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的作文集合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茶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茶的作文集合15篇

關於茶的作文1

嫋嫋煙霧升起,一股清甜撲面而來。原來是它在沸水中舒展了身體,它緩緩的舒展蜷縮的身軀,把周圍的水都染綠了,卻更香了。

我愛茶,愛它苦中帶甜的滋味,愛它割捨不了的歷史。在古城裏,流傳着這麼一句話:鳳凰山上鳳凰樹,鳳凰樹下鳳凰茶。鳳凰山上的鳳凰茶,幾百年來,滋潤着古城裏的兒女。傳說,鳳凰茶是因爲鳳凰山上的樹曾棲息着鳳凰而得名,就連昌黎先生也鍾愛它。如其他品種的茶,它一開始也是苦澀的,第一道水泡出的茶是那麼的濃,那麼澀,但第二道水下去,苦澀沖掉了,細細品味,有一種甘甜沁入心田。它不像烏龍,泡得越久,它的甘甜越多。據茶農們說,一開始的鳳凰茶並非如此甘甜,後來,把它種在紅土壤裏,他才愈發的甘甜,他已成了古城兒女必不可少的茶飲,潮汕兒女愛它,是一種深到骨子裏的愛,我,也愛它,卻並未深入骨髓。我目前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它展現的甘甜,那種苦中帶甜的滋味。

我愛茶,但我也愛盛裝他的套具,那精美的茶紋,和着那淡淡的茶香,就像,讓人割捨不得。在古城裏的人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套茶具,有的人家還有好幾套呢。每逢節日或親朋相聚,總要把中意的茶具拿出來招待客人。事後,小心翼翼的擦拭,放入泡沫盒子裏,好好的放着。對他們來說,茶具與茶,如同至寶。我的家裏也有一套,古樹般的顏色包裹着茶具,古韻似的紋路盤繞在上面,添上一股文化的氣息。父親愛茶,卻不懂茶。每逢有客,父親都會拿出那個古色的茶具,熟練地沏上茶,注水,再倒。不一會兒,房間裏都充斥着濃濃的茶香,每這個時候,我兄弟都會搶上一杯,先呡一口,再慢慢地品。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不知是茶醉了人,還是這茶杯迷了人。

我愛茶,不只是愛它的表象,我更愛它被更多的人喜愛,縱然他們喜歡的並非我喜歡的。我喜歡它被更多的人認識,你聽,外國友人們都讚揚它,精美的茶具漂洋過海,一次次地讓他們驚歎。他們拆開包裝,注入第一道水,倒掉,再注,乾癟的茶葉彷彿活過來一般,散發出迷人的氣息,捧起那古色的杯子,淺嘗一口,一種甘甜在口中蔓延,不知是茶醉了任,還是這杯子醉了人,或許,兩者都有吧!你看他們都沉醉在茶帶來的韻味裏。

關於茶的作文2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今天,媽媽帶我來到天福茗茶店學習茶藝。伴隨着優雅的古風音樂,我們走進了茶的世界。

走進去以後映入眼簾的便是各種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精美茶具和各種茶葉,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優雅的茶藝師一一向我們介紹茶葉的品類,紅茶、綠茶、白茶、鐵觀音、茉莉花茶茶藝師告訴我們可以選擇喜歡的茶進行品嚐,那我選了我喜歡的茉莉花茶,因爲這款茉莉花茶有個非常特別的名字叫做“玉露飄香”,是不是聽上去就很有意境呢?茶臺上擺了一套非常專業的茶具,再加上喜歡的茉莉花茶,還沒開始就已經覺得是很享受了。

第一項工作是溫杯。只見茶藝師輕輕拿起壺蓋繞開茶盤放在固定的茶墊上,用剛剛燒開的水澆在茶壺和茶盅上,用木夾把裏邊的水倒掉,然後放上茉莉花茶,用鳳凰三點頭法沖泡,稱爲“懸壺高衝”,三點頭像是對友人鞠躬行禮,也表達了對茶的敬意,利用水的衝力使茶葉上下翻動,茶湯濃度一致,沖水量七分滿左右,寓意三分情,七分茶。

第一杯茶我敬給了我的媽媽,雙手輕輕端起茶杯,然後遞到了媽媽的手中,媽媽欣慰的笑了,第二杯該我品嚐了,茶藝師告訴我喝茶要聞其香、品其味,我捧起精緻的小茶杯,輕輕地聞了一下,淡淡的清香撲面而來,還沒有喝就已經陶醉了,喝到嘴裏略微帶一點苦,但是回味起來是清香的,就像生活一樣,總是先苦後甜的。喝茶時一口爲喝,三口爲品,細細品嚐才能品到茶的精髓。就這樣第一泡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第二泡和第三泡了,第二、三泡則比第一泡的味道濃郁很多了。

喝到茶的那一瞬間,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古時文雅居士們品茶的情景:三次泡茶,唯有最後一次最醇香,最甜美,最入味。輕輕拿起托盤,夾起茶杯與聞香杯,由外至內,由友人至自已,何不體現了“謙讓”這一品質?

