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端午作文(通用4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趣的端午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有趣的端午作文(通用49篇)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

“噢耶”!終於可以和奇趣作文班的同學一起去老家印象農莊去玩了。我們坐上大巴車,帶着美美的心情出發啦。

來到農莊後,我們先去大會堂瞭解屈原。原來屈原是因爲亡國才憂憤投江而死,一路聽到的都是關於屈原的故事,確實讓我心中激起一種民族自豪感。講解完後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個雞蛋。要我們把雞蛋當成寶寶一樣,保證一個下午都要好好的保護好它。很快,我們又來到大廳,發現大廳的桌子上放滿了糉葉、糯米、綠豆、紅豆、肉粒。這是幹什麼呢?原來是老師要教我們包糉子呢。只見老師手腳麻利的抓起三片糉葉,對齊、翻轉。明明是長條型的糉葉,被老師變成了一個蛋筒。老師快速的挖了幾勺糯米放了進去,再用筷子輕輕的`戳了幾下,整理成一個三角形,用繩子打了個結,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在老師的手裏誕生了。老師教完了我們方法後,便坐在一旁靜靜地等着我們包。接下來出現了這樣的一幕:有人在笨手笨腳的包糉子,有人在有模有樣的包糉子,有人在爲自己包的漂亮糉子得意洋洋,有人卻在爲自己包的醜糉子感到沮喪。我呢,包的糉子並不及老師包的好看,但是我也沒有傷心,因爲這是我的勞動成果嘛。

接下來,我們將迎來同學們最期待的環節,遊戲環節。遊戲名稱叫做“南水北調”“拔河”。首先我們玩“南水北調”,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段半邊管子,然後讓我們從高到矮的順序排成“s”型。遊戲開始了,只見水流衝到了我們的管子裏,我們屏住氣息,死守“洞口”,不讓水掉下去。一秒,兩秒,三秒……遊戲結束了。我們接了滿滿一大盆水,獲得了第一名。第二個遊戲拔河,我們綠隊對紅隊,紅隊十分弱小,一下子就被我們扯過來了。

我最喜歡的還是燒烤環節,我拿着一個雞爪和一個雞翅,在烤架上有模有樣的烤了起來,一會兒塗雞翅,一會兒翻雞爪,像個專業人士。烤完了,我們吃着親自烤的食物,真香啊!

幾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夕陽裏,我們整理行囊,依依不捨得離開了農莊。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首兒歌,也就到了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聽媽媽說,關於端午節還有個故事呢!戰國時期,楚國的賢臣屈原,因救國的心願無法得以實現,投汨羅江死去。

老百姓們就包了許多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之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又以划龍舟的活動來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從此,這天也就成了端午節。

我最愛吃糉子了。每到端午節前,我就很興奮,因爲又可以和奶奶一起包糉子了。奶奶會從河邊採來許多碧綠的蘆葉,然後清洗,入水煮沸,蘆葉就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奶奶是包糉子能手,只見她三個手指捏住蘆葉,用另一隻手繞,蘆葉就圍成一個喇叭形。接着在綠綠的蘆葉裏放入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特別飽滿。

我在一旁看得心癢癢,也想動手包個,於是我照着奶奶的樣子依葫蘆畫瓢。可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比登天還難。這蘆葉在手中根本不聽話,我好不容易把它圍成喇叭形,但一放糯米,米就從底部溜了出來。我再用力捏捏緊,蘆葉竟被我給捏壞了。唉,我只好用片蘆葉平攤在桌上,放上一點糯米和顆紅棗,使勁卷緊,再用一片蘆葉裹在上面,用線紮緊,創造了新式包糉法。

奶奶看着我的.這個作品,樂得直說我:“小傻瓜!”

糉子在大鍋裏足足煮上三四個鐘頭甜甜的香味溢滿整個屋子,讓人垂涎欲滴。我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讓奶奶從鍋裏撈出我包的糉子。這時的糉葉已經從碧綠變成深綠色了,我還沒等它涼透,就解開線,剝開糉葉。呀!白白的糯米特別有光澤,咬上一口,藏在裏面的大棗就露出來了。它就像躲在白雪裏的顆紅瑪瑙,特別誘人。軟糯的糯米加上香甜的紅棗,再蘸一點白糖,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我想,這應該就是端午節的味道吧!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首兒歌又在我耳邊響起,因爲端午節就要到了。淡淡的糉葉香將我的情素帶入那悠悠歲月……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非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把糉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尤其是賽龍舟、吃糉子,那可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渡,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和雄黃酒。端午這一天,大人們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前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頸脖,手腕或足踝上,被家長成爲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因爲端午節又稱重午,所以許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每年端午節這天,媽媽總是先把屋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然後我們全家就去太湖遊玩,看龍舟比賽;回來後,再每人吃一個糉子。這樣的節日,簡單又不乏隆重!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湖北,時至五月,家鄉的空氣裏瀰漫着糉子的香味。是啊,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在湖北俗稱端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喝黃酒,龍舟下水喜洋洋!”正如這首民謠所唱,在每年的端午節,湖北各地均有賽龍舟、吃糉子、喝黃酒、懸艾草的習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歸縣端午龍舟競渡,非常隆重,還有祭祀、招魂等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活動。

查看史書,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紀念直言敢諫的伍子胥之說、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說、有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說……而在家鄉,千百年來,尤以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佔據主流地位。

據史書記載,屈原爲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去職與流放,卻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

公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國家被侵略,含恨報石投江,楚國百姓聞訊奮起駕舟營救,此後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吃屈原的身體,就紛紛拿米團投入江中,後來便有了包糉子的習俗。每年的端午節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祭拜習俗,體現了百姓對愛國詩人的敬佩與思念。

從20年起,我國將端午節規定爲法定節假日。20年,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這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

“千山萬水糉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文化源遠流長,其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是中華文明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氣質和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

又是一年端午節,隨着知識的增長,我對端午節的來歷和意義有了更深的瞭解,其風俗習慣及文化傳承,增強了我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5

五月初五是五月的開端,從此之後,陰氣開始產生,並逐漸增強,是陽氣強盛的頂峯,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大家都知道“否極泰來”這個詞,否卦(三陰在下,三陽在上)是七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陰);但是,與此相對應的還應該有個“泰極否來”,只是因爲人們喜歡事情從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這個詞。泰卦(三陽在下,三陰在上)是正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 (六爻全陽)。因爲到了五月初五時,已經開始“泰極否來”,所以,中國人很重視這個轉變,而且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陰氣開始強盛可能即將帶來的不祥之氣。

爲什麼又把時間定爲“初五”呢?一方面因爲“五”與“午”諧音,“五”字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氣相交合,與“五”相對應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轉化與過渡;另一方面,中國的“陰陽合曆(即農曆)”每月的開端並不是“七年級”,而是根據那個月的“節”(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來確定,比如一年的開始不是從正月七年級開始,而是從立春那天開始,夏季不是從四月七年級開始,而是從立夏那天開始,因此,夏季的開始結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後正是夏至的時候。

從五月是陽氣極盛、陽氣是正氣來說,“端”是“正”的意思;從五月是陰氣開始的時候,所以也可以說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稱爲“初五”。因爲“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陽氣極盛而同時轉衰的時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稱重五或重午。因爲端午是天地之氣陰陽轉化的過渡點,此前是一年中陽氣由初生到極盛,此後是陰氣從初生到極盛,所以又叫天中節。如此等等,還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釋。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其中,紀念屈原說爲這個節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是後起的;三代夏至節說是與我國的歷法緊密相關的,應該是較早的,雲塵子主張採用此說;惡月惡日驅避說與我國的歷法和術數觀念有關,與第二說並不矛盾;吳越民族圖騰祭說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圖騰作爲切入點來加以說明,是近代以來的說法。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爸爸就把早已買好的排骨、青菜、酒等裝上車,急急忙忙的帶上我和媽媽往鄉下奶奶家趕,因爲今天奶奶家僱用了七、八個人和她們幫忙套果樹袋。

一路上,我們一邊聽着優美的流行歌曲,一邊欣賞着車窗外的自然風光,不知不覺來到了奶奶家。

只有奶奶在家等候我們,爺爺和姑姑早已領着他們去了果園套袋,不一會,奶奶給我們每人舀上了一碗用艾蒿、蛀牙草、小麥棵等熬好的荷包蛋,聽奶奶說:端午節吃了這種荷包蛋,喝了這種湯,不僅能治頭暈、頭疼,還能斬除妖魔,延年益壽。我趕忙端起碗來聞一聞,確實香味撲鼻,清香四溢,嘗一口,甜滋滋,咬一口荷包蛋,潤滑、香嫩,奶奶的手藝還真不錯來,感覺舒服、好吃極了!

吃完荷包蛋,奶奶又從大鍋裏端出了熱騰騰的糉子,我三下並作兩下的撥開糉葉皮,又狼吞虎嚥的吃了個香味四溢的八寶糉子,奶奶又遞給我個肉餡的糉子我又吃上,本來我還想嚐嚐葡萄乾的、黑米的`、大紅棗的……每樣嘗一個,這時媽媽說;“小杰,你不留點肚子,中午可有頓豐盛的午餐”。其實我的肚子早已撐的鼓鼓的,也沒胃口再吃了。

我問奶奶說:“奶奶,你們這兒端午節爲什麼吃荷包蛋和糉子”?奶奶理直氣壯的說:“當地風俗唄”。我告訴奶奶說:“每年的五月五日定爲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又把屈原爲什麼跳汩羅江自殺,當地人們又怎樣紀念他、懷念他……統統給奶奶講了一遍,因爲奶奶沒文化,奶奶聽後連聲說:“奧!奧!奧!……”。

奶奶說:“現在生活好了,家家都包糉子,這種是你四奶奶送來的,那種是你五大娘送來的,還有......不一會,果園裏打來電話,讓再給他們送些果樹袋子去,我就和爸爸去了果園送袋子,媽媽和奶奶在家當廚師,準備飯菜招待僱傭的套袋的人。

看看這有趣的端午節,展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緬懷之情,這種民族節日將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7

以前的端午節都是和父母在公園度過的,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卻是在農村度過的。而且,這次端午節我也過得與衆不同。

早上兩點多鐘時,我起牀穿好衣服後走出門去。一般在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起牀去踏青。但是我想:一到端午節就踏青未免太沒意思了。所以我突發奇想——去放羊。

我拿起鞭子,大舅在前面領着羊,很像一隻“頭羊”帶着羊羣。我在後面揮動着鞭子,趕着羊羣。不一會兒,就到草地了。羊們一頭扎進草地裏吃着那些綠油油的草;大舅則坐在一旁聽着收音機。我望着那大片的草地,那綠色美得讓人無法形容。這種綠色在城裏是看不到的,在城裏甚至連草也看不見幾顆。我看的如醉如癡,禁不住躺在了草地上睡着了。

