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談讀書作文彙編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談讀書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談讀書作文彙編五篇

談讀書作文 篇1

我可能是個乖孩子。你看那古人匡衡鑿壁偷光,熬夜讀書;你看那季羨林教授兒時鑽在米缸裏讀書,害得家人找不到;你看那夜晚點着煤油燈讀書的高爾基,給自己惹了一鼻子的灰……

我不應該問是什麼讓古今中外的人如此着迷,因爲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但我還是要問,爲什麼書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可以將人牢牢吸引,爲之癡迷?

要搞懂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說說書是什麼。在發明了造紙術後,人們對書的理解越來越趨向於現代意義上的書籍。然而,表面上看,一本薄薄的書貌似沒什麼實際用途,不過稍厚一些的書或許可以用來當磚頭蓋房。你可能會笑我“嘿,兄弟!別傻了,書怎會有燒出的磚堅硬呢?”你說得對,書這件東西,不能讓你冬有避寒之所,夏有納涼之處,頂不了一日三餐,抗不過風霜雨雪,那爲什麼人們得到書還如獲至寶呢?這時,你可以找出《中國古代建築史》,在這本書中,你不僅能知道房屋建築的基本內容,還能知道從古到今建築背後的經濟、政治背景,你可以通過書上的知識掌握建造房屋的一切本領。可以說,在這裏,書是立柱,是房椽,是斗拱,是榫卯,是精美的琉璃,是大器的漢白玉浮雕,是秀麗江南的青磚黛瓦,是雄偉壯觀的飛檐翹角。這樣,書的價值可不等價於一塊土磚了吧!

書之所以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零零碎碎,是因爲它有自己豐滿的形象特點。他是具體的,也是抽象的。你可以回到三國欽佩英雄人物的忠肝義膽,也可以向愛因斯坦請教《相對論》的深奧知識。它是質樸的,也是浪漫的。你可以和汪國真一起朗讀《熱愛生命》,也可以和李白一起領略蜀道之難。它是溫暖的,也是刺痛人心的。你可以安靜地和畢淑敏“與這世界溫暖相擁”,也可以和莎翁爲哈姆萊特的結局悲哀。總而言之,書是一位寬宏而包容、仁慈而善良的人生益友。

雖說書是位人生益友,但“你以爲我以爲的就是你以爲的嗎”?至於爲什麼要交這個人生益友,來聽我爲你詳談。周恩來總理在青年時就曾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他勤奮讀書,努力讓日後的中國像那句話一樣:“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現在的中國,如他所願。周總理個人的成就與他小時候的勤奮苦讀是密不可分的。若是沒有滿腹詩書的支持,他怎會充滿底氣地使中國發聲,在中國乃至外交史上做出如此巨大的貢獻?

你可以將自己的目標定爲成爲一個偉大的人,但要明白,實現這個理想的道路必定是坎坷而漫長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爲了成爲你想成爲的人,讀書便是你圓夢之旅的第一步。

讀書的意義需要自己用心領悟,而怎樣去讀書,也是值得人思考的。衆所周知,坐落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從中走出了8位總統和33位諾獎獲得者,攀上了“教育的珠穆朗瑪峯”。若想知道哈佛的學生是怎樣讀書的,你可得起個大早,去凌晨四點半的哈佛圖書館看看。雖是凌晨四點半,但圖書館早就燈火通明,不聞人語響,只有翻書聲。不用說,哈佛學生的讀書量是不可估量的。在圖書館,哈佛著名的二十條訓言就張貼在內。“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精英之所以爲精英,是有原因的。讀書就是這些學神的“學神”。別再問我該怎樣讀書——如果你想改變自己改變生活改變平庸,就去讀書;如果你想成爲偉大的人,就去努力讀書。

讀書不應該是屬於文人學者的標配名詞,而應是每個人的人生益友。書從來不是或華麗,或晦澀,恰恰相反:

書是一縷風,一縷清風,愈清愈怡人;

書是一杯茶,一杯濃茶,愈濃愈飄香;

書是一壺酒,一壺老酒,愈老愈醇厚……

談讀書作文 篇2

有人說順境出人才,也有人說逆境出人才。我認爲這兩種說法都是片面的。因爲環境對人成才與否,只是一個外在因素,人是否成才,決定於每個人的內在因素——即他能否勤奮讀書。只有勤奮讀書才能出人才。

一個吃不得苦,不能勤奮讀書的人,順境中會沾沽自喜,忘乎所以,自認爲天下第一;身處逆境又會一取下振,心灰意冷,自詡“看破紅塵”。這種人無論身處何境,要想成才也只是一紙空談。

成才的必由之路只有一條一一勤奮讀書。古語說得好,“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每一個勤奮讀書的人不一定成才,但人才卻一定出自勤奮讀書。我國古代有很多勤奮讀書的故事,例如唐代白居易讀書“不逞寢息”,以致“口舌成瘡,手肘成脹”;韓愈“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匡衡“鑿壁借光”;蘇秦“引錐刺股”等等,這些古代名家學者勤奮讀書的佳話,有力地說明了人才來自勤奮。

還有人說,人才來自天賦。我認爲這種講法也是不正確的。天性聰慧的人,成才的確要比笨拙的人容易,但光有好天賦,不知勤奮讀書,永遠只是一個“聰明”的白癡。天生笨拙的人只要懂得“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甜”的道理,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畏縮,不懈怠,發憤苦讀,就一定能嚐到勤奮的甘甜。所以天下成功者,無論天賦高低,做何學問,處何時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勤奮。

