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屈原作文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你眼中的屈原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讚美屈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讚美屈原作文

  篇一:讚美屈原作文

蒼茫汨羅之上,煙波浩渺,水珠飄浮,樹閃影動,你的背影,好像就在昨天,你出生於楚國的名門之後。天生的你,應當享受養尊處優,受人愛戴,應當要有一種自高自大的神氣。

可你沒有,在七國分爭的春秋戰國時期,一聲響亮,震天動地的啼哭,震撼了整個楚朝,那就是你啊。你擁有與生俱來的優良高貴血統美好的名字。有卓越不凡的才能是楚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佔盡了天時讓人萬分羨慕,你正直不阿雖再次遭貶,你白色的衣袂在狂風中飛舞,你黑色的長鬚在暴風雨中飛蕩,這時的你,思維的火花在你的腦中飛揚,激憤的火焰在你的身上貫穿。你化激憤悲痛爲神奇,寫出了字字珠璣,貫古爍今的衆多偉大詩篇,《離騷》、《天問》、《九章》……

你有傑出的才能,但無用武之地,你有遠大的抱負崇高的胸懷,但卻因爲地不利人不和,最終只能以死明志。在你的身上,印證了詩人與英雄的悲劇,一生孤獨,沒有知音小人暗算,帝王不納,爾虞我詐,戰火連連無休止。你藐視達官貴人污吏,爲自己樹立了衆多敵人。也許你並不知道,自古以來忠臣總是非死即傷,總是討不到好處,或許你知道,但你那正直、不願拐彎抹角、潔來潔去的性子卻註定成爲你一生的絆腳石,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你已繪製好祖國的藍圖,正待實施。但,你的夢境很美啊。可那終究是夢啊。是虛無的、飄渺的,這個夢境已在搖籃裏就被殘酷的現實所撕碎,所扼殺。 你沒有安於現狀,選擇了彎曲坎坷的政治道路,你沒有棄楚投秦,義無反顧的爲這片自己所深愛的土地奮鬥、保衛終身,在你的心中。“生命誠可貴國家價更高。”你在聽說郢都被攻破之後毫無留戀的與這個世界告別,激憤、悲傷、痛楚,形成了巨大的火焰吞噬着你的心。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你的背影被浪花所掩蓋,越來越遠。只有枯木,殘花。

  篇二:讚美屈原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最初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在中國已經被神話了,我質疑這些被神話的人物。

按結果,屈原的百科名片是:

屈平,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我認爲屈原是個偉大詩人,很多材料上稱他是政治家、改革家,我懷疑他政治家、改革家頭銜,他認爲他是天降大任的政治家,而且極爲清高“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這有點自吹之嫌,春秋戰國,人才輩出,屈原決不是當時唯一才德之士。作爲政治家,受排擠,受打擊是件正常的事,他又沒受什麼迫害,卻“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我纔想不通他的作爲。漁夫勸他“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依我的看法,漁夫纔是個真正的智者,一個人是控制不了滄浪的清濁,他要了解自己和國家的能力極限,順勢而爲,至於改革家,不知他改革了啥,不能因爲改革這個詞時髦,就人人頭上都貼一個。屈原還是有很多選擇的,楚懷王的主意變去變來,說不定哪天又信任你了,就算楚懷王是扶不上牆的爛泥,楚國沒指望,你還是可以投靠其它國家嘛。

春秋戰國,愛國沒有升到後世高度,老百姓看此國統治者不順眼了,家當一收,說聲“BYE”,移到別國沒人攔你。生於一國,在另一國任職,比比皆是,張儀是魏國人,爲秦國相,蘇秦韓國人,掛六國相,象屈原這種生於一國,就要爲一國盡忠的思想,當是很稀少,想必也讓那當時客卿笑掉大牙,秦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爲廣攬各國人才。不想在這個國家做事了,換個國家打工也一樣,相當扔了一雙舊鞋換了一雙新鞋,沒什麼稀罕,人的流動是很自由的。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很有思想高度,我們對此加以讚歎。

  篇三:讚美屈原作文

對於屈原,人們縱說紛紜。“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將自己說成是世上最清醒的人,何等的傲慢,但卻一直堅守自己的原則,即使被流放,被排擠,但仍然堅持,那種堅持,那種不與世同濁的堅持是很少有人作到的。