早上五點多時,我回到了大舅家,早餐是糉子和煮的自家雞下的`雞蛋。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時拿雞蛋和小朋友們比賽的情形:上國小時,班級裏舉行了敲雞蛋的比賽,拿雞蛋小的那一頭互相敲擊,贏得那個雞蛋會被我們稱爲“雞蛋王”,然後,“雞蛋王”會在我們的注視下被他的主人吃光。想罷,我拿起雞蛋互相敲擊,然後,我將剩下的那個贏了的雞蛋吃得一乾二淨。

傍晚時我和大舅一起去接舅媽。舅媽在溫室大棚裏摘了一天的豆角。一到了那兒,我就鑽進了大棚,那豆角秧已經頂到了棚頂,豆角也已經長得很長了。大舅把豆角都裝上車後,沒有了我坐的地方,我也就只好坐在了“豆角車”裏。可是我覺得還是躺着比較舒服,便躺了下來。一路上的顛簸就猶如坐過座山車一樣刺激,像要掉下去一樣。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火炕上,圍着飯桌,吃着餃子,感到非常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給我留下了許多快樂而又很美好的回憶,他已經刻在了我的腦海裏,永遠也忘不掉。我很希望明年的端午還能在農村度過,它雖然不像南方一樣熱鬧,卻使我無法忘記。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8

每年的陰曆5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大家談的,幾乎都是糉子。

糉子,好像就是端午節的象徵。

端午節吃糉子,是有來由的.,有如此一個典故——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的愛國詩人屈原,由於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大家怕水裏的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糉葉包起來投入河中,期望魚兒只吃糉子不吃屈原的屍體。屈原跳江那天是5月初五,在中國陰曆上屬“端午”之日,爲紀念屈原,大家就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糉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

端午節吃糉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自己動手包糉子,已變成傳統文化新風尚。可別小瞧包糉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第一,要籌備糉葉,將其刮毛、洗淨,堆放整齊備用;第二,要籌備糉餡,主如果以米爲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好鹽味即可;最後,纔是包糉子,左手託着糉葉,將糉葉按45度角對摺成漏斗狀,右手舀糉餡導入糉葉捲成的漏斗裏,再將糉葉捲起來包裹住糉餡,完全密封並裹緊,然後用繩子捆緊,糉子就包好了。

糉子要蒸熟了纔可以吃。蒸糉子是最被人難熬的,糉子在蒸的時候最香,糉葉的清爽味、糉餡的米香豆香環繞着肉香,直鑽你心裏去,被人心癢癢的,光是聞聞,就讓人垂涎三尺!

吃糉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最愛。大家一家人,圍坐在一塊,邊吃邊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條龍舟箭似的飛射出去,一個個糉子皮齊刷刷地被剝開,選手全神貫注地盯着前方飛快划船,臺下觀衆聚精會神地看着比賽——1號舟往前衝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糉子;2號選手超越了對手,大大家鬆了口氣也停下來吃糉子,接着察看落後的3號舟,小朋友乘機也吃一塊……舟衝,吃糉;舟停,吃糉;一口一個糉子,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不經意間吃了個精光。

端午節,真有趣。充滿了民族特點,瀰漫着濃郁的水鄉文化,承載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大家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揚,祝福祖國美好每人幸福安康。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9

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了,在這個傳統式的節日,大家民俗有抓鴨,吃糉子,龍舟比賽的主題活動。可是我感受了一次抓鴨子。

五月初五那一天早晨,我匆匆吃完好多個糉子,就隨爸爸到阿姨那裏去。下了車,爸爸並沒有立即帶我一起去,只是先叫我做準備工作中。爸爸從一個包裝袋拿出了一個網,一個魚鉤,也有鴨子喜歡的小玩意。我迷惑不解了,又不是去捉魚、網魚,哪用到那麼繁雜啊?爸爸表述道:這兒的鴨子們奸詐得很,假如用傳統式的方法是不大可能抓得着的,因此要有一定的準備啊!我將信將疑地址了點頭。

8點時候,大家趕到了小河邊,大家都挽住褲腿,翻卷衣袖,跳進水裏。羣衆則將一隻只小鴨子拋到上空,鴨子“嘎嘎嘎”地打抖到河面。大大家趕忙四處追尋,我是睜大雙眼找着。這時候,我發現了有隻小鴨子在河道邊歇息。我悄悄地走以往,伸出手去抓。可那小子狡黠出現異常,用嘴脣將我啄了個淤青,一下子急急忙忙游去。爸爸眼明手快地把握住了小鴨子的臀部。哈啊,簡直成功啊。但鴨子卻故技重演,吧爸爸啄成功都腫起了,害得他在一旁直吹氣上。下面的好多個成年人都被鴨嘴閥兒“親”了一下。一上午出來,大家累到大量出汗,卻分沒什麼收。做爲一個小朋友,我也是無計可施,只能在一旁眼巴巴看着。

但大家並沒有從此捨棄,只是施展了最終的“武器裝備”。我拿出一個鉤,一張網,也有一兩隻蟲子。我將小蟲子綁在魚鉤上,又丟入了裏面,然後叫了還怎麼組詞“嘎嘎嘎”,鴨子果真被吸引住來啦。大家躲在一旁的一塊石頭旁,隱敝好,坐觀成敗。在其中一隻“嘴饞的”鴨子看到了美味可口,就上下望一望,見夥伴們都沒有了,就津津樂道地吃完起來。大家把網一收,一隻小鴨子就拿到手。它還想要作不必要的.掙脫,但早已來不及了,鉤深深嵌在了咽喉裏邊。下面大家用這一方法抓住了十幾只鴨子,簡直遊刃有餘啊。最終,大家凱旋而歸回家。

這簡直一次別出心裁的捉鴨子主題活動啊!期待下一次的端午快一點趕到!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0

我要繼續努力,不斷“長大”!讀書,能讓我學習到許多的知識,這不,現在就跟大家說一個故事。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江自盡。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着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後。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彷彿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着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後,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着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糉子。最後,將其中6個糉子投下河去餵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於海底),祭祀便完畢了。其餘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後,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採蓮。由一個打扮得不堪人目的醉漢爲導,擡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得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後跟着鑼鼓隊、花童等。這個遊行隊伍要進人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乾給他們。隊伍有十幾米長,由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於得到一件禮物—香包。

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爲主,表面細繡着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說,香包裏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麼別具特色,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1

初夏時節,迎來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這次,我們到奶奶家過端午節。

剛走進奶奶家門口,奶奶就迎了上來,笑眯眯對我和哥哥說:“今年我們不買糉子,自己動手包糉子吃。”說着就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糉葉、紅棗、醃肉、生糯米和細繩等。我拿起一片長長的糉葉,好奇地問:“一片糉葉可以包一個糉子嗎?”奶奶馬上回答說:“要兩片糉葉才能包一個糉子。你先看看我是怎麼包糉子的。”奶奶先把兩張長長的糉葉圍成一個三角形漏斗的`樣子,然後裝上一些生糯米,再把裏面裝上一顆紅棗,最後用糉葉一圈一圈的纏繞起來,包得嚴嚴實實的,再用細繩緊緊紮上,一個可愛的小糉子就包好了。奶奶可真厲害!包糉子又快又好。

“您包得真好呀!我也要包!”我和哥哥興奮地喊了起來,迫不及待地拿起糉葉,媽媽趕緊提醒說:“小寶貝們,這裏有紅棗、醃肉兩種菜,包的時候只選一種就行了,紅棗只放一顆就夠了,不然會太甜的。”我照奶奶的方法先包了一個紅棗糉子,可我包的這個糉子經常漏出幾粒米來,樣子癟癟的,比奶奶包的糉子差多了。這時我看到哥哥手裏拿着剛包好的糉子,看起來像個金字塔,感覺和奶奶包的差不多,我包的糉子完全不能和他比。一下子,我又傷心又着急,奶奶急忙安慰我說:“別難過,我小時候第一次包還沒你包得好呢!你再多包幾個就好了。”我聽了奶奶的話,立刻信心滿滿,包了一個又一個,看上去真的一個比一個好,甚至比奶奶包的還好,頓時心花怒放,開心極了。

感覺時間只過了一會,糉子就包完了,好大一盆,有好幾十個呢!不一會兒,糉子濃濃的香氣充滿了房間,饞得我直流口水。我餓極了,香噴噴的糉子一上桌,我就頭也不擡地大口吃了起來,甜甜的糉子可真好吃啊!這時,我問爸爸:“除了吃糉子,端午節還要幹什麼?”爸爸眉開眼笑地說:“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喝雄黃酒,划龍舟。”我突然想起了屈原的故事,就跟奶奶講了一遍,奶奶誇獎我故事講得很精彩。

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開心啊!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明白了做事情要一次次嘗試,不斷積累,才能真正做好。回家的時候,我對奶奶說:“自己包的糉子比買的糉子好吃多了,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包糉子。”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2

“端午臨中下,時清人復長。”不知不覺中,端午邁着輕盈的腳步嫋嫋來到了我們身邊,一切事物都因端午的到來而充滿生機、富有情趣。

你看!街邊那一排排攤位,無不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端午繩;無不擺滿了淺綠清香的葦葉;無不放滿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街頭的歡聲笑語一浪高過一浪!

你聞!遠遠便飄過一陣幽香,令人饞涎三尺。拿出一個糉子,輕輕剝開嫩綠的葦葉,展現在眼前的絕對是一個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瑪瑙似的紅棗嵌在雪白的糯米中間,輕輕咬上一口,甜而不膩,令人精神不禁一振!一個糉子下肚,只覺齒留餘香,令人神清氣爽,回味無窮。

你望!波光粼粼的湖中,一隻只龍舟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圍觀者們歡呼雀躍,興奮如同剛出籠的小鳥。龍舟上的人們團結一心,共同進取,令大家讚不絕口。有人還將糉子投入湖中,飛濺的浪花洗走了人們一臉的疲憊,換上了一副副最最會心的笑容。

對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的。當年,屈原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外來侵略者掠奪,心內悲憤交加,於五月初五那天,投進了波濤滾滾的汨羅江……老百姓爲了紀念他,便將這一天定位端午節。人們爲了悼念屈原,划着龍舟往江裏頭糉子,漸漸形成了今天吃糉子、賽龍舟的.風俗。

端午節你帶給我多少喜悅、多少歡樂。聞着糉子的清香,看着巧妙的彩繩,想着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心中不免涌動起陣陣激動!