茶者,飲也;茶道者,飲食處世之道也。爲人處世的道理就體現在茶道的每一個細節當中。泡茶的過程不僅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也是加深情誼的過程,茶道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熱情、謙遜、友愛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也許這就是幾千年來茶道源遠流長的祕密之所在吧。

真是不虛此行!感覺茶的世界好豐富呀!

關於茶的作文3

茶,是中國漢族人在迎接客時必不可少的一項飲品。在漢潮時期,茶葉就已成爲了佛教“坐禪”的專用補滋品。而在晉魏南北朝已經出現了飲茶之風。在隋潮,全民普遍飲茶。唐朝,茶業昌盛,茶葉則成爲了“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到了宋朝則流行鬥茶。

吃完飯了,喝杯茶,思緒進入了某一年的夏夜。

還記得那個夏天的夜晚,柔柔的月光如水一樣瀉在大地上,溢入窗內,淡淡的月光將手中的一碗清茶照得平靜如初。在清柔的月色中獨守飄逸,在如水的寧靜中品味雋永。打開一盞橘黃色的燈,泡一壺清清淡淡的茶,一團熱氣升起,在燈光下形成一團團朦朧的霧氣,橘黃色的燈光映在上面,使這團霧氣變得更加讓人感到溫暖,感到心靈的寧靜。

輕閉雙眼,微微地抿一口茶,感受到來自手中茶的清香。彷彿置身於亭臺小樓,一陣微風佛過,帶走了腦海中所有的憂愁。有琴聲從遠處悠悠揚揚地傳來,縈繞在耳畔,久久未能散去,幽幽地瀰漫在空氣之中,心情如溪水一樣靜靜流淌。在這唯美的環境中品味着茶,茶的苦澀到甘甜都滋潤着我的心田,心中的每塊繃緊的神經此刻都放鬆了下來。生活不也是這樣嗎?由苦澀到甘甜,需要來人慢慢品味。

輕睜雙目,看着茶味如精靈般在開水中上下翻騰,一縷芳香漸漸從那煙雲繚繞中散溢開來,沁人心脾。生活不也是這樣要我們花時間去充實。

曾經因爲好奇而用冷水泡過茶,茶葉浮在表面上,而茶的香味卻無法釋放出來,而用熱水泡的茶,茶葉舒展開浮上來,但舒展開的茶葉卻又因爲吸了水而沉了下去,如此反覆,茶的香味自然地就釋放了出來,有時候人生就像用熱水泡的那杯茶一樣,至高的境界就藏在那一高一低,一沉一浮之間,一層不變,碌碌無爲的生活不能體現我們的價值。

在孤寂的時候,傾一壺清茶,回顧前塵往事,若靜似水。看似乎平平淡淡卻總有縷縷清捍,縈繞在你的周圍。品茶需要慢慢品,才能體會其中的甘甜奧妙。人生亦是如此,需慢慢品味,方能回味無窮。

茶,第一道苦苦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若微風。沒有那“望盡天涯路”的迷惘,沒有那“爲伊消得人憔悴”的付出,又怎會有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關於茶的作文4

成長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是多麼熟悉而又陌生啊,如今的我們不僅在身體上成長着,也在心理上成長着。想着我們剛步入校園時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毛頭,但如今,卻各個奮戰在題海中,埋頭苦學,看着現今的我們和當初的自己,倒真想發出一聲“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嘆!

小時候,看着爺爺天天抱着一個青花瓷茶杯,裏面泡上一把青綠的茶葉,衝上一壺熱水,看着升起嫋嫋熱氣的茶杯,不知名的香味鑽入我的鼻子,挑逗着我每一絲好奇的神經,我想着這散發香氣的東西定是極好的,趁着爺爺不注意,急忙偷喝了一大口,本想着這東西嚐起來定似瓊漿玉露,不想苦澀異常,只好急忙把水吐了出來,怏怏地跑到一邊玩泥巴了。

過了幾年,當我長高了不少,再次和爺爺坐到陽臺上,爺爺品着茶,我在一旁畫我的小人圖,這時爺爺發了話:“丫頭,你可還記得的這茶的滋味兒不?”我擡起頭,看着爺爺冒着熱氣的茶杯,好像那天水裏的苦味又回到了我的嘴裏,爺爺又笑道:“你可想再嚐嚐,這時的味道肯定比當時好了不少啊!”我將信將疑地捧過茶杯,小心地喝了口,嘴裏還是當初的苦味,但細細品着,倒是品出了一絲香味,但只是在舌尖停留一會,剩下的便又是苦了。我迷惑地看向爺爺,他只是向我神祕一笑,便又哼着婉轉的京腔,品着他那杯讓我捉摸不透的“茶”了……

不久前,我又去了爺爺家,爺爺那個青瓷花茶杯早已被父親送給爺爺的一套茶具所代替了,當我再次和爺爺坐在陽臺上,爺爺坐在蒲團上,擡起頭閉着眼睛享受着窗外的陽光,我低着頭奮筆疾書,爺爺突然說:“丫頭,還記得那杯茶嗎?還想再嚐嚐嗎?”我擡起頭,愣了愣,點點頭。於是爺爺從櫃子裏又翻出了那個讓我熟悉的大清花瓷茶杯,熟練地放一把青綠的茶葉,衝一壺熱水遞到我面前,我聞了聞,只覺得茶香好似更濃了,細細的品了口,茶中苦澀早已不像前兩次的那樣多了,的是被我之前品出的那種香味所取代,並在口中停留的時間更久了,用一個詞來概括我當時的想法:苦盡甘來。望着冒着熱氣的茶水,我思忱着,茶葉還是當年的品種,茶杯還是當年的茶杯,只是由於我現在的心境不同了,自然品出了不同於之前的滋味了

