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作文700字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風作文7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作文700字

家風作文700字1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

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每次洗手都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

媽媽知道了我這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

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

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

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國小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是勤儉節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家風作文700字2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弘揚傳統孝道美德,在生活中多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能我們現在還只是懵懵懂懂的孩子,但是,孝順來不及等待,我們孝敬父母,必須從每一分每一秒做起。

是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是父母給予我們力量,是父母給予我們勇氣。父母給予我們那麼多,而我們有沒有回報過父母呢?每當我看到父親那憔悴的面容、母親那瘦弱的身姿時,心中不禁翻江倒海:我的父母親!我何曾回報過您吶!

我的一個朋友,在一次意外的車禍中失去自己的爸爸。()從那後,她整日以淚洗面,她曾後悔地告訴我,如果她知道會發生這樣的噩耗,她一定會比死神搶先一步告訴爸爸她愛他。是啊!我們總是認爲孝敬父母有的是時間,有的是機會,有的是精力,卻不想,在父母離去時懊悔的哭泣。

我的外婆,是一位極其普通的老人。她身材稍微膿腫,面容很憔悴,在她的身上,我看不出任何的過人之處,但是,外婆是我最敬佩的人,她用她一生的精力在養育自己的孩子的同時,也照顧着自己的母親。我的曾祖母年老時不幸雙眼失明,外婆不但沒有嫌棄她,而且還用自己辛辛苦苦儲存下來的錢買一個柺杖送給曾祖母。每日,外婆都會親自小心翼翼地將飯菜遞到曾祖母的手上,絲毫不敢怠慢。

外婆盡心盡責地照顧着自己的母親,每天起早貪黑,等曾祖母只能躺在牀上歇息時,外婆每日端屎端尿,毫無怨言。幾年後,曾祖母去世,享年九十一歲,她逝世時,嘴角還有一牟微笑,我想,那是外婆的孝順讓曾祖母無比動容,所以纔會露出淡淡的微笑的吧。

從外婆的故事中,我領悟到一個深刻的道理:珍惜一切美好的東西,不要等到無法彌補的時候,纔會想到補償,纔會後悔。多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別讓父母孤獨的靈魂遭受生命的淒涼!

我想,我從今往後,一定會好好地尊敬父母,好好地照顧父母,好好地孝敬父母,莫要等到父母老之後才如何如何孝敬父母。人生只有一次,父母只有兩個,只有現在孝敬父母,纔是最重要的。因爲孝順來不及等待。

家風作文700字3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裏左洗右刷,從沒閒。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牀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爲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爲髒的,要重複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爲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爲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爲“優秀職員”。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包,一手提爲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爲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家裏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媽媽搶幹,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裏閃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裏的燈依舊亮。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衛生部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作業,很多,並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得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衆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家風作文700字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潤物細無聲的小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記得把孩子剛送進幼兒園時,我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哭着找媽媽,會不會自己小便洗手,會不會自己吃飯,媽媽不在中午能安然入睡嗎??生活上的一切我都擔心着。孩子入園一週來,出乎我們全家的意料,她不哭也不鬧,從老師的反饋來看,孩子能自己大口的吃飯,自己睡覺,也不怎麼哭鬧,似乎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全家都爲此感到高興,似乎一切走上正軌。一天我提早下班回家,孩子已經放學回家,正專心的玩着玩具,我不經意間看到她手裏拿着幾片雪花片在玩,自己好像沒買過這樣的玩具,這是哪來的呢?我問道:“寶貝,你手裏玩的雪花片是哪來的?”孩子天真的回答我說:“是幼兒園的呀!”我聽了忙問:“那你是怎麼拿回來的?”孩子告訴我說是偷偷放在口袋裏拿回家的,聽了她的回答我忙找奶奶問是怎麼回事,孩子的奶奶說有時是看見她會拿一兩片雪花片回家,看看是小東西自己也沒在意,只要孩子高興就好。奶奶的話讓我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少了,隔代的溺愛會對孩子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我得告訴她們這樣是不對的。孩子的這種行爲我沒有責怪和發火,而是讓她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小朋友們一起玩的,玩具的家在幼兒園,離開幼兒園它們也會不開心。接着和奶奶溝通,讓她以後每天接孩子的時候問問她口袋裏有沒有玩具忘記放回去了,如果有,就趕快送回去。

