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快樂端午節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快樂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快樂端午節作文

快樂端午節作文1

星期一的早晨,天氣晴朗,沒等爸爸媽媽喊我,我就早早的起牀了,因爲爸爸媽媽告訴過我今天要帶我去崑山的蒙特利樂園玩,最令我激動的是,我們班有10個同學也要去這個樂園玩,我迫不及待要去參加這個活動了。

吃過早飯,我就坐上了爸爸的小紅車出發了,經過“漫長”的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酒店,抓緊辦理好入住手續,我們就直奔蒙特利樂園而去,到達了遊樂園門口,發現限流,我心急如焚,好在10分鐘後我們就被允許進去了。

一進樂園,我就邊玩邊尋找我的同學,我先玩了充氣的大蹦蹦牀,在這裏我遇見了我的同學沈嘉妮,我們又一起陸續碰到了其他的同學,我們在遊樂場裏盡情玩了好多項目,其中我最喜歡的項目是傳送球的遊戲,這個遊戲是把一個球放到一個機器的左邊進口裏,經過傳送管道就可以到達二樓呢,厲害吧!這個遊戲我樂此不疲的玩了好多次。到了下午4點15分,爸爸說我們要趕去跟同學們聚餐,我就很不情願的跟爸爸離開了遊樂場。

我們吃了一頓非常豐盛的晚餐,吃的我們的肚子圓滾滾的,然後我們就一起去酒店做端午節香包了,我是第一個做好的,通過做香包,我們瞭解了端午節的傳統文化知識。我們最後錄製了視頻,向老師、家長和同學們表達了端午節的祝福!第二天,我們吃完早飯就動身回上海了。

我非常期待我們下一次的親子活動!

快樂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到了,媽媽和奶奶一大早就帶着錢包去超市,提着大包小包回來了:碧綠的糉子葉、潔白的糯米、嫩黃的蜜棗、雪白的糖、紅通通的紅棗……

奶奶和媽媽纔到家,我就趕緊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也要包糉子。”媽媽說:“不行,等一會兒又給我添麻煩。”我不依不饒地纏着也要包糉子,媽媽只能勉強同意教我包糉子。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糉子葉卷一個三角形,小心翼翼地把糯米倒到糉子葉裏。等我拿起花生準備繼續時,轉過來看了一下,咦!糉子葉裏的糯米去哪啦?我用奇怪的眼神看着糉子葉。我低頭一看,啊!糯米全都掉在地上。我再看看糉子葉,這邊居然有一個洞,唉!就怪我粗心大意惹的事。

我再也不敢隨意了,又拿起一片糉子葉,把糉子葉捲成一個三角形,再倒進糯米、蜜棗、花生、糖、紅棗,把糉子包成一個完整的糉。眼看就要成功了,我不敢疏忽大意。拿出一條繩子耐心地打捆,系成一個蝴蝶結,終於做好了一個糉子。

媽媽把糉子放進蒸籠裏,過了一會兒就飄出了一股淡淡的香味,弟弟在睡覺中聞到了這股香味,就像《熊出沒》裏面的熊二一樣從牀上直衝下來跑到蒸籠旁說:“可以吃了嗎?”嘴裏不時還流着口水。奶奶笑着說:“還沒有這麼快,你這個小饞貓。”

“叮——當”糉子蒸好了。只見弟弟搶了一個握在手裏:“媽,燙!”就趕緊扔在桌上。不停地吹着糉子,過了好一會兒糉子才涼了。他再也等不了了,解開繩子就大口大口地品嚐着美味的糉子,逗得媽媽哈哈大笑……

快樂端午節作文3

今天早上,我來到商場裏,看到了我一直很想吃的糉子,咦?今天是什麼節日,於是我急忙跑回到家裏,看到母親在包糉子,我好奇的去問母親,母親回答道:“今天是端午節,是你最喜歡的節日,我聽了不禁笑了起來。”

於是,我便求母親教我學怎樣包糉子,因爲我的嘴饞,我才百般求母親。母親看我這麼有誠意,便說:“糉子要靠你自己來包,我在一旁做,你在一旁學”,儘管今天太陽公公沒有露出笑容,可我還是情不自禁的跳了起來。說幹就幹,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了糉葉、糯米、花生等物品,回到家中,準備開始包糉子。

首先,我把糉葉、糯米、花生等洗淨攪拌在一起,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然後再看下面有沒有小孔,若有,就裹緊讓那小孔沒有“逃生之路”,做完這一步,接下來是將攪拌好的食材放入“漏斗”裏,裹緊糉葉,用細線紮緊即可。包完後,把糉子放入蒸籠裏,大約要蒸一個小時左右。

叮!時間剛剛好,我把糉子從蒸籠裏拿出來,嚐了一口,啊!真是人間美味哪!