可能有人會說,屈原很迂腐,既然有才,既然楚國不識才,他大可到其他國家去,爲何還要守在楚國,但也正是他對國家的堅守,國家的熱愛,那樣的堅持,才顯示他與當時其他有才能的人與衆不同,懷着對本國的愛,才使得他有了自己的根。

站在一個國家的角度看,他的確是很愛國,並一直堅持着去幫助國家發展,但他太過於堅持原則,雖然他的原則並沒有錯,但並沒有幫助到當時的時局,如果想讓國家時局得以扭轉,在陷入困境時,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不應因爲遭到陷害而放棄救國,如果他是真的想救國的話,他堅持個人原則,在某種角度看,並不是完全在救國,而是爲了保持他個人品行的高潔,他把個人原則看得比國家興亡更爲重要。就他所說,“舉世混濁”,“衆人皆醉”,他不願同濁同醉,那麼救國必然遭遇重重困難,並且他並不是一個真正懂得救國的人,他的方法過於直接,在那樣的情況下,他不懂得變通,而最後對生命的放棄,在某種程度上,是他對自我的解脫,如果他真正想要救國的話,就不應該用死來解決,因爲,死對他來說,是個人品德的維護,自我的解脫,但對於整個國家而言,並沒有實際的作用,只能是奸臣當道的形式更爲惡劣,讓他們的氣焰更加囂張。死,並沒有解決問題。雖然他曾試圖想辦法改善現狀,但他並不是一個能把救國堅持到最後的人,他唯一堅持的只是對個人品行的維護,似乎有點精神上的潔癖,他把這放在了救國的前面。其實從這也可以看出,屈原並不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很強的人,他不懂得勾踐的臥薪嚐膽,不懂得忍辱負重,不懂得國家利益大於個人,包括個人的精神。

當自己的理想沒有得到實現時,他選擇逃避,放棄。雖然,他那種精神,從哲學上,人的個人修養上,是很值得敬畏的,但從客觀實際來講,並不適合。他在那樣的狀況下救國,改革就應該預料到有重重困難,並且事情的走向不能在他的計劃之中,包括做人做事的方式,在當時的背景下,只要能救國,能改革,短暫的丟棄個人的原則是必要的,但他卻太過於執着於自己的原則。他本來有很多條路可走,但卻選擇了放棄,選擇了自己的人格,原則。

屈原的潔身自好讓我們看到他高尚品德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他缺少忍辱負重與犧牲。

  篇四:讚美屈原作文

一想到屈原,身着素衣長袍,腰佩陸離長劍,他那深邃的目光洞穿歷史迷煙,感動着一代代的中國人,也讓一代代的中國人自愧弗如。那滾滾的汨羅江水,是他的淚。水流不盡,他的淚卻盡了;那火紅的楓樹林,是他赤誠的愛國之心,楓葉落,他那愛國之心卻永不老。

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意義,不過爲愛而生,爲愛而死。他的愛永遠地定格在楚國黎民,那楚國江山是他深深的眷戀。能爲愛而死,屈子應無悔。

屈原爲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生中與周圍的惡勢力進行了堅強不屈的鬥爭,並以詩歌爲武器,傾吐自己的憂國憂民之情。他在文學上是一名巨人,但在政治上是一名弱者,他滿腹報國之志,一心一意輔佐楚王,力主改革舊制,舉閒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但終究無用武之地,含怨懷憤而死。他之所以有這樣的結局,一方面是由於頑固派當權,奸臣當道,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屈原的無能,他不能很好的完成變法革新的工作,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不能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屈原不懂得汲取經驗教訓,他首次被放逐後,走受到楚王重用,召回京城,但他絲毫沒有汲取經驗教訓,改變自己進諫的方式,處事策略和與奸臣鬥爭的方法,而是不管不顧,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終落得再度放逐,且這一去不回。屈原不重視當時的社會背景與等極制度。

再回首屈原的一生,與其生活在愁苦煩怨之中,倒不如一死了之,死是他最好的歸處,而且他還死在一個最佳的時機與地點。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們來傳頌的,他留下的不僅是燦爛寶貴的文化遺產,更是寶貴的精神遺產!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吃糉子的風俗習慣。相傳這天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爲了人民和國家的利益最終投入汨羅江,後來人們用端午節來紀念他。

