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合集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合集8篇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 篇1

正月八年級,我們從邵陽回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好大,外公和外婆兩個人住在了一個大房子裏,有四室二廳。外婆說,屋子多,你們回來住方便。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回來,纔開心呢。家裏大,就不會顯得擁擠。

外婆家人比較多,我有兩個舅舅,兩個阿姨,所有的人過年在一起,很熱鬧。

外婆對我們說:“我不巴望你們能賺很多錢,給我很多錢,我只希望你們平平安安,小孩子健健康康就好。每年過年能回家看看,我們這兩個老頭也七十多歲了,也不知道還能在幾年,只是每年過年,能與你們在一起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外婆說這些話,我雖然有些不太明白,但是我知道,外婆是最疼愛我們的。 外婆希望我們每年過年能回來。我也喜歡外婆家。舅舅與阿姨們我也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但是從外婆的口氣來說,他們還是不錯的。

外婆與外公是很慈愛的老人。他們雖然老了,但是家裏很整潔,很乾淨,我想,他們年輕的時候,一定很能幹。過年這幾天,外婆不就一個勁兒的笑,看着我們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她都笑得很開心,特別是看見我和小弟弟,親了又親。外婆說:“我人老了,就希望每年過年看到你們這些小屁孩在身邊,叫我一聲外婆,我就知足了。”她又說; “隔壁的鄰居,有兩個孩子,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很遠的地方,由於工作的關係,每年都看不到一眼他們。人老了,總想多與自己的子孫後代在一起。”我聽了這些話,想起了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在。”這句話我總聽到爸爸也說起過,我也有些明白了,反正我們要孝敬家裏的老人,父母。多與他們在一起。

難怪有時候,電視裏廣告總是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也正是這個道理吧!過年必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不能忘記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民族傳統,而孝心更是我們小孩子從上就要具備的。以後我要好好聽爸媽的話,好好學習。

這個年我還過得真的不一樣了,不僅玩得開心,還學到了許多東西。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 篇2

中國的傳統節日,最隆重的就是過春節,在春節這天,人們的臉上都洋溢着快樂,每個家庭都非常的圓滿、溫馨。

在這個節日裏,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送壓歲錢。壓歲錢是孩子的護身符,保佑着孩子,在新的一年中平安,不受困難干擾。

記得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我一大早,打開門一看,外面全部是紅燈籠。我就問媽媽:“媽媽,爲什麼別人家都掛滿了大紅燈籠,我們家爲什麼也要掛呢?”媽媽笑了笑對我說:“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是新的一年的開頭,所以大家都掛紅燈籠。”媽媽還沒有說完,外面便傳來了一陣接着一陣的鞭炮聲,我嚇的一下子撲到了媽媽懷裏,媽媽把我的耳朵捂上,對我說:“不要害怕,這是吉利的聲音。”我一聽,把頭慢慢的從媽媽的懷裏伸出來,果然不怕這清脆悅耳的聲音。

一大清早,姐姐帶着我去給親戚拜年,先到了大伯家。姐姐立馬跪在地上,雙手扶地,把頭往地上一磕,我先是一愣,然後學着姐姐也給伯伯磕了一個頭,隨後他們就拿出了兩個紅包,給了我和姐姐,我打開一看,有兩張紅色的鈔票,我問伯伯:“伯伯,這是什麼呀?爲什麼要給我和姐姐?”“這叫壓歲錢,是長輩送給晚輩的祝福唄!”

我們向大伯表示謝謝。我發現包包裏不是隻有兩張100元,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着祝願我的文帝在新的一年裏健康成長快快樂樂。看完以後我在這張紙條的背面寫上:謝謝。

大約到了中午,姑姑、叔叔的,我的親人陸陸續續來到了我家,我給他們都一一拜年,然後他們分別就給我一份呀。哎呀,我一口氣可把我累壞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了團圓飯,我們圍着一張大圓桌,說說笑笑,開開心心。吃過飯以後我們又去超市買了許多東西。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 篇3

【-九年級作文700字:春節記事】

隆隆的炮竹聲喜慶而又熱烈,我醒了,雖然還有些許睡意,一看錶,才七點十分。側耳傾聽,隔壁房中悶悶的,依然寧靜。我便知父母仍在夢鄉里。

一伸手,便摸到了一本書,是《朝花夕拾》。於是我帶着倦意隨手翻看。“這是關乎一年運氣的事兒,千萬不可大意!”哦,書里人們也是要過年了麼?