曾幾何時,那個滿嘴沾滿糉粒、脖掛香囊的“淘氣包”,已成爲了今天吃相文雅、即將步入中學大門的少先隊員;昔日那低矮的平房,也成了如今美觀的高樓。而唯一不變的,是端午的那份情結,是人們對端午的留戀,對端午的那份最真摯的渴盼、最真誠的心願……

端午節,我深深地、深深地期盼着你的再一次到來!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3

過端午節是中國多年的傳統習俗,中國人爲什麼用過端午節呢?這裏有很多傳說,最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一說起屈原,讓我們想起了端午節,一提起端午節,我就會心血來潮,因爲可以吃到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糉子,想想真是美妙極了。小時候,一到端午節奶奶就會先摘家門口的糉葉,然後清洗、蒸煮。再採來棕樹葉撕成條同樣清洗再蒸煮,然後把糯米淘洗、侵泡,把水瀝乾後就可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奶奶一會兒把糉葉捲成錐形,一會兒把淘洗好的糯米放進去,一會兒用棕葉條包裹那酷似玉盤託珍珠的糉子,頗似沙場點兵。不一會兒那本來輕飄飄的棕樹葉變得沉甸甸而且還密密麻麻的。我還跟着奶奶學了手藝哩,我學着奶奶的`模樣把糉葉捲成錐形,然後把珍珠似的糯米放進去。

“啊!!”一不小心我手裏的“玉盤託珍珠”摔碎了,滿地都是我弄灑的珍珠。我閉上眼睛,準備接受奶奶的大罵,可奶奶卻用那慈祥的眼光看着我,輕輕的對我說:“小心點。”我什麼也沒說,只是對她笑了笑。奶奶也對我笑了笑。

“譁”糉子開煮了,它們安安靜靜地躺在水中,既不像那調皮的餃子在小銀魚似的在水中游來游去,也不像洶涌的波濤似的麪條。我沒多大的耐心繼續看煮糉子,於是,我出去玩了。我再次回來時滿屋都是糉葉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糉子準備剝開,“呀!燙死我了。”我大叫到。我一邊吹着我被燙到的手,一邊看着奶奶熟練的拿出糉子剝開放到碗裏,我趁機拿來白糖倒在糉子上,

再拿來筷子把糉子夾起來咬了一口。啊!真是又香、又甜、又糯,美味極了。

除了吃糉子,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如:放風箏、飲雄黃酒,對了!還有賽龍舟!!!我們美麗的柳葉湖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幾十個水手緊緊地握着船槳,竭盡全力地奮力地向終點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一邊用力地敲着鼓,一邊喊着震天動地的號子,那場面,那叫一個震撼。還有,還有呢!每到五月初五我們家的大門前都要掛艾草。

過端午節的感覺真好,我真想下一個端午節趕快到來。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4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早起來,就看見爸爸他們都忙着殺雞準備着午飯。媽媽和嬸嬸正在跟奶奶學包着糉子。

我趕緊洗漱完畢,吃完早餐,也加入到她們的行列——包糉子。這包糉子也太難學了。看到奶奶她們包的糉子是有模有樣的,而我包的卻奇形怪狀、不倫不類。自己心想:太丟人了。後來奶奶安慰我說:“別傷心,每個人第一次包的時候,都不是很好看的,多學幾次就好了。”聽了奶奶的話,我又包了幾次。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也包出有模有樣的`糉子了!

可我有一個問題,那是一個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又爲什麼要包糉子呢?於是,我去問爸爸。爸爸一本正經地解釋說:“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一位名叫屈原的人。屈原是一位好官,爲國爲民。後來因爲種種原因跳河自盡了。包糉子是因爲有人夢到屈原吃不飽很餓似的,便叫大夥把食物丟到河裏給屈原吃。可丟下去的食物全給河裏的魚蝦吃光了。大夥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食物用竹葉包成棱角的形狀,丟到河裏去。魚蝦們以爲是棱角,就不敢吃了。這樣,屈原就能吃到糉子了。那一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在這一天里人們要舉行包糉子、賽龍舟、插茱萸等活動。”

這時,奶奶端上了一籃熱氣騰騰的糉子吆喝道:“吃糉子囉!”我們立刻圍攏過去,拿起糉子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今天真是太高興了!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和它的意義。讓我們祖國的這一傳統節日一直傳承下去吧!也讓屈原的愛國精神在我們童年的心中生根發芽!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5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全國各地的習俗大都相同,但也存在些許不同之處。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可是十分的熱鬧,在糉香的縈繞下,平淡的生活竟也咂摸出些許滋味。端午的家鄉,如詩如畫,憑增了幾分古典的氣息。

每年端午,父母總會帶我去外婆家,至於原因,大概是家鄉的習俗。到達外婆家後,外婆總會將早已準備好的糉子端出來擺在我們面前。兒時的我不太懂事,總喜歡一馬當先搶過糉子,自顧自地品嚐那由一根細長的紅線捆着的糉葉裏的美味。後來,父母總會再三提醒我,要讓外婆先品嚐。

其一,這是外婆的勞動成果;其二,外婆是長輩。知道這其中的“奧祕”,我也收斂了些許,以後總是將糉子先放在外婆手中,讓她先嚐。母親說,這叫“孝親敬長”。糉葉外包的紅線一定要用剪刀一刀就剪斷,不能剪太多次,外婆說,這樣今後的日子才能一帆風順。

外婆家的後面,有一條細水長流的小河,至今我都未看到盡頭。每至端午,對這條小河我總是“情有獨鍾”。將一片新鮮的`糉葉放在清澈的河面,用手撫起些許水痕,看着這承載着我美好祝願的糉葉隨波逐流,我心中也會蕩起些許漣漪,甚至幻想這糉葉是否會流向汨羅江,與當初心懷遠大抱負的屈原會面呢?

當我走到外婆家的菜園時,看到母親正在幫外婆擇菜,兩人相談正歡。等到中午吃完飯後,母親走到正在洗碗的我身旁,告訴我,老人家都喜歡身旁有兒女相伴,我們與外婆難得見幾次面,端午節一定要讓她開開心心的!我連忙點了點頭,彷彿懂得了久經歷史沉澱的傳統美德——孝親敬長。

領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品味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傳承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我們正在踐行中!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6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題記

幽幽六月,仲夏之時,映入眼簾皆是一片濃綠。空氣中處處播散的是一陣陣艾草香,讓人心馳神往。隨之也迎來了一個重要的節日——端午。

忽忽又是一年端午到。看到今年會考莘莘學子的照片,也把我的思緒帶到了去年的端午節。

去年的端午和往常不一樣,它是我國中三年的一次收穫。沒有像以前一樣一家人圍坐一張桌子,吃着糉子,共談佳話。我第一次離開家人隻身一人來到鹽城,奔赴會考。後來,我隨着九年級大部隊一起步行去考場。聽,是那熟悉的琵琶聲,這是剛進考場時的音樂。儘管可以放鬆我們,但我心中總是有些惴惴不安。最後一門,那是我九年級階段最後一場考試,考的也是我最擅長的一門。我自信滿滿,全程都未曾緊張,我很開心。可是,之後當我們瞭解這是與大部隊最後一次見面。那個路上我們出奇的安靜,我的內心悲喜交加。我回頭望了望那所學校,即使僅僅與它只相處過三天,但我所有的青春努力在那綻放過。我們收拾行李時,都不自然的紅了眼眶。我們登上客車,與全班作最後一次旅行。我們都沒有說話,安靜是我們以前班級最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情,卻沒想到我們最後一次大家庭的'相處竟是在這樣一個環境。我內心惆悵,不想眼眶中淚水留下。那個端午,不僅僅是對我自己三年努力的見證,還是我們九年級三班友誼的見證。我很開心擁有過他們,擁有過那些美好而又難忘的日子。

那年端午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努力的結果,更不會忘記我們之間那份難忘的情誼。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7

今天聽到妹妹朗讀《端午糉》這篇課文,我的思緒突然回到了去年的端午節。

“過端午,賽龍舟,吃糉子,喝黃酒……”。一大早上窗外傳來了歡快的兒歌聲,我從睡夢中醒來,才突然反應過來:今天是端午節!咦!爸爸不是說他們單位要舉行健步走活動嗎?我連忙從牀上爬起來,跑到爸爸、媽媽的房間問爸爸:“爸爸,你們單位今天不是要舉行健步走活動嗎?”爸爸看看錶,不慌不忙的說:“沒關係,我們單位的活動七點開始,現在才六點。”聽了爸爸的話,我悄悄地鑽進爸爸媽媽的被窩裏想再睡一會兒。可是,我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忽然很好奇“爲什麼會有端午節呢”?

我就問媽媽,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說楚國戰敗,屈原抱着石頭投江自盡。屈原死後,百姓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人們準備了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後來人們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用竹筍殼包住飯糰,外纏彩絲。後來就慢慢的演變成了現在的糉子。爲了寄託哀思,各地還會舉行盛大的龍舟賽。這一天,人們還會在門上插上艾葉,給小孩帶上香包,還有的帶着彩繩,這些習俗都是爲了紀念屈原的。”媽媽的故事讓我長了一番見識。

七點整,我和爸爸來到了他們單位的集合點——西城閣。我們健步走到四橋又原路返回到西城閣。活動結束後,我和爸爸就回家了,一進家門,一股絲絲的清香撲鼻而來,饞的我口水都流出來了,原來,媽媽已經煮好了糉子、雞蛋和大蒜,糉子的口味可多了,有紅棗味、紅豆味、蛋黃味、臘肉味……好吃極了。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端午節,即參加了爸爸單位的`健步走活動,又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糉子。

轉眼間今年的端午又快到了,希望那個時候疫情已經過去,我們能快快樂樂的過一個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8

端一盤糉子,呈一枝艾葉,與你一起過端午。這不,我和老師同學們在學校度過了一個特殊的端午。

午後,微風徐來,端午節踏着跫音赴我魂夢之約。一縷葉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倒抽了一口氣,感覺得到血管裏的血液流動在加快。

“預備開始,準備合攏”!張老師的命令重如泰山,如山谷中的洪鐘傳來,擲地有聲,我們像打了強心針似的,迫不及待地推開桌子,嘈雜的碰撞之音似乎成了一曲桌椅交響樂。

很快蘆葉分發到每個人的手中,溼漉漉的,撫摸過我們手部的每一寸肌膚,我笨手笨腳的學着家長們包糉子的樣子,誰知,我反而成了東施效顰,樣子很是狼狽。只好請四處奔走的同學朱子琪賜教。“這個嘛,小菜一碟!”她嫺熟地手指勾住蘆葉,巧妙地一彎,一個圓錐形的.扎糉出現在我的眼前,簡直是化拙爲巧。

聞着糯米的香味,偷偷嚼着帶來的香甜棗子,我恨不得馬上就品嚐自己的糉子!夥伴王怡卓用勺子從盆裏挖出許多糯米,一把塞進彎曲的蘆葦葉裏頭,一邊高喊:“陸筱寒,看我的傑作,反正老師說不掉米就行了!”她自豪的話語中帶着一絲趾高氣揚,似乎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作品。

朱子琪精益求精,離開我們小組又去其他小組求高人指點,而我呢,如同一顆閒棋冷子,說來就是“慢搖動弄心悄逝,事事相融也無事”。我朽木腦袋一會兒就忘記剛纔的方法,拿起三四根劍形的蘆葦葉,胡亂地包紮一圈,用一根繩子打了一個結。我正準備讓我的‘外星生物’亮亮相,老師招呼我們上講臺合影留念啦!

