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集合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集合7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1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過春節,人們總要貼春聯、貼福字、放鞭炮、吃團圓飯、發壓歲錢、看春晚電視節目。

每年過春節之時,就是我最高興的時候。春節前,父母會準備一大堆好吃的食物,會給我買好玩的玩具;春節期間,長輩們都發給我壓歲錢。春節前後,真的是有吃有喝,其樂無窮,還能收到數量可觀的壓歲錢。

過春節了,你瞧,家家戶戶掛燈籠,放鞭炮,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我們家也不例外,年三十那天上午吃完早餐,我拿起爸爸早已準備好的春聯,粘上膠水整齊地貼在門框上,叔叔隨手將“福”字倒貼在門上。爸爸在屋裏不停地翻找着什麼,只見他先是拿出幾盞紅燈籠掛到了大門口的屋檐上,接着又把一串串小彩燈掛在外牆的牆壁上。到了夜晚,接通電源的小彩燈一閃一閃的,好像天上閃爍的小星星。

在我鄉下的老家,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吃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團圓飯吃的是團圓、幸福之意。這一餐的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雞肉必須有,象徵着年年有餘的魚也要上桌,還有象徵着步步高昇的年糕也必須擺上餐桌。上桌後,全家人舉杯說出自己心裏的祝福和願望,團圓飯就開吃啦!

吃完年夜飯,爸爸帶我去門口放煙花,爸爸用打火機打火點燃導火線。只聽“啪啪啪”幾聲,煙花像一條火龍直衝雲霄,一朵朵美麗的菊花在空中綻放。煙花的色彩變幻多端,先是呈現紅色、再是變成黃色,然後再變幻出綠色、最終變成紫色……煙花的形狀也是奇異多變。看,一朵朵燃燒的煙花像天女散花,像銀蛇飛舞,像孔雀開屏……

五彩繽紛的菊花不斷在空中出現。

過春節,意味着新的一年的開始,我祝福我們全家人幸福安康,單元我的學習越來越好。

我期待明年的春節早日到來!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2

在我的家鄉過春節也挺有意思的,從臘八起,人們就開始張羅了,忙着採購各種年貨。如:春聯,鞭炮,燈籠,煙花。但是有一樣是人們無需準備的,那就是海鮮,因爲我的老家就是呂四,它面 臨東海,那裏海鮮可是特產哦。

聽說“呂四”這個地名可是有典故的呢,那可是八仙過海里呂洞賓的故鄉哦,呵呵。這只是傳說而已啦!所以每年假期我都要跟爸爸,媽媽去鄉下,趕上潮汛的時候還能 吃上好多特新鮮的海鮮呢,特別是夏天還能光着腳丫踩着沙子在海灘邊玩耍,抓抓石頭縫裏的小螃蟹,踩踩腳下沙泥裏的黃泥螺,能跟大海這樣的親近這種感覺真的好好,我愛家鄉的大海!

老家的春節有着很濃的中國傳統。除夕的晚上人人都在家守歲,一家人圍坐着一邊磕瓜子,一邊看着春晚的精彩節目享受着天倫之樂。隨着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只聽到噼裏啪啦一陣陣的鞭炮聲 ,原來是12點了,只見漆黑的夜晚舜時變得明亮了起來,天空劃過一道道美麗的光,五顏六色的花朵在星空開放,此時真是美極了!

第二天清晨打開門空氣中依然飄着濃郁的火藥味,農村的`過年可傳統 了,就這樣每天放着喜慶的鞭炮一直到年初五迎完財神呢,家家都是如此的。整個過年都是串門跑親戚,大人們聊家常,我們小孩們這時候可是最開心的哦,因爲可以收好多的紅包呢,哈哈。我的儲蓄 罐又有營養了!