“阿媽,恭喜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一直看到“我”吃完福橘。哦,是的,大年七年級早上要吃福橘呢,“這樣,一年到頭,順順溜溜……”一眼到此,我心念一動,從牀上一躍而起,以讓人眼花繚亂的速度收拾好自己後,我順手抓了兩個橘子——福建產的橘子——一邊剝,一邊推開父母的臥室房門,自己嘴裏嚥下一瓣福橘,立馬又向父母的嘴裏各塞了一瓣,父母個個一驚,還沒回過神來,我的祝福已然到了他們的耳畔“恭喜恭喜!爸媽新年快樂!”媽媽先回過了神,笑嘻嘻地回“恭喜小寶新年快樂!”這時爸爸才猛然億起怎麼回事,但嘴巴也已下意識地回了一句恭喜。此時,媽和我已笑成一團了。

正月七年級早上的“突然襲擊”讓這個家都醒了過來。炮竹聲仍未停歇,但喜慶的窗花已然躍躍欲試,要緊貼透亮如新的玻璃,給這個家多增添一份喜慶。

雖說早已忘記了剪窗花的的手藝,但對這個民間藝術的喜愛從未減退。一尾欲跳出窗花的大魚,傳達了“年年有餘”的祝願;一匹欲日行千里的赤兔,讓新年的好運氣如萬馬奔騰跟隨而來;一個欲歡快嬉戲的童子,稚嫩明媚的笑讓舊年的所有的煩惱駟馬難追……我享受着帖完窗花後的那一刻滿足,好像自己貼的不是窗花,而是滿滿的幸福。

春節的炮竹聲仍未停歇。春節的事情種種讓人懷念,喜歡春節,是喜歡春節的事。那是凡俗的小歡喜,簡單卻溫暖。“撲”,輕輕的一聲,心裏的花卻已經開了,花香滿園九年級作文700字:春節記事。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 篇4

“砰——砰!”煙花的聲響,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我習慣性的拿出手機,才凌晨三點多,就有人起牀了,我也趕緊起牀。放煙花的越來越多了。

奶奶在廚房裏忙前忙後。爺爺在堂屋祭神,燒香,並向老天爺祈禱我們今年能有一個好兆頭,爺爺做好這些事,奶奶的飯也做好了,各種各樣的菜。爺爺說:“饃不能吃完,要留一口。”不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餃子就出鍋了。這時,爺爺又說:“我們不可以先吃啊,要給老天爺,財神爺先吃。”吃完餃子,甜甜的湯圓就做好了,這一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小時,肚子都吃圓了。

吃完早飯,就是拜年了。爸爸一輩的,都結成一羣到長輩家拜年,媽媽也有自己的隊伍——跟着奶奶去寺廟燒香,爺爺則要到墳地燒紙,小孩子看家。所有大人的事情辦完了,就該輪到小孩子到乾媽家拜年了。過後,就是大伯一家、二伯一家、姑姑一家和我們一家,包括爺爺奶奶在一起吃飯,吃飯前大伯他們打麻將,姐姐和嫂子一起玩紙牌,媽媽他們在做飯,弟弟他們在玩遊戲,我們則是負責給他們端茶送水拿吃的。我們聚在一起,家裏都快裝不下了,各種的撞人事件接連發生,但每個人都是開心的。

家鄉的春節,裝滿了年味,充滿了喜悅,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洋溢着快樂的笑容。晚上我們一家人吃着晚飯看着電視,爺爺高興地說:“雖然今年過年花了兩千多元,但是我高興,兒子孫子都回來了。看着孫子坐在我牀邊問這問那,我非常開心。”說着,眼中閃着淚花,只不過沒流下來罷了。

我家的春節,就是在外地的子女和親人們團聚的時候。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 篇5

血濃於水,親情勝過美食!

——題記

以前的新年,孩子要新衣,家裏要整理,當然,更重要的是吃大魚大肉,所以,一過年,家裏好不熱鬧。現在,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魚肉想吃就吃,新衣想穿就買,年味兒也被沖淡了。但仍然存在的遊子回家的慾望,而且,這種慾望越來越濃……

年三十晚上,吃過年夜飯,我們一家三口圍坐在電視機前,欣賞着豬年春晚,節目中我最喜歡的節目是蔡明、華少主演的小品《擾民了你》,這個小品表述了在外打工的遊子因沒錢租房而四處奔波,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常年在外奔波的伯父……