通過“茶”我想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總是在成長的,即使你再不想長大,但當你品着這杯“茶”時,你也就自然明白了何謂成長的味道……

關於茶的作文5

看着從壺口上方緩緩飄起的一縷縷白煙,呼吸着那醉人的茶香,閒看花開花落,漫隨雲捲雲舒,人生至味莫過於此。——題記

從小,我便是個活潑好動的性子,能站着絕不坐着,能跑絕不站着,凳子上就像長了釘似的,一刻也坐不住。媽媽無可奈何,將我送到了姥爺家,想借姥爺的“妙手”收斂一下我的野性。自此,我和茶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姥爺今年已經80多歲了,身體硬朗,愛玩愛笑。記得我去他家的第一個下午,睡完午覺剛準備出去瘋跑時,姥爺一把拽住我:“孫女兒,爺爺給你表演一個節目,怎麼樣?”年幼無知的我立刻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乖乖地坐了下來,眼巴巴地等着姥爺的節目。

他變戲法似的拿出了一個小紅壺,帶點兒砂石的質感,壺口和底座都有些磨損,卻仍顯得十分精緻。我好奇地注視着爺爺,只見他從茶盒裏捏出一小撮茶葉放進壺裏,如此幾次之後,他拎着燒水壺往裏注水。我看到茶葉剎那間開始翻騰,在水中上下翻飛,恍若綠色的精靈在起舞。我被茶葉吸引住了,待爺爺一說可以喝了之後,我便迫不及待倒了一小盞。看着清瑩透亮的'茶水,我學着爺爺的樣子,緩緩地抿了一口,剛入口便“呸”的一聲吐了出來,淡淡的苦澀在我口腔裏蔓延開來。我皺着眉頭問爺爺:“這茶怎麼這麼苦呀?”爺爺哈哈大笑,對我說:“你把這杯茶喝完,就不會覺得苦了。”我半信半疑地捧着茶杯,將茶水一飲而盡,隨着初始的苦澀過去,留下的,竟然是令人回味的淡淡餘香。

從那以後,我便迷上了喝茶,過上了老年人的“慢生活”。最喜歡在情緒不好時給自己泡一杯茶,看着茶葉在沸水的作用下翻飛,蔓延,舒展,飽滿,給整個茶杯都染上了青綠的底色。自然界的茶葉尚且能夠在沸水作用下散發自己靈魂的香氣,而作爲人類的我又有什麼理由爲了一點點苦難就鬱悶痛苦甚至放棄呢?想着想着,心底也就隨着茶香慢慢平靜了。

沏一杯茶,捧一卷書,透過朦朧雲氣,看那些文字浮沉。品一口茶,讓茶香浸透五臟六腑,在心底氤氳,讓嫋嫋茶香清明頭腦,隨我我體會人間百態,伴我一路成長,砥礪前行。

關於茶的作文6

品嚐一杯茶,享受它入口的濃淡適宜,飲完方覺回味的過程。一杯茶,在我的童年中,是逢年必備的飲品,亦是讓我重拾記憶深處朦朧碎片的佳茗。

“喝茶了!”年幼時不懂爲何逢節過年時清晨不是叫人“起牀”,反倒用吆喝飲茶的方法來催促。時至今日,我亦不曾懂,它成爲我童年裏的疑惑,隨着時光流逝而發酵,最終成爲我童年裏的一個遺憾。“它沒有味道,我想加糖。”我伸出稚嫩的小手,指着茶杯對奶奶說。“不行,放了糖味道就變了。”那時年幼,我奇怪地看了奶奶一眼。我想喝甜的,怎會不變味呢?

很久之後,我才明白,奶奶所說的變味,是指喝茶的初衷。這也是我從嬸嬸那裏得知的。

“我不喜歡喝茶。我不喝!”我望着嬸嬸遞過來的茶杯,是一泓淡黃色,上面還漂浮着三兩片纖細的茶葉,像極了雛鴨的茸毛。此時卻蜷縮着,失了漂浮的活潑灑脫。“來,聽嬸嬸說,大年七年級喝年茶可以讓你健康長大。”於是乎,在嬸嬸的“花言巧語”下,我“被迫就範”喝下了澀澀的茶。“您怎麼不喝?”“當然喝!大人喝了年茶,工作順利,心想事成呢!”語罷,她仰首喝下了一杯茶,我也就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偶有一年隨母歸省,看到外婆家的庫房地面上晾曬着一片密匝匝的茶葉,遠望,便如一片乾枯的草地。我抓起一把茶葉,甚是扎手,輕嗅,猶有似有若無的清香,再聞,便只是一種普通的乾草氣息了。“這種茶葉只聞,香味是不明顯的,倘把它用熱水浸泡,纔有幽香飄散呢!”外婆一邊把茶葉拾進鐵盒裏,一邊對傻站着的我說。等到外婆將茶泡好之後,清香嫋嫋,瀰漫在房間裏。呷一口,還有淡淡的甜味,再回味,只覺滿口芬芳。

