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鄉的小吃作文錦集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小吃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家鄉的小吃作文錦集8篇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嶽池,只是廣安市的一個小城鎮,它雖沒有什麼世界聞名的名勝古蹟,但家鄉的地道小吃的味道可真是一絕!不信,聽我慢慢道來。

說到嶽池的小吃,哪能不提大名鼎鼎的嶽池小吃“頭領”——嶽池米線呢。米線師傅都有一手絕活兒——硬米線在廚師的手中就像一條條神氣活現的精靈,待米線師傅將粉條丟進滾燙的水中,一條條米線便在水中沸騰地起舞……不一會兒,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米線就出爐了,淋上些可口的鮮湯,再撒上綠油油的蔥花,香氣四溢的米線便引得人們垂涎三尺。

身爲一個四川人,不會吃辣怎麼行?提到辣椒,嶽池人第一個想起的準保是又香又辣的串串香!串串香,顧名思義,就是將一些好吃的生食穿在竹籤上,成一串串的。淳樸的小販們將一根根竹籤削得又細又長,將事先備好的一些新鮮可口的蔬菜,如茄子、香菇等仔細地穿在竹籤上,再在燒得旺旺的火爐上烤着,很快整條小巷都會飄出勾人心魂的香味兒。

如果你是全家去聚餐的話,就到那些大餐館裏,老闆一定會拿出上好的食材,在一個大湯鍋裏,你想吃什麼就串什麼,牛肉、雞翅都在向你招手呢!如果再配上嶽池商家獨家祕製的調料,準保你吃得酒足飯飽!

我們嶽池還有燒烤、刀削麪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小吃呢,由於時間緊就不一一介紹了。如果以上我們嶽池的小吃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了的話,你就抽空來我的家鄉嶽池品嚐一下這些地道的小吃吧!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屏南縣有獨特的風味小吃芋頭面。我很喜歡吃芋頭面,爲了能常吃到,決定自己學着製作。

那天,我跟着奶奶學起來。奶奶先將幾天前挖出的芋頭放入鍋中蒸煮。趁煮芋頭的工夫,又取出一袋自家制作的地瓜粉,放入盆中將它搗細。芋頭出鍋,要剝芋頭皮。爲了不燙手,奶奶端來了一盆涼水,示範起來:手先在涼水裏浸溼,剝下芋頭皮後急忙伸進涼水裏降溫。“奶奶,爲什麼不直接把芋頭放進涼水裏呢?”“傻孩子,那會影響口感的。”好吧,爲了美食,燙就燙吧!

芋頭剝完皮後要搗碎,與地瓜粉混在一起反覆地用力揉搓,直到它們韌性十足又不黏手爲止。這可是體力活呀!我的手臂都酸脹了才弄好。接着,我們又把揉好的麪糰分成了幾小份,準備下鍋!

鍋中的高湯燒好後,奶奶拿來了刨絲架,把麪糰放在上面推。不一會兒,刨絲架下“長”出了許多藤條似的麪條。隨着手推來推去,麪條源源不斷地滑入沸水中。它們先沉入鍋底,又慢慢地漂起來,在沸水中翻騰……見此,我的肚子忍不住咕咕叫起來,因爲我知道,麪條馬上就要好啦。

奶奶撈出麪條,往碗里加了點香菜和紅糟,就這樣,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芋頭面就擺在了我的面前。我也不管燙不燙,胡亂吹了幾口氣,就夾起面往嘴巴送。就要到嘴邊的時候,這些調皮的傢伙像泥鰍一樣,從筷子中間滑走了。最後我筷子和手並用,終於吃上了一口。哇,芋頭面在嘴裏溜來溜去,清香沁入心脾,那個味道簡直美到骨子裏去了……

這可是屏南獨特的味道,吃貨們一定得到我們當地來品嚐喲!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3

家鄉的特色小吃—土豆餅

我的家鄉金昌有很多小吃,牛肉麪、涼皮子、沙米涼粉、油餅卷糕、土豆餅等,這些小吃風味各不相同,在這些地方特色小吃中,我最喜歡的是土豆餅,爲什麼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的。

土豆餅,顧名思義,就是用土豆做的餅。大家一定會問:土豆做的餅有什麼希奇的呢?玉米餅、南瓜餅我們都吃過了,也就那樣唄!如果你們真的這麼以爲,那就大錯特錯了。土豆餅之所以能成爲特色小吃,一定就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製作它可麻煩着呢!

