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讀書的作文錦集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讀書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寫讀書的作文錦集8篇

寫讀書的作文 篇1

如果你們一進到我的房間,第一眼便看到的書架,上面擺滿了密密麻麻的書,多得數不勝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加勒比海盜》、《楊家將》……從這些書中我獲得了一份無與倫比的快樂。

每天早上,我起牀後讀一本書,便有了開始一天學習的精神;每天中午,睡完午睡讀一本書,便有了精氣神兒;睡覺前,讀一本書,來總結今天學過的知識。從這裏尋找樂趣是天下無雙的。

我書架上的每一本書,都被我翻閱過許多次。那些感人情節,感人的場面,緊張的情況,冒險的旅程,全被我背得滾瓜爛熟,寫作文的時候我就會把它們加進去。這其中的快樂,何其多!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真有道理。多讀書,可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可使我們提高思考能力,對文章加深理解;可使我們學會換位思考,做比較。比如看《魯賓孫漂流記》,我們就可以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是我獨自一人漂流在小島上,無依無靠,什麼都沒有,我會怎樣?我是否會像他那樣努力地打造生活?

一個人如果認認真真的讀一本書,他就會進入到這本書裏的情節,如同身臨其境一般,真正的瞭解這本書,懂這本書的內涵。就算旁邊熱鬧非凡、鑼鼓喧天,他也不會聽見,正因爲他與書正在交流。

讀書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一個可以讀懂書的人,是一個有着充實靈魂的人。

寫讀書的作文 篇2

人生最美妙就是讀書的時光。臨窗讀一本喜愛的書無異於享受一次精神盛宴。對於人來說,書和食物同等重要,食物可以讓我們身體強壯,書可以使我們靈魂飽足。古人說的好,書“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

讀書的過程其實也是交友的過程。把自己融入書中的情節,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與書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邀孔老夫子一起談心,與李白對酒當歌,和林黛玉葬花吟詩,與蘇軾觀赤壁風雲,看孔明運籌帷幄、鞠躬盡瘁……。座擁書城,讀好書、交摯友。讓靈魂徜徉於五千年的經典文字間,任想象自由馳騁,享受哉,愜意矣!

翻開厚實的紙張,撲面而來幽幽墨香,光華如熙,任時光在書頁翻飛的間隙裏將流年轉換。漫步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奔走於靜默無聲卻鮮活的黑白文字之林,閱讀於我是快樂的,是我繁忙之餘不可或缺的一種減壓方式,它可以慰藉我的心靈,可以使我重新得到力量。

有位詩人曾說:“在書香裏跳躍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書香裏浸澤的生活,一定是美麗的生活。”我們的人生能夠到達什麼樣的高度,取決於我們觸摸過多少文字,品味過多少書香。經典的文字裏有智慧的啓迪,讀書可以滌盪我的靈魂,讀書可以爲我們插上雙翅,使我們飛得更高更遠。

寫不盡讀書的`好處,其實讀書就是讀自己,人生又何嘗不是一本書呢,成長的時光在一頁頁書頁上輕盈地翻動。而讀書於我,雖難達到飢時肉,寒時裘的最高境界,但它,確已成爲我親近人生的一種方式,最美不過讀書時。

寫讀書的作文 篇3

我看了一本成語故事書,裏面有很多成語故事,這個成語讓我有了感知。

我看了一個成語故事叫《百聞不如一見》,其實這個成語故事挺有教育意義的。

這個成語講的是:西漢時,漢朝老將趙充國兵前去邊關退戰。宣帝問他要帶多少人馬。他說“百聞不如一見”,由於兩地相距太遠,一時難以計算。《百聞不如一見》是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一見的意思。這個成語讓我知道了解一件事或物品,就算聽一百次,也想象不到是真麼樣的,要親眼看一下才瞭解的深一些。

這是我的讀書心得,這個成語讓我知道: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看一次。

寫讀書的作文 篇4

這個星期我一直都在看一本書,這本書非常好看,那你們知不知道那本書是什麼呢?還是我來告訴你吧,這本書叫《我們愛科學》。

《我們愛科學》這本書,裏面講了許許多多的科學故事,還講了非常多有趣的道理。對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有非常多,我來告訴你們吧。

在《我們愛科學》裏有一堆紙能槓起一輛汽車,我剛剛看見這個題目,我就有許多問題:紙是一個非常容易碎的,那爲什麼要紙槓起汽車呢?紙能槓起一輛汽車?真是讓我疑惑不解。

可是看到了結果,我才明白,原來是許許多多的報紙造成一座橋,讓車過去。有兩組造橋,讓車開過去,有一組失敗把車開到自己造的紙橋上垮了,而另一組成功把車開到自己的紙橋上,然後他們十多個人上到勝利的橋上,拍了成功照。這個科學家實驗讓我知道了,可以用紙造一座橋,也可以讓車過去,讓我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啓示。