彼時,我十二歲。

如今回家過年,飲茶變爲我尤爲喜歡的一件事。茶文化起源於古代,可謂歷史悠久。在我的家鄉,茶文化已經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那是不僅是一種象徵着吉祥如意的好意頭,更是人們飲食起居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味道。如今再飲茶,只覺清香覆口,自然而然地從年幼時對喝茶的抗拒轉爲接受,喜好。所以,年幼時從青盞綠茶間嚐出來的澀,長大了反倒嘗不出來了。

感謝歲月的眷顧,讓我懂得年幼時不曾懂得的種種。茶,品味的不僅 是那回味也甘的味道,那種鄉土習俗的傳承,亦是品味成長的過程。

關於茶的作文7

窗外的雨還是那麼大,打在玻璃窗上發出清脆的響聲,我閒來無事,便擅自動用了父親的茶具,泡了一杯芳香四溢的西湖龍井。才小小地品了一口,那熟悉的味道便將我的記憶喚醒,四面八方地朝我涌來。

那也是一個雨天,出門忘帶傘的我只能在大街上奔跑着回家,雨淋溼了我的衣裳,刺骨的寒意讓我不禁陣陣打着哆嗦。忽然,我看見了一家店鋪,想都沒想,就衝了進去。“進來躲雨啊?”一個柔和的聲音傳來。我擡頭,一個約摸三十歲的婦人正微笑着看着我。“嗯。”我淡淡地回了一聲,她倒也沒在意,臉上還是一派溫柔,可我總覺得氣氛好像有些尷尬。

“對了。”她像是想起了些什麼,趕忙站了起來,從貨架上拿了一瓶礦泉水,放進身旁的熱水器里加熱。水很快就熱好了,然後她拿出兩個小玻璃杯,利索地放了幾片茶葉進去,最後倒上了熱水。她把杯子遞給我:“剛剛你在外面淋了雨又吹了風,喝點熱水暖暖身子,等雨停了再走吧。”我緩緩地接過杯子,熱水正冒着白氣,幾片茶葉迴旋在杯子裏,時上時下,很是漂亮。“這是什麼茶啊?”我下意識地問。“西湖龍井,你嚐嚐。”她又輕聲笑了笑,打了個手勢示意我喝一口。我把杯子湊到脣邊小小地喝了一口,水是熱的,溫度從口中傳入,順着血液直至心臟,我整個人都被溫暖了。

她盈盈一笑,脣角上揚,眉眼上揚,整張臉彷彿是一朵綻放的桃花,樸素而美麗。“我的家就在西湖湖畔,茶葉是自家種的,價格不比外面,味道卻一定好上很多!”我點點頭:“是很好喝啊。”她笑得越發開心了,不知不覺間,氣氛變得如此融洽。

外面的雨也不知什麼時候停了,天空一碧如洗,美得令人心神恍惚。“我該回家了。”“是呀,這雨來得快,去得也真是快。”“再見。”我轉身欲走。“下次別忘了再到我這來坐坐。”她熱情地向我揮了揮手。“嗯。”我答應了她,回頭向她揮手的一霎那,我又看到了她如花的笑靨。

喝着手中的龍井,我不由地想:其實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距離並非那麼遙遠,只需一杯淡淡的茶,一抹淺淺的笑,一句甜甜的話,便可以依偎在一起。

關於茶的作文8

大家知道茶嗎?茶是“祛萬病之良藥”,具有“上清頭目,中消食滯,下利二便”之功效。茶還有防癌、抗衰老、放射保護、利尿解毒等保健作用呢!

當然,茶的品種很多,我就先說說其中的5種茶吧!“碧螺春”——它是綠茶,顏色一半是墨綠一半又是白的,墨綠與白色交織着盤繞着,蓬鬆的,一團一團的,簡直和那田螺沒什麼兩樣了,那清香的味道真好聞。它清熱解毒,還解渴、消暑。“鐵觀音”——烏龍茶,一粒粒墨綠的茶葉真像小橄欖。那味道,苦呀!它也能清熱解毒,並能潤喉潤膚。“決明子”——花茶的它真像是土黃的小石子。又苦又酸,真奇怪。可喝了它,眼睛肯定是雪亮雪亮的!“雪山玫瑰”——不用說它當然也是花茶,暗紅色的花蕾,綠葉從兩旁伸出,真是好看。茶葉好看,喝了它也就能夠好看咯——也就是能夠有美容的效果咯。那味道可比平常的玫瑰還香呢!聞了後,心情都豁然開朗!“紅茶”——那一條條黑黑的、脆脆的“小蚯蚓”不但可以清熱解毒,而且能增強抗寒能力。

我先嚐了嘗“鐵觀音”。泡“鐵觀音”最好用“紫砂杯”。把茶葉倒進“紫砂杯”中,輕輕的蓋上杯蓋,大概泡3分鐘,打開杯蓋一看。哇!翠綠翠綠的茶葉浮在水面上。我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嗯!還不錯!雖然味道苦了些,但感覺十分清爽,喉嚨更是潤滑了許多。

這“鐵觀音”是很不錯,但接下來品嚐的“碧螺春”更是讓我讚不絕口!

