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感受的作文錦集七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受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感受的作文錦集七篇

感受的作文 篇1

總以爲有個學霸的朋友是福,作業可以抄,考試也可以抄,就連上課回答問題都可以走捷徑!但是後來我才發現,不是所有的學霸都適合做朋友,真是悲慘連連,好一部成長史啊!

——題記

暑假裏,我收拾書櫃,從一本書裏無意間掉出來一張泛黃的照片。我注目觀看,只見我國小時的同桌小明微微的笑着。以前同學們在背後送給她過一個綽號——“學霸”。

記得二年級的時候,在一節數學課上。我正低着頭興致勃勃的玩手機。這時,老師發現我如此認真的“學習”,點手把我叫起來,問道:“你來回答一下我剛纔提出的問題,四的立方等於多少呢?”我掰着手指頭算起來,惶恐的目光看着老師,只覺得額頭上滲出了汗珠。這道題太難了,由於我剛纔沒有認真聽講,所以不會。該怎麼辦啊?無奈中,我把求助的眼神,投向是學霸的同桌,他的眼珠滴溜溜一轉,伸出了三個指頭,對我點了點頭。我高興極了,真如同跌落谷底,又找到了救命的繩索,大聲喊道:“等於三十!”然後,全班發出了一陣,鬨堂大笑。老師的眼裏放出了綠光,記得眼珠都快瞪圓了。他怒氣衝衝的指責到:“我什麼時候教過你,四的立方等於三十?”下課了,我很憤怒的對同桌說:“你怎麼告了我個錯答案呢?”他沒有說什麼,狡詐的一笑,擺擺手,走了。

曾記得四年級的時候,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了,因爲許多奧數題沒有完成,所以大清早一來,我連忙找到學霸,向他要作業抄答案。她把筆記本遞給我,一拍我的肩頭,嘴裏面念倒着:“咱們先說好,抄錯了,可不能怨我啊!”我連連點頭,拿來筆記本,也沒檢查,一頓亂抄。老師判下來了,他的作業幾乎滿分,而我,只能望着佈滿的紅叉和可恥的零蛋發呆。他卻若無其事的兩手一攤,“我已經說過了,抄錯了不怪我。”

還記得六年級時的一次摸底考試,試卷上有一道這樣的題目:“有一顆大樹,樹上拴着一隻羊,羊吃掉的草最好是一個圓形。問圓形的面積是多少呢?”唉!我又是毫無靈感,只得再次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學霸的同桌。學霸並沒有正面告我,而是比比劃劃。我似懂非懂,所以錯誤的填上了答案。最後還是輸的一敗塗地。

時光融化了一切。我也理解了你的苦心。又一次拿起那張照片時,你那明亮的大眼睛,是否還在閃爍着狡猾的光芒嗎?

感受的作文 篇2

綿綿的細雨離去了,天空中露出久違的陽光——天氣終於晴了。人們的心情也好了不少。沒有了陰天的壓抑,少了一份雨天的憂鬱。心中暖暖的,心情高興着。人們紛紛出門沐浴着陽光,感受大自然的光與熱。

它似一種希望,給予人們能量,激勵着人們,奮勇向前,拼搏出更美好的明天。讓人們一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用發自內心的力量,改變自己,奔向成功。

它似一種精神,給予人們純潔,感化着人們,洗濯靈魂,幫助他人,嫉惡如仇。讓人們以一顆純潔善良的心面對世界,儘自己所能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海南天驕模特經紀演出 - 天驕文學 )

啊!陽光,陽光!

