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同行的作文500字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同行的作文500字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同行的作文500字四篇

同行的作文500字 篇1

20xx年世界特奧運動會將在上海舉行,我作爲一個上海人爲能在上海舉辦特奧會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這次是第12屆夏季特奧會。運動員都是智障人士,智商比較低。特奧會的格言是:勇敢嘗試,爭取勝利。特奧會的會徽是:一個綠色的大眼睛,眼珠裏有兩個人,一個大人,一個小人。

我要學習智障人那種堅強不屈,樂觀向上的精神。他們雖然智商低,但是他們不向命運低頭,還要自己來創造命運。在生活中我要樂觀、堅強,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別人的事幫着做;遇到困難時要學會自己去克服,而不是向困難低頭。記得有一次數學自習課上老師出了十道題,還說了做不完可以回家做。我做到最後一題時給難住了,怎麼也想不出來,想想反正可以回家做,回家問媽媽吧!我剛想合攏本子,眼前就出現那些智障的運動員們的身影,他們每學一個動作都需要花很長時間,付出很大的努力,更不要說去參加運動會了。我怎麼能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了呢?於是我繼續做下去,直到我把這道題做了出來。對於那些智障的運動員們那麼困難的運動項目都能一一咬牙挺過來。而對於我這麼簡單的學習,爲什麼要輕易的放棄呢?我覺得,我應該要更加的獨立和自強,慢慢脫離父母的援助之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特奧今年就要在上海開了,我一定要關注這次特奧的全過程,我要和那些智障的運動健兒一起成長。我要與特奧同行。

同行的作文500字 篇2

讀書之於語文,如同根之於樹;源泉之於江河;基礎之於廣廈;靈魂之於血肉。

樹根枯萎則枝葉凋落,源泉乾涸則江河流乾,基礎不牢則廣廈崩塌;靈魂萎靡則血肉枯僵。

不閱讀,胸無點墨,是一個頭腦空空的“空殼人”;不閱讀,瘋狂做題,是個死記硬背的“機器人”;不閱讀,見解膚淺,是個坐井觀天的蛙眼人;不閱讀,思維紊亂,是個胡言亂語的鴉嘴人。

閱讀經典,不僅是爲了增長知識,還要從中汲取智慧的養料。因此,我們不僅要閱讀古代經典,還要讀現代文學;不僅要讀中國經典,還要讀國外名著;不僅要讀文學經典,還要讀歷史雜誌,遊記隨筆,科普常識……

今天我拿起語文書背誦,沒想到有意外收穫:我突然感到:語文學習和名著閱讀是分不開的。就拿“紅軍不怕遠征難”這句話的理解來說吧,如果你沒有閱讀王樹增的《長征》,你怎麼會理解“不怕”的內涵呢?當你翻開老舍的《駱駝祥子》,你就會理解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當你讀完曹雪芹的《紅樓夢》,你就會明白“相思血淚拋紅豆”的哀思。閱讀延長了你人生的長度,增加了你思想的厚度,拓展了你生命的寬度。

閱讀,是對秦磚漢瓦的嚮往,閱讀,是與唐詩宋詞的邂逅。閱讀是對“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感佩,閱讀是對“拼將十萬頭顱血”的震撼。讀書是筆墨紙硯琴書畫;讀書是生旦淨末唱唸打。讀書是奇書駿馬佳山水;讀書是信筆玉龍麗風花。

讓我們與讀書攜手,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讓我們去閱讀美麗而厚重的人生。

同行的作文500字 篇3

書,是寒冷冬天的一絲溫暖;書,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書,是一杯清甜的綠茶,令人回味無窮;書,是一位指引你的老師,讓你擁有無盡的知識。從幼兒園起,書就悄悄地走進了我的生活,成爲我生活的一部分。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聽故事。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已經認識認識很多字了。老師十分驚訝,給了我一次上臺的機會,讓我去參加《幼兒故事大會》比賽。我清楚記得,最後一句深深鞠躬時,掌聲時那樣的響亮,那樣的熱烈。我居然拿了第一名,這一次比賽我嚐到了故事的味道。

隨着識字的增多,我可以自己閱讀了。每個週末,我都嚷嚷着讓媽媽帶我去圖書館。二年級三年級的時候,《安徒生的童話》《一千零一夜幕》《格林童話》等等童話故事是我的最愛。一開始,我還讀得有些不明白,慢慢地,我爲白雪公主的遭遇難過,《皇帝的`新裝》教會了我做人不要自欺欺人,醜小鴨爲什麼能變成白天鵝,《灰姑娘》讓我意識到我現在的生活有多麼的幸福。

現在,我越來越大了,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我開始看一些長篇小說,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也改進了讀書的方法。每讀一本書,都用筆在上面標上好詞好名。寫作文時,很多的好詞好句也會一個個蹦到我的作文本上。告訴你吧,我的優美作文可真不少哦!

書,是我的親密朋友。她給了我帶來知識,給了我快樂。我愛書,我願與書相伴而行。

同行的作文500字 篇4

“女兒是根枝而媽媽是棵樹”,這是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因爲媽媽的確是個女強人,和淚水漣漣的林妹妹比起來完全是兩個概念。

17個年頭,我從未見她哭過。原以爲她的心裏塞滿了石頭,因爲只有石頭是不需要眼淚的。然而我錯了,外婆閉上眼睛去極樂世界的那一天,她再也沒忍住多年來從未流出的淚水,一整天她就那樣靠在我肩頭哭,我忽然感覺心被利刃狠狠刺了一下,很痛很痛。

我以爲,外婆的去世會把堅強的她擊倒,但我又錯了。把外婆送上山後的第二天,她就風風火火地趕去田裏插秧,忍不住困惑的我向她發問:“爲什麼你能從沉痛中迅速走出來呢?”“女兒,同行在白駒過隙的世界中,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她的回答永遠是這麼簡潔,一句話卻解開了我心中所有的疑問。

五歲她就失去了爸爸,中年又送走了媽媽,卻依舊樂觀地活着。我以爲生活對她是不公的,本該與她同行在一個世界的人,卻一個個殘忍地離他而去。

“女兒,老天爺對我是很公平的,外公走了,你外婆與我同行;外婆走了,又有你和你爸與我同行。至少還有一個人陪着我,這就是一種幸福。”媽媽永遠像個哲學家,總是在不斷地教我幸福只要一點點就可以。

“能同行在一個世界就是一種幸福。”

“媽,我懂了,多年來你一直堅強樂觀地生活着,只因這世上還有一個人陪你同行,以後就讓我陪你同行,做你堅強的柱石,好嗎?”

“女兒是棵樹而媽媽是根枝。”媽,我的口頭禪又改了,最近你的身體很不好,千萬不要倒下,因爲女兒正在快快長大,不久就能像大樹一樣撐起你這根枝了,就算有一天你老了,再也走不動了,也不要擔心,因爲這世上女兒會永遠與你同行。

能同行在一個世界就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