這次包糉子,讓我懂得了什麼事都不能光靠父母,更讓我懂得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重要性。

快樂端午節作文4

今天,可真開心啊!今天是端午節,父親說帶要帶出去玩,於是一大早我就興奮地起牀了。

“出發了”,我開心的喊到。第一站,河邊。今天的河邊熱鬧極了,人山人海,因爲今天有個划龍舟比賽呢!只見一紅一白的兩隻龍舟在激烈的比賽,後來父親告訴我,紅的代表樂清隊,白的代表柳市隊,我也和大家一起爲他們加油鼓勁。划龍舟比賽真是太精彩了!

第二站,老家。很久沒來老家了,今天一到,就看到大公大婆爲我們準備了很多糉子和雞蛋,熱情地招呼我們吃這吃那,不一會兒,我就被他們說的吃的飽極了。回來的時候,他們還給我們帶了很多茶葉蛋回來。

第三站,大舅媽家。這是最好玩的地方了,因爲我們下午要燒烤啦,這是我期待已久的。終於,燒烤開始啦。我忙着幫表姐們搬桌子,洗菜,很快就開火了。姐姐們說我還小,就讓我負責吃好了,但我堅持也要烤,她們答應了,在她們的幫助下,我烤了一串美味的雞翅,好吃極了,我也會燒烤啦!

時間過的真快,太陽下山了,我依依不捨地跟着父親回家了。這個端午節過的可真開心啊!

快樂端午節作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超市裏堵了個水泄不通:有的人在稱東西的重量,有的人正在試吃零食的味道,有的人排隊等待付錢……我們好不容易纔搶到一點做糉子的食材。

回到家,我們把材料擺出來,媽媽拿出一片糉子葉耐心地教我怎麼包。我認真看着媽媽的一舉一動。媽媽先把葉子折成漏斗一樣,接着放一把大米,再把紅棗、蜜棗、葡萄乾塞進去,最後再鋪上一層大米,包緊葉子後用線綁起來就好了。

我也開始學着媽媽的樣子包糉子,但總不能成功,米粒就像流水一樣嘩啦啦往下流,媽媽對我說:“要把洞扎嚴實點!”我小心翼翼的把糉子捏得密不透風,再依次放入材料。這回,我終於成功的包了一個糉子。

“吃糉子囉“媽媽把我們親手包的糉子蒸好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拆開了糉子,大大咬了一口:“啊!好燙啊!”誰叫我貪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全家人看着我的窘樣都笑了!我趕緊拿了一把扇子把糉子扇涼再吃,那一口咬下去甜滋滋的,我連聲說:“好吃!好吃!太好吃!”

我真喜歡這個端午節,既讓我學會了包糉子,又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細心,不能馬馬虎虎。

快樂端午節作文6

中國傳統節日很多,比如:端午節,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可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典故呢!

傳說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聽見自己的國家快滅亡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抱起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江河裏,人們聽到屈原已經去世了,都很傷心就划着船把飯投入江河裏,爲了不讓魚傷害屈原的身體雄黃酒撒入江河裏驅趕魚兒,魚兒就不會傷害屈原了。

到了現在,每年在五月初五這天定爲端午節來紀念屈原,在這一天包糉子,賽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媽媽在這一天也會把長長的艾條高高的掛在家門口,此時我最高興的就是可以吃到糉子了。糉子的葉子青綠色的有四個角但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確是三角形的可有意思了,每次我都會迫不及待的把糉葉打開,那股別樣的香甜撲鼻而來金黃色的糯米看起來是那麼的誘人,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美味一下襲擊了我的全身每個血管,太好吃了往往這時候我會一連吃了好幾個。

就因爲我愛吃糉子我真希望天天都過端午節。

快樂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據說端午節是爲紀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說的正是這樣的“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我喜歡端午節,是因爲這天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糉子,還可以看賽龍舟比賽,這對於我們小朋友來說是最開心的事了。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有着特殊的意義,端午節小孩子們都會佩戴香囊,端午節大家都會在家裏團聚,一起吃糉子,這一天我們都很開心。

今天剛好奶奶在家裏包糉子,我在旁邊看着,聞着極香的糯米味,攪拌着盤子裏的棗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這麼美味的糉子,奶奶說:“看你饞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能吃。”小時候我一聽到有人叫喊:“賣糉子,一元一個,絕對純手工。”我就吵着讓奶奶給我買,不知不覺長大了,每當聽到那個叫賣聲,我還是那麼幼稚的吵着讓媽媽給我買。我只是認爲糉子是一種吉祥和安樂的象徵,認爲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端午節還要賽龍舟,說起賽龍舟,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直到成爲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因爲可以吃到我喜歡的糉子,因爲我覺得我們還應該向屈原致敬,爲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以後我也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快樂端午節作文8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我叫糉子,人們以前也叫我“角黍”、“筒糉”。

現在我們來到了江北大道,不好!快跑!快跑!我差一點就被吃掉了。我還真是一個香糯可口的大帥糉呢!我現在的地位可高了——每逢端午佳節到來之際,我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下面,就來聽聽聽我的故事吧!