我十分愛科學,但是我現在還小,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讀書,做一個科學家,爲國家出一份力量,爲全中國科學發展而努力奮鬥。

寫讀書的作文 篇5

書是一扇沉重的門,它垂青於每一個敲門者。它敞開的門扉裏,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盡的礦。走進書裏去,從書裏走出來,讓美麗的浪花滋潤你的心靈,讓動人的智慧樹起你人生的路標。

只有會讀,才能會寫。學寫作文,應從讀書開始。

片段一以書爲本

看一個人讀些什麼書就可知道他的爲人,就像看一個人同什麼人交往就可知道他的爲人一樣。因爲世界上有與人爲友的,也有與書爲友的。無論是書友或朋友,我們都應該擇其最佳者而從之。

一本好書就像是一個最好的朋友。它始終不渝,過去如此,現在仍然如此,將來也永遠不變。它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伴侶。在我們窮愁潦倒、臨危遭難的時候,它也不會拋棄我們,對我們總是一往情深。在我們年輕時,好書陶冶我們的性情,增長我們的知識;到我們年老時,它又給我們以安慰和勉勵。(斯邁爾斯《書友》)

蝸言蝸語

一本好書就像是一個最好的朋友,和好朋友談話其實就是談心。那份親切自然、無拘無束的心境,以及那種不計利害得失的相互感染,只有愛讀書的人才能體會得到。以書爲友,其樂無窮!

片段二多看一本書,多活一個人生

如果有人問我:你這一生感到最吃虧的是什麼?

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書看得太少了!……

可是,書讀得太少,只讀完國小就開始工作;從15歲出外到現在,30多年了,處處要付出比別人多的時間,勞心、勞力,卻不一定能獲得跟人家一樣的待遇,這樣的吃虧,纔是一輩子吃虧!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書,裏面有句話寫得真好:“多看一本書,多活一個人生。”說得實在有道理。我馬上把它抄下來,放在書桌上,作爲我的座右銘,讓它時時提醒我……多看一本書。(林煥彰《多看一本書》)

蝸言蝸語

“多看一本書,多活一個人生。”就是說,把書本當人生看,從他人的生活中汲取經驗教訓,擴大眼界,豐富自己。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僅僅依靠個人的直接經驗是不夠的,還要善於從間接經驗中學習有益的東西,而讀書就是向間接經驗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

片段三書籍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書籍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沒有上過任何學校,只要你願意去求教,它們都不拒絕。我讀過一點點書,最初是爲了從裏面尋找快樂和安慰,後來,是爲了從裏面尋找苦惱和疑問。只要活着,我今後還要讀一點點書,這是爲了更深地認識我自己和我同輩人知識的貧乏。

書籍,在所有動物裏面只有人這種動物才能製造出來。讀書,人才能更加像人。(嚴文井《談讀書》)

蝸言蝸語

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是小讀者的老朋友、好朋友,他的《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等作品,深受廣大小讀者的歡迎和好評。他在這裏談的雖然是他個人的讀書經驗,但對我們如何讀書卻有重要的借鑑作用。特別是他所說的只有讀書“人才更加像人”,實在太深刻了!

片段四閒書不“閒”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以後的成長,也得益於多看書。

可那時我生活在山東農村,而農村很少有書。特別是,家長和老師往往把課本以外的書統稱爲“閒書”。他們是不贊成小孩子看“閒書”的。老師甚至在課堂上大聲宣佈:“在學校裏、課堂上,統統不許看閒書!”據說老師是完全出於好意,因爲農村孩子能夠到學校唸書已屬不易。既然有機會到學校唸書了,就不能分心。尤其是閒書,壞在一個“閒”字上。農村講究勤奮,唸書則要勤懇。

但我還是千方百計到處看“閒書”。(李仁曉《“閒書”助我成長》)

蝸言蝸語

我們習慣上所說的“閒書”,通常指專業以外的書。實際上“閒書”一說,很難成立。書的“閒”與“不閒”,看對誰說。對有心人而言,世上無閒書,處處留心皆學問;對無心人而言,什麼書都是閒書,都無用處。書是寫給有心人讀的。只有有心人,才能嚐到讀書的樂趣。

寫讀書的作文 篇6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對書有不同的詮釋,而我覺得,書是一張藏寶圖,能引領我走進知識的殿堂,使我的知識更加淵博。

