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5篇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學到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所以我們稱生活處處是課堂。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學會怎樣保護環境;也可以從老師那裏學會當老師的不容易;也可以從父母對我們的關心中知道他們是多麼的愛我們、多麼的辛苦......我想讓大家知道我在生活中,瞭解父母很辛苦!

母親有一次下班回家晚了,因爲回來的路上堵車,一輛小汽車和一輛公交處發生了碰撞。媽媽爲了讓我別擔心,母親停10分鐘就會給我打一個電話。等第5個電話打來時,媽媽爲了快點回家,百年不跑一次的媽媽。大快步的跑起來。媽媽告訴我她快到家了。

這是已經7點半了。媽媽到家後連衣服也沒脫就走進廚房做飯。開始吃飯了,但不見媽媽的身影,原來媽媽又去洗衣服了,我讓媽媽來吃飯,可是媽媽說,明天沒有時間洗衣服。等我已經進入夢鄉時,媽媽又忍着飢餓給我檢查作業,勞累一天的媽媽,連晚飯都沒吃就去睡覺了。

第二天,我問爸爸,媽媽昨天晚上幾點睡覺的。把爸爸媽媽昨天晚上,乾的什麼都告訴了我,我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從那天起,我終於明白了,當父母的真難,所以我以後也會幫父母分擔一些,不讓他們整天都勞累的度過,我想讓他們開心地度過。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2

生活處處是課堂,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裏都隱藏着知識精靈,它們歡樂的蹦跳着。讓我不由的喜歡上了生活這個課堂,並且這個課堂深深地吸引着我。

生活這個課堂屬於我們,我們是課堂的主角,在課堂上我們可以盡情的展現自己的風采,一點也不必沉寂。

生活的課堂來自自己的觀察。任何一個事物或植物都是我們的老師,別看他們小而弱,然而它們給我們的啓示是巨大的,讓我們受益匪淺,受用終生。

一棵小草,在艱難的環境裏用力成長,永不放棄。它給我們的啓示就是:生命的潛能是巨大的,再惡劣的環境也不能阻擋人們對生命的渴望。

一隻年幼的藏羊爲母親尋找食物,是自己母親的生命得以延續。它給我們的啓示就是:我們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生活中出現垃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要知道:地球母親只有一個,我們要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絕不要隨手丟棄垃圾。

生活處處是課堂,並且它是多姿多彩、五彩繽紛的,生活的課堂就像一罈陳年老酒,只要你熱愛它,它就會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讓你回味無窮……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3

有人可能會覺得好奇怪,怎麼可能生活的每一個地方都是課堂呢?明明你只有在學校裏纔有課堂,在學校裏才能學到知識。在外面沒有桌子有沒有椅子,怎麼可以叫做課堂,再說那裏也沒有老師啊?這樣想的人都錯了,讓我講幾件事情給你們聽吧!聽了你們就知道了。

假如有一天,你獨自正往學校的路上走,你一邊走一邊吃着香蕉,你把香蕉吃完了,隨手扔在了地上,有個同學走過來,把香蕉給撿了起來,扔進了垃圾桶,你正好看見了。你肯定會慚愧的低下了頭。你不是也學會了以後不亂丟垃圾了嘛!我在跟你舉幾個例子吧!

比如,有一天,你走在操場上,有一隻小鳥掉到了你面,你看了看,發現他受傷了,但你卻把它扔在地上,置之不理。後來,有個人把它放在手上,包紮了起來,後來小鳥好了!你看到別人這樣做,也學會了做什麼事要學會保護別人,甚至動物,他們也有生命。

現在你們相信了吧,課堂不是隻能有桌子椅子組成的,也不是隻有老師你才能學到知識。

生活處處是課堂。只要你會觀察生活中的課堂。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4

在生活中的每一個地方,就是我們的課堂;每一種東西,就是我們的教材。我們在這樣的課堂上學到不少東西。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來到外婆家後面的田地玩耍。突然,在地上發現一隻蝸牛。這隻蝸牛大約長兩三釐米,頭上的兩根觸角,一根長一根短,在一釐米處的地方上有一個小殼子。我轉念一想:這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啊?一想到這個,我便滿臉愁雲。過了一會兒,我便把蝸牛抓進屋裏。我拔了一片菜葉,弄了一頭死蒼蠅,還拿了一片樹葉,把他們放在了蝸牛的面前。只見,它先用長觸角在上面碰了幾下,又用短觸角碰了碰。最後,在菜葉上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我不看還不怎麼樣,一看嚇一跳。蝸牛喜歡吃菜葉,照這樣說,蝸牛是害蟲。我又想;可是蝸牛爲什麼要用長觸角碰了碰,再用短觸角碰了碰,才選擇菜葉吃了起來呢?我打開電腦,一查才知道。那根長觸角是蝸牛的眼睛,短觸角是蝸牛的鼻子。“哦,原來是這樣啊!”我高興地說……

