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小吃作文600字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小吃作文600字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9篇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1

我的家鄉河南省汝南縣,汝南縣不但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有亞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庫——宿鴨湖;有亞洲第一殿——南海禪寺,還是“梁祝故事”的發源地,有着“梁祝之鄉”的美譽。還有許多聞名天下的風味小吃,像“胡辣湯”、“嫩豆腐”、“豆腐腦”、“雞肉丸子”、 “雞蛋煎餅” 、“白吉饃”、“馬蹄饊子”等讓人一想起來就垂涎三尺。

汝南的胡辣湯中有貨真價實的牛肉、海帶絲、木耳、粉條、黃花菜等等。做好後顏色呈透明的琥珀色,香氣濃郁,味道麻辣,在冬天的早晨喝上一碗,辣的過癮,暖的舒適。

知道什麼是“水上漂嗎”?大家別以爲是武打高手的名號,它其實就是“雞肉丸子”。因爲煮好了的雞肉丸子都在沸騰的水面上漂浮着,翻滾着,所以就得了這樣一個美名。它可是汝南最最有名的小吃了,也是汝南人的最愛。雞肉丸子的主料是澱粉、雞肉。先把包了雞肉的澱粉團用油炸好,再放在清水裏稍稍浸泡,最後放入濃郁的骨頭湯中煮啊煮啊,直到一個個肥肥胖胖的大丸子都爭先恐後地漂到了水面上。熱騰騰地端上一碗,香噴噴的湯水中躺着幾個胖丸子,幾絲豆腐皮,再撒上少許碧玉般的韭菜丁,這可是美味中的極品。如果再奢侈一點,還可以要一份嫩嫩的羊腦、一份“馬蹄饊子”吃它個酣暢淋漓。汝南名吃“馬蹄饊子”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宋蘇軾曾作《寒具》稱讚道:“手搓成玉,數尋碧油,輕蘸嫩黃”。清朝年間,饊子鋪在汝南已遍及城鄉。馬蹄饊子系用清油細面炸制而成,因條細色黃,形似馬蹄而得名。味道醇正,香而不膩,幹吃焦酥,熬湯耐煮,柔而不散。食用方便,易消化,耐久存且經濟實惠。汝南的任何一道美食都讓人讚不絕口,吃不過癮絕不罷休!

聞到汝南縣美食的香味了嗎?快來汝南一飽口福吧!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2

我的家鄉在紹興,那裏山美,水美,人也美。不過,最美的是紹興城中的小吃了。

紹興城中有許多好吃的食物:油炸臭豆腐、紹興一品茴香豆、紹興乾菜燒餅、鹹菜燒餅、超薄煎餅、紹興梅乾菜、紹興有名的酸辣魚湯、炸蓮藕片、蓮子。應有盡有,讓你說也說不過來,數也數不過來,看也看不過來,吃也吃不過來。

我喜歡吃紹興的油炸藕片,那味道是非常香的,五里之外你都可以聞見那香味了。

每當初夏,人們就去自家的池塘中去看藕,有沒有長大。當藕已經長大,人們就赤着腳去池塘中挖蓮藕,那時挖出來的蓮藕又大又長,可好看呢!挖到了藕人們就馬上回家將藕洗乾淨,用刀把藕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切的都非常精細。切完後又用洗乾淨的長竹籤串起來,然後推着小車去大街上賣,馬上就有人來買,過不了多久就賣光了。不過你可別以爲這是真賣光了,其實人家車上還有幾串蓮藕呢,大家可能會問,既然還有那麼多,爲什麼不拿出來呢。人家是要給自己留幾片回去,自己吃吧!在油中一炸可好吃呢!瞧!那位小弟弟的口水都流出來了,還想再吃呢。

我愛吃紹興的棕子!

紹興的棕子品種可多了!有肉棕、紅棗棕、糯米棕、豆沙棕。味道可美呢!

人們先去自家竹林中摘來新鮮、肥大的竹林後回家,用水把竹葉上的髒東西洗乾淨,然後將以浸泡爲一兩天的糯米拿出把竹葉圍成一個三角形,把糯米放入其中,你也可以再放入一些紅棗之類的東西包好後,有麻繩紮好放入鍋中蒸,蒸好後剝開竹葉就可以開吃了!