時光荏苒,願世界在此擱淺。鐘錶忘記了時光,我們忘記了流年。這次的包糉子活動是多麼有意義啊!讓我們踩着記憶的流星,尋找愛的落點。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19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不會感到很陌生,唐代大詩人殷堯潘的一句:“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早就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陽節。它與春節、中秋節並稱爲中華三大節日,端午節最早起源於農曆五月五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有說是爲了紀念屈原,於是,熱愛屈原的人們不願讓魚蝦吃掉起源的屍體,爲了讓屈原安息,就往江裏投了許多食物。還有說是,源於古代百越地區對龍圖騰的崇拜與信仰。於是,在五月五日包糉子、賽龍舟就漸漸成了當時古人們的習俗,這樣的習俗就被一代一代的人們傳承了下去,也就成立我們所說的端午節。

端午節爲什麼要包糉子呢?這是因爲《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屈原的好朋友,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給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繩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按照那位朋友的方法去做,世代相傳,逐漸發展成爲我國端午節的食品。

每逢端午佳節,子女們都會帶着老人們、朋友們共品糉子,共億過往,閒憶家常,一起在湖面上賽龍舟,說說笑笑,老人們見到子孫承歡膝下,勞碌一生的辛酸也就隨着笑聲煙消雲散了。

歷代文人墨客,對端午節也是別有鍾情的。宋朝作家文天祥的“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表達了文天祥對端午節的喜愛之情;唐朝作家文秀的“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達了他對屈原的同情之心;北宋張豐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表達了他對北宋的一片忠誠之心和對屈原的敬意。

最後,在這端午佳節裏,祝大家過得健康、愉快、喜樂、平安。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0

說起端午節,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宋代詩人張耒的一句“國亡身隕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人間”,早已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端午節最早起源於距今兩千多年的戰國末期。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是源於戰國時期的楚懷王聽信秦國使者小人張儀的謊言,與齊國斷了聯盟關係,卻只得到了秦國的六裏土地,而不是先前承諾的'六百里。楚懷王十分憤怒,於是,派兵攻打秦國,結果慘敗。楚懷王只好派屈原去齊國求情,才恢復了友國關係。之後,秦國讓楚國跟他們和好,讓楚懷王去秦國商量結盟的事。屈原便請求楚懷王別去,但靳尚和子蘭兩位奸臣慫恿楚懷王去秦國。楚懷王聽了他們的花言巧語,來到秦國後,秦王就突然翻臉把楚懷王關在了那裏,直到他死去。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繼位,聽信小人讒言,疏遠了屈原,將他流放在外。十年後,秦國的名將白起帶兵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滅亡。屈原“衆人皆醉我獨醒”,留下了《離騷》這首詩,便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的滔滔江水中。百姓們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十分傷心,就乘着船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將糉子等食物扔進江裏,讓水裏的生物吃飽,不吃屈原的屍體。爲了紀念屈原,直到現在,我們在五月初五時都會划龍舟,吃糉子,處處都修起了“屈原紀念館”。

每逢端午,大人們總會帶着子女們到長輩家看看,回到他們身邊,歡聚一堂,一起看賽龍舟,一起吃糉子,閒話家常。

歷代文人墨客心中的端午節也是百花齊放的。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邊貢“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貝瓊“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表達了他們對端午的情感。

又是一年端午節,在這端午佳節裏,祝大家幸福安康!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1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可熱鬧了!插艾葉、包糉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間裏就瀰漫着一股濃濃的糉香味,奶奶早已準備好包糉子了。

只見綠油油的蘆葉、雪白的米粒、讓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還有一些豆沙和紅棗靜靜地躺在盤子裏。我看着奶奶的動作,眼花繚亂,幾秒就做完了,我吵着讓奶奶教我。

糉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嘗試做一個。我先用蘆葉折一個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會從小角的縫隙裏漏出來,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過去,手指按在手裏,接着我把一半的米粒倒進去,第一步就好了。

接着,我把一塊沾滿汁的紅燒肉放了進去,我又用另一隻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進去,第二步又好了。

最後就是把蘆葉蓋上去,用繩子繫好,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有點難,繫繩的時候,我不知道先從哪邊系,手忙腳亂,就求助奶奶,奶奶幫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從這邊繞到那邊,在打上一個蝴蝶結,一個可愛的糉子完成了。

我越包越熟練,不一會兒,我和奶奶把各種餡兒都做完了。接下來,就是煮糉子了,奶奶把糉子放在水裏,“咕嘟咕嘟”,糉子的`香味全散發出來了,看着香味瀰漫了整個房間,我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一煮熟,我就讓奶奶幫我拿一個,我剝開墨綠色的蘆葉,只見雪白如玉的米飯和色澤鮮亮的紅燒肉誘人極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糉葉的清香,混着米粒的甜味,和紅燒肉的鹹香,那味道無與倫比。

我們一家人吃着我和奶奶包的糉子,開心極了!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2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爲什麼端午節,要定在五月初五呢?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這一天遭人迫害,抱石跳汨羅江自盡;人們爲了紀念他,在這一天,會包糉子、賽龍舟、飲用雄黃酒、佩香囊等等。

今年端午節,我看爸爸媽媽在包糉子。我非常有興趣,就搬了個椅子,坐在旁邊學着爸爸媽媽的樣子包糉子。拿起兩片竹葉,用手把竹葉折成菱形,然後用勺子挖一點糯米,放進弄好的菱形竹葉裏,中間可以放上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比如葡萄乾、瘦肉塊、紅棗等;然後再放一層糯米,再把兩片竹葉合起來,最後用細線把竹片封好,鬆緊適度就好。下面就是煮糉子,煮糉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糉子,水要浸過糉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三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糉過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以後趁熱取出。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們在電視上觀看了龍舟比賽。只見河面上一條條龍舟有條不紊地停在那裏,一個個龍舟健兒手持划槳,蓄勢待發。龍舟大小不一,船手人數不一,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

就在此時只聽裁判員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舟飛速往前划起來,岸上的人們爲他們鼓掌加油。船手們奮力划着,不敢有一絲懈怠,舵手精準的調整着龍舟的方向,鼓手奮力地敲打着鑼鼓,並且喊着口號一起加油前行……

不知不覺中,糉子的香味飄進了我的鼻子裏,我急忙跑去廚房,看見媽媽正在取糉子,我拿起糉子剝去竹葉,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這個節日不僅教會了我包糉子,還讓我上長了不少知識,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3

說到端午節,大家都不會覺得很奇怪。唐代大詩人殷說:“誰說端午節呢?傳聞屈原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古語。

端午節也被稱爲重午節和端陽節。它與春節和中秋節一起被稱爲中國的三大節日,端午節起源於農曆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衆說紛紜。有人說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熱愛屈原的人不希望魚蝦吃掉起源的屍體。爲了讓屈原安息,他們往河裏扔了很多食物。也來源於古代百越地區對龍圖騰的崇拜和信仰。所以在5月5日,逐漸成爲當時古人的習俗,這種習俗代代相傳,從而確立了我們所說的端午節。

端午節爲什麼要做糉子?這是因爲《初學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漢建武年間,長沙人夜裏夢見一個人,自稱是屈原的好朋友,對他說:你所祭祀的一切,都是被江中的龍偷走的,以後可以用艾葉包裹,用五色繩索捆綁。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按照朋友的方法做了,代代相傳,逐漸發展成爲中國端午節的食物。

端午節時,孩子們會帶着老人和朋友們分享糉子,分享過去,回憶他們的家常生活,在湖上賽龍舟,一起談笑風生,當老人看到他們的兒孫在慶祝膝蓋時,他們努力工作的痛苦就會隨着笑聲消失。

歷代文人墨客對端午節也有特別的`喜愛。宋代文學家文天祥貪圖子弟,蔣年年奪金。表達了文天祥對端午節的熱愛;唐朝的文學家文秀,笑不出楚河的空,所以洗不直。表示了對屈原的同情;北宋時,張峯國亡於今,天下只剩離騷,表達了對北宋的忠誠和對屈原的敬意。

最後,在這個端午節,祝大家健康、快樂、快樂、平安。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4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來了端午。“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糉子,粘白糖;龍舟下水喜羊羊。”每當我唱起這首童謠時,心裏就甜滋滋的,因爲端午節要來了。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與媽媽、弟弟和外婆攜手來到河邊採糉葉。糉葉的.形狀很像香蕉,又很像犀牛的角。時近中午,我們挎着小籃子回家了。到了家中後,我們先將糉葉理好,再用水清洗一下,便放入鍋裏煮了。等冒了水蒸氣,便把糉葉取出來,頓時整個小院都沉

浸在這糉葉香裏了。

開始包糉子了,外婆和媽媽包的很嫺熟,我看了後也很想學,於是就纏着外婆,讓外婆教我。外婆告訴我:“先拿出3片糉葉,把這3片糉葉弄成一個漏斗狀,再將糯米放入糉葉中,如果喜歡吃大棗,就放個大棗進去。”聽了外婆的話,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3片糉葉圈成漏斗狀,放了兩顆大棗和一些糯米進去。爲了讓大棗香甜地味道不外漏,又要保證糉子的外形美觀,反覆摺疊中,我努力做到讓剩餘的糉葉包滿糉子。到了最後一步,用細線捆紮糉子,小糉子很“調皮”總是跑來跑去。我終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將糉子捆紮好。

糉子入鍋了,我在旁邊焦急地等待。過了一會兒,香氣味兒就鑽入鼻子裏了。我趕忙說:“外婆,糉子好了。”可外婆卻說:“等等。”我很不理解。後來媽媽跟我說:“糉子只有煮透了,熟了,纔會又香又甜。”到了晚上吃飯時,我們的王牌——糉子上場。糉子有:蜜棗糉,肉糉,板栗糉……其中我最喜歡蜜棗糉,因爲蜜棗糉香甜可口,而且此糉子口感舒適,營養豐富。