  篇五:讚美屈原作文

你從幾千年前汨羅江中的浪花裏走來,與我相視一笑,那深邃的目光中閃過一絲辛酸。捧讀你的故事,我彷彿正與你在瀰漫着艾草芬芳的小屋裏對酒當歌,酒不醉人人自醉。

少年的你,謙虛樸實。

你憑着一紙《橘頌》而紅遍大江南北,年紀輕輕便面見懷王,且一見如故,相見恨晚。面對着莫大的榮譽,你不春風得意,反而更發奮圖強。懷着一腔熱血,你滿懷期冀地描繪着你未來的藍圖。

中年的你,正直清廉。

你雖身居高位,卻兩袖清風。寧願流放塞外,不願與小人同流合污。你憂國憂民,想改變日益衰落的國家,但無奈,你束手無策。

暮年的你,心如止水。

你被流放到南方,清貧困苦。然而,這小小流放之地當然束縛不了你那不羈的靈魂。你遙望着遠方一座座被攻陷的城池,眺望着敵國染血的鐵蹄,聆聽着戰馬的嘶鳴與百姓的哭喊。殊不知,郢都的刀光劍影映襯出你臉上滑落的兩行清淚。汨羅江濺起的水花吞沒了你的軀體,留下的只有一曲《懷沙》與一江漣漪。

屈原啊,你爲何不與奸佞小人站在一旁以獲得榮華富貴?爲何不默不作聲以保全自己的生命?爲何不順從君意更甚溜鬚拍馬?“只因我生下來就是一個鐵錚錚的男子漢,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好男兒!雖不跨馬提刀,但卻字字鏗鏘;容不得卑躬屈膝,容不得奴顏媚骨!”屈原啊,你是我心中一顆永不落的明星,是一樹永不敗的繁花。

只見他仰天長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遂策馬揚長而去。

塵土紛飛後,只剩一地辛酸的秋葉。

  篇六:讚美屈原作文

兩千多年前,是誰在分辨滄浪之水的清濁?又是誰不忍心國家遭難而懷石投江?又是誰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是誰懷着滿腔抱負卻落得國破家亡?

你的才華,你的抱負,你的憤怒,你的悲嘆,只換來了奸臣的排擠,楚懷王的昏庸,你心中的抱負無法揮散,你懷着難以仰制的憂鬱悲憤,在國家破碎.家人分離的昏暗中寫出了感慨千古.離恨交加的文章-------《離騷》。

你手足日戴刑具,頸上並繫有長鏈,穿着玄衣,披髮,在殿中徘徊。你悔不該將嬋娟託入着沼澤泥漿,你恨奸臣的勾結楚懷王的昏庸。

你不像後世的文人不停地哀傷自己報國無門,你只將你的赤膽忠心獻給國家而忘記自己。面對流放,你沒有反抗,沒有逃脫,沒有忿忿不平。有的,只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你的忠心耿耿,實在太真實了,感動了後世無數的人,卻從末被超越。

你的忠心耿耿,實在太真實,讓我彷彿能看見——

你就站在那裏,站在羅汨江邊,回望首都,然而那裏正泛起滾滾濃煙、火光沖天。楚國不再是楚國了,而是秦國的戰地了,你的眼神深情而又絕望,忍不住老淚縱橫。你有太多話想要訴說,卻說不出一個字。你又低下頭望着自己的倒影,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手腳都帶着腳鐐。但這些並不能掩飾你眼中的睿智。然而國已破家已亡,一人獨活,有什麼意思,你忽然抱起一塊石頭,大喊一聲:“吾與楚共存亡;”縱身向江心跳去,你忠君報國的火焰在冰冷的江水中悄然熄滅。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而猶末悔。”

當我們在歷史的`河邊駐足,遙望兩千多年前的你——屈原,誰能想到,你的一次人生之旅足足影響了中國千年。回望今天。中國已在騰飛,但我們仍然需要你的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照耀着國人的前進。

