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的記事的作文錦集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的記事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春節的記事的作文錦集6篇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1

春節到了,到處熱熱鬧鬧的過新年。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我和外公也擠上了公共汽車,車上無一個空位,這時一個老奶奶和一個老爺爺互相攙扶上了車。

他們倆望了望車上的位子沒有了,就在這時,一個孕婦和一個青年站起來讓座,有一個少先隊員看見了,馬上站起來讓給孕婦坐,又一個解放軍瞧了瞧位子,又讓給了這位少先隊員坐,少先隊員說:“謝謝!解放軍叔叔,還是你坐吧!你們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夠辛苦了!接着,解放軍叔叔說:”我是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應該時刻想着人民,時時刻刻爲人民服務,你年紀很小站不穩,這個位子還是給你坐吧!就這樣讓來讓去誰也沒有坐,最後,還是解放軍說:“那就委屈你了,讓我抱着你坐吧!”就這樣讓座風波就這樣停了。

春節這一天的坐車讓座情景,反讓我明白了,大家應該互相尊老愛幼,爭做好人好事的優良美德。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2

自從跟爸爸回老家過了兩次春節,我漸漸對春節有了更多的認識,也開始慢慢理解了平日裏忙碌的爸爸,爲什麼每逢春節都要擠出時間奔波兩千多公里回趟老家?原來爸爸的年味在老家,我的快樂也在老家——那兒是爸爸的根,是剪不斷的情,是孩子們的天堂。

老家的春節,充滿了閏土式的質樸、純真和濃郁的鄉土味。對孩子們來說春節放炮是快樂的,老家有位小我幾個月的頑皮堂弟,他的快樂不僅是放炮還有玩火。春節前一天,爸爸帶我們去集市去買爆竹,在琳琅滿目的爆竹攤裏挑選了三盒大禮花和三掛鞭炮。我們無精打采地跟在後面,望眼欲穿地看着散炮,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滿的小心思,便慷慨解囊地給我們每人二十元的小費,但要求只能買散炮而且不重樣。我們終於任性了一把,心滿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歡的散炮,回到家裏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放炮了。

我們策劃了不同的放炮方式,不同的玩法:把炮塞到拖拉機扶手上的一個小孔裏,可以製成一把只會冒煙的,隨着幾聲槍響,大伯的拖拉機扶手被炸得滿是焦痕;一會兒我們把炮扔進大鐵皮油箱裏,弟弟嫺熟地拔引線、點火,然後飛一般貓身臥倒,轟隆轟隆的爆竹聲響徹雲霄;水潭裏、礦泉水瓶裏、磚縫裏、枯井裏都記錄了我們的斑斑劣跡。弟弟說玩的就是心跳啊。但弟弟還覺得不過癮提議說:我們去燎山吧(在山上燒枯萎的地皮草),我也就好奇地隨便了。

於是我們就躡手躡腳地逃出大人的視線朝山上跑去,一路上好奇、激動、忐忑一直充斥着我的內心,爬到半山腰時,我們衝進了一塊空曠的樹林裏,弟弟衝我做了一個鬼臉說:就在這放吧,我也欣然地默許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左手熟練的拿起一個紙筒,右手拔了一把乾草塞進紙筒裏,然後點着後嘴對着一吹,火瞬間蔓延開來,我們急忙拿起棍子打,挖土埋。點一堆心驚一陣,點一堆肉跳一陣,真是刺激過癮。

等我們或到家時,大人們一下子就看穿了我們的祕密行動,原來我們的臉上、鼻子上、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夠的證據,特別是弟弟的頭髮上還有一撮焦發。燎山的快樂侵入了我的每一個細胞,大人們的叮囑聽着也是雲裏霧裏地繞。而最能體現春節氣息的莫過於家家戶戶隆重的春節祭祀活動了,這既是尋根、哀思也是家風家規。

年三十太陽快落山時,家家戶戶都要去接先人(家中已故的老人)。也只有男性才能參加這樣的祭祀活動,長輩們在前面拿着紙幣、香和蠟,我們小輩們在後面拿着一卦卦爆竹,在村口燒紙、點香、磕頭行禮,迎接先人。此時,全村爆竹聲此起彼伏,禮花滿天。先人接來之後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廳正面靠牆的供桌上,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頭、作揖和行禮。整個儀式大概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

