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詩的世界作文彙總六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的世界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詩的世界作文彙總六篇

詩的世界作文 篇1

唐詩和宋詞,兩道如夢如幻的彩練,在中國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潑灑下最美的華彩,成爲中國歷史天空最絢爛的兩道彩虹。

漫遊於長河中的一條洞洞細流中,宋詞的容顏仿如霎那的一覷,驚鴻般的一瞥;而唐詩的氣宇軒昂,大氣磅礴,似一幅色彩流溢滿眼的畫卷,心不自覺爲之而動。

夜深幽靜的時候,我喜歡一邊品着茶,一邊讀着《唐詩》偶爾也能附庸風雅地填上幾首。細細吟誦《唐詩》,感覺就似與幾千年前的古人在詩中交流。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長袂翩翩的王摩詰,生平最嚮往山水田園生活了,他喜歡“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蘇軾曾贊他:“詠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詩,畫中有詩。”確實,倘若你細細品味《仙居秋暝》,你便可感覺到一幅山中秋雨過後黃昏的迷人景色。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多麼豪情壯志的話語,是詩家天子王江寧——王昌齡詩人寫的。“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的頻繁,戰鬥的艱苦,邊地的荒涼。這生活多麼的孤寂和艱苦,但將士們毅然許下“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志,誓死衛國殺敵。我不禁爲之敬佩。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千年前的哀怨透紙而出,究竟有多少感慨才能寫出一首《錦瑟》呢?柳三變的多情,蘇東坡的專情,元稹的癡情,但深情者,平生所見,唯義深爾。幽心不獨傷離別,情深唯有李商隱。深情二字是義山詩的特點。他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來寄託對亡妻的思念,他惆悵失落地淺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浮生若夢,透過泛黃的紙頁,彷彿可以看見幾千年前那個落寞的李商隱坐於窗前輕吟:“直道相似聊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人生十分,十分人生,三分成了劍氣,七分釀成了月光,太白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一首首唐詩,字裏行間,無不浸染着詩人們的真情實感。那種從文字裏透出的書香氣息,泌人肺腑,那種從文字裏散發出的美麗,永不消弭。

唐朝,一個詩的朝代,那是詩的世界,埋藏着悠閒、悲壯、哀怨……的複雜情感。

詩的世界作文 篇2

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

一部令世人讚歎的鉅作;

一部永遠也解讀不盡的書。

有着“昆蟲之父”美譽的布法爾所著的《昆蟲記》,是一部解讀大自然奧妙的書。

首先,從作者的立意來看,很新穎。昆蟲,在我們人類看來,太微不足道,沒有什麼值得人仔細研究,然而,布法爾卻用他一生的光陰來研究昆蟲,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蹟”。

其次,從作者的寫作角度來看,他把對動物的獵食、脫變、生長、建窩……觀察得細微入致。他把每一個動物的習性記載得十分詳細,真不愧是昆蟲界的“維吉爾”。

在他所寫的每一篇文章裏,都滲透着人文關懷。蟬,路人皆知,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昆蟲。他吸食樹汁來活命。大家肯定聽過這樣一則小寓言。“整個夏天,蟬不做一點事情,終日唱歌。而螞蟻卻忙着儲藏糧食。冬天來了,蟬被飢餓所驅,只有跑到螞蟻家接糧食,結果遭到了拒絕。驕傲的螞蟻問:”你夏天沒什麼不收集糧食?”蟬回答說:“我在唱歌。”螞蟻毫不客氣的說:“好啊,那你現在可以跳舞了。”然後就不理他了。而布法爾的書裏去是這樣寫道,蟬不是乞丐,雖然他需要鄰居們的照顧。蟬的幼蟲從泥土裏爬出來,在長成蟬的過程中要經過千難險阻,他要麼是被螞蟻吃掉,要麼就是活活餓死。在他吸食樹汁時,常常會遭到螞蟻、黃蜂、蒼蠅……的掠奪。可見聽別人的一面之詞,去實際相去甚遠。

在《昆蟲記》裏,布法爾把昆蟲很形象的比作人來看。他把人類世界的語言、動作充分地體現在昆蟲世界,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姻、繁衍和死亡。布法爾以昆蟲的本性來反映社會人生。

布法爾用他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所編寫出來的《昆蟲記》讓世人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裏,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我們人類去尊重大自然,去尊重這些小動物,我們的世界纔會更加美好,更加其樂融融!