我愛吃紹興的油炸蓮藕片也愛吃紹興的糉子,但我最愛的是名揚四海的油炸臭豆腐!

製作豆腐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將成熟了的大豆或黃豆放入罈子中加水浸泡一天,然後將大豆取出用石磨,將大豆磨成粉,然後在粉中加入石灰粉和水,放入蒸籠蒸,等泡沫不多了後取出過一會,豆汁凝結了就成了白白的、軟軟的、嫩嫩的豆腐塊了,再將凝結了的豆腐快放入油中炸,炸好後可以在上面塗上一點甜醬,味道就更好了。

我愛紹興的特色小吃!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3

隨着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鄉那個偏僻的小山村也富裕起來,一棟棟漂亮的二層小樓到處都是,乾淨美觀的酒店也隨處可見。不過只要談起家鄉的風味小吃——涼皮,那可就讓人嘖嘖稱讚。

涼皮的樣子很好看,你瞧:晶瑩剔透的涼皮浸在泛着褐色的醬湯裏,點綴其中的是一根根翠綠的黃瓜絲,噢,還有那一條條黑褐色的海帶。潔白的蒜沫拌上黃色的生薑,再配上一大勺麻油,彷彿是一塊塊白玉散落在草地間,真是讓人垂延欲滴呀!涼皮的做法很簡單,很易懂,夏天裏家鄉的大街小巷有許多的小吃店:來了一位客人,送上一杯涼茶,然後就吆喝着走進廚房,把備好的涼皮切成條狀,接着放進一個大碗裏,放上切成絲的黃瓜和海帶,撒上蒜沫和生薑,最後澆上一些麻油和醬油,如果嫌不夠好吃,還可以淋上一大勺紅彤彤的辣油。

每一次回到家鄉,都喜歡去品嚐涼皮,因爲我回家之時正爲酷暑,吃一些涼皮會覺得很清涼。每當一大碗涼皮落在我面前時,我總是舉起筷子卻下不去,只是覺得這麼好吃的東西,吃了就太可惜了,可是經不住肚子的'哀求',吃了起來。我特別喜歡用筷子去夾不起來的涼皮,放在嘴裏,滑滑亮亮的,細細一嚼,酸酸的感覺,好吃極了,再夾起一根翠綠的黃瓜絲嚐嚐,濃烈的醬味和蔬菜的清香,令我回味無窮,心馳神往。

記得有一次,我吃涼皮時,由於貪吃不留神,'溜'一聲,涼皮被我吸在了喉嚨裏,一個勁地在那兒咳嗽,引得別人在一旁奇怪地盯着我看。也怪我當時太急,後來還是讓媽媽塞了一大團飯進去,再狠狠地拍了我幾下,涼皮終於下肚了。

家鄉的風味小吃呀,雖然有幾年沒有品嚐了,但你那清爽的味道卻是我美好的回憶。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4

要說我的家鄉特點小吃真的很多很多,但讓我印象深刻的那就非麥焦筒莫數了。

要做麥焦筒,得先做它的皮。可麥焦筒的皮很講究,要做得又薄又韌。麥焦筒的皮是由麪粉加適量的水用筷子攪拌成糊狀,還要往裏面撒點鹽,再順時針攪拌20分鐘,放在一邊靜置4個小時左右,靜置好後拿一個平底鍋,舀一勺麪糊放在鍋上,用手將它抹成薄薄圓形,煎熟後將它放在一旁待涼中。

做完皮後,就要整理食材了。食材有豬肉、粉絲、蝦仁、萵筍等十來樣。可別小看這些食材,它們也是很有講究的哦!比如豬肉,它要先放進高壓鍋裏炊一炊,再把它放入盛着油的鍋裏炒一炒,豬肉纔算做好啦!還有萵筍,它一定要新鮮,將它切成條狀,清炒一翻後放入單獨的盤裏冷卻。

