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推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作文【推薦】

端午節作文1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碰巧今天的戶外課也有幾個活動與端午節有關,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活動是:包糉子。

在包糉子前,有一位年老的老婆婆走到桌前給我們當包糉子的“教練”。她先拿起兩片綠綠的糉葉並告訴我們:“一定要把彎起來的葉脈朝下哦!”,然後把兩片糉葉交叉,窩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形狀,接着她放了點兒綠豆、糯米、五花肉和鹹蛋黃在裏面,她又拿起兩片糉葉包在了“漏斗”的口上,最後她拿出線綁在糉子上,一個糉子就做成了!

我學着她的樣子,好不容易纔做到了最後一步,一不小心我鬆了手,只聽見“嘩啦”一聲,糯米飛了出來,後來我決心要做好一個糉子,在那最後一刻,我成功了,我高興的跳來跳去。

我長大後,一定要把這種習俗傳承下去!

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來了,糉子來了,龍舟來了,快樂也來了。

端午節當天,我和老爸、老媽、大姑婆、二姑婆、大姑爺一起回老家過節,過端午節要幹什麼呢?當然要吃大名鼎鼎的糉子。哇!這糉子一口咬下去讓我知道了什麼叫“此味只有天上有,人間難得品幾回呀!”但是糉子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太粘人了,一旦它掉在了你身上,那麼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小鳥依人”。糉子有一些奇怪的吃法,比如糉子加點魚香肉絲的油那就成了“米香糉絲”了。加點辣椒和幾個小豌在上面就是“端午糉糕"了。

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因爲我們要紀念屈原。屈原在汨羅江自殺,當地的漁夫看到了這一幕,便划着小船在汨羅江江面上投下米團,爲的就是不讓魚來破壞屈原的屍體。而屈原爲何自殺呢?因爲自己想的辦法未被採納。

端午節在古代是盪鞦韆,划龍舟,吃糉子。在現代是一家人圍在桌邊一起吃飯,多幸福的一個場面呀!

這就是端午節,糉子來了,龍舟來了,快樂也來了!

端午節作文3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曆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

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爲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端午節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爲我可以吃到姥姥包的香甜的糉子。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姥姥家,剛一進門,就看見桌子上擺着一大盆糉子。我不由分說的拿起一個,就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是大棗餡的,甜滋滋的,又軟又糯,真好吃!吃完後,我才發現糉子上有綁着白繩的、紅繩的和綠繩的。我感到很奇怪,就不解的問姥姥:“爲什麼繩子有不同的顏色呢?這裏究竟藏着什麼玄機呢?”姥姥笑眯眯的說:“紅的是大棗和花生,綠的是蜜棗和花生,白的是豆沙餡的。”姥姥的心真細呀!於是我又吃了一個豆沙餡的。

吃飯的時候姥姥又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和意義,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了許多愛國詩篇,提出了許多治理國家的好辦法。但國君不聽,還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後來國家滅亡了,他非常悲憤,就投江了。屈原投汨羅江後,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去傷害他,就包了許多糉子投入江中。現在每到端午節人們都吃糉子就是爲了紀念屈原。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聽了姥姥的一番話,我想起了屈原的一句名言: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們要以屈原爲榜樣,在漫長的人生路上百折不撓、勇於探索。

端午節作文5

看着駕着龍舟的人們,我意識到它——端午節來了。

端午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當地漁民爲了紀念屈原往河裏扔用竹筒抱着的米,後來就演變成了糉子。

到了端午,人們也都忙裏忙外的,紛紛在市場上競爭,在廚房裏競爭,在餐桌上競爭,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爸爸便去了菜市場買菜,我和媽媽,妹妹在家靜候,等着爸爸回來。

爸爸回來了,我和我媽便到廚房裏包糉子,我學着媽媽麻利嫺熟的手法包了一個四不像,媽媽對我笑笑說慢慢學,就這樣經過了一上午的奮鬥,我熟能生巧學會了包糉子。

媽媽生起火開始蒸糉子,小饞貓妹妹流着口水說,我可以吃糉子了嗎?媽媽哭笑不得……

媽媽把糉子端到了桌上,早已如飢似渴的妹妹直接上手就抓,媽媽叫她慢點,直到吃到最後一個妹妹還不忘的說真好吃!大家都鬨堂大笑起來。

到了下午,我們一家四口來到湖邊,划龍舟,大家都穿着救生服蓄勢待發,駕上“龍舟”,原本想象中一路直行的小船在原地打轉,不

一會兒,撲通撲通幾聲,一家四口通通掉水……

就這樣,我度過了疲憊而愉悅的一天。

我愛端午更愛爲國投江的屈原!期待端午的再次到來,帶着思念和情絲吃糉子划龍舟,過龍騰虎躍的生活!