它似一種態度,給予人們責任心,送給人們認真。

它似一種勇氣,多了自信,少了自卑。敢於面對困難,泯滅心中的恐懼。

我沐浴在陽光下,久久,久久……

感受的作文 篇3

七年級的生活像個舞臺,有歡樂、有悲傷、還有緊張。新的生活方式給了我不同的感受,而這一天中發生的各種事情體現出了這舞臺劇的趣味。

朝頌

一天最好的時光是清晨。隨着宿管老師的哨聲響起,早起百態也呈現在我們面前:有想多睡一點是一點的、有緊張洗漱的、還有乾脆不洗漱直接跑去教室的……宿舍中,沒有爸媽溫柔地呼喚,只有宿管老師那“響亮”的哨子聲,這不僅增強了我們自主獨立的能力,還使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壯。

午唱

第五節課的下課鈴聲宣告着一場戰爭的開始,一個個“飛車大俠”奔向了食堂,還時不時做出些“漂移”的動作,這些高難度的動作,也僅僅只能讓自己快了那麼一兩分鐘,爲了這一兩分鐘,而做出這樣百害無一利的舉動,值得嗎?

最讓我無奈的是放餐具時,只見裝碗車被裏三層外三層的“人肉牆”包圍着,我盡全力擠進去,卻像皮球一樣被彈了出來,擁擠的程度不亞於高峯時刻擠公交、擠地鐵和擠火車那般。身小力弱之人只能在外圍無可奈何地嘆氣,感嘆自己當初爲什麼沒有學一身中華功夫。只見智慧之人找了幾個人,形成“尖刀般”,硬是擠了進去,出來時才發現身上被灑滿了飯菜和湯水。

暮曲

終於到了一天中最後的時刻——晚自習,教室中有三大類人:“乞丐”、“平民”和“貴族”。先從最普通最多的“平民”說起吧,他們在與作業鬥爭呢!“乞丐”是第二多的,他們沒寫完作業就遊手好閒地玩,總抱怨作業多寫不完,卻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貴族”是早已寫完作業在看書的人。當然,這種人不多,同學們總是羨慕地對他們說:“你們真好,做得又快又對。”卻看不到他們背後付出的身影。

七年級的生活,忙碌而充實,緊張而快樂。

讓我用一首自己做的詩結尾吧:早晨哨聲緊又緊,增強體魄更自立。“漂移大師”傷風氣,“人肉圍牆”難攻破。晚自習時作業多,階層等級分明瞭。國中生活雖忙碌,苦樂交織樂趣多。

感受的作文 篇4

“馬上就要考試了,快複習,快複習!”“怎麼辦呀?這次肯定又考不好!”預備鈴一響,我們六(4)班就亂成一片。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節課我們就要進行語文期會考試了。

這時,班主任徐老師拿着一沓試卷走進教室,鄭重其事地說:“今天我們進行語文期會考試。”說完,便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試卷,我拿起試卷掃了一眼試題,提筆寫了起來。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依次交了卷。有同學問徐老師:“老師,什麼時候公佈成績呀?”

徐老師想了想說:“後天吧。”

後天是星期三,上午第二節課就是語文課。

晚上回到家,我根本沒心思寫作業,滿腦子都是“期會考試”四個字,只希望星期三能快點到來,好不容易寫完作業已經是八點了。我看着鬧鐘上的秒針一圈一圈地轉動,而時鐘幾乎不動,心裏想:時間啊時間,求求你再走快點吧!

然而,時間卻並沒有滿足我的需求,仍然慢吞吞地走着,第二天似乎比第一天更難熬,一小時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世紀。有時我想一件事,感覺想了很久很久,但一看手錶,只過了十分鐘,心情無比焦急,朋友們又在旁邊討論期會考試的試題,我感到頭都要爆炸了。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我躺在牀上,想到明天就要發試卷,心情才漸漸平息下來。

第三天語文課,徐老師倒是來了,卻沒見到試卷,一名同學問:“老師,不是說今天發試卷嗎?”徐老師說:“今天不發了,明天再發。”我一下子趴在桌子上,一天已經這麼難熬,怎麼還熬得過第二天?時間啊,人人都說你走得快,爲什麼一到考試,你不僅走的慢,還施法耍我們呢?