年三十晚上,孝子們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裏守歲。據奶奶講一夜不能睡,一家人在一起吃酒、划拳、打牌、聊天不過現在一般熬到兩三點就睡了。我一直陪着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從除夕到九年級每天凌晨四五點天色朦朧時,奶奶都要早起,去蒸熱供桌上的祭品,然後再行禮供上新的。接下來的一連三天,每天早晚大伯、爸爸、我、弟弟都要去做祭拜,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所以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去這四家祭拜兩次,三天下來,爸爸說他的腿都已跪的痠痛不已了。據爸爸說,因去年他的兩位叔叔去世了,我們都是帶着孝的,一年內不能去村裏其他人家串門或祭拜,不然全村五六十戶人家都要一一去磕頭祭拜的。

這種祭祀習俗一直到正月九年級晚上七八點左右,每家每戶都要舉行送先人大禮,村裏又開始沸騰起來了,早上曬炮,下午分紙、分香、分蠟。飯後向先人行禮後,家裏的長輩端上一些供品,所有的孝子跟在後面,去先人的墳上送紙幣、放炮,大人和小孩都要磕頭行禮,春節的祭拜儀式纔算結束。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還沒有來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看着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願離去的身影,感受着爸爸在車裏的沉默,我似乎理解了鄉愁與鄉情。

爸爸說:路上奔波的人們就像是一枚枚風箏,不管他們飛的多高多遠,引線永遠在媽媽手裏,這也許就是爸爸每年春節回家探親的原因吧。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

特別讓我難忘的是元宵節的那個晚上!聽說今天是‘遊神’的日子,舞龍舞獅特別熱鬧!

當天晚上大家吃完晚飯,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出去玩。我拿着爸爸買給我的燈籠,興高採列的去找小夥伴們!

晚上大家提着燈籠開始了,最前面的那個人手裏拿着鞭炮邊走邊放,有的敲鑼、有的打鼓,舞獅的隊伍緊跟着後面,最後面是用是四人轎子擡的神!這就是所謂的‘遊神’吧!

我們一邊走一邊手裏提着燈籠,這個隊伍越走越強大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參加了!我們圍着村裏繞了一圈,到了神廟,大家開始拜神了。

拜完後大家開始準備放煙花了,把準備好的煙花放在空地上。本來黑漆漆的夜晚,突然被五彩斑斕的煙花照亮了整個天空。又一聲聲巨響,煙花像火箭一樣衝上了天空,一朵朵的炸開,彷彿天女散花似的,在空中撒出五彩的”花朵”!天空一下子多了許多形狀,把天空裝飾的可美了……

我望着這美麗的夜空,感到無比的寫意!

啊!放煙花真好玩!我愛春節、但我更愛看煙花!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4

“砰——砰!”煙花的聲響,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我習慣性的拿出手機,才凌晨三點多,就有人起牀了,我也趕緊起牀。放煙花的越來越多了。

奶奶在廚房裏忙前忙後。爺爺在堂屋祭神,燒香,並向老天爺祈禱我們今年能有一個好兆頭,爺爺做好這些事,奶奶的飯也做好了,各種各樣的菜。爺爺說:“饃不能吃完,要留一口。”不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餃子就出鍋了。這時,爺爺又說:“我們不可以先吃啊,要給老天爺,財神爺先吃。”吃完餃子,甜甜的湯圓就做好了,這一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小時,肚子都吃圓了。

吃完早飯,就是拜年了。爸爸一輩的,都結成一羣到長輩家拜年,媽媽也有自己的隊伍——跟着奶奶去寺廟燒香,爺爺則要到墳地燒紙,小孩子看家。所有大人的事情辦完了,就該輪到小孩子到乾媽家拜年了。過後,就是大伯一家、二伯一家、姑姑一家和我們一家,包括爺爺奶奶在一起吃飯,吃飯前大伯他們打麻將,姐姐和嫂子一起玩紙牌,媽媽他們在做飯,弟弟他們在玩遊戲,我們則是負責給他們端茶送水拿吃的。我們聚在一起,家裏都快裝不下了,各種的撞人事件接連發生,但每個人都是開心的。

