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九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九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1

去年我和爸爸媽媽到外婆家那邊的春節可有意思了。

臘月15外婆就開始忙碌了,外婆開始忙着做豆腐和饅頭。到了臘月24,開始撣陳送走財神爺,家裏就開始打掃衛生洗被子、洗傢俱、洗所有需要洗的東西,搞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忙着備年貨,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很多好吃的菜放到冰箱。到了大年夜,早上開始忙着包餛飩,包了很多會吃好多天。中午就開始吃餛飩,吃完了餛飩要淘兩天的米和洗兩天的菜,正月七年級是不允許動刀剪、不能幹活的,所有的活都必須在臘月三十全部做完。下午開始粘貼對聯喜錢(喜錢就是貼在門框上面的類似於窗花一樣的,外面一層是用紅紙剪成的,裏面一層是金紙剪成的,上面有福祿壽字樣的)。忙忙碌碌很快就到了晚上了,晚飯好豐盛的,但有一樣必須準備的,那就是大鍋燒的紅燒肉,外婆燒的可好吃了。

正月七年級就要去村上拜年了,穿着早準備好的新衣新褲,跟着外公,挨家挨戶的拜年。外婆說正月七年級那天嘴要甜,會有很多收穫的,果然那天我收穫了很多吃的,也知道了叫長輩是對長輩的尊重的道理。第二天才可以去拜親戚的年,我問了外公爲什麼,外公說了句“遠親不如近鄰”,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整個正月裏都是那麼的開心,正月十五的那兩天才開心呢,可以放陽燈(即孔明燈),我和媽媽扶着燈罩,爸爸在下面點燈,等燈罩鼓鼓的,熱乎乎的,一鬆手陽燈就顫顫悠悠飛上天了,我立馬許了個願。整個春節就這麼開開心心的過去了,新的學期也開始了。

家鄉的春節很具有傳統氣息呀,過年還是要回家鄉。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2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板棗之鄉――稷山,她不僅養育了善良淳樸的稷山人們,還孕育着獨具特色的文化習俗,家鄉的春節便是這樣一個獨具特色的節日。

每逢春節快到的時候,大街路兩旁掛滿了七彩燈籠,樹枝上也掛上了各種形狀的小彩燈,就連樹根部分也纏上鍊狀小彩燈,到了晚上,燈火通明,過年的氣氛撲迎而來,讓人心情愉悅。人們也就忙碌起來,家家戶戶都在買年貨,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春節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臘月二十三這天是送竈節過小年,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竈神迴天宮過年,家家戶戶把房子打掃乾淨,要買圓形的糖瓜來吃。天剛黑,就有人開始放起了鞭炮,讓人嚐到了過年的味道。到了年三十這天,也就是除夕這一天,大人們把家裏打扮得漂漂亮亮,人們開始貼對聯,貼窗花,鮮紅的對聯、窗花顯示着新年的喜氣洋洋。家裏的牀單被罩都換成了新的,一下子有了過年的味道。晚上十二點,奶奶、爸爸、媽媽他們還要守歲,敬天神,放鞭炮。

正月七年級這天早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有的餃子裏面還包着硬幣,看誰能吃到硬幣,誰就是有福人。八年級或是九年級,我們當地的習俗是“回孃家”,向姥姥姥爺拜年領壓歲錢,我們當地有“汾北”“汾南”之分,“汾北”是八年級“回孃家”,而“汾南”呢則是九年級,哈哈,有意思吧?

元宵節來臨,到了熱鬧的時候了,大街兩旁有各種各樣的燈展,處處顯示着熱鬧的氣氛。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代表着全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過完元宵節,春節也就畫上了美好的句號,大人們又該忙他們的事了,我們學生也開始上學了。但我們還是沉浸在春節美好的氣氛中,讓我永遠也忘不了這美好的日子。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3

我有一個可愛的想家,那裏有許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純潔,農民栽的稻子是最燦爛的。這麼美好的故鄉也有它的習慣,也有它的習俗。

特別是春節的時候,一早上家家戶戶都起牀刷牙、洗臉、疊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着再去準備早飯。一般來說春節的早飯和平常一樣,不需要很豐盛。對了,早上,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這是我們家鄉習俗之一。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這也是我們家鄉春節習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豐富,幾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種菜,那便是魚。因爲人們知道“年年有魚”嘛。每年春節都要有魚,所以少於也成爲家鄉春節的一種習俗。無論哪一頓飯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隨着鞭炮聲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飯。其實純潔的這一天,全世界都應該在這一天辦大喜吧作文,這應該不算進去的。

晚上,對於每一戶家庭來說是最開心而又幸福的時刻,因爲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餃,而且水餃裏面還包錢,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而且聽家人說,如果,孩子吃到錢便會學習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錢,就會發財有很多錢;如果老人吃到錢,就會使他們延長年壽。家鄉的春節習俗好有趣呀。吃完飯後還要放煙花,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的煙花,好開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鄉春節還有一個習俗——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我也要到了好多錢,真高興家鄉有這麼多的春節習俗。

算一算,家鄉有哪些習俗:放鞭炮、吃水餃、貼對聯、放煙花、燒魚、給壓歲錢。哇、這麼多的家鄉春節習俗,好愛我的家鄉,好喜歡在家鄉過春節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4