端午節作文6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

這天,我和媽媽到街上去買菜,我聞到一股糉子香。回到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又有哪些風俗?我便想去問媽媽,而媽媽卻說:“你自己去查書就知道了。“我心裏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幹就幹。

我找到了百科全書,翻開它,它說:“端午節這天,人們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

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時,媽媽叫我吃糉子。我看見香噴噴的糉子,情不自禁的唱着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作文7

大家肯定都知道端午節吧。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就會包好吃的`糉子,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等糉子煮好了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剝開糉子葉,聞到一股香味,裏面用江米包着的蜜棗,像一顆亮晶晶的紅寶石。一盤糉子放到了桌子上,那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好極了。因爲奶奶總是包許多糉子,送給親戚吃。

端午節,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後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爲端午節。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蒿等習俗。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爲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國的傳統佳節多精彩啊!聽奶奶說,賽龍舟是爲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作文8

今天是端午節,在莆田這算是個大節。從農曆5月七年級開始,過節的氣氛就濃郁得讓人期待。“七年級糕、八年級棕、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呵呵,也不知道我用譯得準不準。在莆田,這樣的節日總是讓人感到非常的溫馨。

吃過糕吃過棕,今年的螺就沒得想啦。呵呵,都是環境污染惹的禍,今年的“麥螺”也就是大家在報紙上看到的”織紋螺”因環境污染而成爲含毒的食物之一。可惜啊可惜!

今天是初五,在莆田的每一個院落裏,每一條巷子裏都飄着濃濃的“五味草”的清香。按照咱們這的風俗,今天是要用“五味草”煮出的水洗頭洗澡換上新衣服的。很慚愧,直到現在我還沒弄清楚是由哪些品種的草組成的。但那味道實在是好,洗過澡留在身上那芳草的清香,遠勝於任何品牌的沐浴露。

聽說今天涵江還有龍舟賽,真是嚮往極了!可惜,要上班,只能留一個永久的念想啦!

覺得在莆田這地方生活也不錯啦!若是在大城市裏,或許忙碌會讓我們不再爲傳統節日而用心,那麼生活的樂趣也將會隨之淡去許多哦!

小城自有小城的快樂,不是嗎?

端午節作文9

在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除夕,端午節,中秋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曰,這裏面還包含着一個故事呢!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是楚國的大臣。楚王原先非常重視他,可是後來因聽信讒言,將屈原趕出國家,最後使國家滅亡。屈原知道後非常悲傷,無法自拔,便跳入汨羅江自盡。老百姓知道後非常傷心,害怕魚呀、蝦呀什麼的會吃屈原大人的屍體,便紛紛扔糉子下去給它們吃。以便使屈原大人的屍體不被吃掉。

在端午節,我們還可以自己做糉子,先用糉葉包成漏斗形,再放一些煮熟的糯米,再放一些煮熟的綠豆,還有一點豬肉和火腿,最後放一個小鳥蛋,最後放進鍋裏煮熟,拿出來享用,香噴噴,讓你忍不住想咬一口。

在端午節,我們還可以看龍舟賽,看着大小哥在小龍舟上,銅鑼咚咚敲,吶喊鏗鏘響的威風模樣,心裏好生羨慕。當然,女孩子是不可以上去划龍舟的。聽媽媽說,她們小時候可以去浸泡一整天水,大人也不會管她們。還可以採草藥,在溪水漲上來時,她還用瓶子去裝聖水,誰肚子疼,喝了就不疼;誰眼睛朦了,洗一洗就亮了!真好!而且聖水放久了也不會壞,奶奶家裏就有好多瓶聖水。

我喜歡端午節,可以吃糉子,還可以看賽龍舟,真好!

端午節作文10

“五月五,是端陽,吃糉子,撒白糖……”依稀記得,這是我兒時背的滾瓜爛熟一曲童謠。只是,當時的那個誦着童謠的孩子卻早已不知去向。

小時候的我並不是太喜歡糉子的味道,但是對糉子樸實的外表卻是情有獨鍾……或三角,或四角,外面結結實實的裹着一層層綠得發黑的糉葉,給一條條五顏六色的線牢固的纏住。耐心剝開有些粘手的糉葉,便露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餡兒。大多是白糯米,晶瑩剔透,千百粒糯米渾然一體,中間鑲嵌着一兩顆玲瓏透亮的蜜棗,着實讓人不忍下口。

端陽這天,反而不及放假前兩日繁忙,清晨,閒來無事的我早早起牀,撩開窗簾,趴在窗臺上扒着窗戶看風景——天氣在此時很美好,冉冉升起的太陽闖過一撞撞的高樓大廈,將自己的光芒照射在柳、楊上,把原本無精打采的樹葉照醒。不算湛藍的天空上爲數不多的幾朵雲慵懶的飄蕩着。枝椏間嬉戲着幾隻小鳥,嘰嘰喳喳,不亦樂乎。

大街上,車來車往,好不熱鬧,卻沒有幾絲的節日氣氛,匆匆的趕去景點,又匆匆的趕回來,大有人在。他們只是想趁着端午三天假,好好的玩一通,卻早已忘記了這個假期的初衷——那個看被永遠傳承其實是早已被人遺忘的傳統節日——端陽。

不知何時,大家開始從冰冷的食物櫃中拿速凍糉子來過“端陽”。也不知何時,全家其樂融融團聚的場景開始漸漸離我們而去。

“五月五,是端陽,吃糉子,撒白糖……”不知這童謠能否永久的傳唱下去。

端午節作文11

“媽媽,我想吃糉子了。”“好呀!不過有個條件,那就是要自己包糉子。”媽媽神祕地說道。“嗯--好吧!”