伯父爲了家庭,爲了借貸的債務不得不出去打工,哥哥成績不好,又不肯吃苦,所以成績一直是倒數,再加上伯母的失業,伯父不得不堅強的撐起這個家。

想到這兒,我突然愣住了,急切地想打個電話問一問,伯父回家了沒有,經過又一年的歷練,皮膚是否變黑了,鬍子是否變濃密了,一向烏黑的頭髮是否也冒出了幾根顯眼的銀髮。

但伯父沒回來,春節期間兩倍的加班工資讓他不忍心買下那張通往家的車票,唉……

父親告訴伯父,哥哥通過自己的努力闖進了班級前20名,通過爸爸手機屏幕,我看到伯父臉上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似乎一年的辛勞在這一刻已不復存在了。真是這樣,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時序的更替在我心中留下最多的不是美景,不是美食,而是親情。親情是永遠衝不淡的記憶!親情是春節這個傳統節日留給我的最深最久的記憶,是春節最重要的意義!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 篇6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收穫和來年希望都寫進這小小春聯裏。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於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功能。因爲世上惡鬼都畏懼“神荼”、“鬱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後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爲“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餘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遊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節目,圍着熱氣騰騰火鍋,聽着窗外陣陣爆竹聲,一家人享受着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爲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豐盛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是體現了我們國家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生活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和諧與安寧。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 篇7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貼對聯,掛彩燈,吃餃子,放鞭炮,好不熱鬧。

除夕早晨,我從喜悅中醒來,換上新衣服,興奮地滿屋子跑來跑去,一會兒幫老媽擦桌子,一會兒幫爸爸貼對聯,一會兒往嘴裏塞塊糖。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飯菜可真豐盛啊!有紅燒魚、燉排骨……,還有我最愛吃的`雞翅,饞得我都流口水了。大飽口福後,我便近不及待地向爸爸老媽拜年,想快點得到那期盼已久的壓歲錢。

八點到了,一年一度的大餐---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今年的節目精彩極了!趙本山的小品《不差錢》逗得我們開懷大笑,劉謙的魔術妙不可言,舞蹈《森林舞會》中的動作栩栩如生,還有許多許多節目,都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十一點多,奶奶拿出與好的麪糰,準備包餃子,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中。別看我平時不怎麼下廚房,包出來的餃子卻是有模有樣,奶奶與老媽都誇我能幹。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了,我們邊看電視邊津津有味地吃餃子。咦,怎麼有個硬邦邦的東西咯了我一下,但我馬上醒悟過來,我吃着餃子裏包的硬幣了!我得意地向大家炫耀:我有錢了!我有錢了!

“奶奶快過來,要敲鐘了!”敲鐘時,我不由得跟着倒數起來:“十、九、……三、二、一,十二點啦!”窗外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我興奮地跑到陽臺向外看,美麗的煙花把天空點綴得五彩繽紛,有的像繁星點點,有的如同垂柳一般,有的則像舞動的銀蛇……,好看極了!

這個除夕我過得好開心,而且,我又長大了一歲!

春節記事的作文600字 篇8

那是我上二年級的一個冬天,我們一家和爸爸同事們來到了我們做夢都想去的地方——“雪城”哈爾濱。。在哈爾濱玩到大年三十後,我們就坐車前往哈爾濱最冷、雪最大的“極寒之地”——雪村。

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地把車門打開,人還沒動,一股寒流就搶先一步灌了進來,隨之又飛入了晶瑩的雪花。我急忙下了車,頓時,我就被刺骨的寒風包圍了,四周白茫茫一片,青灰色的天空中飄落着紛飛的雪花,好似天女散下的飛花,又像飛舞的白色精靈,它們悄悄的,悄悄的,覆蓋了整個大地。我看了好一會兒,纔在大人們的催促聲中緩過神來,心想:“這兒不愧是雪村呀,在瑞安誰有見過這樣的雪?”

終於,到了晚上,我們開始吃年夜飯,桌上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我都沒吃過,如犳子肉、醃肉、醃菜……至今仍令我難以忘卻的是紅燒犳子肉,據說是用從山裏打來的野犳子的肉做成的,它像五花肉一般的片狀,上面澆上了特製的湯汁,又鮮又嫩又有營養。

吃完年夜飯,,我們當然得出門玩雪啦!我們爭先恐後地衝出了門,隨便抓起一把雪,捏成雪球就向人扔去。“啪”,我一雪球擊中了老爸,我連忙向前一撲,趴在了一個雪牆後面,生怕老爸還擊我。我屏息凝神,手埋在雪中,像蚯蚓一樣向前爬去。等了一會兒,沒人發現我,我趁機翻過雪牆,向他們“突擊”。雖然大家身上被弄的都是雪,但誰也不在乎。笑聲、雪球飛遍了雪村……

除夕夜,自然少不了放鞭炮,我們買了各式各樣的鞭炮,鞭炮聲劃破雪村的靜謐,平添了不少喜氣。當然,最有意思的是睡火炕了。炕下是燒紅的木炭,一家人睡在暖烘烘的炕上,任憑屋外北風呼嘯,雪花紛飛,而我們甜甜地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