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7篇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1

我是一名四年級的國小生,生活在21世紀的中國,跟爸爸媽媽相比,我幸福多了!你問我爲什麼?因爲網絡啊!聽媽媽說,她是在我出世以後才接觸電腦和網絡的。而我呢,我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接觸電腦,上了國小,在老師的教育下,我又開始接觸網絡,雖然稱不上“大蝦”,也總算是一隻“小菜鳥”吧!

我最初上網是從查找圖片開始。那時我看到媽媽老是在電腦裏擺弄一些很漂亮的圖片,很好奇也很羨慕,就請媽媽教了我怎樣下載圖片。當時我很喜歡看龍捲風的畫面,我就從網上用“百度一下”的圖片搜索功能下載了一大堆龍捲風的圖片,還不時的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下呢。有時我還會了利用網絡看我愛看的動畫片《迪迦奧特曼》、《洛洛歷險記》和《咕咚來了》等,連我媽媽也奇怪我是從哪裏學會這些操作的。

後來,各科的老師們也會佈置從網上查找資料的作業,多虧了老師的佈置,我從網絡上了解到了“營養早餐小知識”,使我改掉了早餐吃得少、營養不均衡的壞習慣;瞭解了屬於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使我彷彿“遊歷”祖國的大半河山;瞭解了恐龍,使我迷上了恐龍。對恐龍的由來、生活的時代、成員、生活習性到最後滅絕有了更多的瞭解,甚至我能把不同種類的恐龍的名稱如數家珍呢。爲了跟同學們一起學習,我還利用我們班裏的博客空間轉載了一篇名爲《恐龍未解之謎》的文章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呢。同時,我也在博客中分享了其他同學蒐集到的有關恐龍的知識。

講到博客,我最大的收穫是,在那裏,我可以看到同學們的好文章,同時對方也可以看到我的文章,互相參考,互相寫出評語及想對對方說的話,達到相互豐富詞彙的目的。悄悄告訴你,我也有屬於自己的博客:andybookbook(那是我媽媽在我九歲的時候幫我搞的),雖然不成熟,但總算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

另外,利用網絡,我和同學之間還多了一種相互交流的方式:上QQ。在那裏,我們可以聊天、問作業、談心情、討論遊戲的玩法、談關於學習的內容和相互的目標、信心……網絡確實大大改變了我的生活。但老師和爸爸媽媽都告訴我,網絡有好處也有壞處,我們還小,不能真正識別好壞,所以,上網還是得到長輩們的指引纔好。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2

“趕緊起牀,一會還要去上學呢!”又聽見媽媽那永遠沒有花樣的催促,我每每聽見“去上學”這幾個字,心裏總是充滿了厭惡和不安,爲什麼呢?唉!還不是因爲那可恨的近視眼。原先,我的眼睛並沒有近視,在遠處能清清楚楚的看清東西,戴眼鏡的同學們都特別羨慕我,但是,這下好了,反過來他們該笑話我了。

因爲沒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導致我患上了近視眼,起初我認爲自己在前排,並沒有在意,但近視卻越來越嚴重,我甚至開始自怨自艾。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講代數,我聽得很仔細,並認真的做了許多筆記,到最後,老師開始課堂檢測,並在黑板上寫下“3X+5X=”,同學們都舉起了手,我怎麼看也沒看清題目,老師偏偏提問到了我,我站起來,瞪着眼睛看了老半天,就是不好意思問老師題目,硬着頭皮說了聲“4X”,同學們都哈哈大笑,都在議論我:“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不識字,傻瓜……”我的臉唰的紅了,同桌悄悄告訴我,是我看錯題了,頓時,我從沒像以前這樣討厭過近視眼,爲此,我一個星期都悶悶不樂,後來,我上課時再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了。

近視眼不光影響了我的學習,還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有一次,週末媽媽送我去公園玩,說好下午三點去接我,起初在公園我玩的特別開心,還時不時地爲一些景物拍照留念,中午吃過午飯,我在湖邊玩耍時看到遠處有一個小姑娘走來,我模糊的看着很像我很久沒見的鄰居小紅,於是我奔跑過去與她擁抱在一起,可人家立馬把我推開,說“這人有病啊”,這句話深深的刺激了我,我更恨我的近視眼了,遊玩的興致全無,躲到一個角落傷心的哭了起來,由於傷心,忘記了和媽媽約好的時間地點,結果媽媽着急的滿公園找了一下午。

