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言的美麗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諾言的美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諾言的美麗作文
諾言的美麗作文1

記得看見過這樣的詩:諾言是天國的嫁衣,因爲相信了它因聖潔而美麗……

的確,諾言異常美麗而溫和,像是天國的嫁衣。他的同義詞是承諾,卻比承諾少了幾分堅硬,多了幾分柔情,卻是一樣充滿着堅韌,難以摧毀的味道。他像是有形的,讓你心安異常,又像無形的,讓你期盼,不安。

最美麗溫柔的諾言莫過於媽媽的話。媽媽說:“寶貝等着我回來給你買糖葫蘆啊。”媽媽說:“寶貝等着我來接你放學啊。”媽媽該不會食言的。

最堅定厚實的諾言一定是爸爸的。爸爸說::“如果這次考試考得好,那爸爸就帶一家人去遊樂場。”爸爸說:“這次出差,一定帶個禮物來給你。”爸爸是男人,怎麼會食言呢。

最平和真誠的諾言是朋友的。朋友會說:“三年後,我們約在這裏再見。”朋友說:“你放心,那本書我一定會幫你買的。”最親近的朋友,又怎麼會忘記我們的事呢?

即使有人食言了,那又如何,這並不影響諾言的美麗,他依然有他自我的魅力。

尊重諾言的人同樣也是美麗的。因爲諾言的美麗,《夏洛特的網》中夏洛特纔會織就一張張帶着奇異字母的網拯救好朋友小豬威爾伯;因爲諾言的美麗,闊別二十年的昔日密友纔會在多年後一同爲從前的.諾言建了一個籃球場;因爲諾言的美麗,所以薛仁貴纔會再度返鄉,與妻子重聚;因爲諾言的美麗,所以纔會有金婚的平和與甜蜜……

這就是諾言的美麗與魅力。有的人說諾言是不可信的,是傷人的。其實也不盡然,有諾言的人是有夢的,有憧憬,有美麗的人,而給予人諾言的卻是手握美麗,手握夢的人。我們或許會得到諾言,或許會給予諾言,但我們需記住,在得到時心懷感激,在給予時心懷真誠,諾言需要我們的保護。這樣,諾言所有的美麗,纔會青春常駐。

一起來看諾言的美麗吧……

諾言是天國的嫁衣,因爲相信了它因聖潔而美麗,誰說註定了痛苦的劫數,天使一定曾經穿起,一定能躲過被風吹透的際遇……

諾言的美麗作文2

“晚餐燒好了嗎?”我迫不及待地問奶奶。“燒好了,可以開吃了!你個貪吃鬼!”奶奶一邊端起菜放到餐桌上一邊說。

聽到可以吃飯的我一下子從樓上“飛”到了樓下,迅速的洗好手、盛好飯,開吃了。這時候,爸爸媽媽手裏拿着一盒奶香白巧克力也下樓來了,這盒巧克力讓人看了就覺得好吃,頓時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伸手想去拿白巧克力,可是被媽媽阻止了,開始吃飯了。吃着吃着,忽然我各爸爸的筷子都伸向了一塊雞蛋,爸爸愣了一會兒,對我說“兒子,你吃吧!爸爸不喜歡吃雞蛋,筷子伸錯了方向!”說着就所筷子收回去了。

吃完飯不久後,我又開吃那讓我流口水的白巧克力了,吃了幾顆,我突然問媽媽:“媽媽,您要不要吃巧克力呀?”媽媽輕輕地回答說:“兒子呀,媽媽不喜歡吃巧克力,還是留着給你 吃啊。”

突然我明白了,爸爸是喜歡吃雞蛋的,媽媽也是喜歡吃巧克力的,只不過是爸爸媽媽不肯吃留給我吃。這一切都是爸爸、媽媽的美麗的謊言!爸爸媽媽謝謝您!

諾言的美麗作文3

給自己一個美麗諾言,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得更好。題記

黃高預錄考試已經結束,結果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可是我還是無法接受我是愁的那一家的現實。可那又能怎麼樣呢?

曾經,我無數次地捧開書卷,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後,無不是由辛勤的汗水與超強的毅力在支撐着他們,可憐墨印的小字是如此蒼白,讓我對這些耳熟而詳的事例不以爲然,甚至會感到囉嗦與虛僞。而如今,當我真正面對失敗與挫折時,想到那些成功的例子,才感覺到了它的真實與那些成功的例子,才感覺到了它的真實與那些成功人士的不易。

哭泣與悔恨現在對於我來說已經已一文不值,我現在已經十分清楚的知道了結果,也十分清楚我心之所屬,我也十分清楚的知道我在考試當天許下的諾言,那是對一位陌生的黃岡中學的同學的承諾,他不知爲何說他是滿懷遺憾離開了黃岡,當時我心中莫名升起一絲震撼與悲涼,也不知怎麼就有一種衝動,默默地向自己許諾:那怕是爲了黃岡校園一年一次的噴泉,我也一定要盡我最大的努力進入黃岡,然後實現我自己最終的願望!

是的,如今優錄成績已經下來了,我並沒有如願以償,但是這並不意味什麼,我還有五十天的時間,我可以去把國中學習的所有知識都複習一遍,我可以把那些細小的知識點與知識誤區一一剖析,我還可以拼會考,因爲我有機會,也有實力,我不一定要在優錄中脫穎而出,因爲會考可能更加適合我,也許會考的結果也不是我最想要的,但至少,我在那時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已經付出了努力!

我已經和一位好朋友拉過了勾,要一起考黃高的,我現在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放棄,還有那麼多美麗的諾言等着我去實現呢!

最美的願望,一定是瘋狂,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就怕自己絕望。

就算失望,我不會絕望,哪怕全縣只有十八個名額,我也會盡力爭取。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