隨後的每一天,我都會提醒奶奶每天問問孩子,有時也會問孩子今天有沒有忘記把玩具送回家,剛開始奶奶告訴我,孩子今天又拿了玩具,不過提醒她後就送回去了,後來孩子會主動和奶奶說自己沒有忘記送玩具回家,幾周後,孩子已經牢記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拿回家。經過這件事,我發現孩子變得懂事了,不再亂動別人的東西,不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和小朋友相處也懂得謙讓了。 怎樣的教育就會有怎樣的孩子。良好的家風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家風作文700字5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女兒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女兒懂事起,我就告訴她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女兒就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每次洗手時,都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我看到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她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女兒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帶她到爸爸家去拜年。她向爸爸說了聲“新年快樂”。爸爸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她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

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女兒要上國小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對女兒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我感覺女兒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她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在學校,她能夠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在家裏,她能夠尊老愛幼,自信陽光。

家風作文700字6

一回到家,就聞到一股噴香的蛋糕味,令人不禁停下去聞聞這股甜香。

咦?我們家可沒有人會做蛋糕呀!正當我感到疑惑時,媽媽從廚房裏緩緩走了出來,只見她圍着圍裙,頭髮盤成一團,一副幹了一番大事業的樣子。“這個蛋糕不會是你做的吧?”我驚訝地問道。媽媽點點頭,說:“是啊,我前幾天在抖音上看見教程,於是就想試試看。看這色相倒不錯,晚上就把它當晚飯吧!”

我們家有一條家風是勤學。從小爸爸媽媽便教育我:要多學習,遇到不會的東西都要學習。家裏每天幾乎都有人在學習。外婆總是學着種花,外公總是學着種菜,媽媽總是學着跳舞,爸爸總是學着健身一家人總是有自己學習的東西,外婆曾感嘆道:“要是停止了學習,那生活就缺少了樂趣,要活到老學到老啊。”

在我的家裏不乏書香陣陣,在徐徐的微風下,坐在花園裏,拿着一本書,是何等的快樂啊。

每當出門去外公外婆家時,媽媽總會拿些東西給他們。久而久之,我耳濡目染,現在每到出門前都要在家裏巡視一圈,看看有沒有新奇的小玩意可以帶給外公外婆。媽媽總是教育我:“要孝順長輩。”是啊,我們家的家風還有孝順,百善孝爲先。外公外婆也總是誇我道:“你又長大了,真孝順。”一邊又露出欣慰的.微笑。

我們家還有一條家風,是待人友善。記得有一次外婆的花園裏“闖”進了一個不知名的“採花賊”,正好被我和外婆撞見了。可外婆非但不生氣,還笑吟吟地對那個人說:“這個花草可以藥用的,你喜歡就採些去。”一邊又平靜地對我說,“沒事,我們要對別人友善些,大家都是鄰居,沒有關係的。”後來他們真的成了要好的朋友,常一起約着去公園散步。

藍天上飄着朵朵白雲,微風吹拂着我,令我神清氣爽。我的家風就是這樣,勤學、孝順、友善。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中,是多麼幸福!

家風作文700字7

小草會感謝陽光,照耀着它健康的生長;花兒會感謝雨露,滋潤着它充滿朝氣;魚兒會感謝河流,給它一個棲息地,則我會感謝父母,因爲他們給了我一個避風遮雨的港灣,給了我人生的感悟,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一個家,應該有所謂的家訓,這樣纔會是一個規矩的家,這個家纔會給孩子一定的感想,一定的感悟,一定的思考。當然,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是一家之主,給我定下來了好多家規家訓。

感恩,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應該履行的義務。小草感謝陽光的沐浴,花兒感謝露水的滋潤,魚兒感謝大海的懷抱,白雲感謝天空的寬廣,我感謝我的嚴父。很小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讓我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之類的,他常說:人要學會感恩,感謝身邊的每個人,別人在你有困難時施以援手,你要做的不僅僅是感恩,還要在他人有困難時,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我謹記父親的這句話,並努力的完成着。