皮和各種食材都燒熟了,接下來就開始包麥焦筒了。包也是一門技術活,一定要將粉絲打底,再放上豬肉、豆腐,然後是萵筍、蝦仁等。你知道爲什麼要將粉絲打底嗎?因爲粉絲不帶乳汁又軟,這樣纔不會破皮;相反,如果先上豆腐、豬肉、萵筍等,它們既有乳汁且硬,容易把皮弄破。

一個香噴噴的麥焦筒就誕生啦!從外面看,它色澤金黃,表面上還點綴着一處處焦花;從裏面看,裏邊豐富的食材層層疊疊地擺放着,讓人垂延欲滴。用鼻子湊近一聞,一股麥香與肉香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一口咬下去,那粉絲滑滑的感覺與豆芽脆脆的感覺融爲一體,令人吃了一根還想吃第二根。

吃着美味的麥焦筒,我就想到了它的故事:傳說在戚繼光抗逶時期,家家戶戶都做菜餚想要犒勞大軍。但是怎麼送去軍營是個難題。於是,聰明的漁家女就做了餅皮,把菜包了進去,即方便送去又便於士兵們帶在行軍路上吃。

看了我的介紹,你們是否對麥焦筒有了更深的瞭解呢?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5

在美麗的鬆古平原上,有一個經久不衰的小吃——古市三角壇餛飩。你也許會覺得,那只是一碗普通的餛飩,沒什麼特別,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松陽的三角壇餛飩可是“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呢!

我家鄉的餛飩個兒不大,可味道卻濃,吃一個,便覺得芳香四溢,吃一碗便覺得整個人都洋溢着餛飩的香味,過了好久,還有餛飩的味道,還在回味餛飩的香氣。三角壇的餛飩不僅味兒濃,餛飩皮也薄,而且又嫩又薄,方方的餛飩皮下面,原本鮮紅的肉餡變得粉嫩嫩的,一口咬下去,皮就破了,一股湯就進入了嘴巴里,頓時覺得無比愜意。在一旁包餛飩的人,拿過一張雪白的餛飩皮,舀一勺肉餡,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隻餛飩,包好的餛飩就像一朵美麗的鮮花,小巧玲瓏,單外形便叫人垂涎欲滴。當一碗燒好的餛飩在你眼前掠過,便有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深深吸一口氣,便會情不自禁地發自內心地說:“真香啊!”舀起一個餛飩,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入嘴裏,嚼一嚼,一股美味鑽入身體。再舀起一勺餛飩湯,湯上漂着香菜、榨菜,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喝到嘴裏,一勺鮮美的汁水便流入喉嚨,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吃了一個餛飩便想吃一碗,吃了一碗便想再吃一碗,再吃一碗,便愛上了這三角餛飩。沒錯,當你把餛飩放入你的嘴邊,一股香氣撲來,輕輕咬一口,便咬到了淡淡的、清香的餛飩皮,吃進肚子裏,便覺得暖暖的,再咬一口。咬到了又鹹又濃的肉餡,如果在冬天吃一碗三角壇餛飩,什麼寒冷的北風,飄揚的白雪都不在話下。

吃餛飩的人很多,有大人、小孩、老人。有人邊吃邊讚不絕口,有人狼吞虎嚥,有人細嚼慢嚥,還有人吃了一碗不夠,又吃一碗,又吃了一碗還不夠,還要打包走。甚至有人專門跑到松陽來買。

如果松陽是一個花園,那麼三角壇餛飩便是裏面嬌豔的花。如果你來松陽玩,可千萬不要忘了嘗一嘗三角壇餛飩。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6

我的家鄉臨澧縣有許多風味小吃:皮薄肉嫩的`餛飩,爆辣綿柔的麻辣藕,香甜酥脆的米泡兒糖……今天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紹歷史悠久、白嫩甜軟的娃兒糕。

早在清朝初期,臨澧縣城就有了娃兒糕的家庭製造坊和專賣店。到現在爲止,它大約有兩百年的歷史了。縣城盛產稻米,人們就地取材,做成娃兒糕,替代包子和饅頭,成了家鄉人喜愛的食品。