把一團一團的“田螺”倒進普通的玻璃杯中,衝進水。原來小小的茶葉慢慢地、慢慢的展開了,在水中上下翻騰着,過了一會兒,在看看,呀,葉子變大了,變綠了!最後,一片一片的葉子如一葉葉“小舟”浮在水中又纏在了一起。此時,杯中的水已由透明變爲淺綠,我一看——肯定好喝!我倒了一小杯,小心翼翼地吸了一口,“咦?這味道……難道我的嘴巴中了魔法?”我想。那茶水一進口,“苦”就先躥進我的舌頭,我把它含在嘴裏,“哇!這魔法還夠強,還沒有失敗啊!”我想道。含在嘴裏的水變甜了。水從喉嚨滑下去,一陣甘甜傳遍了整張嘴,先苦後甜,令人渾身清爽!這“碧螺春”可真好啊!

不僅僅是“碧螺春”,其他茶都很好呢!春季,飲花茶助你除春困;夏季,喝綠茶解渴又消暑;秋季,烏龍茶生津潤喉又潤膚;冬季,紅茶增強抗寒能力。瞧!茶有這麼多好處!你不妨也來嚐嚐?

關於茶的作文9

人生旅途漫漫,我把生活詮釋成一段孤獨的流浪,通向夢想的大道旁驛站不斷,我卻不願停步期待一份轟轟烈烈,一份舉世無雙,直到筋疲力盡驀然回首,驚覺原來道旁有的不僅僅是殘香……

也許是在題海里浸泡的太久,有些浮腫,我披星戴月而歸,臉上總揮不去“疲倦”二字。

打開燈,桌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把小小的房間點綴的格外溫馨。我並不奇怪,茶在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會準時出現在那兒,風雨無阻。何況此時的我正在爲另一件事而煩惱。

曾經,我可以揮筆如行雲流水,開卷成文。可如今,小小一篇關於親情的作文卻讓我的思緒停滯不前,心中莫名地產生了一種可怕的空白。

“是父母不夠愛我嗎?”“不,不是。”“是他們爲我做的不夠多嗎?”“不,也不是。”那我爲什麼偏偏表達不出父母的愛呢?……

我不住的問自己,終是把頭弄得脹痛無比也沒有答案。招手間,我碰到了茶,香氣四溢的茶,一仰脖,茶頃刻入肚,一股暖流立即自下而上升起我渾身一顫。立掃所有的煩惱,拋於九霄雲外,媽媽知道我需要的一切。

輕輕地,我聽見門被開啓。一回頭,媽媽抱着一牀被子走了進來。棉被滿是陽光的味道,似乎在這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間內,又升起了一輪輪小小的太陽。媽媽見我手握空杯,呆呆地望着她,臉上立即漾起笑容。那是一種只有在母親臉上纔會盪漾的微笑,叫人無法抗拒。我點點頭輕輕“恩”了一聲望着媽媽轉身出門。

就在她出門的那個瞬間,我突然靈光一閃:這不就是母親的愛?但人們說,母愛是偉大的,又怎會如一杯茶般平凡?我追出房去,想要尋找答案然而在看到媽媽的剎那,我止住了腳步。媽媽問:“還要一杯,是嗎?”我笑了,終於明白母愛的偉大之處恰恰在於她的平凡,於是那輪小小的太陽又升起在我的心田,升起在我的漫長旅途之上。因爲我懂得了珍惜,珍惜花花草草。珍惜平凡的奶茶之中濃濃的愛。也就此明白,愛媽媽,我可以做到的就是珍惜。

細細一品,那杯濃濃的茶真的好暖……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關於茶的作文10

作爲中國特有的一種飲料,茶貫穿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整個過程,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其說茶是一種飲料,不如說,它代表了一種文化傳承。

一杯清茶,百味人生,沏上一壺,茶香四溢。讓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夠感受片刻的寧靜時光。它淡雅的味道,很容易讓我們煩躁的心平靜下來,去感受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

繁花的盛開、蟲鳴鳥叫、萬物生長等等,在品茶的過程中,都會讓我們放開身心,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喜歡茶,其實是一次意外,當時爲父親買茶,賣茶的人贈了一小包高級的茶葉,當時我還在想,爲什麼賣茶的人總會贈送一包好茶給我?一連幾次都是這樣。