我的長相很特別,不是圓形的,也不是方形的,有點兒像三角形的,也有點兒像小腳的形狀。哈哈!我是不是很“與糉不同”呢!軍綠的外表是糉葉,長長的皮帶是一根彩繩,而我的身體是雪白雪白的糯米,還有一顆純潔善良的紅棗心。開始製作了,一位小朋友跑了過來,將兩片糉葉圍成了一個“蛋筒”,自信地把白白的糯米放進去,“譁—譁—譁!”小小的糯米從大大的洞中滾了出來,灑到了地上,收拾乾淨後,小朋友又重新圍好,把白白的糯米放了進去,再塞進去一顆紅棗之後,壓了壓,把剩下的葉兒折了過去,最後給我係上漂亮的彩繩,一個香氣撲鼻的我就誕生來。煮熟後的我,香香的,軟軟的,糯糯的,味道美極了。

我的生日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傳說:因爲屈原聽到了自己的國家滅亡了,很傷心,便投江自盡。人們聽了,便划船去打撈他。爲了不讓他被魚蝦吃掉,便把糯米包進糉葉裏投進江裏,讓魚蝦吃。就這樣年復一年,人們爲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這個習俗就流傳到了現在,我們的家族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哦!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也想品嚐一下呢!

快樂端午節作文9

今年的端午節,可與衆不同了,因爲,爸爸要把我送到我的大姑家裏去過節。因爲,過節的時候,我一個人被爸爸媽媽鎖在家裏太沒有意思了了,所以,爸爸就送我到我的大姑家裏去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好了,閒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就來說一說端午節那天的事吧!大家都快來看一看吧!

那天早晨,因爲不上學,所以,我就裹在被窩裏睡大覺,到7:59的時候還是沒有起牀寫作業。這時,因爲我姑姑買了早餐後和一些老奶奶在公園裏鍛鍊鍛鍊身體,然後就回來了,所以,他必須在8:00的時候纔回來。這次他回的時候來買了一些酒麩子,然後,姑姑說:“快起牀了,我帶你去超市裏買東西。”我一聽這話,就趕緊起牀了。

到超市以後,哇!那裏的人好多好多呀!都在買東西呢!我買了兩根冰棒,還買了一代龍泰膜片,聽說龍泰膜片很好吃,所以纔買的。還有,姑姑買了一些南瓜餅,還買了一些糉子、鏡糕、油餅、綠豆糕,這些都是過端午節吃的東西。中午的時候,姑姑帶我去了熱熱鬧鬧的市場,我在市場裏挑選了兩個荷包,兩條手鍊。回家以後,姑姑替我把手鍊拴在我的胳膊上,然後又把兩個荷包用別針固定在我的衣服上面,我高興極了,哈哈!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端午節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這天里人們要吃糉子、插艾草、栓五色……我們家也不例外。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早早起牀,在奶奶的帶領下把各個房間打掃地乾乾淨淨,隨後把艾草插在門楣上,碰到也在插艾草的鄰居,相互祝福。

回頭奶奶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要包糉子的材料,糉葉、糯米、蛋黃、豆沙、五花肉、絲線,攤了滿滿的一餐桌。我學着奶奶的樣子開始當起了“包糉子國小徒”,可是,不是上面破了就是下面漏了,要麼就扎不緊,好不容易用了五根絲線紮緊的,外表又是那麼的醜陋奇怪,奶奶看着這隻奇形怪狀的糉子忍不住笑出聲來。我的臉“刷”的變得通紅。奶奶指出錯誤,我恍然大悟,連忙把錯誤的步驟更正過來,終於包出來的糉子即可愛又美觀了。奶奶提拔我爲“糉子正式工”。我打開電視,之見正在播放龍舟比賽,畫面裏各隊在激越的鼓聲中你追我趕,我被緊張的畫面吸引,手不自覺得用力捏緊,直到糉子散架纔回過神來。爺爺把我們剛纔包好的糉子下了鍋,滿屋子飄着糉子的清香。

我被香味深深地吸引住連電視也不看了,就呆在鍋子邊,眼睛死死地盯着一鍋的糉子,彷彿怕它們隨時會逃跑。糯糯的香糉子在我的“監視”下終於出爐了,我津津有味的品嚐着自己包的五香肉糉,感覺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