此後,我變得很少與人交流,父母很着急,但也拿我沒辦法。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了“好視力眼鏡”的宣傳冊,還看了播放的一位近視女孩的自述,於是我找到媽媽,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去配了一副美觀的“好視力眼鏡”,沒想到效果真的很好,看東西特別清楚,並且不用兩幅眼鏡換戴,此後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同學們又開始羨慕我的學習成績了,我又重拾了自信。

“好視力眼鏡”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

教師評語:

作者結合生活實際選取材料,用身邊因近視而經常發生的尷尬的事例來講述近視給人造成的危害,讀來親切感人,說服力強。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3

網絡改變了我的學習生活 網絡改變了我的學習生活 網絡改變了我的學習生活俗話說,歲寒有三友:鬆、竹、梅;梅花有三弄,陽關有三疊……不滿你說,網絡改變了我的學習生活,給我帶來三樂:學之樂,琴之樂、球之樂。

網絡,改變了我性格上靦腆的弱點,改變了我學習上知識面狹窄的缺陷,改變了我課餘枯燥無味的生活,給我帶來樂趣。我是個靦腆的女孩,雖然是個班長,但是過於追求完美,學習、做事總怕沒有達到最隹境界,所以養成了不敢大膽地面對他人,對班級工作怕得罪人,課堂發言怕回答錯,課餘時間也很少和同學玩。咳,問題還真不少。不知是誰起的頭,班上流行起QQ。我膽怯地申請一個,想不到QQ羣裏異彩紛呈,連我這個靦腆的女孩也可以暢所欲言了。漸漸地我和同學的交流多了,課堂上回答再也沒有那麼拘謹了,對班級工作也得心應手了。平時對同學有什麼當面不好說的,在QQ上幾個回合就OK了。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有了網絡,課本上不理解的地方,只要上網一搜索,便有許多答案供你選擇,而且還可以通過QQ和校內外的同學交流。課堂上,我常常用從網上學到的知識回答老師的提問,同學們都說我的知識真淵博。特別是最近,老師、父母、同學都誇我比以前熱情、大方了,學習成績也芝麻開花節節高,我也從心底裏感到快樂。這是網絡給我帶來學習的樂趣。這就是我的學之樂。

說起我的課餘生活,那也夠豐富多彩了。我不但學二胡,還學過畫畫、書法、聲樂、乒乓球、羽毛球。但我還是熱衷於打乒乓球。由於我沒有拜教練爲師,所以對乒乓球的規則一竅不通,這時我想起了網絡老師。通過上網,我從中學到了打乒乓球比賽規則、技能,而且成了我球友的乒乓球教練。現在,我在他們面前我會滔滔不絕地講述乒乓球的故事、比賽規則。其實我們家都是乒乓球迷。有人說:“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我們卻說:“寧舍一頓飯,也要在球檯前練一練。”每逢週末吃過晚飯,我們全家便步行一里外的乒乓球館打乒乓球。我和爸爸媽媽以及球友打球中,練就了快速反應能力。身體結實了,思維能力也提高了。在乒乓球館,我還交上了不少乒乓球愛好者,他們老少都有。在他們當中有的人還請我當他們的小教練呢。有這麼多朋友,你說,我能不從心裏往外樂嗎?這就是網絡給我帶來的球之樂。

正因爲有了網絡,網絡改變了我的學習生活,我才更感快快樂樂,其樂無窮,更主要的是我在利用網絡學習的同時,我覺得我長大了,我成長起來了。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4

我是一個快樂的女孩,自以爲集天下所有的快樂於一身,心裏自然常常是陽光燦爛了,很少出現烏雲密佈的情況,暴風雨更是罕見。可是,像我這樣快樂的人也會因分數而發愁,也會因分數而悶悶不樂。在越來越多的考試中,我和分數有了不解之緣,我的生活漸漸變得離不開它,它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和分數相識還是在三年級上學期的一次考試時。那一回,我的數學考了98分,語文考了90.5分。次次滿分的我一下子變得整天愁眉苦臉,鬱鬱寡歡。我終於認識到了分數的存在,分數對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在考試過後,總要出現“分數”這個意義重大的名詞。分數也讓我感知到了對手的存在,稍不留神,被人就有可能搶走我第一的“寶座”。我變得愈加小心,生怕會出現這種情況。

雖然分數可以改變我的生活,但它也不是一無是處。分數高的時候,會讓我感到成功的快樂;而分數低的時候,又會讓我加緊學習,努力趕上去,也會有更多有價值的過去。分數也會給平淡無奇的學習生活帶來不可思議的樂趣。

說了半天,分數,到底是怎便改變我的生活的呢?請聽我給你“二兩棉花四把弓——細談(彈)細談(彈)吧!