時間過的真快,初五一過我也該離開外公外婆家要回上海讀書了,真希望下一個假期可以快點到來啊 !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3

春節就快要到了,家家戶都在準備。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了。

冬至前後,人們便把雞、鴨和鵝關到籠子裏,以減少他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餵養,到了過年時,家禽們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竈臺打掃的乾乾淨淨,殺雞宰鵝來祭“竈神”。

臘月二十五前後,人們選擇吉日把家裏的灰塵打掃的一塵不染,然後包糉子,爆米花,備年貨,忙的不亦樂乎。

除夕更是熱鬧非凡。外出打工的人也必定會在這一天趕回來。家家戶戶趕做年夜飯,到處是酒肉飄香,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門外貼上紅紅的對聯,有的人家還會掛上大大的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會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就是把錢放在紅色封套裏做成的小禮物。而且每一家都通宵燈火,看着每年必不可少的春晚,等待午夜鐘聲敲響,也就是所說的守歲。

大年七年級是春節的高潮。這天人們杜絕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的話,大人們要給長輩們拜年,給小朋友們壓歲錢。

正月八年級開始,人們便走親訪友互相串門,九年級一起牀便要把之前燃放的炮仗紙燒掉。“人日”“人勝節”“七元節”都指這一天——正月初七,傳說這一天是女媧造人的日子。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近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這天晚上,到處張燈結綵,猜謎踏歌,突出一個“鬧”字。這一天,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吉祥快樂。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農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4

春節是一年當中最盛大的節日,每個人的家鄉也都有着不同的過年的習俗,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的春節風俗吧!

臘月二十三,春節就拉開了帷幕。小年是“祭竈王”的日子,我們會供上香甜美味的芝麻糖和竈餅給竈爺。傳說小年那一天竈爺會上天給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功德與罪行,由此縮短或減少一些人的壽命。相傳只要竈爺吃了芝麻糖,就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幾句,這樣,過小年、祭竈王、吃芝麻糖的習俗就流傳開來。

臘月二十四,我們開始大掃除,乾乾淨淨的迎接新年,也有這辭舊迎新的寓意。

臘月二十五,也是大街上最熱鬧的時候,因爲大家都出來購買年貨,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開開心心的購買年貨,爲新年做準備。

臘月二十六,我們有着蒸花糕、炸丸子的風俗,花糕的樣子像一朵花,寓意着新的一年像花一樣紅紅火火,丸子寓意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

臘月二十八,我和媽媽一起貼對聯、貼窗花,看着那一個個美麗的窗花,感覺春節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去墳地請先人們回家過年,然後一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一頓年夜飯,然後在一起看春晚,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到來。

大年七年級,“噼裏啪啦——噼裏啪啦——”早上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我從甜美的睡夢中吵醒了。終於過年了!我穿好新衣服,去給長輩們拜年,最高興的就是可以收壓歲錢了!大家有說有笑,高興極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5

在東北,春節是有比較大的講究的,需要包餃子,扭秧歌擺桔樹,演二人轉,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還是包餃子了。

在除夕夜的晚上,在各種各樣的年夜飯裏面,餃子是不可或缺的一種食物,到了凌晨,就要開始蒸餃子,餃子象徵着對新的一年的寄託,在農村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就是牛蛙在用土製作人的時候,天氣是比較冷的,人的耳朵容易被凍掉,所以爲了能讓耳朵固定不掉,女媧就在人的耳朵上紮了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給軒做,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裏面咬着,這樣纔算是把耳朵給做好了,老百姓也是爲了紀念女媧,所以把餃子做成了耳朵的形狀,用嘴咬着吃,除此之外,在很多的餃子裏面,把其中的幾個餃子放進一些硬幣,有的人會覺得硬幣不乾淨,所以會換上其他的東西,這個也是象徵着吉祥如意的意思。

除了吃餃子以外,我們還要蒸很多的饅頭,這是爲了能夠迎接客人,如果飯菜不夠的話,那麼就可以用饅頭來招待客人,也可以在吃菜的時候就着饅頭一起吃。

七年級八年級是放鞭炮的最好時機,家家戶戶燈火通宵。整日整夜噼哩啪啦的響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即使在天台上也照樣放得起勁。有花、小串鞭炮、踩炮、搖炮……日夜不絕。這不停休的鞭炮聲,才真是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呢!這鞭炮的殘屑七年級八年級不能掃,掃了就會把好運氣掃掉,只有九年級才能掃哦!