孝順,百善孝爲先。小時候,我常見父親用自己的雙手和爺爺奶奶做着農活,他總是自己辛苦的幹着,讓爺爺奶奶回家歇着。每當我給爸爸送水的時候,他總說:先給爺爺奶奶喝,爸爸不渴。可是我明明知道他很渴,很想喝水,卻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我問過父親,他說:我的父母養育我長大不容易,小時候的我不懂孝順,現在我要好好地彌補。父親用他的實際做法告訴我該怎樣孝順,告訴我孝順的重要性。

父親和母親爲我遮風擋雨,而我呢,什麼都替她們分擔不了。但是,我可以感恩,儘自己微薄的力量,感恩養育我長大的父母,孝順爲我付出卻不圖回報的父母,要讓我的父母體會到溫暖,體會到幸福,體會到美好的人生。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

從家訓裏體會到父親對我深深的愛,深深的溫暖,想說:父親,謝謝您的嚴格,謝謝您的家訓,我愛您!

家風作文700字8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教、家風,古語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人,家風並非千篇一律,而是如人生百態,各有千秋。

曾經以爲家風就是印在家譜扉頁修身齊家,溫良恭儉類的古板文字,或是其他文學大家們所傳世的家訓,如《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勸告後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我家的家風並沒有明顯的訓誡言辭,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孝順爺爺奶奶,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孩子。爺爺奶奶教育我:要體諒爸爸媽媽,做個懂事的乖孩子。孝是一種美德,我時刻銘記着我家的家風,從小就看慣了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及體貼,父輩們的言傳身教已經讓“百善孝爲先”的家風在我心中牢牢紮根,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在日常的生活中,孝道更是一個家庭應該傳承的精神,它維繫着一個家庭幾代人的安寧與幸福。因爲孝順做在前,後輩會感知,會效仿,這是家風最好的傳承。

長大以後父母常常教育我做人要“以善爲本”,與人爲善方可與惡遠之,與惡遠之方能安寧順景。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善良,是一個人最高尚的品格,是一個家最好的家風。我的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對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友好,當親戚朋友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辭辛苦的幫助別人;當有人到家裏做客時,他們總是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款待客人,因爲他們的善良待人,親戚、鄰里之間相處也非常和睦。

我終於明白家風不是寫在紙上的繁文縟節,家風是家庭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是父母的以身作則一言一行;是山重水複時的柳暗花明;是人生路上的那盞明燈。我一定要銘記着我家的家風,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善良處事,厚道修身。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家風作文700字9

說到傳家寶,大家的腦海中自然就會浮現出的是一些價值不菲的器具,但我家的傳家寶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品質—-良好的家風。

家風爲何物?家風是一個家族的代代相傳的特有的優良品質,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孝敬老人。

有一天早上爸爸說他要回老家把奶奶接到我們家來玩幾天,問我願不願意,我用力地點了點頭心想:奶奶可疼我了!每次都會給我做好吃的,我當然歡迎。爸爸二話不說就開車回老家了,直到中午纔回來,奶奶剛來的時候電視遙控不會用、淋浴器噴頭不知道怎麼開,奶奶覺得生活很不習慣。爸爸就派我這個“小老師”幫助奶奶解決生活中的種種麻煩。剛開始,我還有些耐心,可是慢慢的我就不耐煩了,因爲奶奶這個“學生”真的太“笨”!就電視遙控這麼簡單的操作,我說了無數次了,奶奶總是記不住。要麼在我全神貫注玩遊戲時,要麼在我如癡如醉看動畫片時,奶奶就會出現在我眼前,要我教她使用遙控器。我忍不住朝奶奶大聲嚷嚷:“我沒空,你別吵我!”奶奶沒有再說什麼,默默地走開了。