原來我的生活無憂無慮,充滿陽光,隨着步入高年級,分數加重了我的學習負擔。不說期中、期末和摸底大考,光平時就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考好了,耳邊盡是表揚、鼓勵我“更上一層樓”的話;若是分數稍低了些,話就不同了:“平時老告你學習上不能放鬆,你偏不聽,考砸了吧?”,“某某同學的這次考試小有退步,希望他(她)能努力學習!”同學們也會說:“某某,你考的可‘真好’呀!”“我真‘敬佩’你!”“……”可以說,分書既改變了我的生活,還掌握了我的命運。只要它稍稍偏向別人一點,我就“遭殃”了。

得,不說了,再說監考老師改認爲我在作弊了。唉,時間快到了,我得趕快寫了。

縱觀考試大軍,一個個手拿鋼筆,眼盯試卷,做完的喜笑顏開,不會做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同學們心裏像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鹹味味俱全。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5

如果有人問,剛剛過去的二十一世紀的頭一個十年,是什麼最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會毫不疑問的回答:網絡。

不知不覺,網絡已經變成了我們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老婆這麼形容我:我睡醒的第一件事和睡覺前的最後一件事都是在上網。要我說,還不止,每天上班的8個小時,又如何能一時半會離開網絡?

我們不妨來數算數算,過去這十年,網絡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網絡改變了我們的通訊方式:十年前,我還在上大學,手機還是新鮮事物,我們家連座機都沒裝,我在學校如果想和家裏聯繫只能寫信;而十年後的今天,不光人手一部手機,我的弟弟妹妹表弟表妹也是人手一個QQ,手機上網時時在線,視頻通話更是讓我們和千里之外的家人如同面對面聊天,大大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網絡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十年前,我爲了買個便宜的手機,還要跑遍半個北京城;而十年後的今天,不用出門,你想買什麼,網上一搜價格便知,網上付款,第二天便可送上門。

網絡改變了我們的旅遊方式:十年前,我還沒有出過山東,對於任何一個陌生地方,圖書館是唯一能查到旅遊資料的地方;而十年後的今天,對於你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網上都有無數的遊記和攻略,藉助google地圖,你更是可以鼠標一點便可把世界各地看個仔細,一旦下定決心,只需網上定好機票酒店,第二天你就已經在那了。

網絡改變了我們的交友方式:十年前,學校裏還流行筆友,寫信和遠處的陌生人交友;而十年後的今天,層出不窮的社交網絡可以讓你的關係網絡急速的擴散,不經意間你就聯繫上一個和你多年未見的同學、同事。

網絡還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上班不再是讀書看報,電子郵件已經成爲公司裏最主要的溝通方式,所有部門的業務系統也都變成了網絡系統,更是讓我們的上班時間一時半會也離不開網絡!

還有很多,數都數不完…

十年前,我們開始考慮,有了網絡,我們能幹什麼;現在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是,離開了網絡我們還能幹什麼?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6

太奶奶的離去,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

記得小時候,週末常去太奶奶家住。太爺爺在我出生前便去世了,我只在照片中見過他的模樣。爸爸媽媽工作都比較忙,有時他們都出差了,太奶奶便獨自照顧我。我從小就貪睡。記憶中太奶奶獨自照顧我時,她老是不捨得叫我起牀。於是我就一覺睡到中午,一起牀就吃中飯。太奶奶做飯比媽媽還是差了一截,但是味道也不差,相比於如今中學的.飯菜簡直是美味佳餚。可我比較挑食,太奶奶做的飯我隨便挑些吃幾口就不吃了,讓太奶奶很頭疼。太奶奶最喜歡給我講故事,我聽也聽不進去,過一會兒走神兒了。等爸爸媽媽接我回家時,我還抱怨連篇。

到了國小高年級,週末補課漸漸地佔據了週末,我便很少在太奶奶家裏住了。通常一年就見面五六次。20xx年,太奶奶住院了。期間我也去探望了幾次,之後便藉口學業繁忙,很少去了。