這個就是我們東北的春節,我很喜歡過春節,過春節,不但讓我又長了一歲,還能帶給我很多的歡樂,所以我愛過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6

每年春節回老家時,高速公路上都會堵成長長的車龍,成了名副其實的低速公路。但今年春節我們提前三天回老家,避開了車流的高峯,只用了二個小時就輕輕鬆鬆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當天,爺爺奶奶爲年夜飯忙碌着,媽媽負責帶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則開始貼春聯。從國小一年級開始,每年春節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計劃着等我長到一米六時,讓爸爸當我的助手。春聯貼好燈籠掛好後,滿院都是紅通通、喜氣洋洋的。我再往巷子裏瞅瞅,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左鄰右舍全都貼好春聯掛好燈籠,整條巷子頓時映紅了天空,讓上覺得渾身暖洋洋的。晚飯後,我們開始敬香、放鞭炮,整個村子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天空也不時亮起絢爛的煙花。八點整我們全家開始收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節目就是開車子那個小品,我們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當然,睡覺前,爺爺奶奶、父母都會給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個大紅包,並叮囑大年七年級見人一定要講吉利的話。

大年七年級我被鞭炮聲吵醒了,便早早起牀,穿上新衣新鞋,給爺爺奶媽父母拜年,講了好多吉利的話,然後洗臉刷牙後開始敬香、放鞭炮。吃過早飯後,我便把父母的手機搶過來開始搶微信紅包、發紅包,忙得我的手痠痛痠痛的。

大年九年級,父母帶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舅舅、舅媽每個人都給我和妹妹妹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我呢?當然少不了講了許多討人喜歡的吉利話。大我十五歲已經工作的哥哥也給我買了一大堆我愛吃的零食,我可開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這個年過的可真快,我多麼希望每天都在過年啊!

我眼中的春節就是跟父母回到老家,跟家裏的人團聚在一起,喜氣洋洋,開開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長輩的紅包、拜年。哈哈!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7

元旦過後,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要來臨,過了臘月初八,就是所謂的臘八節,家家開始打掃衛生,蒸饅頭、買年貨。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我家鄉還有個風俗就是大年三十中午十二點要祭祖上墳,上墳回來纔可以貼對聯,貼門神,然後放爆竹,說明我們正式的開始過年啦。哦,對了,這個時候大人們都要去廟裏上香祈求來年平安。

奶奶說每年的年三十最忙,孩子們都乘着玩耍,大人們還要準備晚上的年 夜 飯,要在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之前做結束,這樣我們一大家可以高高興興的邊看邊聊邊吃。吃完團圓飯就開始放爆竹了,接近凌晨時大家就開始忙着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這是我們最興奮的時刻,屋內燈光通明,廳前煙花燦爛,屋外爆竹聲聲。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春節的第一天,奶奶催着爸爸和叔叔們要去廟裏搶着燒頭香。

年七年級早晨,天剛矇矇亮,就被轟隆隆的爆竹聲,鑼鼓聲震起牀了,這就是家鄉的“出新”,大人孩子們都穿着新衣服,出來笑呵呵的迎接新年的到來,大人們說這種儀式就是迎接喜神,村裏的爺爺叔叔們向着制定的方向磕頭燒香。然後就是晚輩給長輩拜年了,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將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隨後人們外出相遇也要互相笑容滿面的互祝新年好、新年吉祥,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從這天開始相互登門拜年。

有好多新年活動,比如舞龍燈,划船、踩高蹺、舞獅子,這樣熱鬧的景象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在我們家鄉元宵節還要捏面燈,晚上在孩子們玩花燈時會點上面燈,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盞,奶奶說這是明心燈,每年都要點,會一直守候到最後說誰的燈花大,誰的燈花多,來年誰會掙大錢!門口,院子裏,屋內外的窗臺上都要有,星星點點十分漂亮。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真正過去,我想每個人都有春節,但是每個人的春節都會不一樣的,而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