娃兒糕一般現做現賣,方法簡單。先把大米加水,細磨成米漿,再把水瀝乾,加入紅糖或者白糖,舀到蒸籠的半扁圓型模子裏,蓋上蓋兒,放在竈上蒸熟即成。娃兒糕的整個製作過程中,沒有輔以任何食品添加劑,是最綠色、最天然的糕點。

娃兒糕倍受青睞,與它獨特的外形和味道是密不可分的。扁圓形的娃兒糕有點兒像放大鏡,中間厚四周薄。加白糖的潔白如雪,晶瑩剔透;加紅糖的則像巧克力,厚重質樸。正面光滑柔軟,好似嬰兒的皮膚。薄薄的表皮下隱隱約約有許多氣泡和小孔。湊到鼻子下嗅一嗅,一股米漿輕微發酵、淡淡的酸味撲鼻而來。一口咬下去,感覺嘴巴都快被它粘住了,口感鬆軟、甜糯,滿口留香,令人回味無窮。當然,娃兒糕也不能多吃,不然會作嘔,胃裏反酸。

“娃兒糕,又大又泡,娃兒吃了長高!”這陣陣叫賣聲中蘊藏着娃兒糕名字的來歷和絕佳的作用。的確,娃兒糕食用方便,隨買隨吃,冷熱皆宜。十來歲左右的小娃兒,不管是缺牙佬還是牙齒長全了的,都因爲娃兒糕好吃不貴,把它當成主食或零食來吃。特別是孕婦缺奶時,娃兒糕就成了嬰兒最好的食品,入口即化。老人牙齒鬆動、咬不動硬東西時,更是把它當作正餐享用。尤其是在今天這個食品添加劑氾濫的年代,傳統的自然風味讓人吃得放心,真可謂老少的最愛!

聽了介紹,你也想吃我們臨澧縣的娃兒糕了吧?那就來嚐嚐吧,我請客!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7

說起家鄉的風味小吃,我的家鄉可是很多着嘞,比如烤冷麪,炸雞排,章魚小丸子,酸辣粉等等,都是生意火熱的著名小吃,現在我就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我最喜愛吃的——烤冷麪。

說起烤冷麪的做法,可是有的一比:拿一個麪皮放在燒烤臺上,等火候剛好後,下一個環節可是一個技術活,砸一顆雞蛋放在麪皮上,然後用道具掀起麪皮,就在那一瞬間,把有雞蛋的那一面甩在底下附着在麪皮上,在往麪皮的另一面塗上一層祕製醬料,再往上面放上香腸、生菜。最後捲起來,用刀子切成小段即可。我喜歡這個美食不是因爲它有多好吃,是因爲它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就是那一回,由於天下中雪,我和我的朋友感興趣,公園打雪仗,我們的歡聲充滿了整個公園。該回家了,朋友們都相互告別離開,我也高高興興往家走,卻不幸摔在了一個雪坑中,與大地來了一個親密接觸,這讓我苦不堪言,寒冷飢餓慢慢襲來,我也只好咬着牙,不經意漂了一下四周,發現一個偏僻的地方,有一位阿姨在賣烤冷麪。

真是天助我也,有美食啦,挪步來到跟前,給我來一份……

正當我付錢之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根本沒有帶錢,可是那位阿姨已經做好了烤冷麪,在慌忙之際,我哭了,淚水出賣了我內心的懦弱,那位阿姨好像知道了什麼,笑着跟我說:“小朋友,沒事,這份烤冷麪是我這一天第一個做的,就當小試身手,免費送給你吧!”當我聽到這句話,心裏頓時溫暖了好多,這份烤冷麪不是把冷麪烤好,而是把我冰冷的心“烤”熱了,頓時心情愉悅。

對我而言,這份烤冷麪價值非凡,它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雪中送炭,人世間充滿了善良。

每一份美食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但就是這特別的地方爲世間披上了一層美麗的服裝——人間的美好,給人與人之間搭起了一座堅實的橋樑——仁!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8

童年的記憶猶如小船,時間的流逝如流水,一些小船被流水慢慢地衝遠了,逐漸無影無蹤,可是有那麼幾條小船如同被繩線牢牢地拴住,永遠留在原來的位置,永遠地珍藏在我的心裏。

我的童年記憶在平陽。呀,你們猜猜平陽什麼東西最好吃?是燈盞糕?不對。是炒粉幹?還不對。怎麼,你猜不着?哈哈!當然是平陽名小吃——錢承恩餛飩了!