首先,準備糉葉(箬葉),我們要認真挑選大小合適的糉葉,這個步驟很重要,關係到包的糉子是否漂亮。挑好的糉葉放水裏清洗乾淨,放盆裏備用。接下來,就得準備糯米了。媽媽說包糉子的糯米洗乾淨後要泡上40分鐘左右,在等待的時間裏,我和媽媽準備了各種口味的糉餡,有甜的、有鹹的。

很快,我們開始包糉子了,第一步,拿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糉葉,把它捲成封閉的三角形,接着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糉葉裏,同時放入喜歡的餡,最後用線緊緊的捆起來,這樣,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包好啦!

我和媽媽一起包了二十多個糉子,有不同的口味:肉、蛋黃、豆沙、紅棗……包完以後,我們把爐子燒熱,把裏面的灰燒得燙燙的,再把包好的糉子放進去。這樣做法能蒸出“鹼”味來,所以我媽媽老家那裏的人把這種糉子叫作“灰湯糉”。

灰湯糉蒸好以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肉糉,還沒到嘴邊,我的口腔就被“它”的蒸氣給燙到了。等“它”涼了,我咬了一口,哇,真好吃!恐怕連神仙都吃不到呢!

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我在放學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老師佈置了實踐的作業,拍端午節吃糉子的照片。

我回到家,看到媽媽在煮糉子,我問媽媽:“媽媽今天又不是端午節,爲什麼老師讓我們吃糉子呢?媽媽說:“因爲明天就是端午節呀!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裏想:我又可以吃上可口的糉子了。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我早早地起牀看到,餐桌上有兩個糉子,於是,我問了媽媽:“媽媽這兩個糉子都是什麼口味的呀?”媽媽說:“都是鹹蛋黃肉的。”然後,我看了看兩個糉子的外觀都差不多,我就隨便挑了一個,就在我剛要吃的時候,突然,我又想到了一個作業,老師說,在吃糉子時要看看外觀長得什麼樣子。於是,我就按照老師的要求仔細觀察糉子的外觀是三角形,而且是用糯米做的,在我吃到一半的時候看到中間夾着黃黃的鹹鴨蛋,當我再吃到一半的時候,我又看到美味的肉,我心裏想:這個糉子棒極了,讓人回味無窮啊!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除了能吃到那麼美味的糉子,還讓我懂得了要仔細觀察生活的細節!

端午節作文13

每年五月五,歲歲端午節.這一天,我國人民習慣飲雄黃酒,吃糉子,賽龍舟.這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出自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佐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革新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因此,遭到貴族子蘭,大臣勒尚和鄭袖讒害去職.

楚懷王死後,頃襄王繼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終熱愛祖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了楚國的郢都。楚國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滅,大約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當地老百姓聞訊,曾紛紛划船去救並把糉子投入江中,免得魚鱉去吃屈原的屍體。這就是五月初五吃糉子賽龍舟的來歷。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卻留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如《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離騷》爲例:這首詩共373句,2490字,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離騷》辭藻華美,想像豐富,文采絢爛,氣魄雄偉,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義傑作。

屈原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說:“屈平詞賦懸日月”。這代表後人對他的作品的景仰。

端午節作文14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今年的端午節還沒到,街邊的攤位幾乎都被賣糉子的佔據了。糉子散發出陣陣的清香,沁入了人們的心脾,讓大家也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被大家所感染,我們家也爲迎接節日的到來做起了準備。

媽媽起了個大早,我也早早被喧譁聲吵醒,爺爺去市場買包糉子所需的材料,有糯米、花生、臘肉等。爺爺一回來,大家便開始包起了糉子。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捲成筒,用各種材料填充,用多餘的糉葉封口,用紅線纏上,放入鍋中煮,不到三個小時,我們便吃上糉子了。

大家開心地吃着糉子,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下,見多識廣的爺爺給我們講起了吃糉子的由來: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他的想法遭到了朝廷的反對,楚王就把他貶到現在的湖南。不久,秦王便率兵滅掉了楚國。聽到這個消息,屈原萬分悲憤,誓與祖國共存亡,他抱着大石頭,投身汨羅江自盡了。當地老百姓十分感動,紛紛划着龍舟去救他,還向河中投食物,不讓魚蝦吃他。可幾天後,有人夢見屈原骨瘦如柴,十分疑惑,一名漁民說投入江中的食物被魚蝦所食。大家便用糉葉包起食物投入江中,讓魚蝦以爲是龍角而不敢食。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端午吃糉子,紀念屈原。

端午節裏吃着香甜的糉子,聽着爺爺的講述,我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一個小糉子,竟讓我品味到了一個愛國詩人的偉大情懷。

端午節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廚房裏都飄出一陣一陣的清香――糉子。

現在糉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着香噴噴的糉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我和爸爸搶着回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這天,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

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後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裏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便用米包成糉子扔進江裏餵魚。從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定爲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糉子、賽龍舟。

聽了屈原的故事後,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爲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