雖然時間走得慢,星期四最終還是到來了,我的期會考試成績不算高,只有91分,但令我欣慰的是,這種度日如年的感受終於結束了。

感受的作文 篇5

有位作家說得好:“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大凡說服了、感動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有些經歷,隨着歲月的流失而漸漸遠去而慢慢淡化模糊,如風中最後一片凋零墜落的葉,與樹,漸行漸遠。

有些經歷,會貫穿生命的始終,並在歲月的累積中而逐漸體會。自己的路總要自己來走,只有經歷了自己的經歷,纔是自己的歲月人生。流失的歲月,是一種洗盡鉛華的人生故事,在歲月的流失中,娓娓道來……良好的性格,對一個人的成功有着重大的影響。要形成一個健康陽光的性格必須要有良好的習慣,習慣之後就會慢慢成爲一種自然的狀態,隨之也就逐漸融入到性格當中。在一生的歲月中人和事總是分不開的。只要與人交往就會與事接觸,在處理事的同時,往往又會接觸到一些不同的人。在這個時候,性格的重要性就會深刻的體現出來,因爲它決定着對人對事的成敗,更是對人的一種品味。

流失的歲月,像一部電影,完整的呈現出自己從稚嫩到成熟的蛻變。而在歲月交迭的罅隙間,總有一些無法抗拒的惋惜與不捨。歲月裏的每段路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人,即便是一個簡單的朋友,也會帶來細微的喧囂。曾經的那個我,不知疲倦的穿梭於歲月的大街小巷,在流逝的歲月裏留下鮮活的痕跡。就這樣濛濛朧朧,走到現在。現在的我,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依然以淡然的姿態,坦誠的面對周圍的一切,依然行走在自己的歲月旅程,一路向前。

開始嚮往生活之外的寧靜,走了這麼遠,寂靜的今天,終於到來,一個人獨享。繁華處,燈影眩迷,腳步凌亂,每天都穿行在這熙熙攘攘的都市之中。而我心中已沒有躁動,平靜地從容走過,用一種審視的目光看待生活的繁華,今天如是,以後也將如是。寂靜,從內心的寂寞開始衍生。隔開了生活的紛擾,這時,纔是真正寂靜的開始。很多時候,寂靜中沒有任何思緒,像是進入一種虛無狀態。任清淡、安靜的音樂在屋內輕輕流出、浮現,再淡淡隱去。此時,是我內心最爲安靜的時候。回到寂靜中,恬淡的生活,能讓我感到舒適與寧靜,內心同樣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精彩。

感受的作文 篇6

看了新褲子樂隊《生活因你而火熱》的搖滾現場,給我很多感慨,比較淺白沒有歌劇舞劇那麼高雅,我覺得最直接的是情緒上的感染,這是一種熾烈真摯的感情。那麼再往深走,我覺得應該能感受到這首歌裏傳達出的,一箇中年人紀錄片式的回憶,回憶中國搖滾樂的最好年代,回憶自己的青春不再。如果再進一步往深走,大家是否能看到一種理想與現實,自我與社會,絕望與希望,妥協與堅持,生活的平淡和火熱的矛盾統一。

這一系列感受是水到渠成的。我想說的是:藝術最終是要走心的,是要通往人的靈魂最深處的。白巖鬆說,影響他文學風格最大的,一個是朦朧詩,一個是搖滾樂,一個是古龍的.小說。這其實能給予我們很深的思考和反省。我們的語文學習,藝術欣賞,是更應該向遠走,還是向深走;是附庸風雅,還是在生活裏深入淺出。

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缺乏深刻的藝術表達和深度的藝術感受的時代,人們不願厚重生命的深度。我認爲原因有二。第一個先說藝術表達者的角度,這個時代的藝術表達者不再真實,不再自我,也缺乏閱歷和格局。真實是指傳遞出我此時此刻的真實的想法和情感,不去刻意的增添和減少,不會說假話。自我是指不會因外界的條件而左右,完全的表達出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獨立人格。而閱歷和格局,這就和一個人的人文情懷,知識廣度和思想深度有關了。儘管這樣的一個人在生活中是很招人討厭的,但對待藝術卻本應如此。

而我們現在的時代,符號化的表達,口號標籤充斥在我們的耳旁,他們既不真摯,也不自我,更談不上格局。毛姆說:“人們隨隨便便談論美,卻不知美爲何物,這個詞已被用濫了,失去它原有的力量;所有雞零狗碎都以美爲名,使美本身的含義蕩然無存。”