做土豆餅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挑土豆,只有原料好,土豆餅的味道纔會好,所以挑選的土豆一定要個大飽滿,而且,皮越粗糙的越好吃,甘肅盛產土豆,這自然不在話下了。第二步就是削皮,先把土豆洗乾淨然後再削皮,這也是個技術活呢,可得小心自己的手呢,可別傷着了。這下該進行第三步了——磨土豆,這個步驟是做土豆餅整個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因爲磨不好會直接影響土豆餅的口感,所以一定要磨均勻。第四步是調製了,磨完的土豆糊有一點稀,不容易攤成餅,必須要加入適量麪粉,麪粉加入量以攪拌中無滲出水爲好。爲了土豆餅口感好,一定要打上幾個雞蛋,最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食鹽等調味料。好了,現在開始烙餅了,可以用平底鍋或電餅鐺,烙餅的關鍵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碎,只要前面的工作做的紮實到位,這也沒啥難的,一塊餅只需五六分鐘就好了。你們瞧,不一會兒功夫,幾張圓圓的、黃橙橙的、香噴噴的土豆餅就做好了,光聞着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呢。你們一定會問這下可以吃了吧,直接吃當然可以。可最佳的吃法是將土豆餅上面勻塗少量油潑辣椒麪、醬、蒜苗絲及蔥,再捲起來吃,或切成條拌着吃,味道真是好極了。說到這兒,我都饞了,你們呢!

遠方的朋友,如果你們有機會來到了我的家鄉甘肅,一定要嚐嚐我家鄉的土豆餅,它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我希望家鄉的土豆餅能讓更多的人品嚐,讓人流連忘返。我愛吃家鄉的土豆餅,我更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4

說到家鄉的小吃,最讓我垂涎三尺的還是那圓圓的、扁扁的麥鼓頭。

記得那時候,媽媽和奶奶揉粉剁餡,做大麥鼓頭,我就在旁邊幫忙,做小麥鼓頭。那一個個硬幣大的小麥鼓頭,一口一個,也能品出菜癟的香味。

漸漸的,那硬幣大的麥鼓頭隨着年齡的增長,越變越大了。每逢媽媽做麥鼓頭,我也摻和着一塊兒做。奶奶將韌白細膩的小麥粉和少許的糯米粉揉成一團,媽媽則忙着炒餡,那剁得細細的菜癟碎、臘肉丁和炊皮,在鍋裏翻來覆去,雖然顏色並不好看,聞着卻十分噴香誘人。

先將一塊麥粉搓成球形,再做成一口小碗狀,就可以往裏面夾餡了,用羹勺盛一些菜癟來裝滿“小碗”,然後封住口子,再揉一揉,用木滾棰將它卷得圓圓的、薄薄的,就可以放在平底鍋上烤了。要是稍有不慎卷破了粉團,還可以用筷子蘸一些預備好的粉漿塗在上面。

當鍋燒熱了以後,媽媽就會把火候調小,免得熬糊了麥鼓頭。當軟軟的麥鼓頭變得微黃髮硬,臉上冒出一個個黑色的“雀斑”時,再稍烤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若是它像只大青蛙似的鼓起圓溜溜的肚皮,就說明你做麥鼓頭做到家了。

鍋裏飄來一陣陣香味,媽媽揭開鍋蓋,只見我做的麥鼓頭像只大皮球似的躺在鍋中,眼看就要炸開了,媽媽忙關了火,取出了麥鼓頭。再瞧瞧另一隻鍋裏的麥鼓頭——天哪,一股難聞的焦味竄了出來。放在蒸簾上一看,麥鼓頭已經焦得不成樣了。奶奶笑話道:“怎麼跟包公的臉一樣黑呀!”我插口道:“這是媽媽做的,嘻嘻,還是我的手藝好!”