一隻小小的蝸牛,竟會引起一連串的.“問號”。最後,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道理在課堂上也不一定會明白,只有親手試驗了,纔會明白,纔會牢記於心!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5

生活處處是課堂,只要你留心觀察,身邊的每一樣事情都是要學習的,不是能一下子學會的。

今天我來到奶奶家玩,只見奶奶將一根根樹木拖來,直是力大無窮。不過,這是要幹什麼?原來奶奶是要鋸樹。

“鋸樹!”我一聽,心想:“鋸樹,這麼沒意思的事,我纔不幹呢!”但是看到奶奶在鋸樹,手覺得癢癢,終於我被鋸樹征服了。

我本來以爲鋸樹非常簡單,無非就是把鋸子一推一拉……一段木頭就好了,這可難不倒我。

我把鋸子放好,準備開始,可我剛一拉,鋸子就離開了這個位置,怎麼回事,我拉了好幾遍,鋸子終於不動了。我一推一拉,鋸得比較順利,可是過了一會兒,問題又來了,鋸子鋸得時候老是磕磕碰碰,有幾次還差點讓我摔倒了呢!

一段木頭鋸完時,我已經滿頭大汗。看起來簡單的鋸樹,做起來卻很難。

接下來,奶奶很輕鬆地鋸完了整棵樹,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奶奶常年鋸樹,已掌握了技巧,所以很輕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生活處處是課堂。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6

生活處處是課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

生活教我做一個節約的人。

“節約水資源”、“節約用電”……這些已經呼籲了好幾年了,可是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做到呢?這些提倡似乎已經成爲我們的口頭禪,但這不過是一個口號罷了。我們總是在出門時燈還開着,用完了水卻不記得關上水龍頭,電風扇和空調一天到晚開着……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卻反映了現在的人的社會公德。

生活教我做一個環保的人。

幾千年前,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的大家園,高山、綠水、白雲、青草、紅花、黃土,加上蛙叫、蟲鳴、鳥唱,簡直比仙境還美。可是數千年後的今天,山不再青了,水不再清澈甘甜了,白雲不再是密密麻麻一大片了,小草也不再綠油油的了,花兒也不再嬌豔了,土地也不再肥沃了。城市裏到處都是汽車的“吶喊聲”,排放的廢氣污染了我們的母親河,許多動物都被人類殺絕了……這還是我們的那個美麗的大家園嗎?

生活處處是課堂,生活告訴我要做有公德、有責任、有使命感的人。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7

生活處處是課堂,我們許多知識都在課堂上,有些知識可以不再課堂上學,課堂上豐富多彩,現在就讓我們進入這個有趣的課堂吧!

星期六的早上,我看見家裏又髒又亂,就求媽媽教我做家務。媽媽說:“我們現在來清潔吧!”我先去拿了一把掃把,媽媽說:“掃地要從後掃到前,不用太大力,但要掃乾淨。”我就聽媽媽的話試掃了我的房間,掃完了我叫媽媽檢查一遍,媽媽說:“很不錯。”這是我開心極了。我在拿了一條布子,叫媽媽教我怎麼擦乾淨,帶着這個疑問就去問媽媽。剛見到媽媽也在擦,我偷偷地溜在他的身旁“偷師”,看了一會兒,我終於知道怎麼擦了,就趁他一個不留神,又溜回去了。我拿了一個盆子,擰開水龍頭,放了清水,再放一點洗潔精下去。走到房間,我拿起了布子擦了起來,每擦一到地方,我都會注意細節,都會檢查一遍。但有一張桌子有一條縫,很難擦乾淨,怎麼辦呢?媽媽就跟我說:“你用中指拿着布子擦就可以了。”學者媽媽的樣子我把桌子擦乾淨課。媽媽還誇獎我是個聰明的孩子,一學就會了。是很難,但只要我們用心去做,都會把它做好。

這是不是一個有趣的課堂?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8

擁有淵博的知識和學會做人的道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但不要以爲只有在課堂才能學到,在生活中也能同樣學到,關鍵是你能不能善於觀察、用心感悟。

前幾天,媽媽讓我到超市買鹽。剛走到超市門口,我就看見一個乞丐坐在那裏。我真不想進去,真不想聽到他那可憐巴巴的乞討聲:“各位行行好,賞幾個吧;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我聽後,更加反感:便急忙往裏走。