五年級上學期,這是我國小最後一次運動會了,我還有兩個項目要參加。正整隊準備上場時,爸爸媽媽神情嚴肅的跟體育老師說了幾句話,便將我拉出了隊伍。

爸爸媽媽直接將車開到了醫院。媽媽去停車,爸爸拉着我的手,一路小跑到病房。一個瘦骨嶙峋的老人躺在病牀上。湊近一看,居然是太奶奶:面色蒼白,插着呼吸管,電腦上線條跳動着。爸爸拍拍太奶奶,太奶奶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爸爸指指我,湊到太奶奶耳邊,輕聲說:曾孫來了。

從未想過太奶奶已經病得這麼重,話都說不出來了。那天,我給太奶奶講了很多很多故事,大多是當年她給我講的。下午2點鐘,太奶奶陷入了昏迷。

第二天凌晨,太奶奶在睡夢中安靜地離去了。參加葬禮,大家默哀時,都掛着眼淚。可我突然發現,太奶奶留給我的記憶,有太多空白。從小到大,我與太奶奶交談的時間,也就不過幾個小時,甚至還沒有我每天睡覺的時間多,內容也大多是生活中瑣瑣碎碎的小事,沒有深度的交流。

沒有了太奶奶的陪伴,整個城市只有爸爸媽媽是我的親人。姥姥姥爺在北京,爺爺奶奶在西安;小姨在加拿大,大伯在美國。甚至爸爸媽媽,也年近半百了。

這改變了我的生活。從此,我更加珍惜與長輩相處的機會,孝敬,體貼他們。雖然進入了中學,學習的事務經常讓我目不交睫,無暇幫助長輩。但理解長輩對我們的良苦用心,在長輩勞累時送上一句問候,這難道不是孝敬長輩的一種方式嗎?

只有失去了,才珍惜;只有錯過了,才遺憾。我們,總是爭取未得到的,而忽略所擁有的。讓我們把握當下,等到失去了,不留遺憾。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7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媽媽要我選擇一門藝術課進行課外學習,以提高我的藝術素養,我選擇了書法。

於是,我就跟隨我縣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王大禾老師學習書法。從硬筆到軟筆,從楷書到行書,從顏真卿到王羲之,至今還在堅持練習,屈指算來已經有4個年頭了。在這幾年的學習書法過程中,書法水準一天天地進步,參加了各種書法藝術比賽、展覽,而且體會到了各種反映到書法藝術中的人生雜味、感悟,幫助我一天天成長,讓我懂得許多生活道理。

剛開始學書法時,王老師讓我按照《顏勤禮碑》一個字一個字臨摹。這本字帖是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字帖,也是許多學習書法者的入門通用教材。我不敢懈怠,一個字一個字地練了下來,一練就是兩年多。顏真卿的字十分硬朗,一筆一劃很有力度,很有氣勢,給人一種方方正正、工工整整的印象。待我楷書有了一定的基礎,王老師又讓我開始練行書,並按照王羲之的《蘭亭序》一字字臨摹下來,又練了兩年多。王羲之的行書平和自然、瀟灑飄逸,被後人評爲:“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給人一種圓潤、柔和之美。多年的書法學習,讓我在提高對書法藝術理解的同時,也從書法中悟出了許多人生的道理,提高自己人生的境界。

楷書,工工整整的書法風格,就好比做人要有正氣,剛直不阿,堂堂正正;行書,柔和圓通的書法風格,就好比做人要圓潤變通,靈活應對。書法中的道理跟做人是一樣的。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方正正,就像生鐵一樣,一扭就容易斷;但一個人八面玲瓏,圓滑透頂,總想讓別人吃虧,自己佔便宜,久而久之,誰還願意與這種人打交道呢?所以,做人必須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而內方。這是書法之中的道理,也是人生的道理,書法藝術規則與人生道理其實一樣的。

暑去寒來,我堅持不懈認真練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也嚐到了甜頭。我的書法作品先後獲得了溫州市、蒼南縣書法比賽、展覽一、二、三等獎。當我拿到獎狀和獎品時,我激動萬分,因爲這是我付出無數的汗水與精力所得的結果!更讓我激動的是,去年年底過年時,爸爸媽媽帶我去看望在農村老家的爺爺奶奶時,我還當場潑墨揮毫爲爺爺奶奶寫春聯。看到自己的孫子的春聯貼在柱子上,爺爺笑了。

書法改變了我的生活,它爲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楷書,讓我懂得做人要堂堂正正;行書,讓我懂得做人要回融會貫通,剛中有柔。

生活因書法啊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