就在那天晚上,我看到爸爸端着一個洗腳盆走進奶奶房間,我從後面偷偷跟上去,看到爸爸正在幫奶奶洗腳呢!嘴裏還嘮着家常。我有點不明白,我不是教過奶奶怎樣使用熱水器打熱水洗腳嗎?爲什麼還要爸爸幫忙洗腳呢?我帶着疑問去找媽媽,媽媽笑着對我說:“中國有一句俗語叫百善孝爲先啊!”看着爸爸低頭小心地幫奶奶擦腳,穿鞋,我羞愧地低下了頭。

過了幾天,奶奶要回老家了,我扶着奶奶,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下樓梯。奶奶邊走邊用她粗糙的大手摸着我的小手說:“杭啊,你好不容易教會奶奶用遙控器,這一回老家,奶奶又要給忘了呀。”我連忙說:“沒事的奶奶,等您下次來,我再慢慢教您。”

奶奶開心地笑了,那佈滿皺紋的臉像綻開的花朵,在那笑臉中,我看到我家的傳家寶在生根,在發芽,在代代相傳!

家風作文700字10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裏左洗右刷,從沒閒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牀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爲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爲髒的,要重複着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爲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爸爸也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爲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爲“優秀職員”。爸爸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爸爸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爲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爲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爸爸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着家裏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爸爸搶着幹,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裏閃着微弱的燈光,爸爸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爸爸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爸爸的背微微駝着,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裏的燈依舊亮着。爸爸,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爸爸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爸爸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衛生部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作業,很多,並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得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衆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家風作文700字11

自懂事起,身邊的長輩就常對我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制定一個好的家訓與家風那是極其重要的,那麼什麼是家風、家訓到底是什麼呢?

小到家庭、大到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種風氣。家風正了,那麼一個家庭的思想品德也就正了,家庭的風氣正了一個國家也將繁榮昌盛,可見家風有多麼重要。家訓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個人的修身、齊家也有着着重要的作用。

岳母在岳飛的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的家訓也就時時驅使着岳飛上進,最終岳飛也沒有辜負岳母的期望,成爲了保家衛國的大將軍。我們家的家訓用簡練的話語來總結就是樸素、堅強、自力更生。樸素是不奢華、節儉的意思,奶奶一家很簡樸,一直是勤勤懇懇的勞作着,從沒有享受過奢華,在他們眼裏只要勤懇簡樸就夠了。正是這樣一種樸質而不造作的美造就了他們的美好品德。

堅強是很重要的,在遇到困難時往往能帶你打破困難黑暗的往往是堅強,他將帶你迎接希望的藍天。有一次,我掉到了坑裏,不講義氣的朋友們早就跑遠去看好戲了,我雖然焦急不已但是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一直告訴我的要堅強,於是我堅持不懈的攀爬着,最後終於爬了上來,讓夥伴們大吃一驚。正是堅強,給了我別樣的生活。還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那就是——自立,自立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一種可貴的精神,自立自強可以在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自己洗衣服,自己穿衣物,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房間等等,在媽媽和爸爸的耳濡目染我也學會了自立,媽媽可是因此誇了我好幾次。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正是這三條家訓,讓我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我把我們家的三條家訓分享給同學們,希望同學們都能學到這些優良的品質。

讓我們學會自強自立吧,學會堅強,努力奮鬥,相信有一天成功的花是爲我們綻開的!良好的家風可以使我們可以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良好的家訓也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爲成功的道路墊下基礎,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這些良好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改正不良的習慣,在長輩的帶領下一同堅守這些好習慣,讓它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家風作文700字12

我有一個溫暖的家。我生活在這個家裏學到了許多的道理。

從小,奶奶就告訴我,做人要時時刻刻爲別人着想,通情達理,不能爲了一己私慾而傷害他人。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句話。

記得那是二年級暑假的時候,我的右胳膊骨折了,在家休養,不能按時開學。媽媽爲了不讓我落下三年級的新知識,就買了許多輔導資料,讓我在家自學。媽媽每天還要佈置第二天的學習任務,晚上下班回家檢查學習情況。本來以爲可以痛痛快快在家玩的我,當時很生氣,心想:我都快是個“半殘疾”的人了,還佈置這麼多作業,真煩!媽媽卻說:“你右手寫不了字,不是還有左手嘛!媽媽不要求你字寫得多漂亮,只是想通過作業來看看你一天的學習情況。”我一邊很不習慣的用左手寫着作業,一邊心裏犯着嘀咕:哼!媽媽纔不是奶奶說的那種無私奉獻的人呢!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我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

