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古詩作文彙總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古詩作文彙總9篇

古詩作文 篇1

牧童古詩改寫

瞧!一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彷彿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着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裏拿着笛子,邁着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着草叢裏不知名的小蟲唱着美妙動聽的歌,擡頭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裏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麼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着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改寫《舟過安仁》春天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里乘船去那裏遊玩。來到安仁,楊萬里馬上喜歡上這個了地方,這裏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這迷人的景色裏,楊萬里聽到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張望,發現在不遠的河面上的一葉漁船上,坐着兩個很可愛的小孩,一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一個稍大一點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褲,在撐着船兒慢慢地前進。過了一會兒,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一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漿,船不動了。楊萬里覺得很奇怪,心想:他們在幹嗎呢?這時,他發現一個小孩撐起了一把傘,但是天氣晴朗,並沒有雨啊,這讓楊萬里很納悶:不知道他們想幹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楊萬里禁不住問他們:“你們張傘在做什麼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着船兒向前走,在利用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着船兒走啦,嘻嘻!”

楊萬里這時才恍然大悟,嘆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

古詩作文 篇2

春姑娘又邁着輕盈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了!瞧,到處生機勃勃,春意盎然!詩人葉紹翁想出去看看這一切從沉睡中醒來的“生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朋友家那萬物復甦的園子,便決定去看看。

詩人葉紹翁一路上興致勃勃地欣賞着美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在臨近朋友家時,詩人發現了腳下那綠色的苔蘚,正擁抱在一起聊天呢。它們隨着春風搖擺着纖柔的腰肢,談笑風生,開心極了,便不忍心去打擾它們,也生怕踩壞了它們。躡手躡腳地走到柴門前,詩人輕輕地敲着柴門,可久久沒有人來開門。“看來,好友不在園中,應該是出去踏青了吧。”正當葉紹翁掃興地準備離去之時,他無意間擡頭看到了一枝伸出牆外的紅杏,這枝紅杏有的競相開放,有的悄悄的露出了一點點,也有的杏花卻害羞地躲在了花苞裏。詩人想,是不是裏面的春意太濃了,使它透不過氣來?還是它們也想看看外面這生機勃勃的景象?望着這枝伸出牆外的紅杏,詩人腦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現出了園內那春意盎然的.景象:

幾棵參天的大柳樹像士兵一樣整齊地排列在池塘邊,纖柔的柳條輕撫着水面,好似幾位少女正在洗頭髮;而池塘裏那五彩斑斕的魚兒,穿梭在“辮子”中,好像正在捉迷藏呢!池塘另一邊是一片草地,小草鑽出了頭,好像在東張西望着什麼,遠看,猶如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綠毛毯;近看,綠草如茵,翠色yu流。在草叢中還綻放着許多五顏六色的花兒,白的像雪,紅的似火,黃的燦爛??它們爭奇鬥豔,美麗極了……

想到這裏,葉紹翁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一首千古名詩——《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古詩作文 篇3

古詩詞,想說愛你不容易。

我想乘一葉孤舟,重遊歷史長河。

擡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到“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詩詞,我喜歡。吟一首《江南好》,優美的意境便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龜雖壽》,“老當益壯”隨機浮現在眼前,我喜歡。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蠟燭春蠶,我喜歡。

不過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又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真是打心眼兒裏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那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也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便會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那悽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爲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絃。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依舊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爲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古詩作文 篇4

今天早上,我被廚房裏忙裏忙外的爸爸吵醒了,揉了揉眼睛,似乎還沉迷於美夢之中。爸爸說:“不早了,該起牀了吧?”我說:“馬上就好!”於是,我便飛快地穿好衣服,問爸爸早上吃什麼?爸爸說:“你等着吃美餐吧。”

“美餐來了!”隨着爸爸的'一聲叫喚,我便飛快地跑了過去。“唉,這是什麼美餐呀?不就是煎雞蛋嗎,爸爸,你可真會吹。”爸爸神祕地說:“這可是一首古詩。”“哦,是嗎?”爸爸見我這麼感興趣,就說:“你看,這兩個切半的蛋黃扣在蔥絲上,就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那蛋白絲撒在上面空曠的地方,多像‘一行白鷺上青天’啊!那遠處成瓣的蛋白不就是‘千秋雪’嗎?再看看這下面的蛋殼,猶如停泊的‘萬里船’。”聽爸爸這麼一解釋,我的食慾大增,想不到爸爸連做早餐都這麼盡心,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爸爸見我吃得這麼歡,更開心了。

上學路上,我心想:今天的早餐可真有趣!