後來才漸漸明白,品過好茶的人,再去喝差一點的茶葉,總是會感覺有些不自然,明白這點後,內心也是會心一笑,沒想到這裏面也隱藏着生意的道理。

但我並不反對店家這麼做,能夠品到更好的茶,也會讓人對茶有進一步的瞭解,倒不是說看不起差的茶,只是會覺得茶道如人生,總是有着百般滋味。

有人喜歡清茶,有人喜歡濃茶,但無論如何,茶帶給我們的除了寧靜,就是五千年的文化積澱。這是任何一個其他民族都不可能擁有的傳承底蘊。

端起一杯清茶的時候,似乎一個人的格局變的不一樣了,你可以豪邁的大口飲茶,也可以細細品味,清香中帶着些許苦澀,苦澀中卻有有些許甜蜜。

一杯茶,濃縮了無數的工序,才泡出這一輩清茗,仔細想想,茶的經歷正如我們的人生。

在百般呵護下逐漸成長,經歷高溫的翻炒,有經過太陽的暴曬,才最終進入杯子,然後經過開水的泡發,最終帶給人們美味的茶水。

正如我們的人生一般,小時候被父母百般呵護,但隨着成長,我們要經歷諸多磨難,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看着手中這小小的茶杯,淡淡茶香四溢,回味着口中的甘甜,我不禁莞爾一笑。

茶帶給我的,果然不是飲料那麼簡單,我也漸漸明白,爲什麼茶在中華文化中,爲什麼會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這是其他民族和國家所不能理解的。

我也要像茶那樣,經歷衆多艱難困苦,而現在的我就是在煅燒自己,相信經過這樣的煅燒,必然能在未來的某一刻,散發出屬於自己的濃香!

放下手中的茶杯,我繼續伏案起筆,寫下的每一個字,彷彿都變得鏗鏘有力,這是一杯茶帶給我的感動,它依然安靜的升騰着熱氣,而我也在散發着屬於我的熱情!

關於茶的作文11

花格子大象艾瑪是一個開心果,愛和大家分享快樂!他身上五顏六色的花格子總是讓大家一眼就能找到他在哪兒,有他在的地方就一定充滿笑聲。

一次,他剛學會了跳舞,就迫不及待的想在韋伯面前展示一下。於是,他寫了一份邀請函:

韋伯表弟,希望你今天下午2點來我家喝下午茶,我會爲你準備一份超級甜點。你親愛的表哥—艾瑪。

剛吃過午飯,艾瑪就開始準備起來了。他想:我該拿什麼來招待親愛的韋伯表弟呢?對了,以前象村裏舉辦小型歡迎會時,媽媽總是會做一個香甜的巧克力櫻桃蛋糕。我就來做個特大號的吧!

艾瑪拿出一大袋白白的麪粉,倒在盆子裏,然後倒入清清的水,伸出長長的象鼻子,“哼哧、哼哧”,用力攪拌起來。

哈哈!細細的麪粉糊在象鼻子上,就好像在給艾瑪撓癢癢, “阿啾!”艾瑪忍不住打了個噴嚏。頓時,一大半面粉飛了起來,艾瑪身上到處都沾上了麪粉,可認真的艾瑪一點也沒察覺到,還在納悶:怎麼麪糰越揉越小了呢?

他接着望裏面倒入牛奶、雞蛋、可可粉、白砂糖……等揉成一個圓形的巧克力麪糰,就放入烤箱烘烤。過了不大會兒,一股誘人的香味就飄了出來,艾瑪趕緊取出蛋糕,然後在上面鋪上滿滿一層鮮紅的櫻桃,看着看着,艾瑪覺得自己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叮咚、叮咚”就在這時,門鈴響了,肯定是韋伯來了。

“來了!來了!”艾瑪飛快地跑去開門。

“請問,艾瑪在嗎?”韋伯小聲地問道。

“我是艾瑪,表弟,你不認識我了嗎?”艾瑪奇怪極了。

“天那,艾瑪,是你?你怎麼變成一頭大白象了?”韋伯驚訝地叫了起來。“你的花格子到哪去了?

艾瑪疑惑地低下頭,瞧了瞧,噢! 原來是麪粉搞的鬼呀,他用力甩了甩自己的耳朵,一些麪粉”沙沙沙“地抖落下來,”看我的,看我來超級變變變!“歡快的音樂聲響起,艾瑪秀起了自己新學的舞姿,左扭扭,右踢踢,左右搖擺。不一會兒,白色的麪粉都沒了,艾瑪又變回了原來的花格子。

韋伯忍不住大聲地哈哈笑。

艾瑪和韋伯在音樂聲中美美地分享了一頓下午茶,開心地討論着艾瑪那還不太高明的舞姿,還有那奇特的白色”外套“。

關於茶的作文12

別人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的家在農村,這可是一塊風水寶地,盛產各種瓜果蔬菜,尤其是茶葉,一到茶葉的採摘期,街上就人山人海了。我們家自然也不能落後,匆匆收拾東西,趕忙上山了。

一到茶園,媽媽便迅速地繫上小籃子,可我呢,慢吞吞的,恐怕是比蝸牛還慢了吧。“快點!”媽媽一聲令下,嚇得我差點連魂也沒了。

採了第一朵茶葉,捏在手裏,清新的綠色縈繞在指尖,鼻子悄悄的靠近,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久久難以忘懷,那是茶葉的味道,也是大自然的味道。這股味道環繞着我,與此同時,也輕叩開我心中的記憶大門。那是小時候,也是一個採茶旺季,我跟隨着媽媽一起上山。年幼的我一邊採一邊稚氣的數道:“一、二、三、四、五…九、十。媽媽,我應該有一斤了吧?”媽媽哈哈大笑:“要是這樣,我們不早就發財了!”現在想起來,可真是可笑。