我愛端午節,但更愛糉子,因爲我通過包糉子這件事懂得了失敗並不可怕,只有去戰勝它,你就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成功與喜悅。真希望下一個端午節快快到來!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5

今年的端午節一晃就過去了,我還在懷念端午節和媽媽一起包糉子的情形。

端午節那天,媽媽買了一些糉葉和糯米,一頭鑽進廚房包起了糉子。看着媽媽包糉子的樣子,我頓時起了好奇心,肯定很好玩。

我拿起一張糉葉,卻不知該如何下手,只好向老媽取經。她看我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樣,就把手中的糉子放下,開始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包糉子。我“笨手笨腳”地包了半天糉子,還是沒成功,實在慚愧。

漸漸地,我有些不耐煩了。怎麼也包不好糉子,我就想,還是不包了吧,反正也包不好。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一旁鼓勵:“看花容易繡花難。”我想了想,就接了一句:“吃糉子香,包糉子可真難啊!”說完之後,我就下定決心,發誓要“征服”我手中的`這個糉子。

我又拿起兩張糉葉,把它們疊交在一起,然後用手抓起糯米往裏面放,再加一些蜜棗,然後用細線一綁,就大功告成了。誰知,當我把這個糉子給媽媽的時候,媽媽卻捧腹大笑,我疑惑地問媽媽笑什麼?媽媽給我來了一句:“你是在裹糉子,還是在包糉子?”這次我的臉可丟大了,誕生在我手中的第一個糉子竟然包得這麼糟。媽媽看我三心二意的樣子,就讓我到一邊歇着去。可我偏要堅持包一個好看的糉子。

我努力學着媽媽的樣子又包好了一個糉子,雖然它有點奇形怪狀,但這是我的勞動果實。後來我越包越興奮,索性把手插到糯米里練起了“鐵砂掌”。這可把媽媽給惹惱了,看到米弄得桌子上都是,她再也不容許我“胡鬧”了。

不一會兒,糉子包好了。媽媽把它們放進鍋裏煮。大約煮了一個小時,廚房裏散發出了醉人的香味。媽媽從鍋裏小心翼翼地挑出了一個糉子,讓我嚐嚐。我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心裏美滋滋的。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6

端午節快到了,心中滿揣着無限的喜悅,迎接端午節的來臨,空氣裏彷彿瀰漫了糯米糉子的甜香,門楣上艾草和蒲草的清香,還有小孩們掛在脖子上的香荷包散發的香料的味道,充滿了的氣氛。

端午節的由來,本來是爲了紀念投江自盡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現在成了一種閤家團圓的傳統節日。

此時,眼前又浮現了端午節時的'情景,早上總要早起,坐在爐子邊,看着奶奶煮糉子、煮鴨蛋,這一煮就是幾個小時,可把我們急壞了,我們坐在旁邊迫不及待地望着,一會兒揭開鍋蓋看一下,一會看一下,用手捏一捏看着糉子還沒熟,我們就想;先出去玩一下吧,一會回來正好吃糉子。

出了門,看到人們伴着清晨的露珠,爲自己迎來一個全新的未來,割了艾蒿,把新鮮的艾蒿插在門楣上,這是用來辟邪驅災的,幹了後可以熬水來洗浴,有淡淡的藥香味;也可以點了薰蚊子,夏天一家人在院子乘涼的時候,大人的故事裏總會有艾草的香味。玩了一會兒,因爲操心着鍋裏的糉子便回了家,看到糉子熟了,奶奶把它放在水裏冷卻,心急的我立刻拿了一個,把它剝開,放在碗裏,撒上白糖,拿筷子一插,拿起來咬上一口,嗯,好好吃啊!有嚼勁,甜甜的夾着一股糯米的醇香,我就像饞嘴的小貓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連說好吃,奶奶看我吃得這麼開心,也開心的笑了。

難忘家鄉的端午節,它給我留下了何等歡樂的記憶!

難忘你啊,家鄉的端午節!你帶給了天真活潑的我們多少歡樂,給我們留了永恆的回憶!我思念這濃濃的艾蒿的香味;我思念這醇香的糉子中親人對我們的真情;我思念這美麗的記憶;童年雖逝,歡樂卻永恆;思念你,端午!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7

又到了一個糉葉飄香的時候,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說不出的味道,就像是時光中沉澱下來的一種古老的印記。

端午這個日子裏,我們照例是要包糉子的。各式的糉子還沒吃,僅僅想象一下就讓人回味無窮。肉糉有純肉的,板栗肉糉,乾菜的,還有一種紅豆的,吃起來甜甜的。

首先要泡葉子,把以前剩下的葉子放在水中浸泡,買糯米,洗淨。爸爸把葉子放在手上,一個手指放在一頭固定,另一個手指捏着另一頭捲了幾下,變成一個小碗的形狀。放入一些糯米,然後放紅豆,再給紅豆疊個被子一一糯米。接下來一幕把我驚得目瞪口呆。老爸的手指上下翻了幾下然後再加一片糉葉幾下子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出來了,用線捆住打一個結。線主要有兩三種,一種紅白相間的,還有青藍色的.,還有一種不知什麼植物做成的估且叫做線的一節一節的捆起來的東西。不一會兒,糉子就包好了。

把糉子丟鍋裏煮了一下午,在我被饞的快要把自己身體上的肉咬一塊下來時,糉子終於好了。把線一圈圈扯下來,剝開糉葉咬一口,糉葉的清香先衝入鼻子內,然後就是糯米的軟,軟中帶着一股迷人的香氣,再咬下去就是糯米與紅豆的味道,它們交織在一起,就像一對天合之作了解彼此的所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肉糉。瘦肉被煮的爛爛的,一咬下去,肉就在口腔中散成了絲,肥肉則一點也不油膩,像果凍一樣軟。一個比巴掌大的肉糉,我兩三口就可以幹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是用水煮的,葉子上油了點,吃完以後得用洗潔精洗一遍。

唉!一個端午節,又不知道要長几斤肉了。這可真是甜蜜的負擔啊!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8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糉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糉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糉子。我還聽過一個關於糉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爲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裏。爲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裏。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裏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傢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乾淨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爲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糉子”。

煮熟的糉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糉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爲我喜歡吃糉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29

馥馥艾葉香氣襲上心頭,千年前那朵浪花將整個華夏山川染成了青綠色。

——題記

臨近端午,奶奶早早地將片片艾葉掛在門頭前,我愣了愣,才知道原來是他來了,眼色不禁黯淡了下來,奶奶察覺到了我的變化,笑了笑,輕聲說:“怎麼了?什麼時候這麼在意這個節日?”我恍若初醒,擡起頭說道:“沒......”簡簡單單地迴應,表情淡然,而心中卻點起陣陣漣漪,欷歔惆悵,若有若失。

我知道,我聯想到了他,儘管光陰荏苒,但你那縱身汨羅江的身姿卻永不消逝。屈原吶!因爲你心中有國,所以你不願蒙受世俗的塵埃,以死明志;因爲你心有有民,所以你悲憤交加,創作出令世人慨嘆的《離騷》!

在我不認識你之前,我眼前一片黑暗,在聽到那句“路漫漫求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猶如爲我敞開了大門,翻開塵樸的.書籍,引我而去。

我大吃一驚,那個“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大詩人、大忠臣,真可謂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朝廷烏煙瘴氣,而他卻“出淤泥而不染”自比孤傲的鷙鳥!你明明可以學陶淵明“結廬在人境”,也可以學“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李白,而你卻以身殉國,以死明志,使我們只能略悉你的文采,引來了多少年間的無聲欷歔......不過,就是如此,我們才能體會你的堅定執着,體會到你飽含血淚的悲傷怨憤之歌!

香草零落,美人遲暮,到底是誰支撐着你?你又到底是爲了誰“哀民生之多艱”?山河破碎,乘風破浪,縱橫馳騁,爲誰指路?前方是波濤洶涌的汨羅江,身後是金樽清酒,玉盤珍羞直!世人皆濁唯他獨清,世人皆醉唯他獨醒!

啊!我還在猶豫什麼?詩人爲我指路,我要心無旁騖地走下去,吾將上下而求索!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0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看海棠,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這個時候,聽到孩子們唱起這首童歌,就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來了。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初五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這天家家都很開心。當天人們會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草……不管是誰在這天都很開心。

在端午節前一天,人們都會去買新鮮的糉葉,糯米,紅棗,紅豆,鹹鴨蛋來包糉子。

在端午節當天男人們在湖邊看賽龍舟,女人們在家裏包糉子,孩子們就在外面玩耍。

說起端午節在我的家鄉當天必須包糉子,吃糉子。包糉子也是需要技巧的,拿起糉葉在鍋中煮五分鐘,把糯米,紅豆,棗……洗乾淨。開始包糉子了!先拿起兩片糉葉一大一小疊在一起,從糉葉三分之一的地方折成一個小三角,然後放一勺糯米一顆紅棗一勺糯米,按着把上面的糉葉蓋下來,按這個形狀一直包裹,最後用繩子緊緊地綁好,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最後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中煮熟,在煮的時候糉葉的香味足夠飄三裏呢!

賽龍舟的人們,都坐在龍舟上,一個個都做好了準備,只要一聲令下就向前衝。開始了,一個個龍舟就如脫了僵的野馬向前衝,一個接着一個。觀衆們也在旁邊爲他們加油打氣。每一個選手都用盡了吃奶的'力向前劃,沒過多久就有一些龍舟因爲沒了力氣而落後了一些。最後還有兩隻龍舟在向前衝,不分上下,就在最後一刻一隻龍舟向前衝了衝,獲得了冠軍。岸上的觀衆都歡呼了起來。

晚上,家家都在家裏洗艾草澡,用來給身體消消毒。

端午從快樂的一天裏過去了,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1

今天是端午節,以往的端午節,我們一家四口都去外婆家過,那熱鬧的氣氛、濃濃的端午節味兒,已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記憶中,端午那天,外婆一見到我們,像小孩那般樂開了花,忙着拿黃瓜、黃金瓜、麻花塞進我們手中。

既然是端午,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外婆包糉子了。桌上放着糉葉、糯米、紅豆、紅棗、五花肉,還有扎糉子的線。外婆麻利地拿起兩片糉葉疊在一起,握成錐形,然後,放些糯米,再放紅棗,(是紅棗糉嘛),放上兩顆或三顆紅棗,用手把糯米壓實,再把糉葉對摺過來包個嚴實,用線捆結實、捆緊。看着外婆熟練地包着一個又一個糉子,我也忍不住了,試着去學,兩片棕葉拿在手,無論怎麼折都沒有外婆折得好,糯米不是放太多,就是放太少,最後包起來一點樣子都沒有。可誰會在乎我包得好不好呢,外婆看見了還一直誇我。