麥鼓頭做好了,媽媽又泡了些菜湯,我抓了幾個麥鼓頭送去給鄰居們嚐嚐,甭提有多開心了。

寧溪的麥鼓頭,不僅家鄉人對它情有獨鍾,許多外地人也都喜歡帶幾個回去嚐嚐鮮,總讓他們讚不絕口、回味無窮。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5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麪……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舉不勝舉。而我們廣東這邊的風味小吃要數蘿蔔糕了。

蘿蔔糕不僅味兒好,看相也好。晶瑩剔透的蘿蔔糕裏還有一些像寶石一樣的小蝦米鑲嵌在上面,褐紅的臘肉、綠色的生蔥、黑色的芝麻,多種色彩散落其間,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蘿蔔糕的做法很簡單,把白蘿蔔削皮,洗淨切絲。臘肉、臘腸切成小粒,蝦米置冷水中略浸片刻,生蔥去頭洗淨,切成細粒。炒鍋上火燒熱,不要放油,下芝麻稍炒取出。將鍋洗淨,放清水,投入蘿蔔絲,用旺火熱15分鐘,然後把蘿蔔絲連水倒入糯米漿內拌勻,放入蝦米、胡椒粉、精鹽攪和,再加豬油繼續拌勻。取一個盤子,抹油,倒入蘿蔔粉料,上籠蒸至成熟,取出,撒上生蔥、芝麻、臘肉、臘腸粒,最後注入豬油少許,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蘿蔔糕就做成了。

吃蘿蔔糕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嚼,入口即化,臘肉!臘腸粒!蝦米的味道隨即而來,讓你吃了第一塊,還想吃第二塊。這時,再蘸一些辣椒醬就更香了。

我愛家鄉的風味小吃——蘿蔔糕。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寧波有許許多多的美食,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數這寧波湯糰了。

寧波湯糰呀,又大又圓,就像一個個鼓着圓肚子,披着白大衣的可愛的“小胖子”!細細端詳,它晶瑩剔透的外皮稍稍透出一點兒褐色,裹在裏面的豬油芝麻餡隱約可見。有時湯糰還會咧着嘴巴“笑”,笑得連餡兒都流淌出來,光看樣子就別提有多誘人了!湊近鼻子聞一聞,一股香甜的氣息撲鼻而來,更是叫人垂涎三尺!

寧波湯糰不僅外形美,香氣足,而且味道更叫絕。用勺子舀起一個湯糰,放入口中……啊!那味道簡直妙不可言:嫩滑柔軟的湯糰像個調皮的小娃娃,在口中躥來跳去,一口咬下去,裏面那伴着豬油的芝麻餡就立刻鑽了出來。比蜜還甜的芝麻餡和綿軟油潤的湯糰皮緩緩地在口中滑動,脣齒之間都佈滿了那迷人的.香味。最後,將它吞入肚中,彷彿吐出來的氣都帶着一絲絲芝麻的清香。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吃了一個就想吃下一個,讓人怎麼都吃不厭。

湯糰,是寧波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因爲它在鍋裏煮時又浮又沉,所以湯糰最初的名字便是“浮元子”,後來又改成了元宵、湯糰等。湯糰象徵着閤家團圓,吃湯糰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裏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大家聽了我的介紹,一定對寧波湯糰十分期待了吧!那就快來寧波,大飽眼福和口福吧!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7

在我的家鄉,有一種特別有名氣的美味小吃——“椒鹽排條”。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媽媽提了一大籃子的菜,興高采烈地回到家裏。

媽媽對着看電視的我說:“娃!別看啦!媽媽教你做椒鹽排條,好不好呀?”