  篇七:讚美屈原作文

初次結識屈子,倒並不因爲欣賞楚辭離騷,而是奶奶在包糉子時給我講的故事——屈原投江,端午祭祀。奶奶並沒講他爲什麼投江,但在當時便認爲——屈原是個好人,隨着所見所聞的增長,“屈原”逐漸由模糊的輪廓變爲清晰的形象矗立在我腦海中。

一個頭戴草環,身披花卉,幾縷長髯,青須飄飄的儒氣雅士;一個嫉惡如仇,視忠如命,犯顏直諫,近乎極端的三閭大夫;一個懷才不遇,忠而被逐,信而被謗,以死守節的悲憤逐臣;一個記憶寫愁,滿腹憂腸,滿腦理想,訴諸筆端的偉大文人。

屈原擁有《離騷》,就擁有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席重地,屈原憂憤地投身入汨羅江,就在中國的忠貞篇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屈原終身執着美政之理想,古代開明政治家之謂也。

屈原是浪漫的。

一個浪漫的靈魂造就了一篇篇不朽的文章,開浪漫主義的先河。屈原是崇尚自由的,而他的自由不同於他人的放浪形骸。他追求美麗,把自己美美地打扮,把自己化爲香草美人。在他看來,只有按照自己的心願,處處追求美,追求外表和心靈的至美才是大自由。把黨人醜惡輕描淡寫,把自己高傲地化爲美女香草。即使屢遭放逐的境況下,屈子仍然能用此般超人之情趣,浪漫的骨格溢於紙上。

屈原是痛苦的。

如果僅以爲屈原是爲了作幾篇佳辭而大費周張,那就錯了。屈原始終是心繫楚國君民的。當屈原“疾王聽之不聰”時,何嘗不是苦悶;當楚王爲貪幾裏國土而絕齊時;屈原何嘗不是冒死強諫;當楚王放走張儀還寵信奸妃鄭袖時,屈原匆匆地從齊趕回,欲濟而不能空苦嘆;當楚王不忍一時之氣攻秦時,當楚王不顧後果出訪秦國時??屈原的一生似乎都在排擠之中,難怪會有“罪狀”之說。如果說浪漫是他的文風,那麼痛苦便是他人生的伴侶,把痛苦的情愫用浪漫傾瀉,更要忍受幾倍痛苦。屈原的痛苦大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先祖。痛苦亦是一代傳人的催化劑,惟有痛苦才能洗淨庸俗邪戾,使人卓而不羣。

屈原是傲骨的。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絕不隨波逐流,體染糟粕。孟子有“達則兼濟天下,窮而獨善其身。”陶潛有隱世遁退之樂,他們大多仕而不順則寄情山水,感傷古今,唯屈子有生之年,竭盡全力,死而後已。這是另一種傲骨,一種可以投江而不可容忍黨人的傲骨,傲得讓人不可思議。

有時會想,屈原很傻。只要睜一眼閉一眼,只搞好文學同樣名垂青史,何必太執著。其實,我們哪裏想到,沒有那樣一種碧玉無瑕,守忠近愚,屈原就只是宋玉了!

  篇八:讚美屈原作文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爲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鬱寡歡,纔去跳江,使得他鬱鬱而終。雖說,他是爲自己抱憾,爲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 行爲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爲國,才華橫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爲了國家,大 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着他對一切都放棄 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 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 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着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 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着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讚揚着他,但是,我讚揚他的忠心爲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篇九:讚美屈原作文

閱讀經典中的歷史人物,屈原讓我銘記於心。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不但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改革家,而且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我很佩服他。

屈原是一個愛國愛民的臣子,也是一個抱負遠大的人,他在一生中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爲國家着想,一心想讓國家強大起來。屈原在擔任左徒時,爲了楚國更富強進行了改革,使楚國強大了,也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當秦國假意邀請楚懷王到秦國做客時,屈原極力阻止,可楚懷王的兒子卻讓自己的父親去秦國,還把屈原治罪流放到了汨羅江一帶,結果楚懷王被殺死在秦國,最終秦國攻破楚國的都城---郢。屈原當時聽到這樣的消息,悲憤交加,他決心葬身魚腹也不苟且偷生。於是,在五月初五那天懷抱巨石投汨羅江,爲國犧牲了,直到今天,人們還包糉子、賽龍舟來紀念屈原,可見屈原是多麼的愛國愛民!他那寧可投江也不巴結那些小人苟且偷生的精神真讓我敬佩。

