利用學生崇拜名師的心理,加以誘導,就會變爲學生作文的直接動力。對學生來說,連一篇文章都沒有發表過的教師來指導自己寫作,效果遠不及常有豆腐塊見諸報端的教師進行作文教學見效。所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身教重於言傳。只會誇誇其談的教師,其影響力打動不了學生。在佈置作文任務時,教師有必要親自寫出一篇文章來做學生的範文,這會收到極好的寫作效應。只要有文章得到發表,都可以複印到班級的圖書角上,這樣做並不是想得到學生的崇拜,而是通過利用學生對名師的崇拜心理,因勢利導,讓學生產生寫作慾望,形成寫作驅動力,激發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教學無定法,凡是有利於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不必拘泥於一種固定的模式來教學作文。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就得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激起學生的寫作慾望,教會學生積累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身作則做好示範,在教學中進行寫法指導,讓學生自覺地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