匆匆選了一包鹽,付了錢,正要走出大門的時候,“當----”一聲清脆的硬幣落入盤子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我轉過身去,只見那乞丐在不停地朝着一個小孩說:“謝謝”。我爲他那淳樸、善良的行爲而震驚。同時,一種慚愧之情在我心裏油然而生:我怎麼連個小孩都不如呢?就算不幫助他,也不厭煩和鄙視他呀!於是,我走向他,在他盤裏投下3兩元的硬幣。

“當、當、當……”我身邊傳出了好幾次這樣的優美的聲響,同時傳出了好幾次感激的話語。

從這件事中,我改變了對乞丐的看法,並明白到了一個道理:社會不會遺棄任何一個人,因爲“人間到處充滿真情。”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9

“生活處處是課堂”,這句話說的也不無道理,想想,自己曾經在生活中是否有一些發現呢?

有一次,我看到魚缸裏的金魚不停地來回遊動。於是,我起了好奇心:魚來回遊動是不是跟它的尾巴有關係?我抓起一條金魚,對它說:“小魚,爲了我的一次試驗,先犧牲一下你,對不起哦,我想你一定會原諒我的,對嗎?”然後,我拿來一個剪刀,把它的尾巴剪了,我又把它放回了水中,它不會動了,似乎死了一樣。我既傷心又高興,傷心的是我失去了一條小魚,高興的是我獲得了一個新知識:原來,魚遊動與尾巴真的有關係。

還有一次,那是一個很熱的中午,我看見地上有幾隻螞蟻,我想知道螞蟻有幾條腿,但是螞蟻太小了,再加上它來回爬,根本就看不清楚。於是,我拿了一個放大鏡。心想這次一定能看清楚了,令我想不到的是:我剛把放大鏡放到螞蟻上面,這隻螞蟻居然死了。我又有了一個新發現:螞蟻在陽光下,如果用放大鏡照的話,螞蟻就會被曬死。因爲放大鏡把太陽光聚集起來會產生高溫。

“生活處處是課堂”,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有時候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上一課。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0

生活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給予了我們許多知識。其中有一件事讓我終生難忘。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有氣無力地躺在沙發上拿着遙控器撥動着電視頻道。這時,爸爸走了過來,看見我這模樣,便對我說:“兒子,你不是想學自行車嗎?今天我有空就幫你練練吧!”我聽後,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爸爸先把我“武裝”起來,戴好帽子,護膝和護肘,便出發了。以前的時候,總認爲騎車很簡單,不用費很大的功夫。我上了車,剛騎了幾步,因爲重心太偏,就來了個人仰車翻,兩隻手都磨去了一層皮,有一隻手還出了血,車簍也磕的七零八落。這時,我才知道“萬事開頭難”呀!

爸爸見我如此狀況,急忙跑過來扶我起來。我不甘心,再來一次,遭遇和上一次的差不多,一個剎把也失靈了。我垂頭喪氣地坐在旁邊的大石頭上,心想:哼,再也不學了!

這時爸爸過來,對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一定要堅持。”我聽到爸爸的鼓勵,又振作起來,信心十足,繼續訓練。

經過多次的失敗跌倒了爬起來,我終於學會了騎車。這次學騎車的事情,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我從中明白了: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真是生活處處是課堂啊!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1

去年我剛剛搬進新家,一開始坐車的時候,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我邁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車站,此時,天色已暗了下來,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來,我一個人在站臺等了很久,一輛“59”路公交車才緩緩開來。車行了很久,我看看周圍景物一下呆住了,59路不是該從後宰門那走的嗎,怎麼走到夫子廟了,我趕緊下了車,望着望去的那輛58路我全明白了。幸好這裏離93路公交車站不遠,我走了十分鐘就到了。我捏着全身上下僅剩的兩元錢上了車,很想打個電話給爸爸,可惜手機沒帶。我把身子倚在欄杆上,希望從中尋找一點溫暖。車行到月牙湖這站的時候,我不小心被別人推了一下,跟着別人一起“下’了車。我的心幾乎絕望了。明亮的路燈,川流不息的車子,這些對我都沒用,我能靠的只有自己,爸爸是不會知道我在這裏的。我把冰冷的手插進了口袋,昂起頭,邁開腳,重新燃起了希望,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對我不算什麼。我獨自在美麗的月牙湖畔奔跑着,臉上揚起一抹恬靜的微笑。

這對平日裏受到太多關愛的我,這是一次不平凡的體驗,我更加自信了,學會了自己克服困難,不再去依靠別人。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2

一說到課堂,大家首先就會想到教室裏的課堂。而課堂也可以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噢!