陣陣糉子的.清香飄入我的鼻子,仔細聞聞還夾雜着紅豆、紅棗、五花肉的香味……

正沉浸在對以往端午節的回憶裏,媽媽的手機響了。我豎起耳朵,果然是外婆打來的,心裏不禁美滋滋的,等下就可以去外婆家囉。然而,耳邊傳來了媽媽的話:“老媽,今年端午在家過了,斌的家庭作業很多,還要複習,星期一要月考。”我聽了,像泄了氣的皮球,耷拉下腦袋,悶悶不樂地繼續埋頭做作業。

窗外飄來陣陣糉子的清香,鄰居家在燒糉子過端午了。

傍晚,媽媽催促還在做作業的我:“先吃飯吧,等會吃完飯再做,抓緊點,還得複習一下,準備明天的月考。”

坐在餐桌前,看到豐盛的菜餚,有黃魚、黃鱔、黃瓜,確信今天是端午節,知道媽媽忙了一下午。可我心裏分明覺得缺少了什麼……

不經意地,那端午的味兒在悄然間淡去。我記憶中的端午還會回來嗎?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這首兒歌唱起時,我就知道——端午節到了。

端午節的前一天,爸爸就會準備好包糉子的各種食材。端午節當天,爸爸會早早的起牀包糉子,只見爸爸拿起兩片箬竹葉,先捲成一個鬥,往鬥裏放上糯米、香菇、蝦仁、瘦肉,然後把鬥口蓋上,包成一個三角形,再用繩子綁緊,一個個可愛的小糉子就誕生了。看着爸爸包得那麼輕鬆,我也開始蠢蠢欲動,可是箬竹葉像長了脾氣一樣,不是這邊破一點,就是那邊漏點米,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和爸爸包的一比簡直是天差地別!爸爸看我有點灰心,就對我說:“橦橦,包糉子要認真學,要有耐心,才能包出好看的糉子。”我聽了以後想:如果我堅持認真學,一定會像爸爸包得那麼好看。

糉子在鍋裏煮的時候,我們一家圍坐在電視機前,看着熱熱鬧鬧的'龍舟賽。龍舟很漂亮,狹長,細窄,遠遠看就像一條真龍,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儘管比賽還沒開始,可觀看臺上卻早已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了。掌聲雷動,吆喝震天。龍舟上的槳手們雙手緊握着划槳,黑得發亮的肌膚緊緊得繃着,突然“啪”的一聲槍響,龍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了出去,站在龍頭上的鼓手,飛舞着雙槌有節奏的擂着,槳手們默契賣力地划着……我不禁爲他們吶喊加油,和其他觀衆一樣熱血沸騰。忽然,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這時我纔想起來我是在家裏觀看龍舟賽。

我愛端午,不僅僅因爲它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節日,更是因爲賽龍舟震天的擂聲、加油的歡呼吶喊聲、糉子在鍋裏的翻騰聲,拼湊成了一個歡樂的端午。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3

一個個香氣迷人的糉子,一張張喜悅燦爛的笑臉,還有一艘艘鮮豔的龍舟……構成了今年端午節的快樂圖景。

早上,我以最快的速度來到河邊觀看龍舟比賽。只見兩岸的河堤上,人山人海,大家不斷地大聲喝彩。擠過黑壓壓的人羣,我來到了河邊,一條條裝飾豔麗的龍舟,披紅帶彩,威風凜凜,盡收眼底。這個時候,剛好到了比賽最緊張、最刺激的時候,鼓聲陣陣裏,只見兩條龍舟正在火速地前進,宛如離弦之箭。一個個健壯的龍舟手們,舞動着有力的.木漿,劃出一道道波紋,拍打着河岸。正在這時,一陣子吶喊聲響了起來,我也拼命地爲看好的一號龍舟加油!很快,一號龍舟率先到達終點。看到結果,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看完比賽,回到家,媽媽叫我過去包糉子。我急忙跑過去,看到桌子上有很多包糉子的餡料,有糯米、肥肉、花生和鹹蛋黃,還有包糉子用的葉子。媽媽看到我來了,就全部向我介紹了一下,這是糯米、這是花生……介紹完以後,就讓我開始學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糉葉拿在手中,在葉子上先放上一些糯米,放一些花生,再在花生上面放了一塊肥肉、鹹蛋黃,放幾勺糯米把肉和蛋黃蓋住,最後再用葉子包好它,綁上繩子。包好的糉子全都放在鍋上蒸。

過了一會兒,香甜的糉子出爐了。還沒碰到糉子,我就能感覺到糉子很燙,儘管如此,我還是接過了媽媽遞給我的糉子。打開糉子的葉子,我想到了王冕《梅花》中的“只留清氣滿乾坤”。我忍不住地把糉子一勺勺地往嘴裏送去,那味道透着糉葉的清香,真是沁人心脾。

這真是一個美好而快樂的端午節,我希望下一個端午節會更加開心而有意義。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4

很快,端午節又到了。在這天,河岸上人擠人的,每個人都爭着搶着,希望能掙得一席之地,可以將賽龍舟看得一清二楚。

爲了觀賞到精彩的龍舟比賽,我早早到了河邊,卻沒想到河邊已是人山人海,甚至還有人手上拿着熱氣騰騰的糉子,時不時的咬上一口。

終於,比賽開始了,水面上鑼鼓震天;岸邊,鼓勵聲、尖叫聲、鼓掌聲也在空氣中夾雜着。瞬間,熱鬧的氣氛充斥了這一個原本清幽的小村莊。

就在這熱鬧的環境中,我的思緒卻穿過了唐宋元明清,回到了那悠遠的戰國時期楚國的汨羅江畔……

我站在草地上,眺望那站在懸崖上的'那位傴僂的老人,只見那老人每走一步便低頭嘆息,每走三步便仰天長嘆。

終於,老人走到了山崖的盡頭,奮力一躍,像一隻被打折了翅膀的鷹落入了水中,幾乎一點水花都沒有被激起,大概是被餓了許多天吧。

不久,汨羅江畔的村民都趕了過來,老年人拄着柺杖,婦女手拎着盛滿飯糰的籃子,他們哭着喊着,不斷地將飯糰扔向河中。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那個老人就是屈原……

突然,我的思緒又從那渺遠的時代被周圍吵鬧的聲音拉了回來。原來是比賽結束了。

只見第一名的隊伍興奮地站在龍舟上,大家擁抱在一起。我和周圍的看客由衷地鼓起掌來。我想,其他人可能只是爲了勝利者而鼓掌,而我不僅爲他們鼓掌,更爲神遊時遇見的屈原鼓掌,他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國!

毛澤東說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趙翼也曾說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想,值得我們鼓掌的不只是那些古代英雄,還有現在的這些“風流人物”。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5

端午,一個充滿懷念的日子,一個充滿期待的日子,在我心中也是一個充滿愛的日子。

如今我們吃的是街上的糉子,雖有素的,肉的各式各樣,可總是吃不出來一種味道,一種家鄉的味道。

以前,我的外祖母每到端午總會把我們一家人叫到山裏去。那時,外祖母在家中包糉子,我們一羣孩子總是順着小道到山頂上去打別人家的果子。雖被這裏的主人訓斥,可哪裏能聽的進去,過了一會兒主人走了別又上去打果子。母親也總是一笑而過,畢竟是城裏孩子,在山上玩一會也不會怎麼樣。

當我們回去時糉子早以煮好,那香味,隔在門外也是可以聞見的。外祖母包的'糉子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外祖母包的糉子上的糉葉是碧綠的,像極了孔雀石,打開一看糯米如同一個個鑽石一般,咬一口就想吃第二口。外祖母端出幾個小碗,碗中撒滿了糖,又端出幾個盤子,一人一個,大人們在盤中放入幾個糉子。那時我總是端着糉子在山中的小路旁邊坐下,在半空中吊着兩條腿。大人總是說這樣會掉下去的,可我總是不聽。長大了以後就怕了,可能大了以後才知道下面是一個深深的大壩。

夕陽西下,糉子已經吃完了,吃完後就鬧着外祖母說還要吃。外祖母沒辦法,拿出了幾塊涼糕給我解饞,我拿上涼糕直奔山頂上,看着遠處的太陽一點一點的落下,水中倒映着它的光輝,一羣飛鳥飛過湖面,水中的水波一點一點向岸邊撲去,那時總一種說不出的情趣。遠處的田野是我們家的,每到晚風拂過。田野裏的農作物一點點的倒去,我總會拍起手笑起來,"有趣,有趣!"

可現在外祖父身患重病,外祖母也沒時間包糉子了,我們就吃街上買的糉子,每吃一口,我的眼睛裏就綴滿了淚花,回想起了兒時的端午。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6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題記

一串串五顏六色的葫蘆,一陣陣香氣誘人的糉香,一張張快樂活潑的笑臉,構成了今年快樂的端午節。

2024是特殊的一年,轉眼之間到端午節了。最近的天氣也這也真是怪,這大雨說下就下,還越下越大,像是老天爺拿桶往下倒水一樣,也可能因爲端午節高興的熱淚盈眶!

當然,端午節可不能少了糉子呀!今年我和姥姥自己動手包糉子。我們把剪刀,線,繩材料擺在桌子上,坐在椅子上。姥姥把準備好的糉葉和蜜棗放在桌子上。我學着姥姥拿起兩片糉葉,把它捲成圓錐形,然後拿起勺子,舀了一點糯米放放進去,在放個一個蜜棗,又在舀一點糯米,接着,我把糉葉蓋在餡上包好,姥姥拿來一根線繩緊緊地纏在糉子上,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欣賞着我包得有模有樣,又小巧又好看糉子,真的是要流口水了。

煮好糉子後,我掀開鍋蓋,香氣撲面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扒開糉葉,在白白的冒着熱氣的糉子咬了一口。嗯軟糯的米香,甜蜜的蜜棗,真是太好吃了!