詩的世界作文 篇3

詩歌是我的最愛,課餘時間我大都沉醉在詩歌的世界裏,尋找快樂,獲得滿足。

沉醉在詩歌的世界裏,我遇到他,一個生性豪放,詩詞也豪放的他蘇軾!佇立在江畔,面對着滔滔江水,他吟誦着“大江東去浪淘盡”;帶着千騎卷平岡,他豪邁地高唱“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在妻子死亡十年時,他老淚縱橫,寫下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思念。那是我見過的最蒼涼的他,流着淚,對着夜空傾訴着自己的思念,漢子也有情。

沉醉在詩歌的世界裏,我遇見他,一個在官場上失意,卻又放蕩不羈的他李白!他明明因失意而“舉杯銷愁”,卻發出“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豪氣;他滿腹才華,卻鬱郁不得志,他安慰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面對冷遇,他對未來卻充滿信心,仗劍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因生性豪放浪漫,他充滿想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重友情,面對朋友的踏歌相送,他感慨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沉醉在詩歌的世界裏,我遇見她,一個孤獨的才女李清照!她一向柔情,但也豪放:“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一生淒涼,多愁善感:“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一個聰慧無比,知書達理的女子,本應該幸福一生,她的晚年卻無比淒涼,讓人生出無限同情。

沉醉在詩歌的世界裏,我得到了很多啓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讓我懂得了時間的寶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告誡我要趁着年輕多加努力……在詩歌的世界裏,我更感受到了自然的美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讓我感受到邊塞雪景的美妙;“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體會到大漠的孤寂和曠遠……

沉醉在詩歌的世界裏,詩歌伴我行,行程不孤單。

詩的世界作文 篇4

夢迴無數次,幻想幾百回,我想生活在詩的世界中。清晨,伴着烏語花香在陽光中醒來,聽着朗朗上口的詩詞韻律。以日以平,與世無爭。

我喜歡李白“君不見高堂時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的談雅愁思。歲月流逝,人生易老。回想當年意氣豐發少年郞,而與少年已垂暮,白髮蒼蒼。念及此,平白地多出了幾番憂愁。曾記他當年“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篷篙人”的自信與豪邁,不由得感慨萬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待是一種天成,毫無瑕疪,歷經千年仍散發着無窮的魅力。

我喜歡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他的所有詞中我最愛這首《木蘭花令。似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他仍是俊朗男兒,她仍是絕美閨秀,沒有猜疑,沒有委屈亦無怨無恨,只餘那般純潔而美好的悸動,那該有多好。“何如薄革錦衣即,比翼連枝當日願”。可是,薄情的男兒啊,早已忘卻了當年的海誓山盟,天長地久。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是一個真正的詩人,他生活在自己的國度之中,天堂的竟象紮根於他的心靈。沒有紛繁複雜的精神困擾,也沒有角逐名利的慾望,他只有一份坦然平各的自然心境默默地品味着簡單徹又實在的世俗生活。面朝他所向住的樂園。許多心中的願望,想象一幅幅快東的生活圖畫。他擬想塵世的幸福生活,然而這原始而單純的嚮往終究遙不可及,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掃乾乾淨淨/歸還給一個陌不相識的人/我寂寞的等,我陰沉的等/二月的雪,二月的雨。他如同二月的雪般消逝人間,只餘下他紫色的詩。

