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與愛同行作文400字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與愛同行作文400字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與愛同行作文400字4篇

與愛同行作文400字 篇1

《孟子》中有這樣一句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句話明確表明了我們人與人之間需要愛與尊敬。

我曾經問自己到底什麼是愛?現在我明白了:愛分很多種,有友愛、關愛、疼愛而人與人之間最多的還是關愛。這愛並不是一定要捨棄自己的生命,從一些小事中也能發現這種關愛,就拿我親身經歷的一件小事來說吧。

事情是這樣的。

一天,我照常出門,準備乘公交車去學校。雖然下着雨,媽媽也讓我帶把傘,但因爲下得是濛濛細雨我也沒太在意

車子還有5分鐘就到了,可雨卻大了起來。別人都打開了傘,可我沒帶傘。沒淋至一分鐘,我身上就以全是水了。就在我想回去拿傘時,我卻突然之間感受到了不被雨淋的溫暖。我擡頭往上一看,看見的是一把橘黃色的傘。傘邊已有些破了,上面還有幾朵小花似的圖案讓人絕得心暖暖的。我連忙過身,熟悉的面孔讓我不由的一驚。這不是她嗎?我羞得臉火辣辣,似一隻紅蘋果。這一切只因爲我小時候對她的歧視。可現在她卻

車子來了,傘都收起來了。我不敢回頭直視她的眼睛。我沒有說一句感謝,也不敢說,只是默默地讓她先上車了。我想她應該能明白我的一半歉意與一半謝意。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關愛的重要性。當你與別人分享同一件事物時,不僅你自己會開心,他人也會隨之快樂起來!

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也是值得我們品味的一個生活小片段。

與愛同行作文400字 篇2

在生活中,愛無處不在,像母親對你柔情似水的愛,像父親對你深沉的愛,像老師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像朋友對你互幫互助的愛,這些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記得我五歲時,我畫了一張我自認爲最好看的畫。我從小就想當一名十分著名的畫家,這次終於表達出我強烈的願望了。我塗好顏色後,就迫不及待地拿給母親看,她看這幅“很好看”的畫時,我看到她的眼睛裏充滿了激動、快樂和幸福,她簡直要比我高興了。母親高興地說,這是她見過最美的畫,甚至拿我和以前的著名畫家達芬奇來比較。因爲母親的鼓勵,我的畫才越來越好看,這是我不可缺少的愛。

再想想前幾周,我剛剛磕破了腿。

那天,我正在和朋友玩時,我腳下突然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就摔倒在地上,我的腿流出血來,我掙扎了幾下也沒能從地上站起來,最後還是朋友們把我送到附近的衛生所進行包紮,纔沒被感染。在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父親。我一邊指着包着白紗布的腿,一邊向父親哭訴,令我沒有想到的是,父親並沒有安慰我,只是對朋友們簡單交代了幾句,就大步向家走去。我看着他遠去的.背影,心中起了一絲怨恨,他爲什麼不關心我?爲什麼不關心我?但是,當他走到樓梯拐角處時,像不經意似的回頭望了一眼,但我在那眼神中看到了擔心。

愛,是不可或缺的,是金錢買不來的。其他東西遠遠不及愛珍貴,父愛、母愛伴隨着我成長,我努力地,與愛一起,向成功的道路慢慢走去。

與愛同行作文400字 篇3

也許小時候媽媽講的大灰狼的故事令你難忘;也許格林童話中的故事會讓你傷感。但我們十九班的卻團結、積極向上,讓你感到力量,感到溫馨。

堅定的誓言

踏着清晨的露珠,我們來到了學校,老師已經站在講臺上等待我們到齊。每天總是在七點一刻,老師輕輕地拍了拍手,這是該宣誓的動作。於是我們整整衣裝,精神抖擻地站起來,在宣誓主持人的帶領下,我們用少年特有的嗓音,特有的洪亮音質,高聲宣誓:我是二十二中的學生,十九班的一員,我堅決不做損害學校榮譽的事,堅決不做損害班級利益的事,遵守紀律,克已奉公。響亮的聲音迴盪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在宣誓中,我知道同學們在按照上面說的去做,去拼搏奮鬥,未來正等着我們去創造!

動人心絃的友誼

臨近期會考試的一段日子,大家都在忙着複習各科知識,背誦提綱,但學知識難免有漏洞,許多疑問一下子就冒了出來,大家都很着急,但大家都是熱心腸,你這道題不會,我來幫你;我那道題不會,你來幫我分析講解。就這樣,同學們利用互補的條件,互相幫助對方,友誼在同學們之間傳遞着,團結奮進在習題中體現着,友愛盈滿了寬敞明亮的教室。正因爲這動人心絃的友誼,使我們十九班取得了第三名的優異成績。這是團結的結果,也是友愛的結果。

這就是我們十九班——一個奮進的集體,一個友愛的集體,一個團結的集體。我愛十九班,願美好的明天屬於這個大家庭!

與愛同行作文400字 篇4

殘疾人,多麼熟悉的字眼!他們沒有正常人那樣五官具全,但他們有着正常人沒有的毅力。他們用樂觀.向上的精神面對生活,他們不會因爲自己是個殘疾人而放棄一切。他們有着自己的理想,他們還是想要成功的。看,在我們的殘奧會上,一名名殘疾運動員神采奕奕,精神抖擻,他們爲我國贏得了一塊又一塊的獎牌,爲我國創下佳績。他們雖身上有缺陷,但是他們化缺陷爲優勢,我們應學習他們身上那種精神——堅持不懈,永不退縮,勇敢面對身體缺陷。

他們學習每一樣東西都是要付出比別人多的努力,比常人艱辛得多。他們把阻力化爲動力,而不是絆腳石。美國殘障教育家,海倫凱勒。從小失去了視力和聽力但她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在一片黑暗的世界裏,她自強不息,開始於其他人溝通。後來加入美國社會成爲一名激進主義者,她一個殘疾人卻得到了如此大的成績。不像有些因自己是殘疾人而自暴自棄,靠父母養活。但最後受傷的還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心靈受到了傷害,他們永遠都不能在別人面前擡起頭挺起胸來。

張海迪,一個文學工作者。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反而一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信心。她沒機會踏進學校大門但她自學還攻讀了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她翻譯作品超過100萬字。她還學會了鍼灸,爲羣衆無償治療達1萬多次。

讓我們一起關愛殘疾人,爲殘疾人奉獻出一絲愛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