有一年的冬天,我放學早,就去了媽媽單位,當時媽媽和她的同事正在忙工作,我就安安靜靜的做作業。我無意間打開媽媽的抽屜,發現一張紅色的卡片。原來是媽媽參加慈善活動,義務幫助了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貧困學生,給他購置了書籍和過冬的衣物。這張紅色的卡片就是那個學生回給媽媽的感謝信。看着正在忙碌而無暇顧及我的媽媽,我心裏頓時感到很溫暖,覺得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最可愛的人。

而我的爸爸也是奶奶說的那種處處爲別人着想的人。爸爸經常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經常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有時候我很不理解他,就會問:“爸爸,我們家也不是很富裕,你怎麼總是很喜歡幫助那些人呢?”爸爸總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咱們再不富裕,也比在街邊頂着大太陽賣菜的老奶奶老爺爺強吧?咱們家裏也有老人,要是你奶奶這樣在路邊,你幫不幫?”“我幫!我肯定幫!”我搶着回答。爸爸摸摸我的頭,笑了。

我的父母不僅給了我生命,更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在父母的盼望中出生,在長輩的教導中成長,在生活的經歷中成熟,我要帶着這些,走好以後的每一步。

家風作文700字13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一家之規,規範的內容與現在國家提倡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總體目標不一而同。我家的家規與所有家庭的家規都一樣,無外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但作爲一個回族家庭,多年以來,如何最大限度地遵守民族傳統、如何與其他民族和睦相處是祖輩以來爲人處事一直遵守的原則。

父輩一生大多呆在祖籍地,從事工商業、服務業等產業;到了我們這一代,隨着教育的普及,我們的經歷同普通的70後沒有不同,會考、大學聯考、異地求學就業,越來越開放、多元的世界擺在我們面前,常常感嘆自己適應社會能力的這麼強;閨女上國小時,中午的伙食卻成了全家最頭疼的問題。因爲學校回民孩子少,沒有特意準備回民伙食,於是,上學的路上,會經常看到一個小女孩揹着書包、拎着飯桶的身影。

一開始,閨女不愛拎,常常說“哪天不拎飯盒是我最開心的日子”,低年級時,飯菜常常剩很多,五六年級以後,她的飯盒成了全班的最愛,每到午飯時間,大家都要猜一猜她今天帶了什麼菜,我家的菜譜她們也瞭如指掌,甚至說“哪天你家開個加回民小飯桌吧”。這一拎就是6年,6年12個學期,包含了她太多的快樂與榮耀,承載了她太多的希望與夢想,如今,閨女就要國小畢業了,離開她心愛的老師同學,那曾經在一起吃飯的樣子會永遠留在她心裏。

小小的飯盒看似普通,卻分明是一種堅持,一種民族信仰的堅持。也許有的人會說“何必那樣對自己苛刻,有什麼大不了”,孔子云“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如果只是貪圖口舌之快就扔掉信仰,那麼在大是大非面前,你還能堅守住什麼呢?”我們常常這樣對閨女說。

家規是尺,丈量着每個人的心靈;家規是圃,蘊育着每個人的思想;家規是春雨,潤物無形。樹立美好的家風家規,傳承悠久的國風國規,中國這隻文明善良勇敢的東方雄獅最終將讓世人刮目相看。

家風作文700字14

家風對家族的傳承至關重要。沒有淳厚家風,無法使一個家族瓜瓞不絕,更無法使一個家族不分崩離析。有認同感的家族纔有凝聚力,這種認同感顯然不可能是家族財產,因爲財產常常被瓜分而最終罄盡,只有一種東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員分沾,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此增值――那就是讓所有家族成員引以爲豪的“家風”,家風是一個有影響力有美譽度的家族必備的要素,也是一個家族最核心的價值。