一個人無論多麼聰明,多麼有志向,有雄心,若沒有勤奮讀書的實際行動,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按圖索驥的故事衆所周知,爲什麼伯樂的兒子會以蛙爲馬呢?原因只在於他不願勤奮讀書,淺嘗輒止,又好自以爲是,胡亂地背了幾句《相馬經》,就以爲學會了相馬術,以致蛙馬不分,貽笑天下。

總之,環境的優劣,天賦的高低,對一個人的成才都不是重要的,一個人成才與否只有內因才起決定作用,即勤奮讀書出人才。

談讀書作文 篇3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真正的好書是作者融入自己思想,內心與靈魂所著而成的,同時也是適合讀者本身的。那麼真正的讀書,便是與作者進行思想與靈魂上的交流與對話。如何做到真正地讀書呢?當看完《談讀書》便有了深刻體會。

《談讀書》中孟實先生從“爲什麼讀書?”“什麼時候讀書?”“讀什麼書?”一直講到了“怎麼讀書?”。文中,孟實先生對於前3個問題,有些給出了詳細回答,有些提出了較爲針對性的'建議。例如:“爲什麼讀書?”答案顯而易見:“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後,這固不消說。”在“什麼時候讀書?”以及“讀什麼書?”作者舉傑本·富蘭克林及孫中山先生例子,舉自己調查英國公共圖書館例子,都進行了一一解答。卻唯獨在讀書方法這方面,沒有多說。其實,這作者所述最少的一部分,恰是最爲重要的,讀書時若做到前3項卻不會讀書,最後便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我們應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讀書方法。

文章最後一段作者說到最爲關鍵的兩點:一、值得讀的書至少讀兩次,一次掌握文章大意,另一次品讀書的內容;二、讀書時必須進行筆記。同時,作者也提到必須尋找到一個獨屬於自己的合適的讀書方法,這樣對自己的好處才更多。

生活中,有許多“成功人士”都有自己讀書的方法,例如:楊振寧教授的“滲透讀書法”,當我們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有意識地向鄰近知識領域延伸,逐漸地積累下去,我們的視野更開闊了,思路也活躍了。馬克思有針對性的閱讀則令他在這一方面的思考與見解不斷地加深。當不斷了解他人讀書方法及我在閱讀時不斷實踐與改正中,我發現了其實這些文豪與大思想家、科學家的方法對我都不合適。他們這些方法或許對我有引導作用,可因爲自身與環境因素的不同,他們的方法並不能使有從書中獲取到最大的知識。

因此在結尾,作者說道:“你自己終究會找出自己的方法,別人決不能給你一個方單,使你可以依法炮製。”其實不單單是讀書,在學習、交友、生活、爲人處事上亦是如此,適合他人的並不一定適合自己。

談讀書作文 篇4

人的成長需有知識作伴,知識的傳承需書來揚帆。是書成就了一個有知識的人,傳承了文明。可見,書是何等的重要。

書需讀,不是裝飾物。培根的一篇《談讀書》道出了讀書的重要與必要。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多讀書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有些人可能認爲,只要人人讀書多了,人類歷史就向前發展?當然不是!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亞克敦應算得上是世界上書讀的最多的人了。他不僅把家裏所藏的七萬冊書讀遍了,還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然而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他竟連一篇文章也寫不出來。

爲什麼會出現上述這樣的結果呢?原因是他只注重了讀,而忘記了書除了要讀之外,還需要“品”,需要領悟,需要感知。

因此,一味的死讀是於事無補的,只有白白浪費了時間。讀書要知如何讀,擁有正確的讀書方法是將書讀好的第一步。

有了第一就有第二。方法固然重要,可光說不做無異於紙上談兵,因此,還得進行“實戰”。如何而戰呢?

《談讀書》一文中有句話講的好:“明智之士用讀書,然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看來,書中介紹的並不是全部,他只給你提供了一點線索和方法,如何去探究尋根呢?關鍵還在於你自己。在將讀書的知識化爲己有之後,繼續探究新事物、新方法、新理論以至於新的命題。這大概就是偉人成爲的原因吧!

有了這第一與第二,在此基礎上注入自己的勤奮與刻苦,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直至成就自己的未來。

書是智慧的結晶,一個人的成才、創業等等一系列的作爲都離不開它,我們要時刻與書爲伴、與知識爲伴,爲人類社會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談讀書作文 篇5

書籍是人類永恆的精神食糧,古今中外哪一位賢才志士沒有書這個老師呢?俗話說的好,開卷有益,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爲我們的成長之路添色增彩。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書籍,人類就沒有前進的“階梯”,何談進步,更何談發展呢?正因爲有了書,人類的發展纔有今天這樣的豐碩成果,所以,人類是離不開書的,我們要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

哪些書纔對我們有益,才值得我們去讀呢?當然,搞笑的漫畫書肯定是不行了,它只不過是一種休閒娛樂品而已,還有比較幼稚的童話書,雖然適合於小孩兒看,但是它又何嘗不是一種給人一些道理的好書呢?讀書就要讀這樣富含“營養”的,這樣的書纔對我們有百益而無一害,才能讓我們健康成長。還有一些中外名著,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紅樓夢》、《西遊記》等等的,都是好書,都是經典。

讀書的時候可以作一些勾畫,摘記下來,必要時還可以用在你的文章裏。書不可以讀一遍,讀一遍是挖掘不出精華的,只有反覆的讀,才能發現文章中好多隱藏在“地下的黃金”,但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得到不同的啓示,甚至更好的道理。

笛卡爾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雖然你不可能真正和高尚的人在一起說話,但是你可以通過閱讀他(她)們的文章來了解他(她)、學習他(她)身上好的東西,來提高我們自己。

著名女作家冰心說“我奉行九個字,就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我想,我們也應該奉行冰心的這九個字吧?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誦經典,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