古詩作文 篇5

小時候,我最喜愛的就是春天,然而當我走進詩的世界時,才發現冬天也是那麼美。詩人嘔心瀝血,爲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如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多麼地美啊,就像真的有這麼一幅畫面在我眼前閃動:雪在空中飛舞着,飛了一夜,它們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了樹枝上,一簇簇地,待到明早來看時,雪已經停了,它落在樹枝上,從遠處看,就像是梨花開了一樣。

我喜愛詩的世界,因爲我從小就被爸爸感染了。每當我睡不着的時候,爸爸就會在我耳邊吟誦詩歌,如:“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還記得爸爸講給我的.第一首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時我並不知道這首詩到底是什麼意思,只知道詩中有個霜字,所以應該是寫深秋的。由於爸爸從小的培養,我便更愛詩,特別是描寫冬天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直接讚美了梅花,雖然這首詩沒有提到冬,但梅花也是象徵冬天的意思。這句詩一直被我牢記在心,並做爲我的座右銘,時時鼓勵我,鞭策我。它讓我明白只要堅持就是勝利。人或許要經百磨、經百難才能成功,才能成才,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唐朝詩人柳宗元有一首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韓愈曾寫過一首詩“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還有……太多太多了,說也說不完。現在,我是越來越喜愛詩了,特別是描寫冬天的詩,所以我想說:“詩的世界等我,我來了!”

古詩作文 篇6

古代詩詞是我從兒時起就學習的內容,它不僅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還蘊含着深刻的哲理,給予我們有益的啓迪。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宋代文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的一首富含哲理的山水詩。蘇軾不僅寫出了山水的美輪美奐,還寫出了更深一層意思: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記得國小一年級時我不小心弄壞了朋友昊昊的飛機模型,當時因爲接受不了昊昊的責怪,我和他吵了一架,不歡而散。回家後媽媽給我講道理時就提到了這首詩,讓我冷靜下來,試着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如果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弄壞了,可能也會十分生氣而大發脾氣。於是我主動找他和解,後來不但很好的解決了問題,而且我們還成爲了更加要好的朋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這首詩讓我明白父母對孩子無私而偉大的愛和孩子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讓我聯想到我的媽媽在勞累了一天之後還要急急地趕回家給我做可口的飯菜,爲了讓我營養均衡,媽媽想盡辦法給我製作色香味美健康營養的各種美食,每天晚上媽媽還要耐心地輔導我學習。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媽媽買一些小禮物報答媽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憫農》。這首詩描寫了農民種田的辛苦和詩人對農民深深的同情。我小的時候,吃飯常把米粒剩在碗裏,爸爸叫我吃乾淨不要浪費,我卻不以爲然。上國小的時候,老師講到了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從播種到收穫要經過多少道工序,他們是如何在烈日酷暑下勞作的,從那以後我才知道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那麼來之不易,而我居然還浪費糧食,太不應該了。從那以後我吃飯時會把每一粒米都吃乾淨,爸爸媽媽爲我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古詩詞中蘊含着做事的智慧,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古詩詞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古詩作文 篇7

每每沉浸在空靈的詩行裏,就開始了尋山問水的旅行。在泛舟賞月的剎那,細聽最古樸最真切的聲音。

清澈的夜色裏,風中低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些或深或淺的心跡交織成曉風殘月,勾勒出地老天荒;有聲音沾着霧氣,吟着“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清絕蕩盡時光塵埃。輕輕柔柔的聲音念着這些文字,或歡愉或哀傷或懷念或悲苦,不忍唐突了它的`風雅美麗。

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便道盡時代的幾多盛奢,一個自由在詩中的風流才子,在歷史中走過。李白,你對月獨酌,卻“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光如華,清亮不似人間物,悠悠流轉人世俗塵,獨獨應了你的景;夜半飲酒愁更愁,卻又吟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塵世煙雲,你瀟灑走過。

你說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你吟“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你的幾許閒愁,江水難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你留下愁思縷縷,情傷切切,暮雨入畫,將離愁繪入這紙深秋。“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女兒家心事也曾讓兩眉羞,女兒家的嬌羞與靈動也曾淋漓盡致的展現“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事坎坷,物是人非後,“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易安,你也曾道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的壯語,怎一女子,享盡這穿越百年的孤獨?