家鄉的春節,裝滿了年味,充滿了喜悅,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洋溢着快樂的笑容。晚上我們一家人吃着晚飯看着電視,爺爺高興地說:“雖然今年過年花了兩千多元,但是我高興,兒子孫子都回來了。看着孫子坐在我牀邊問這問那,我非常開心。”說着,眼中閃着淚花,只不過沒流下來罷了。

我家的春節,就是在外地的子女和親人們團聚的時候。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5

正月八年級,我們從邵陽回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好大,外公和外婆兩個人住在了一個大房子裏,有四室二廳。外婆說,屋子多,你們回來住方便。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回來,纔開心呢。家裏大,就不會顯得擁擠。

外婆家人比較多,我有兩個舅舅,兩個阿姨,所有的人過年在一起,很熱鬧。

外婆對我們說:“我不巴望你們能賺很多錢,給我很多錢,我只希望你們平平安安,小孩子健健康康就好。每年過年能回家看看,我們這兩個老頭也七十多歲了,也不知道還能在幾年,只是每年過年,能與你們在一起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外婆說這些話,我雖然有些不太明白,但是我知道,外婆是最疼愛我們的。 外婆希望我們每年過年能回來。我也喜歡外婆家。舅舅與阿姨們我也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但是從外婆的口氣來說,他們還是不錯的。

外婆與外公是很慈愛的老人。他們雖然老了,但是家裏很整潔,很乾淨,我想,他們年輕的時候,一定很能幹。過年這幾天,外婆不就一個勁兒的笑,看着我們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她都笑得很開心,特別是看見我和小弟弟,親了又親。外婆說:“我人老了,就希望每年過年看到你們這些小屁孩在身邊,叫我一聲外婆,我就知足了。”她又說; “隔壁的鄰居,有兩個孩子,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很遠的地方,由於工作的關係,每年都看不到一眼他們。人老了,總想多與自己的子孫後代在一起。”我聽了這些話,想起了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在。”這句話我總聽到爸爸也說起過,我也有些明白了,反正我們要孝敬家裏的老人,父母。多與他們在一起。

難怪有時候,電視裏廣告總是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也正是這個道理吧!過年必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不能忘記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民族傳統,而孝心更是我們小孩子從上就要具備的。以後我要好好聽爸媽的話,好好學習。

這個年我還過得真的不一樣了,不僅玩得開心,還學到了許多東西。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6

中國的傳統節日,最隆重的就是過春節,在春節這天,人們的臉上都洋溢着快樂,每個家庭都非常的圓滿、溫馨。

在這個節日裏,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送壓歲錢。壓歲錢是孩子的護身符,保佑着孩子,在新的一年中平安,不受困難干擾。

記得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我一大早,打開門一看,外面全部是紅燈籠。我就問媽媽:“媽媽,爲什麼別人家都掛滿了大紅燈籠,我們家爲什麼也要掛呢?”媽媽笑了笑對我說:“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是新的一年的開頭,所以大家都掛紅燈籠。”媽媽還沒有說完,外面便傳來了一陣接着一陣的鞭炮聲,我嚇的一下子撲到了媽媽懷裏,媽媽把我的耳朵捂上,對我說:“不要害怕,這是吉利的聲音。”我一聽,把頭慢慢的從媽媽的懷裏伸出來,果然不怕這清脆悅耳的聲音。

一大清早,姐姐帶着我去給親戚拜年,先到了大伯家。姐姐立馬跪在地上,雙手扶地,把頭往地上一磕,我先是一愣,然後學着姐姐也給伯伯磕了一個頭,隨後他們就拿出了兩個紅包,給了我和姐姐,我打開一看,有兩張紅色的鈔票,我問伯伯:“伯伯,這是什麼呀?爲什麼要給我和姐姐?”“這叫壓歲錢,是長輩送給晚輩的祝福唄!”

我們向大伯表示謝謝。我發現包包裏不是隻有兩張100元,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着祝願我的文帝在新的一年裏健康成長快快樂樂。看完以後我在這張紙條的背面寫上:謝謝。

大約到了中午,姑姑、叔叔的,我的親人陸陸續續來到了我家,我給他們都一一拜年,然後他們分別就給我一份呀。哎呀,我一口氣可把我累壞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了團圓飯,我們圍着一張大圓桌,說說笑笑,開開心心。吃過飯以後我們又去超市買了許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