爲什麼我那麼喜歡書,還要從幼兒園說起。一天,爸爸媽媽提起《三國演義》,我疑惑不解地問:“三國演義好吃嗎?”爸媽見我年幼無知,微笑着說:“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到了我10歲的時候,媽媽買了本《三國演義》,說:“是該讓你長長見識了!”我望着散發着油墨香的《三國演義》,立馬與它來了個“親密接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一旦遇到一些生詞意思不懂,我就迫不及待地請教媽媽。聽媽媽講解以後,我覺得故事更加有趣了,我廢寢忘食地讀着,百讀不厭。我被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劉備的誠心誠意、張飛的勇猛、關羽的堅強所折服!這一本經典名著也讓我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遇到困難要鎮定自若,辦法總比困難多;做事不要太魯莽,衝動是魔鬼;對別人要誠心誠意……其中有一段令我記憶猶新的佳話:“藐視吳臣如小兒,單刀赴會敢平欺。當年一段英雄氣,尤勝相如在澠池。”它所體現的關雲長的勇猛,實在令人佩服!

告訴大家,只要多讀書,讀好書,既能增加我們的知識量,又能從中獲得樂趣。從現在起,讓我們行動起來,用知識來武裝自己。

寫讀書的作文 篇7

在人生這一條漫長的道路上,我們不能總是快跑,偶爾也要慢下腳步,欣賞旅途上美麗的風景;學習大樹的堅毅不拔;學習小花的溫柔婉約;學習如何享受人生。

我,是一位忙碌的國中生;每日的清晨,我和太陽都纔剛起牀,月亮柔柔眼睛準備入睡,而我一邊吃着早餐,一邊複習今天要小考的科目。放學之後不能馬上回家,還要拖着疲憊的身軀去補習班上課;但是就算在怎麼奔波,我還是會留一些時間給自己,使自己陶醉在我最喜歡的閒活動中。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是“閱讀”,徜徉在書海中,因爲書本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知識來源的堡壘;書本像一張地圖,帶領我穿古今中外,每當我拿起一書細細品嚐時,我的煩惱和憂愁,全部都溺斃在書海中。

記得上一個星期,我和最要好的同學大吵一架,當時,我的心裏既難過又憤慨,心想她怎麼可以這樣子對待我呢?一回到家,我將書包一甩,就躲到書房裏,想要用書本淹沒自己的情緒,我拿起一大疊平時絕對不看的古文詩詞,在快速翻閱的過程中,俄而間,我停住了,我看到了蘇東坡先生《水調歌頭》中的一句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忽然覺得自己好像在和蘇東坡先生對話,似乎他在告訴我:“妳爲什麼要因爲別人而影響了自己的情緒呢?人生原本就是在快樂和憂愁中交雜所形成的呀!”

“閱讀”在我迷路時,爲我指引方向;“閱讀”在我挫折時,爲我加油打氣;它使我在休閒時光中學習,在學習旅途中成長。

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是閱讀,它讓我品嚐了美味的人生。

寫讀書的作文 篇8

書”這個字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因爲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讀書,因爲書給予了我們知識讓我們從懵懂無知的小孩子搖身一變,成了會認字,會做人,會思考的少年,臉上永遠盪漾着歡樂和幸福。而成年,依舊遙遠,我堅信,書會伴着我們,每一分,每一秒,無論天南海北。

因爲小時候對書的好奇,所以讓我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小時候,我就愛捧着一本書走走停停,雖然不一定每個字都認識,不一定能把每一句話參詳,但我還是不知疲倦的看着,看着…… 到了二三年級時,我認識得字更多了,所以,我更加熱衷於讀書,甚至有點兒走火入魔,我知道,我將來一定離不開它了,它讓我快樂,讓我感動。我曾經想過,我爲什麼會這樣癡迷於它?雖然,我知道,那永遠也不會有答案…… 讀書的感覺好的,我每次見到一本書,就會情不自禁的把這本書拿起來看。看上一個小時是不成問題的,就算是看上大半天也不覺累。

當晚上,靜悄悄地,我拿起一本書來看的時候,彷彿自己進入了知識的海洋,置身於一個美好的境界。開始隨着文章中的人物去喜、怒、哀、樂——有的文章是充滿童趣的,讓我看到主角兒可愛的一面;有的文章是充滿悲傷的,是以第一人稱的形式來講述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主人公的悲哀;有的文章是充滿幻想色彩的,讓我看完這個故事以後,變得浮想聯翩......

當我看完一本書後,就彷彿品嚐過了一頓視覺上的盛宴。已經深夜了,當我拉開窗簾,仰望這深藍色的星空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愉快呀!此時,我嚥了一口唾沫,就像是把剛纔品味過的視覺盛宴都消化了,都溶入到了自己的身體裏,感覺現在的我更有智慧了。讀書的感覺真的很好!

讀書纔是我感覺到的最好的時刻!同學們,只要你們認真讀書,就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