在柳堤河畔,或佇倚危樓,且吟一首小詩,且聽一曲清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低吟淺唱,沉醉在唐風宋雨中……

古詩作文 篇8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誦讀古詩詞已列爲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國小階段的學生能夠熟練背誦一定篇目的古代詩詞。古人云:爲文之道在於厚積而薄發。國小生只有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量”的積累,才能充分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

學校一直就非常重視學生古詩文的背誦與積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人文修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爲了更好的推動與傳承悠久燦爛文化。本學期,我校對六年級學生的積累背誦情況進行了綜合素質競賽,本次競賽學校要求我們六年級採取全員參與、活動展示的方法,這實施過程中我作爲校本老師有幾點感受:

1、從積累的數量上就要求我們校本老師需要抓在平時,練在日常,真是: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2、學校開展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而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經典有《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老子》、《中華古詩詞經典》等重要著作。在每個年段分別體現出來,可想而知,經過六年的學習積累,我想學生的收穫將是極大的。國小是學生記憶的黃金時期,孩子們能將經典詩文爛記於心,用一生的時間去感悟,去踐行,定會終生受用的。在實施校本課程的時候,學校要求學生試着作詩和改詩呢!班中有一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寫到:“我喜歡中華經典誦讀,它讓我學會了許多知識,懂得了許多道理。”的確,在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

3、在老師和學生的努力下,古詩文誦讀逐步走向深入。古詩文誦讀最大受益者是學生。誦讀大量可以振奮精神,溫潤生命的詩文,將使學生受益終身。師生情感誦讀,字字句句,抑揚頓挫,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那一首首工整優美,寓意深刻的詩詞,宛如一隻短笛,吹奏出誘人的曲調,使人遐想,讓人感嘆,給人振奮,催人奮進。

4、古詩文的誦讀要常抓不懈。開展古詩文誦讀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長期堅持下去,不能流於表面化、表演化。我班利用晨讀、課前三分鐘說話、語文大課活動等多種方式,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向家庭延伸,喚起學生背誦古詩的熱情,並使這種熱情經久不衰。

5、我個人覺得古詩文誦讀要和讀書結合起來,班級要有自己的計劃,不要面面俱到,但要有班級的特色。

6、古詩文背誦要求四、五、六年級在背的基礎上要落實到筆上,要求會背的古詩要會默寫,這就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歸歸類,從季節、花草樹木、帶有數字的、描寫邊塞或軍旅生活的、描寫友情送別的、珍惜時間的古詩等積累背誦。這一點上,因爲正逢畢業,學生相對掌握的較好。

中華經典誦讀,好似一根無形的教鞭,鞭策着我們教師在工作之餘,勿忘“充電”。

學生們朗朗的誦讀聲至今縈繞於耳,通過開展古詩文的誦讀活動,不僅使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得以廣泛傳播,而且使學生在此活動中,提高了誦讀的興趣,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我們將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繼續深入地開展這項活動,讓“古詩文”這一華夏精髓真正沁入每個孩子的心田。

古詩作文 篇9

洛陽城裏,樹葉黃了,秋風瑟瑟地吹來,一片片無助的葉子,被那無情的秋風奪走了他們幼小的生命。天上那玉盤似的月兒發出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哦!今天是中秋節了!我不禁想起兒時全家坐在院子裏,吃着母親親手做的月餅,看着天空中的月亮那幸福的.情景。

眼下這淒涼的情景,勾起了我的思鄉之情。我坐在窗前,想起了遠在家鄉的親人,黯然淚下。我的心裏突然掠過一個念頭:不如我寫封信給家人吧!說幹就幹,我提起筆,洋洋灑灑地寫了起來,只是我擔心自己想說的實在太多,不知從何寫起。

“親愛的母親大人,您好嗎?親人們都好?不知道我的白白可好?”

這個白白是我的“好朋友”,它是一隻被人拋棄的小狗,我見它十分可憐,把它收留了。想當年我離開家鄉的時候,白白還追着馬車跑了很長一段路,看着它那奔跑的身影,冰涼的淚珠從我的眼眶中流了下來。

“它是瘦了還是胖了?聽說爸爸因爲整天在田裏忙上忙下,累得生病了,現在好了嗎?需不需要從城裏寄點藥來?院子裏的那棵桂花現在應該開花了吧!我好想念以前我和您在院子裏一起搖桂花的事兒,那時,我們整天沉浸在桂花的香氣中……”

“叮叮噹噹——”鈴鐺的聲音由遠而近,我知道捎信的人來了,只好擱下筆,把信疊得四四方方的,小心翼翼地交給他。當捎信的人正要出發之際,我喊住了他,他極不情願地把信給我,我打開已封好的信,可不知再寫些什麼,又把信封好交給他。看着他消失在茫茫霧氣之中,我這才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