快樂端午節作文11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爲屈原陳昔冤。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端午節又來了。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傳說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但也有人說端午節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到現在端午節還沒有十分確切的說法。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包糉子、掛香囊、賽龍舟。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做香囊。這一天一大早,我就在教室裏跟同學們一起做香囊。有的同學早早地做好了,驕傲地說:“我的肯定是最漂亮的。”有的同學七手八腳地看了看這個又看了看那個,還有的同學躍躍欲試。我看見布料、香包和珠子,心裏直癢癢。我想把這些材料做成一個可愛的紙老虎。我首先把五彩繩、流蘇繩以及木珠穿好,接着用五彩繩將兩塊綠色的主體穿好。然後把艾草放進去,再用針把香囊封口。最後貼上表情做好表面的裝飾,一個紙老虎香囊就做好啦!我暗暗地在心裏想:我要把這個香囊掛在我的褲子上。

在聞好聞的香囊時,我不禁感慨,端午節不僅僅帶給我製作香囊的'喜悅,更是提醒着我們要弘揚祖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

快樂端午節作文12

又快到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就會有很多美味,讓我一想起來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會把糯米放到一個臉盆裏,再給臉盆加滿水,把糯米泡起來。第二天早上,我發現米寶寶在臉盆裏吸飽了水,變得又白又胖。外婆說,這是糯米在發酵。外婆又把去年存下來的糉葉放在鍋裏煮了一下,然後就開始準備包糉子了。外婆把糉葉圍成了一個兜,接着把洗好的糯米和紅棗放進糉葉兜裏,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糉葉蓋在米上,最後用線緊緊地把糉子紮結實,一個漂亮的四方紅棗糉就做成了。就這樣,外婆又做了很多個糉子。然後,媽媽就把糉子放到鍋裏煮。終於,鍋裏飄出了糯米和紅棗混合的香味,我饞的直吞口水,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糉子好吃了嗎?”媽媽說:“馬上好。”糉子終於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甜甜糯糯的糉子,滿足極了。

除了糉子,端午節的晚上還會有一頓豐盛的晚餐,有涼拌黃瓜、清蒸黃魚、紅燒黃鱔,還有鹹蛋黃燒南瓜。媽媽明明說有五黃啊,爲什麼只有四黃呢?還有一黃是什麼?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是雄黃酒,據說喝了可以驅邪避毒的。不過,媽媽又說:“現在好像找不到雄黃酒了,所以我們就用黃酒代替,反正也有黃,一樣可以讓我們身體健康的。”我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各種習俗,一邊吃着豐盛的晚餐,真是幸福極了。

我喜歡過端午節。

快樂端午節作文13

端午,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吃糉子、插茱萸、吃“五黃”食品的習慣,我們家也不例外。看!家裏人正忙得熱火朝天呢!

爺爺奶奶正嫺熟的包着糉子,包好的糉子非常飽滿。正在包的呢?看,碧綠的葦葉包裹着紅棗,臘肉等食物,讓人一看就流口水;伯伯正在換艾草,新艾草有一股濃濃的味道,但我說不出來。媽媽正和伯母在廚房裏做菜,不一會,一道道美味的菜就出鍋了。而小孩子們沒什麼事好做,就去公園玩。哈哈,公園裏正賽龍舟呢:十幾條船上面坐了一二十個人,比賽開始了,船就像箭一樣“飛”了出去 ,觀衆們安靜的看着,知直到一條船贏了,才爆發出歡呼聲,那一瞬間,我想:這周圍是有人的嗎?

回到家裏,一桌子的飯菜早已做好,全家人坐在桌子旁,爺爺說:“今天你們難得聚在一起,大家都開心一些。”我們吃的吃喝的喝,弟弟又表演了一個節目,大家哈哈大笑。

晚上,吃飽喝足了,每個人都進入了甜蜜夢鄉,我想:大家其樂融融的多好啊!

這可真是開心的一天!

快樂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小時候過端午節是快樂無比。每逢這一天,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快樂端午節作文15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傳統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是人們爲了紀念屈原而來。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不忍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來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逐步發展成棕子。此外,端午節,在南方還有賽龍舟的習俗。

早上起來,我看見媽媽往門上倒插一種綠色植物,媽媽說這叫艾草,用來僻邪驅瘴,也是一種習俗。中午吃飯時,媽媽便擺上了好幾盤糉子,有果仁的、蜜棗的、豆沙的等等,散發出了濃濃的清香。我拿了一個,輕輕地剝去糉葉,裏面逐漸露出了一個光滑晶亮的糯米糉子,咬一口,甜絲絲,香噴噴,吃到嘴裏,粘粘的,味道好極了。

姥姥還給我買了香包,掛在脖子上,姥姥說有驅蚊的作用。沒想到這些民間習俗還真有它的作用呢!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