錢承恩餛飩有着悠久的歷史,不僅價錢便宜,而且那美味還能令人回味無窮。先不說錢承恩餛飩香飄十里,平陽的每位居民一見到“錢承恩餛飩”招牌,準進入店中,來一碗餛飩,可見它是多麼吸引人啊!

在碗裏撒上紫菜、榨菜、蝦皮等配料,再加上肉湯,等着師傅做完餛飩放入沸水中煮熟放入湯中即可。只見師傅眼明手快,夾住肉條放入餛飩皮中,放入手心,一捏,再捏,三捏,有型有樣的餛飩便出場了。一眨眼功夫,一碗二十幾個餛飩就做好了。烹飪師傅把它放入大鍋中,用漏勺左右搗鼓,敲得鍋沿“咚咚咚”響。沒經驗的人還不知道餛飩熟了沒有,他心裏非常有數,動作靈巧,開鍋起蓋,熱氣沖天,在大霧瀰漫之時,師傅變着戲法一般三兩下子,餛飩就乘到碗裏了。

餛飩色香味俱全。一咬,裏面不知怎麼的流出了濃濃的汁水,餛飩裏面的肉絲嚼勁十足,肉香沁人肺腑,一種又鮮美又微微有點兒鹹的滋味在口腔中迴盪,這時的我彷彿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點,爲什麼?原因還用說嗎,餛飩太好吃了。再咬一口,一個小小的餛飩已經被我吞入了“虎口”,它在我嘴裏好像正在跳躍,舞蹈,把熱量傳遞到了我身體的各個角落,我頓時覺得美味就在舌尖上,快樂就在舌尖上,幸福就在舌尖上。奶奶見我吃得十分有味道,嘴邊還流着湯汁的樣子,眉開眼笑,很是一副樂趣十足的樣子。拌上青菜,夾入口中,葷素搭配,真是絕配。

很快的,餛飩的味道留在了我的舌頭上,而同年的味道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平陽餛飩真是個有名的小吃。

家鄉小吃作文600字 篇9

“吃”文化在我國也可排得上是國粹,正所謂"民以食爲天”嘛。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小吃,而我個人認爲,家鄉的風味小吃中最獨特的就是——扁肉。

扁肉不僅吃起來香,而且看到它的色相,也不得不讓人垂涎三尺。翠綠的蔥花點綴在米白的湯麪上,而晶瑩剔透的扁肉則搖曳在湯中,彷彿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蔥花是堤岸環繞的樹木,湯就是明淨的湖,扁肉則是那一隻只正在湖中央快樂嬉戲的鴛鴦。那麼,這一碗扁肉看上去怎能不吸引人呢!

你們可別看扁肉的製作過程容易,可要是自己親手做起來,恐怕感受又會大大不同:先是把薄面皮攤在手上,然後用做好的祕製肉餡,用筷子夾一些放在麪皮的中間,再把它用手包起來,口要封緊。這樣,一個扁肉就做好了。待到顧客來的時候,只要先把調料放在碗裏,再把包好的扁肉放進燒開水的鍋中,蓋上鍋蓋,煮上一兩分鐘後打開鍋蓋,用漏勺把煮好的扁肉撈起,再放入碗中,最後澆上湯水,撒上蔥花,一碗香噴噴的扁肉就製作好了。倘若不怕酸,可以把醋倒進湯中,用勺子攪拌,香氣撲鼻,味道也更好。

每一次吃扁肉時,我幾乎整個人沉浸其中,品嚐每一個扁肉帶給我的無窮美味。而且每一次吃,頭腦中都會有不同的回憶,不一樣的滋味,真是百吃不厭。

記得有一次,太饞嘴了,狼吞虎嚥吃起來,誰知一不小心嗆到了氣管,沒把我憋過氣去,現在想想都後怕。

家鄉的風味小吃——扁肉,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即使曾遠在他鄉。每次回到故鄉,我就要痛痛快快地吃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