我一聽,連忙關掉電視機,興奮地跟媽媽走進廚房。開始做椒鹽排條了。媽媽先幫我把一大長串的硬硬的排骨剁成一根一根和中指差不多長的排條。我點火,放入水,已經切成片兒的生薑,料酒和剛切好的排條。等到排條熟後,我再另外拿出一個盤子盛出已煮熟的排條。

“點火,然後倒油!”在一旁“觀戰”的老媽提醒了不知所措的我。

我連忙點火,倒油。正要放排條,“多倒點油!”我被媽媽的吼聲嚇得一抽。

大半碗的油倒了進去。放入排條後,用鏟子兩面翻滾後撈出,再撒上椒鹽就好了。

椒鹽排條出鍋了!我看着那金燦燦、閃閃發光的椒鹽排條,口水十分不爭氣地從嘴角緩緩地流到了衣角。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老媽把其他菜做完,我抓起一塊排條就啃,像極了一條餓壞了的狗,拼命的啃着路邊的一塊骨頭。我驚奇地發現:我自己親手做的椒鹽排條不錯哦!我吃得臉上全是油渣,因此我叫它“滿臉渣”。

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個十分深刻的道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家鄉的小吃作文 篇8

根據我們這裏的習俗,每逢農曆十月七年級,家家戶戶都要做餈團,以慶祝豐收,表達美好的願望。這一天,每家都會飄出陣陣餈團的清香,我家也不例外。

上週五,恰巧是十月七年級的前夕,這天傍晚,我回到家,發現奶奶已經準備好了材料。揭開鍋蓋,我看見一粒粒糯米如珍珠般躺在電飯鍋裏,像酣睡的嬰兒,那雲霧一樣的充滿清香的水汽,便成了嬰兒呼出的溫潤氣體。餐桌上放了兩盤芝麻,其中的一盤拌了一些白糖,遠遠地就散發出芝麻特有的香味。我想:用這樣的材料做出的餈團,一定也是香噴噴、甜滋滋的。

首先,要用擀麪杖把糯米飯搗黏,奶奶把這項任務交給了我。我想這還不是小菜一碟。可是,很快我就發現這並非易事。第一,擀麪杖沉得很,搗一下都要花費不少力氣。其次,由於架在椅子上重心不穩,電飯煲很容易朝旁邊傾斜。我忙了好一會兒,不但沒有把糯米飯搗黏,反而差點把電飯鍋給打翻了。爲了不耽誤時間,這道工序不得不讓奶奶來完成。

接下來就開始做餈團了,奶奶嫺熟地把一勺糯米飯丟進沒有拌糖的那盤芝麻裏,再用手按成薄餅狀。她又舀了一小勺芝麻餡,用手飛快地將薄皮攏起來,快得幾乎看不清雙手的動作,最後把口封起來,一個餈粑就誕生了。看着一旁的我躍躍欲試的樣子,奶奶同意讓我做一個。我依葫蘆畫瓢地做了一個,可是卻裂開了縫,像是餈團在張開了嘴在嘲笑我。我把它的“嘴”堵上,可是它的“眼睛”又睜開來了,向我擠眉弄眼,我又在“眼睛”上補了一塊,經過幾個回合的“戰鬥”之後,還是我贏了——給它穿上了厚厚的外衣。可是奶奶說,餈團只能有一層皮,而不是三層。

我決定再做一個。相對於上一次,我這次的餡料放少了一點,皮也做得大了一些。這次的成果,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爲做得太完美了。這時候,奶奶發話了,打斷了我的孤芳自賞:“這些原材料都是熟的你可以嘗一個哦。”我立刻拿起一個吃起來,真好吃啊,滿口都是芝麻的香,糯米的甜。

“哈哈哈!”奶奶笑了起來。咦,怎麼回事呢?我來到鏡子前,原來,我的手上,臉上沾滿了芝麻,手就像非洲黑手,嘴成了非洲黑嘴,臉也向非洲人看齊啦。

“哈哈哈……”笑聲在屋子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