我覺得屈原還是一個忠於皇帝的人。屈原曾遭兩次流放,甚至在第一次被流放了五年,雖然被皇帝流放,可他還是一心爲國着想,天天盼着皇帝回心轉意,重新召見他任用他。那時有許多人都朝秦暮楚,屈原也可以到別的國家去做官,可他到死都沒有離開自己的祖國。

屈原這位出色的詩人,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詩。從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我更加感受到了他那感人的情懷。

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屈原那高尚的品德值得我學習。

  篇十:讚美屈原作文

穿越歷史的迷霧,遙望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江南汨羅江,隱約可見一位步履蹣跚,形容枯槁的老人踽踽行於江畔,他一臉的疲憊與滿面的塵灰難掩肅穆與莊重之色,而那雙盛滿了滄桑與迷茫的濁目在望向郢都方向的時候卻難以抑制地涌出了大滴晶瑩的淚水。

天地之間一片渾沌,人人緊閉雙目,不願醒來面對國家的衰敗。貴族們醉生夢死,緊抓住權勢與財富不放;百姓們水深火熱,漸漸消褪了往日的笑顏。舉世之間,唯有他一人保持着清醒與正義,但這清醒只能帶給他遠多於常人的痛苦,而對這個已入膏肓的國家毫無用處。如今已國滅家亡,空留這察察之身又有何意義?唯有用這清白的身軀血祭故國,才能消除內心的痛楚啊!於是,這位對於兩千三百年後的我來說顯得過分神祕與孤傲的詩人高聲吟着“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的詩句慨然步入清澈冰冷的江水,結束了自己如流星一般光輝但悲壯的一生。江水片刻之後便恢復了平靜,又不知疲倦地流淌起來。它給了詩人想要的安寧,而詩人留給它的則是一則龍舟傳說與一卷離騷古辭。 是的,他就是屈原。一個兩千多年來爲人們傳頌與紀念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騷體,開創了楚辭的先河。爲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與精神財富。他的偉大,光耀千古,“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但是,這是專家們的說法。在既不瞭解歷史也不欣賞楚辭的我眼中,屈原他是一個孤獨的靈魂,一箇中國文人的精神圖騰。

屈原是孤獨的,他是一個貴族,有着與生俱來的高貴與驕傲。他博學多才,機敏善辯,精通政治,滿懷興國的熱情。他聰明過人但卻十分天真,他沉浸於興國大業中卻忘了籠絡權臣,終致讒謗之禍。他的高潔使他無法容忍丁點兒髒污,於是他從此再也沒有再進入廟堂,再也沒有機會去實現他的理想。他的滿腹怨憤爲中國成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卻不能助他拯救衰亡的國家。無論是在昏聵無能,喜聽饞言的楚王身邊,還是在普遍信奉“與世推移、和光同塵”消極處世觀的國人那裏,他都找不到知音。夜深沉,心事有誰聽?滿腔的熱忱無處傾訴,他只能在流放地的悽風苦雨中苦吟詩篇,以稍減內心苦楚。

屈原一生坎坷,淒涼悲苦,但他的精神卻能光耀千古,爲歷代文人所稱頌。他最終獻身於故國,卻因此不再屬於那個搖搖欲墜的國家、那個晦暗血腥的時代,而屬於永恆的歷史。他知識淵博、情感豐富、滿腔熱血、懷抱理想、嫉惡如仇、蔑視醜惡、攻擊起來毫不留情、半分也不肯妥協。他處處不合時宜但卻始終不悔,直至生命最後一刻,這是一箇中國文人理想中的偶像。於是,在後人眼中,屈原不再是一個生命體,而是一個被無數代有氣節的文人賦予了各自精神氣質,深深崇拜的圖騰。

楚國是一個充滿神話的國度,而生長於斯的屈原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神話。他是一個天真而純潔的神靈,無法生存於這險惡的人世。他的到來,彷彿只是爲了向人們展示神祕的古楚風情,爲中國以莊重爲基調的文化壁畫上添一抹無法複製的鮮亮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