比如那些賣海景房的或是表達積極向上心態的,引用海子的“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又如現在特別氾濫的人生雞湯和奮鬥故事,把人們的情感消費的低廉且無趣。

當這些詞語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衝擊着我們的大腦,麻木着我們的感官,我們不會再去品味這些詞語被誤解之前最初本真的力量,我們不會再慢慢靜下來,爲一句話動容,我們不會再去思考一句話,背後的思想深度,而這是這個時代最糟糕。最可怕的事情。

我是一個非常愛音樂的外行人,那些打着新潮高級多元的音樂形式,卻流於膚淺的流量般的技巧堆砌和自我炫耀,確實大多都是商品,他們最終不會留下。他們造就也滿足了年輕人對潮流叛逆的盲目狂熱,卻終究會隨着下一波浪潮的涌現而退去。

正因爲底線常識的喪失,表達者的有惡意的敷衍,和無惡意的淺薄,對於文字的傳播或者說藝術的表達完全不虔誠。藝術家解剖自己的靈魂,燃燒自己的情感,把大美和大丑血淋淋的展現時,會震撼我們每個人渴望美的心。當我的生活日趨無聊,對自己的虛僞麻木感到失望時,需要這樣真誠的直擊人心的力量來慰藉,真正的文字是有力量的,音樂是有力量的,那是人本身發自內心的情感,思想和生命力,這種力量終將會被人聽到,會感染到你哪怕一秒,是不會隨時間而流逝的。

剛纔是從藝術表達者的角度去分析的,第二個就是我們作爲藝術感受者的角度,這取決於我們聽這首歌時的投入,和我們自身的人文情懷和感受力足以讓我們企及藝術的高度。

至於感受力,我還要借用毛姆的話來說:“你爲何會覺得美,這世上最寶貴的東西,會像沙灘上的卵石一樣,一個漫不經心的路人,隨隨便便就能撿到。美如此奇特玄妙,是創作者從宇宙的混沌中,用靈魂的苦難編織提煉而成。當大美已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懂得。想見識它,你必須重走創作者的旅程。要聽懂這旋律你要擁有知識、敏感的心和想象力。”

而我們現在的時代,所有人好像都變成了麻木且盲目的看客,麻木即不願再去用心去感受,很難停下來,只爲認真地瞭解一個人,爲一首歌,一句話流淚。盲目即自滿於迎合集體的表達,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淪落於烏合之衆。

文字是思想和靈魂的窗口,而對於真正好的作品,文字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如同冰山一角,只有透過表面的文字纔可藉以窺察創作者背後尚未表明的宏大宇宙。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提到的人生三境,實際上就是他以他的視角做出的新解讀,這樣一種提煉是他結合自身的思考去賦予了藝術新的意義,煥發了新的生命力。而作爲我們,我們需要把藝術捧上該有的高度,我們需要解構那些披着華麗外衣的謊言。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它不屬於當前這個時代,但卻能感染這個時代,並流傳和傳承,而這個時代正需要呼喚深刻的藝術表達和深度的藝術感受成爲主流。你我身在其中,應盡微薄之力點燎原之星火。

感受的作文 篇7

星期天,媽媽帶着我和我的小閨蜜一起逛鼓樓。媽媽和我們約定,每人可以有20元購物基金。

一拿到錢,我們就興奮了,趕緊跑到了街上。當我們看見一隻可愛的貓咪玩具時,我們趕緊掏出錢想買。賣玩具的攤主說,小貓咪20元一隻,我們馬上就打算付錢。媽媽問攤主:“兩個孩子是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東西,能不能優惠一點?”攤主同意了,給我們一人減了5元。

走着走着,我們看到了“米上刻字”的掛件,太精緻了,要15元一件,但這時候我們兩人身上加起來也只有10元錢,已經買不起“米上刻字”。

我們想去退掉小貓咪玩具,但是沒能成功。於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米上刻字”,不能把它帶回家了。

我和好朋友後悔不已,早知道,我們應該先做個“市場調查”,再決定究竟該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