由於今天體育課上打了幾個滾,身上沾滿了草,剛一回家,就遭到媽媽的質問:“怎麼搞的?怎麼身上沾滿了草?趕快把它給清理掉!”我一聽便抱着衣服去洗。媽媽見了,忙快步走上前,擋住我說:“你先去把草清理掉再洗!我先幹家務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問我:“金睿通,幹完了嗎?”我望着長滿草的衣服,失落的說:“還早着呢!”媽媽在一旁“撲哧”一笑,朝我在正埋頭苦撥的衣服上輕輕地把右手往上一放之後猛得一抽,只聽“噝啊”一聲,媽媽的手上竟沾滿了小草。我看得目瞪口呆,媽媽見我那張驚奇的臉,又重複了一遍,幾棵草就被她給“吸”了上去。我盯着她的右手仔細一看,啊,原來媽媽手上纏了幾卷膠帶。難怪能把草粘上來了呢。於是,我學着她的樣子,用膠帶給自己的手纏了個嚴實,然後往衣服上一壓一拿,隨着幾聲“噝…噝…噝”,衣服就煥然一新了!我爲自己學到的“小竅門”而歡呼不已。

是呀,課堂是在生活中的,可以在一件件小事中,也可以在一件件平凡的事當中,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它,無處不在。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3

放學了,我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家,一進門,就喊:“媽媽,今年暑假作業不多,老師讓我們多讀課外書。”“噢,太好了!”我飛快地跑到廚房,只見餐桌上有一盆黃豆,還有一盆紅豆,我沒停住腳步,把這兩盆小豆碰撒了,撒的到處都是,這時,我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媽媽見了,對我大聲吼道:“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啊,你把這兩盆小豆給分開吧,等一下,我來檢查,否則,你甭想出去玩。”

沒辦法,我只好老老實實地坐下來撿豆子,撿來撿去,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才撿了不點兒,心裏直生悶氣,可是沒辦法,這是我自己乾的好事,找誰去呀?哎,只能繼續撿了。撿了一會兒,我實在累的受不了了,就把桌子一推,嘩啦,撿好的豆子全都掉到了地上,我只好蹲在地上繼續撿,這時,我突然發現了掉到地上的全都是黃豆,根本沒有幾個紅豆,於是,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黃豆比較圓,愛掉地,而紅豆是橢圓的。

我發現這個奧祕後,不一會就把豆子撿完了,媽媽不一會就回來了,我把剛纔發現的現象告訴了媽媽,媽媽對我說:“這下知道了吧,生活處處是課堂。”噢,我明白了,原來媽媽是在考我呀!看來,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動腦分析,認真思考才能成功。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4

都說博物館是學習歷史的好地方,這不,星期二,我們一家三口啓程去了一趟寧波博物館。也準備去好好學習一番家鄉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

晨曦微露,329國道上早已人山人海車來車往。開了近一個半小時的路程,隨着哈欠連天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一寧波博物館。哇塞!用"青磚綠瓦的老房子"來形容寧波博物館還不算恰當。爲什麼呢?因爲博物館是由竹子,方磚,現代水泥等建築而成的一棟房子,中西結合的十分好。

走進第一個展廳,我不禁大聲讚歎叫好,因爲我看見了仿真人的原始人雕像。那是早在7000年前生活在餘姚河姆渡的原始人,講解員告訴我:最早的寧波人就是他們,是他們發展了寧波的文化歷史。原始人使用的武器多數是用動物的牙齒製作而成箭頭等等,還不算神奇。更神奇的是早在那個時期原始人已經會用泥土來製作陶器……甚至會利用身邊的種種東西做成各種生活用品。而這個"老師"給我們上的歷史課,又是多麼生動形象。

聽到這裏,我不禁感嘆:大自然是多麼神奇,而人類又是多麼智慧,把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利用的淋漓盡致,使他們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15

生活中處處有課堂,對這句話我產生了疑問:生活怎麼會是個大課堂呢?其實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是一個大課堂,他們教會我們怎樣做人。

在公交車上,有一些老爺爺、老奶奶,當你或者別人給他們讓座時,我們就學會了人要有愛心,要幫助那些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在大街小路上,當你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如果你即使把它撿起來,就是爲大家、爲地球媽媽作出了貢獻;當你在小區裏把一個摔倒的小弟弟扶起來時,你就學會了尊老愛幼,這些都是我們在課堂上講過的道理。我們都把這些耳熟能詳的是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我們經常會爲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去撒謊,每次都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欺騙,到最後,都會受到懲罰。但是,一些不懂美德、不講道理的人卻永遠不改,一而再,再而三的騙人,真是無恥啊!

生活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個大課堂,小區裏、飯店裏、小路上、公交車裏,都是我們上課的教室。生活中處處有課堂,這句話真是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