吃糉子時,姥姥告訴我:吃糉子是紀念投江而死的屈原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人們把糉子扔進河裏給魚蝦吃,這樣它們就不會吃屈原了。聽了姥姥說的,我更喜歡吃糉子了。

伴隨着涼絲絲的雨,香甜的'糉子,就這樣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着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7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年的節假日一般皆與家人一起度過,像端午節,一般就是吃吃糉子,掛幾個紙葫蘆,我們北方也沒有賽龍舟這樣有儀式感的大型活動,對了還有那三天的假期,如此這般就過去了。

而今年,與以往大不相同,我們的端午節將在十一班這個大家庭度過。

企盼了好久的兩節課終於到來,大家歡慶着,紛紛拿出糉子,老師卻大汗淋漓。

活動開始了,老師們拿出一包包的藥料,一股很……奇怪的味道,接下來五顏六色的香包接踵而來,顏色雖不同,卻是每種都有自己之所在,我選擇了自己最愛的紫色,爲最愛的人祈求好運,香包製作步驟卻是很簡單,就是把各種我不認識,不知名的藥材撕碎,讓它們散發獨特的滋味,然後再裝入香囊中,即爲大功告成。

編五彩繩,這種五彩繩與市面銷售的一種很是相似,只不過像放大版,五彩交織一簇,似五仙同入凡塵,後見第二種編繩技巧,看老師編出來甚是好看,就不假思索地拆掉了原來像麻花瓣的那一種,隨着老師翻飛靈動的手指,我的手指也上下翻飛,很快就編好了另一種,看起來是那麼耀眼,那麼與衆不同。

所謂畫彩蛋,是在塑料空心的一個橢圓球體上畫自己喜愛的圖案,我選擇了最愛的熊貓,可能是隻畫黑色一種單色,看起來有點突兀,卻不能因此改變熊貓的'顏色,轉念一想,開心最爲重要。

終於吃糉子了,暗綠的糉葉散發淡淡的清香,輕輕剝開糉葉,一陣陣米香鑽入我的心中,輕咬一口,糯糯甜甜,使人讚不絕口,同學們的感受也應如此吧,不然怎麼會連嘴角邊的米粒也無暇顧及呢?

棕香飄散,濃情端午,讓我們對每個節日都有了企盼,亦有了收穫的意義。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8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但對於端午節的由來卻有着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第二種是爲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第三種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但人們最瞭解的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但因爲楚懷王聽信了奸臣的話,便放逐屈原,屈原由於聽說楚國被敵人所佔領,百姓遇難,自己卻無能爲力。便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來到汨羅江邊,抱着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江中。楚國的百姓聽說了這件事,便來到江邊,含着淚划着船想要打撈屈原,但並沒有成功。所以人們便將糉子扔入江中,希望江中的`魚可以不傷害屈原。這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每個地區的糉子也是不同的,比如廣州的糉子主要分爲甜糉和鹹糉,在四川偶爾還會看見辣味糉子。端午節還有許多傳統習俗,比如賽龍舟、戴香包、帶五絲絨線、掛艾草、洗艾草澡等。現在,賽龍舟已經變成了一項體育運動,並且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賽龍舟已經先後傳入日本、越南、英國等國家。2011年賽龍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中也寫到了關於端午節的一個習俗——趕鴨子。它源於紀念古代湘西英雄殺死惡龍爲民除害的傳說,沿襲至今,並以鴨爲吉祥物,在龍舟賽上將一大羣活鴨子同時放人賽龍舟的水面上,任由人們去搶捉,誰逮着歸誰,搶到鴨子視爲大吉,非常熱鬧。

作爲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我們需要不斷弘揚端午文化,傳承民族精神,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中國文化。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39

“你們瞎忙什麼,買幾個糉子好了,自己包的又不……”後面的話還沒暢快地吐完,爺爺便豎起食指說:“噓!”然後他一邊撈起泡好的糉葉,一邊頭也不擡地說:“等等啊,很快就能吃到了……”說的又是老一套,我嘴裏嘀咕着:“真是的……”便不耐煩地跑進了臥室。

外面依舊是爺爺奶奶忙碌的聲音,挖糯米的勺子碰到了盆的邊緣,發出鐺鐺的脆響。爲包出不進水的糉子,爺爺奶奶兩人不停地互相提醒:“葉子裹實點,繩子綁緊點……”我一個人躲在房裏,不屑地說:“何必呢?”當爺爺將煮好的糉子興沖沖地端到我面前時,我往往是掉轉頭去推脫說不餓,此時的.爺爺總是笑着嗔怪道:“你這孩子……”

又是一年端午到,家裏卻沒有了往日的生活氣息,爺爺生病住院了,大人們輪流去醫院陪護,早就將過節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放學到家,吃完他們臨走時就準備好的飯菜,簡直冷到了我的心裏。空氣裏飄蕩着隔壁家電視裏播放的端午晚會的慶祝聲,我感到異樣的冷清。

“吱……”門開了。“誰?”我大喊一聲,疾步奔到客廳,看到手提超市購物袋的奶奶:“你爺爺說今天過節,他生病不能包糉子給你吃,非要關照我去買超市的糉子,他說你愛吃買來的糉子……”淚水不爭氣地涌上來,我強忍着。奶奶一邊說着一邊熱着糉子。熱好了以後,她自己又趕忙穿鞋準備趕往醫院。我端着手裏的糉子,不禁想起以往的端午,以往的爺爺,我渴望回到以往的日子。

我拆開糉子,哽住的喉嚨怎麼也咽不下原以爲美味的東西。聽着奶奶離去的聲音,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哭了:“爺爺,還是你包的糉子好吃!”我的淚終於下來了。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0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盼着盼着,一年一度熱鬧的端午節又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這一天可熱鬧了!我們包糉子、賽龍舟,每家每戶還掛起艾草,系五彩繩拜先祖……瞧,幾家人湊在院子裏包糉子嘍!有的用綠油油的竹葉包,有的用艾葉包,還有的用荷葉包,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糉子的口味也很多,有甜糉有鹹糉還有辣糉,這是我們家鄉糉子的特點。這些糉子勾起了我的食慾,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隱隱約約我聽到院外傳來的口號聲“一二三,一二三……”我趕忙往外面跑去。哇!原來大人們在賽龍舟呢!“比賽開始啦!”牛角聲一響,隊員們奮力地擺動着船槳,一艘艘的龍船就像一支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飛,我的心也提到嗓子眼了。在我的家鄉,把賽龍舟叫做“扒龍舟”,坐在龍舟的'第一個人是專門敲鼓打節奏喊口號的。如果參賽隊員的節奏不一樣,會導致船行駛速度慢。隊員們用力的擺着船槳,一朵朵水花也嘩嘩地跳躍着,開懷大笑着。參賽隊員們彎下腰,把船槳懸空在水面上又同時深深的插入水中。划槳地那一瞬間,我看到“龍”在河面上飛騰。“百舸爭流”,龍舟越劃越有勁!歡快的水花和隊員們的汗水交集在一塊,嘿咻嘿咻地喘氣聲擋不住隊員們團結一致向前衝的龍舟。觀賽區的觀衆們也在爲他們加油吶喊,隊員們快速地的擺動着船槳互不相讓,只見標着一號的龍船撲向了終點,觀衆們歡呼起來,隊員們也激動的用船槳拍打着水面。

端午節真熱鬧,既可以吃糉子,又可以看刺激的扒龍船。我們用不同的方式紀念着先祖,感恩着現在的美好生活。我想自己快快長大,等到下一個端午節我也能坐上龍船競相爭遊。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1

端午節是一個有着悠久文化歷史的民俗節日,距今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主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有吃糉子的習俗,相傳是專門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皇上聽信了奸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羅江裏。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會划着龍舟往江裏仍糉子,意在:讓江裏的`魚蝦吃糉子,而不要傷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節還有綁花繩、戴香包的習俗呢!瞧 !媽媽把幾根彩顯捻在一起,就出現了彩虹的顏色,然後,把這些繩輕輕地、鬆鬆地綁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腳腕上,這些喜慶的繩立刻給我增添了幾分神氣和英俊,就像三頭六臂的小哪吒。

另外,端午節還有一個插艾的習俗,這個習俗來原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唐朝末期,黃巢帶領着起義大軍,浩浩蕩蕩、南征北戰,一路上殺富濟貧,可是,由於當時通訊條件落後,農民根本無法和黃巢、起義軍取得聯繫,最後,黃巢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起義那天,讓農民家家戶戶以艾爲信號,插在門上。後來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驅魔辟邪”的說法。

其實,經過千百年的演變,這些風俗雖然流傳了下來,但與它本來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糉子變成了人間的一道美食;賽龍舟變成了娛樂活動,它既鍛鍊了人的身體,陶冶人的情操,又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戶戶的門沒處的艾,不正告訴我們,家家友愛、處處有愛。讓我們一下子想到:愛國、愛家、愛護、愛心、關愛、友愛、喜愛、鍾愛等等這些美好的詞語。

端午節是一個愛(艾)的節

日!讓我們生活在愛(艾)的氣氛中,讓世界充滿愛(艾)吧!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2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端午的到來。這一天,我是多麼的開心呀,活象一隻剛被放出來的小鳥,在蔚藍色的天空。歡樂有趣的兒童節像一個個有趣的粉筆字被黑板擦擦去,迎面而來的.便是那下着濛濛細雨的端午節。

早晨,我急匆匆地趕出了房間,因爲,一股醇香誘人的糉子味,吸引我來到客廳。剛剛洗漱完的我,像一匹掙脫掉繮繩的野馬,衝向客桌,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

中午,驕陽似火,本是綠油油的草地,頓時變成了金燦燦的草地。開飯了。一句話打破了沉醉在電視裏的我。‘‘哇’’我驚訝地叫到。客桌上面擺了好多菜阿。這回,不僅可以大眼福,還可以大飽口福。

下午,我們去了市民廣場,知道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源於古時候,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由此還認識糉子: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街上的行人人山人海,汽車川流不息。 端午節帶給我們濃濃的糉香,無窮的快樂,有趣的龍舟比賽,五彩的魔術匣子裏蹦出一隻只歡樂的小精靈,端午的雨還在嘩嘩的下,我們的興奮還蘊含在遊戲的喜悅和芳香中!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3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都忙着包糉子。我奶奶也不例外,也在認真的包糉子。我就在一旁觀看,首先奶奶拿起一張糉葉,做成一個漏斗,把糯米放進糉葉裏面,再拿一張糉葉把口子封住,一個糉子就包好了。不一會兒,桌子上就出現了一大堆的甜糉。

突然,有人說:“我們去玩吧。”我嚇了一跳。邊上沒人啊。誰在拉我?原來是一個糉子。我呆住了,它拉起我就跑,我也跟着跑起來。一進入糉子王國,就被一大羣糉子圍住了,讓我們去參加聚會。小糉子說:“你也變成糉子了。”我一看。嘿,還真的變成糉子了。我和小糉子聽見一個胖糉子說:“在這個神馬都是浮雲的年代裏,是時候給力一下了。”這時有一個糉子衝過來,絆倒了我,只說了一句:“對不起,我只是出來打醬油的。”說完,就叭嘰叭嘰的跑了。我還沒回過神,就聽見一個糉子在叫:“你媽喊你回家吃飯。別跑了。”我汗。這時一個一臉囧相的糉子走過來,我說:“你不要這麼的杯具,否則會雷到人的,我們一起去玩吧。”那個糉子笑着點點頭,答應了。哇!我看見一大堆糉子在追一個糉子,那個糉子邊跑邊說:“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偶滴神呀!真是一羣瘋狂的“追糉族”呀,好牛喲!