我開始慢慢地摘起來。沒過一會兒,就聽見媽媽在和別人聊天的聲音了,可一看,四周都是參差不齊的茶樹,哪裏有人哪?我想他們應該是用聲音來辨別是誰的吧,因爲採茶葉的時候總會這樣。聽着大人們一句又一句的對話,他們似乎就在面對面的交流,可你到最後會發現,實際並不是這樣。

我發現了一株又大又肥茶葉的茶樹,我自然不會放過“盤中餐”,彎下腰,埋頭苦幹。正當我採得正歡時,一條肥肥胖胖的小青蟲在兩片葉子現身了。當我看見它時,就像老鼠看見貓似的,只不過我沒逃,但我尖叫了:“蟲子!”那蟲子應聲而落,而媽媽則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蟲子嘛!真是大驚小怪!”

正午了,我籃子裏的茶葉也大概有一斤了。頭頂的太陽“太給臉”了,曬得我快變成幹了。風悄悄地來了,微微吹動着路邊無名的小草,但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並不大,頭上的汗珠依然大顆大顆往下掉。

這還真是塊風水寶地,對面那座山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樹在風的伴奏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杜鵑花則把樹映襯得更加美麗。太陽伸了個懶腰,正慢吞吞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叫着回家,可媽媽說:“還早,再採一下。”等媽媽喊我回家時,西邊的雲已染成了橙色,像一大塊彩布掛在天上。

晚上,我做了一個甜甜的夢。樂在茶中。

關於茶的作文13

那年暮春,神農無意。你身襲嫋嫋繞繞的茶煙,輕卷着飄零的落紅身臨人間,偷得半日浮閒。茶香盈了一杯的春滿,從此,夜時與明月共樂,牽動着異鄉人的心;晨時獨對朝霞,撩起萬籟的思緒。它又泛起文化的漣漪,茶香在華夏中微漾開來……

一世爲墨客,幾世作茶仙。茶仙陸羽一生都在茶煙中飄蕩,人生如夢也沒有被虛無縹緲的事物所羈絆。最後一刻,他於茶香中羽化,揮霍衣袂手拈一書茶經,飄飄而成仙。他的一生正如撫一杯香茶,品得苦中醇香。握一壺茶在掌中,恍若捧一簾春色,一襲夏風,一泓秋水,一瓣冬霜。所以說,茶人是一名放蕩不羈的隱士,在日出日落的霞光間遊蕩,被馴服得體貼,反而失了本性。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在煙雨年華的陌上發芽,被清風拂下,春水如時光一般在硃紅小壺中熬煮着,清香一次又一次撫平你曲捲的葉片,往事如煙在縷縷茶煙中飄然而去,一段美好的詩路花語在行雲流水的萬千思緒中旖旎開放。

如今多少人不願在月下品一壺清茶,或是因爲不知初嘗尚苦,久品始甘。但他們又何嘗知道,學會品一壺清茶,囿於舌尖的苦澀後將它沉澱在思緒的深處,細聽煙雨紅塵中的苦澀,會發現飄然而出的是陣陣清香在心頭縈繞,盈了滿心的茶思。人生恍若一壺禪意綿綿的清茶,當愁苦在風中隨着日出日落而化去,被歲月稀釋。留下的,只會是滿心憧憬等候着的未來靜美。

那年陸羽留下的茶香不會被秋風卷席而去。流光一瞬,華表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總是屹立於那時光一隅的華表上。拂歌塵散,我們不知,你在茶香泛起的似水流年裏細數輪迴幾季的滿簾落花;彈指流年,我們不知,是否還會有路羽那般的白衣翩翩少年在茶香中游蕩。茶是飽蘸濃墨的畫筆,輕灑那不羈的山水畫,墨香嫋嫋,書寫着人間的風花雪月。或是古琴,輕撫雲端的晚霞呢喃着暮年的殘觴酒涼,時光則恍若林花謝了春紅,在指尖渡去。

茶,不會就此湮沒無聲,光影無間的泛黃流年會鋪成記憶的茶香,隨着時光在那雲端低吟淺唱着茶味人生。靜靜傾聽着還有何人在苦苦尋覓它的痕跡。

關於茶的作文14

星期六,在茶都名園舉行“第四屆全國武林鬥茶大會”,我也去湊湊熱鬧,看看鬥茶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順便也可以學習一些有關茶的知識。

會場里人山人海,到處是來參加比賽的選手和來圍觀的觀衆。我在人羣中擠了個靠前的位置,靜等着比賽開始。臺上依次坐着四位穿着古代服飾的選手,前面的桌子上擺了精美的茶具,古箏美妙的聲音籠罩着會場。原來這裏舉行的是抹茶比賽。四位選手取了幾勺細細的碎茶放進茶碗裏,再把開水倒進一個細長的像丹露瓶的壺裏。靜候一會兒,選手們陸續輕輕捏着瓶身,往茶碗裏倒水,接着拿着茶筅——一種調茶工具,快速地攪拌起來。選手們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給抹茶攪拌打泡。熾熱的太陽照着大家,滋生着汗意,但選手們仍然表現得十分優雅,鎮靜。同樣穿着古裝的裁判走上臺去,仔細鑑賞,一一品嚐後爲選手們打分。我也湊上前去仔細看了看成品:本來深綠淺綠混搭在一起的茶葉,變成了一種青綠,綠得勾魂。這個比賽是看誰打得泡沫厚,誰的泡沫持久,誰就勝。茶道的奧祕真是博大精深啊!