家風往往體現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訓家規中,這些家訓家規在中國有着諸多的名稱:“家規”“家矩”“家訓”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無形的家風必須依賴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傳併發揚光大。

“家教”是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國爲最有特色,因爲,在中國,“家教”尤爲重要和必要。中華民族歷幾千年而血脈不斷文明不墜,我們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尊崇的價值基礎。這個價值基礎是以儒家道德信仰爲核心的傳統文化。我們民族的信仰系統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對自身傳統道德的尊崇和修習,修習的最普遍方式,非儀式而是“教化”。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種:宗法制度的薰陶和約束、官方倡導鼓勵以至於全民崇尚的讀書(以讀儒家經典爲基本內容)、良風美俗中的禮儀習得等。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沒讀過儒家經典的人在古代中國比比皆是,但是,完全沒有接受過家教的人幾乎沒有。很多沒有受過學校教育、又無宗教信仰的人,其基本價值觀並無悖謬,甚至道德信念極深,爲人極其誠愨敦厚,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中國式的“家教”。

中華民族創造過世界民族中罕見的奇蹟:那就是,國民整體的教養氣質,都是彬彬有禮溫柔敦厚的,國民的行爲舉止,也是有理有據規矩方圓的。這是“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偉。

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家風乃吾國之民風。

家風、家教,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詩書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這些,是家風家教的永恆主題。好的家風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舊時代的家風家教,常常是糟粕與精華並存。

家風作文700字15

家風是什麼?家風是一個家族在發展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美好德行。現如今中華傳統禮儀教育的缺失已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近期的大陸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子女們在佛教禪師的引導下重拾叩拜禮,這不僅是子女對父母的報答與懺悔,更是在傳遞中華傳統禮儀。

小時候

每逢春節,因家中爺爺奶奶的輩分很大,家中總少不了來往的親戚。

親戚們會從清晨開始便陸續趕到爺爺奶奶家,而我也會起一大早就跑去爺爺奶奶家,嚮往的不僅是鼓鼓的紅包,大概還有熱鬧的氣氛。小輩分的叔叔們總會在進房門之前就開始遠遠的叫着對爺爺奶奶的尊稱,一路笑呵呵的。接着就是“撲騰”一聲,不用猜!準是已經進了屋子已經開始跪拜了,緊接着便是磕頭問好。在這個時候,爺爺奶奶總會忘記了我,笑的眼角都吊起了皺紋。親戚們塞滿了整個客廳,整個房間瀰漫着醉人的家族氣息。

小時候,我並不知道那樣做的原因,也只知道模仿者別人的行爲。

家風啊,還在呢!

後來啊

那是在奶奶的葬禮上。

終於見到了那個陪我長大的姐姐,在我的記憶裏,她是那麼的美好。但是,不知是爲了什麼原因竟疏遠的讓我以爲以前都是一個故事。姐姐變得更加光鮮亮麗,哪怕是一身素衣也掩不住姣好的面容。

那天送奶奶離開,我年齡小便跟着幾個對我疼愛有加的親戚走在後面。前面不久便能看到姐姐。那時啊,彷彿整個世界都因我前所未有的悲傷與孤獨而傷感。到了墓地,所有人都跪下行禮,只有她一人站在那裏,慢吞吞在包裏取出報紙墊在膝蓋下面。當時我只感到奶奶對她的疼愛都不值得,而我更加肯定以前日子都是夢。

後來啊,我的行爲是出於對親人的愛與懷念。

家風啊,你去哪了?

而現在

開始有人抱怨沒有了年味,而我想大概是少了人情味吧。

再到春節,也不知是何時起,沒有了跪拜禮,甚至問候都開始少見。我們丟失了的到底是什麼?很多人都在抱怨“童年跟冰川一起融化了。”“時光被歲月沖淡了。”……其實不然,我們找不到的是家風。

而現在,就連平日的見面問候都成了敷衍了事。

家風不在了。

那麼從此以後,讓我們拾起父輩們的家風去傳遞給我們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