聚會開始了,糉子們表演了好多節目,有魔術,有舞蹈,有相聲小品等等。它們真是太有才了。看的我和小糉子也按奈不住了,上去合唱了一首神曲,讓下面的糉子聽的.很忐忑。我和小糉子因此一曲成名,真是太給力了。

“可以吃糉子了。”這一聲把在神遊的我給拉了回來,我也坐下來,一起吃好吃的糉子了。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4

有趣的端午節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到端午節,媽媽都會給我在脖頸、手腕或足踝上帶上紅、黃、白、黑,五色絲線,稱爲長命縷。聽說系的孩子可以避邪,還可以長命百歲。爸爸還會在門窗上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聽奶奶說,插上這五種植物,也可以避邪。因爲這五種植物都有一種辛辣味,可以驅掉蚊蟲,所以可以避邪。每逢端午節,爺爺還會給我們講屈原的故事: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因爲不滿統治者的腐敗,不願看到楚國滅亡。所以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汨羅江自殺。那時的老百姓聽到這一消息,立刻包了許多糉子,投入江內,防止魚蝦吃屈原的遺體。還派了許多條船兒下江尋找屈原的遺體。一到中午,桌上就擺出了“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和香噴噴的糉子。看着這麼多美味佳餚,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下午,我們一家就來到湖邊,看精彩的賽龍舟。只見十幾條龍舟在起點準備着,龍舟長着雄偉的龍頭、巨大的龍身和長長的龍尾,好像一條條龍在湖面上休息着。只聽“啪”的一聲,比賽開始了。

一條條龍舟400你追我趕地“遊”着,宛如一支支利箭,朝着終點“射”去。岸上的人們也非常激動:有的嘴裏說“加油!加油!”,有的`打鼓,還有的拍手鼓掌。這時,船上更加激烈了:船頭的指揮員和船尾的副指揮員用力地敲着大鼓。船身的人們使出全身的力氣划着龍舟。忽然,有一條龍舟突飛猛進,向着終點“遊”去?端午節不光可以看到賽龍舟的場景,還能吃到美味的糉子,聽老人講屈原的故事,真是樂翻天呀!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5

節日指出誰說的端午,傳聞千古是屈原。這是端午節,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是我的家鄉長江以南的蘇州的一個盛大的節日。每到端午,家家戶戶都按習俗在門上掛綠艾草,灑黃酒驅蚊,孩子的腳踝和手都用彩色絲線包裹,據說是辟邪求平安。我不太瞭解這個習俗,因爲我一直被美味的糉子所饞。糉子有棗餡,紅豆餡,蛋黃餡,但我最愛吃肉餡。

綠色宗葉是用軟糯米包裹,混合配料,加上一塊美味的肉,在蒸籠中蒸一個小時。宗野的香味帶着肉的味道從鍋裏溢出來,總是讓我垂涎欲滴,嚥下去。糉子蒸熟,綠葉剝開,肉露出頭,一股香味撲面而來。用力咬一口,仔細咀嚼。味道真的好喝好喝。記得小時候我問媽媽:媽媽,爲什麼端午節只吃糉子?我好想天天端午啊!媽媽撫摸着我的頭,輕聲說:“傻孩子,端午節吃糉子爲作曲,是因爲屈原。”。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育才賦民,富民強兵,爭取聯合反秦。然而,他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最後因爲看到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汨羅江自盡。後來,爲了紀念他,人們慢慢傳播吃糉子的習俗。聽了媽媽的話,我點了點頭,但是濃郁的香味一直充斥着我的全身。

吃完糉子,晚上該看遊輪了。這就是我的家鄉和其他地方用賽龍舟紀念屈原的區別。就是晚上,船上裝飾着各種鮮花和各種具有蘇州特色的帛竹,再裝飾上彩燈,晚上在江南的小橋流水間緩緩行駛。人們三五成羣地來到花船的河邊,有的站在小橋上,有的.躺在河邊的柵欄上,淘氣的孩子甚至爬上了樹。遲到的人只好踮起腳尖在人羣中使勁探頭探腦,生怕錯過這條漂亮的船!

這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傳統習俗,香噴噴的餃子,炫目的遊船,讓人永遠銘記的家鄉情懷!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作爲一名資深“吃貨”,對於傳統節日什麼的,我最關注的當然就是這些節日都有哪些傳統美食啦!這不,一想到端午節,我就立馬打開手機,搜索端午有啥吃的'。嘿!美食還真不少嘛,且在下面列舉幾種吃的。

糉子。端午時節,糉子飄香。傳說公元前278年端午節那天,流放到汨羅江邊的愛國詩人屈原得知楚國都城淪陷,絕望之下懷抱大石投入汨羅江自殺,爲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包了很多糉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

飲雄黃酒。傳說在屈原投江後,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認爲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這就是飲雄黃酒的來歷。

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鴨、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艾饃饃。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麪粉發酵和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蒿必不可少。

當然,端午節的美食遠遠不止以上這四種,還有黃鱔、打糕、鹹蛋等等,在這就不一一細講了。什麼?你問我好不好吃?那我只能回答:“自己嚐嚐唄!”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7

五月初五,祭屈子。一代名臣,終投汨羅江,上至君臣,下至黎民,無一不惋惜。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唐。文秀)”

沒有人能懂屈原的痛,他的名字中也帶有“屈”這一決定命運的字。直臣進諫,帝王昏庸。楚國的未來搖搖欲墜,不測風雲席捲全國。屈子投江以示清白。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減字木蘭花。競渡》宋。黃裳)”

端午龍舟,突出了中華民族的雄渾、敦厚,一聲聲的鼓聲、吶喊聲匯聚成一片,水面上龍舟你追我趕,年輕的漢子們使出全身力氣,只爲摘得第一枚金牌。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文天祥的端午,是思念,是對在水一方的伊人的`思念。雖隔遼海,心卻連接在一起。正直的內心,直白的談吐,文天祥是否也會像屈原那樣寧死不屈?但我們記得,文天祥坐在元軍帳中,哪怕刀抵喉管,依舊正直不屈。

“舉世濁濁,唯我獨清。”屈原,生於一個經不起擊打的國家,長於混亂戰事之中,死於滾滾汨羅江中。百姓們惋惜他的死,也憤恨於君王的昏庸無能。

千年後的我們,回望那段濁濁歷史,心中怎不波濤洶涌?白水缸中一滴墨,能使清水變濁。但染缸中的一滴水,卻不能讓水變清。屈原的心無人懂,那清白一世的節操,令人佩服!

今日又端陽,故人已去,唯有緬懷。屈子之品質,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傳承!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8

明天是奶奶去世一年的祭日,下班前,在姐姐空間看到了,姐姐寫的日誌,端午的情節歷歷在目。今年的端午我在廣東過,明天,我的端午節去樟木頭的觀音山爲奶奶祈福,爲家人求平安健康,也爲自己心安!

姐姐說:

今年的'端午節,是奶奶辭世一週年的忌日。

記得小的時候,每逢過端午總是很期待。有我們最喜歡吃的黃糖,還有自家種的能讓你吃個飽的新鮮黃瓜;最重要的是,端午節這天大人們都是和和氣氣的:爺爺奶奶臉上掛着笑,媽媽也不再因爲家庭的煩瑣事而拉着臉,有時還有來自遙遠的雲南的爸爸的祝福,我和弟弟非常喜歡這個其樂融融的節日。這天,不贊成我們吃太多糖的大人們,勸我們多吃糖;這天,我們吃黃瓜能吃到舌頭牙齒都變黃,撐到到肚子變成鼓鼓的皮球;這天中午,奶奶會在我們的額頭上塗上硃砂水,讓我們都變成小關公;這天,奶奶會突然拿這個粗糙的手紙來擦我們的嘴巴,嘴巴里還喃喃道“:童言無忌,小兒放屁”。這個舉動,我們最小的時候覺得好玩而任憑奶奶擦拭,還跟着奶奶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大一些便會躲開,再大一些就說“我們都這麼大,別擦了”,每每這時,我分明看到奶奶眼中的失望。後來等我參加工作了,奶奶也就不給我們擦了(有一回端午,我請求奶奶給我擦,奶奶雖說着你想擦自己擦咯,但還是出其不意地衝到我面前認真地給我擦了一次,等到都督生了下來,奶奶好像也給擦了一次)……小時候的端午,家裏沒有吃糉子的習慣,長大了,每每回家我都會買一些各種口味的糉子,一邊看着家人幸福地吃,一邊自己縮在一旁一片又一片地吃着黃糖,一根又一根地嚼着黃瓜。現在想來,多麼多麼地溫馨,多麼多麼地甜蜜呀!家的感覺真好!

有趣的端午作文 篇49

今天,我們濱海實驗南校區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活動———歡慶六一,喜迎端午。這一天,我期盼已久。

上午我們大家來到了體育館,我們每個班級有次序的排好隊伍到達體育館門口,剛到了那裏,只聽王老師說:林銥祺,快過來!&我匆匆忙忙跑過去,大隊部的林林老師把我帶到水滴海報後面,讓月亮姐姐(後來才知道)和蘇誠姐姐(也是後來得知)幫我換上了中國漢服。當我換上漢服時,看着自己的漢服,覺得自己突然變成了古代人。黃怡人說我穿起來像八旗貴族。要出場了,我的心情漸漸的從緊張變成了興奮。第一環節是月亮姐姐介紹我們身穿的漢服,說的栩栩如生,我聽得津津有味。第二環節是灑雄黃酒,月亮姐姐想給我們四位小朋友灑了酒,再給後面的老師們灑上。霎時,我的手上一一股濃濃的藥酒味。之後,是我們班級上臺朗誦端午詩歌。大家都表現的非常棒。接着,我們的.潘校長上臺和我們一起接受了授牌儀式。我和亞倫把獎牌交給校長。後來就下樓去操場合影留念,接着,我們大家開始包糉子。今天操場上的景色非常壯觀,每個班級的家長們都在包着糉子,場面令人振奮。我也向老師討教了包糉子的方法,老師說先把糉子的葉子交叉對稱,讓最下面的小孔封閉,然後灑上一層米,再把紅棗放在中心點,再在上面灑一層米,直到米遮蓋住了紅棗。最後拿一條線整個包住,再放進去煮,就完成啦。媽媽還爲我編了一個很美的蛋袋。我就可以把雞蛋裝進去掛在脖子上了。

下午,我要去體育館畫畫,我顧不上和別人說話,就開始投入畫畫中去了。後來,許多家長和王老師孫老師都過來給我幫忙。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大功告成了。整整花了三個多小時,我覺得畫得很美!

今天對我來說很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