看完抹茶表演,我又來到綠茶鬥茶區。這裏兩排桌子分別排開,不同桌子分別代表一種茶葉,如龍井、碧螺春等。每張桌子後面都坐着兩位評委,桌子上擺放着三套茶具。選手們穿着各種古代風格的茶服依次進入了會場,三個一組,有序地走到了自己的座位前,再一起雙手抱拳,向裁判們鞠躬,最後相互敬禮。我不禁充滿了好奇,不是鬥茶嗎?怎麼這麼彬彬有禮,這哪像是比賽呢?選手們已開動起來。只見選手先用茶勺把茶葉放進一隻大皿,倒入一些熱水,靜候片刻,又再加入了一些熱水,接着把茶水攪拌後,倒進了一個壺裏,再由壺裏將茶倒進一個小杯子裏,但是杯子裏卻沒有了葉渣,這個壺裏真古怪!裏面一定裝了濾網。選手們把沏好的茶恭恭敬敬地遞到裁判面前,請裁判品嚐。裁判把每一個選手泡的茶輕輕地拿在手裏,仔細地看看茶湯的色澤,搖晃幾下後,再用鼻子聞一聞香味,小小地抿一口,最後才輕輕地點點頭,認真地給每位選手寫上了分數。據說什麼時候加熱水,加多少水,什麼時候倒茶,倒多少茶,都有講究,看來沏茶還真有大學問!最後,我還觀看了紅茶、烏龍茶的鬥茶表演。

鬥茶非爭妍,茶趣共雅樂,鬥茶表演,不一樣的精彩!

關於茶的作文15

一杯香茗千年餘韻

一片茶葉,在沸水中盡情翻滾舒展,嫋嫋清煙似山尖雲霧;一陣馨香若有若無的在鼻尖飄蕩;有一絲苦澀又有一絲甘甜;令人神清氣爽。

品茶亦是一件雅事,古時名人雅士之間品茶,亦叫鬥茶。鬥茶即品茶的好壞,是古時有錢有閒的文化人之間的一種“雅玩”。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自己珍藏的好茶,輪流品嚐,按照得分多少來決定勝負。古人鬥茶,專門修建一個亭子,亦茶亭。茶亭一般修建爲兩層,下面一層稱爲客殿,用來接待客人,待到茶亭主人邀請,客人才能上二樓臺閣觀鬥茶。臺閣四面有窗可以眺望窗外景色,亦是一件雅事。

古詩好友聚集相約茶館,輕啄一口香茗,慢慢品嚐。入口時有一絲苦澀,嚥下之時由內而外散發出一股淡淡的甘甜,亦如各自品味不同的人生。一杯茶,幾人都恨不得拿出滿腹文學去形容它。茶的美妙,一靜一動的,熱鬧而又平靜。一杯茶,三五好友,可訴說趣事,去傾吐苦恨,亦可飲茶作詩。

茶乃解憂之物,苦惱之時古人喜歡泡一壺香茗,靜品香茗之時,氤氳茶香,沁人心脾。有寧神之效,如茶一樣沉靜彌香。一邊喝茶一邊理清自己的思緒。

茶亦是喜物,酒乃傷身之物,傷其心脾。茶可美容養顏,益其氣血,軟化血管,亦可醒酒。幾人圍坐,小酌清茶,享美景,亦是美哉!

靜坐茶館,看透人間百態,茶樓居於鬧市之中,南來北往的人都喜歡聚集在茶樓。一人一座一茶就可在茶樓裏坐上一天,有說書人抑揚頓挫的聲音展現扣人心絃的故事;有悅耳的戲劇讓人陶醉其中,捨不得離開;更有性格各異的茶客講述各自所見所聞的奇聞異事。這樣一個有趣的地方,誰又捨得離開呢!

品茶亦是品心境,一人獨自靜坐一方,用紅爐煮茶。於茶壺裏放上適量茶葉,用開水沖泡,第一次的茶水盡數倒在茶具上,是爲洗茶具。第一次的茶苦澀比甘甜更多一些,第二次泡茶,一人一小杯。輕啄一口,閉上眼睛,慢慢品嚐起來,享受着茶帶來的美妙回味,沉醉其中。水溫、水質都會影響茶的口感,井水或山泉水煮茶爲最佳。喝茶還講究氣氛,與親朋好友一起品茶,更能凸顯茶的甘甜之味,清冽之香。當敬上一杯香茗,茶便是一份親情,一份友情。

茶還能做食品,新鮮的茶葉採摘回來殺青之後,用模具按壓成餅狀,烘焙乾燥,用石磨磨成粉末。做糕點之時,加入茶粉和茶水,其中自有茶之清香,少甜膩之味,多清洌之香。一口茶,一口糕點,人間美味也不過如此啊!

一杯香茗,千年餘韻。一杯茶裏有無數的故事,無數的感情,有說不盡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