酌一壺清茗,在雨後初晴日,看雲捲去舒,品淡淡茶香,賞韻雅詩意,我愛這詩味人生。

詩的世界作文 篇5

走過詩人的世界,徜徉在湖光山色的自然情趣之中,亦是四時之景的樂意無窮。

走過詩人的世界,成爲繁華世界的獨一無二,亦是清高孤傲的獨立情懷。

走過詩人的世界,品賞美景之下無盡的惆悵,亦是知足常樂之情的昇華。

走過詩人的世界,同感那懷才不遇的苦悶,亦是自信滿滿的驕傲之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與歐陽修一起寄情山水,舉杯共飲,欣賞優美自然風光。

欣賞“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歐陽修筆下的“四時之景”令人賞心悅目,何樂而不爲?走過春季的繁華似錦,看生機勃勃的春景如畫,走過夏季的萬紫千紅,品百花盛開的紅肥綠瘦,走過秋季的落葉沙沙,賞秋風紅葉的層林盡染,走過冬季的滿天風雪,寄情瑞雪兆豐的寒梅怒放。

品味“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那寄情山水的獨一無二。在大雪紛飛的流年中,也不乏不怕寂寞之情,獨遊西湖美景,不能自拔,是三千繁華世界的一次唯美邂逅,亦有文人雅士似的清高孤傲,有何不可?

領會“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孤獨惆悵,月兒似乎有了怨恨,爲何要在人們不能團聚時圓呢?於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那又如何呢?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即使相隔萬里,不能相見。但沒有離別的痛苦,哪有重逢的喜悅呢?況且,還能欣賞同一片天空下的一輪明月,只希望離別之人健健康康,歲歲平安,那就足夠。知足常樂,爲何不爲之讚揚呢?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那豐富盛宴下的停杯投箸,是詩人懷才不遇之最大的苦悶抑鬱之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雖仕途受阻,卻又相信自己的前途仍然充滿希望,一片光明,自己終有一天會實現自己遠大的政治抱負。爲何不爲之感嘆呢?

走過詩人的世界,收穫了自然之情趣。

走過詩人的世界,領會孤傲之獨立感。

走過詩人的世界,品味美景之惆悵。

走過詩人的世界,感受懷才不遇之苦悶。

走過詩人的世界,乃人生之大樂,餘可願與吾同行?

詩的世界作文 篇6

歡聽輕音樂,那麼幾首,重複着一宿,因爲是個固執守舊的人。

其實,喜歡聽輕音樂的人不一定是高雅,反倒是內心粗鄙,才如餓漢般看到美食一樣可口,粗俗慣的生活只有沉浸在音樂裏面才能找尋久違的詩意,讓浮躁的心獲得片刻寧靜。

這就是音樂的魔力,如水般清洗沾染世俗的塵埃,卻又是短暫的,片刻的,不停留的,塵世姻緣際會遠不是一首歌那麼純粹,不會給你隨心所欲的錯過了可以倒退,不喜歡了可以跳躍,癡迷了就重複循環。

那些不喜歡的人和事,總讓我無法把控的肆意潑撒情緒,跟個不諳世事的黃毛傻妞一樣橫衝直撞,或許,真的是太在意自己纔會如此看不慣別人。聽輕音樂有這種療效,鎮靜寧神,養心撫慰,它的世界有無限現象的美。

失與得,本就說不清,學會控制情緒或許是成熟的標誌之一,卻可能少了本該有的率真。

音樂的世界是一扇城門,城外住着個小丑,永遠面無表情的笑着,爲取悅別人撒歡着,偶爾來一出皇帝的新裝,不自知得淪爲笑柄。城內有個夢想家,做盡一切夢,美好的,邪惡的,無數個身份,總會禪悟,如佛告知,愛世間可愛之人,有時些許清高,帶點孤芳自賞,批判者般奚落城外的小丑,有時自卑到塵埃中,害怕到骨髓裏,即便如此卻又詩意般的成全了自己。

當城門打開,卸了妝的小丑其實就是個無臉人在城內畫上自己愛的臉,詩意的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