每當春節,我總會回到家鄉過,因爲那裏景色優美,有農村的感覺,使人感到一種很舒服、輕鬆的感覺。

今年,我回到家鄉,感覺格外不同,因爲我爸爸在後院那裏建了一座五層樓的房子,把後院的範圍礦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羨慕,擔憂的就很妒忌,因爲他們家裏沒有錢蓋房子,不希望我們的生活比他的好,就象在我的爸爸那裏奪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爸爸看穿了,一一地拒絕了,可是他們還是不知恥地常常來我們家吃飯。

到了春節,他們都回家吃飯了,當然我們也可以過得更加開心了。那日早上,我早早的起了牀,把被子疊好,一早就跟爺爺奶奶說:“恭喜發財,利是遞來。”拿完家裏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後,我偷偷的藏在房間裏把利是一一拆開。啊,收穫還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爺爺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雖然不比鄰居表叔給鄰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經十分滿足了。那日全家我們都去看望親戚,因爲我們這些小孩子當晚想趁機“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要回利是給別人的小孩子,順便我們也去看看家鄉周圍景色的改變。我們在去過程中不時也看見有人爲了慶祝,都用鞭炮,在臨晨四點時,我和姐姐都是因爲這些鞭炮,嚇得跳起來。

那日晚上,我看見了我們很多家都放煙花,顯得十分隆重,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買了差不多1000元的煙花放,連上邊馬路打麻將,打牌的人都停下來觀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們家,因爲我爸爸在村子裏,都算個百萬富人了,所以煙花比別人放得更多、更長時間,我看得連頸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羨慕我們。哈哈,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鄉的春節真好,又沒又熱鬧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裏過春節的好多了,我愛我的家鄉-德慶。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5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了。

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臘八粥是由五穀雜糧做的,它們是玉米、小麥、大米、花生、綠豆、芸豆、別看這不起眼的臘八粥,悄悄告訴你呀!這可是我們祖傳的,必須得喝。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到了二十三,二十三就是小年了聽奶奶說:“二十三這天送竈,要把竈神送到孃家去,到三十才能回來,所以二十三的竈糖是必不可少的;這時候我們小孩可高興壞了。嘴上不停的說:“過年了,過年了。”

眼看到了除夕,除夕可真熱鬧呀!家家趕着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的迴盪着,到了正午時分,按照家鄉的習俗,有男的去祖墳上把老祖宗請回來,然後回家貼對聯、年畫,等做完這些事,就能放鞭炮、迎新年了,而小孩則高興的竄前跳後,喜悅的心情是無法言表的,在這時候,無論是在外上班的還是打工的人,都必須得趕回來,吃團圓飯。到了午夜十二點,所有人都要放鞭炮,迎新年,聽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新的一年開始了;這一夜,家家燈火通明,我們老家還有一個古老的傳統,就是在三十晚上,家家都得到廟上上香。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事事順心。

大年七年級景象可不一樣,人們都會出去拜年,年少的給年長的拜年,孩子們會得到很多壓歲錢。大人們坐在一起划拳喝酒,忘掉了所有的.煩惱,盡情的暢飲。

很快,元宵節到了,花燈是必不可少的。而最講究的則是吃元宵,家家都要煮。爲得就是一家團圓,甜甜蜜蜜。

到了正月十六,家鄉的春節也就結束了,無論是上班還是種地的,都開始了他們忙碌的生活。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6

家鄉的春節 我們這裏的春節好是熱鬧,就算是準備工作也錯不了。因爲我們是農民,秋收後,就再也沒有什麼事可做了,所以就有更多的時間來置辦年貨。來到集市,看到一個個精美的剪紙,一個個凸凹不平,獨具特色的生肖人物,真讓人不由驚歎,再細一看,那精美的剪紙樣式更多,有各種動物、各種事物,然而,樣式更多的還要數福字,與年年有魚(餘)的畫像。有的人家還買一些小掛件來裝飾屋子,讓屋子變一個新面貌。

準備好這些,也就快過年了,接下來就會給家人買衣服,這可是女孩們最愛做的事。她們會從那些花花綠綠的服裝中挑出最漂亮的購買。買完衣服,孩子們都不穿,因爲她們認爲,如果提前穿了,過年就穿不上新衣服了。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這天白天會和往常一樣,到了晚上才叫熱鬧,晚上就與過年差不多了,同樣放鞭炮,吃餃子。家裏的好吃的都會拿出來,這時孩子們最高興。

小年過後,要大掃除,要掃房、擦傢俱等。大掃除後,就要準備吃的,什麼雞呀、鴨呀、魚呀、肉呀,是一樣不能少。

“過年了,過年了!”隨着孩子們的歡呼聲,除夕夜到處,家家戶戶都點燃一團火,意思爲驅逐掉一年的疾病與痛苦,留下美滿與幸福。這時,孩子們也早穿上了新衣,男孩子會和爸爸準備放爆竹。女孩子則與媽媽一起包餃子。我們這裏還有有一個習俗,在餃子裏放上硬幣。放上後,這硬幣就不再硬幣了,而是“元寶”,誰吃着了“元寶”一年都會風調雨順,幸福安康。一家人還會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餃子下鍋了,爆竹也響了,整個村莊噼哩叭啦響成一團,響個不停,一個接一個,啊,可真熱鬧!

七年級拜年,孩子們會來到親戚家拜家,長輩們會給孩子們壓歲錢,這是孩子們一年中掙錢最多的一天。再過幾天,一家人要回孃家,做姥姥、姥爺的也要給孩子壓歲錢。然後再過幾天,就是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是過完除夕後,又是一個熱鬧的節日,這天要吃元宵,還要放鞭炮,那熱鬧勁兒不亞於除夕。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7

酒水長,年糕香,馥郁的氣味中彌散着久違的溫馨。

春聯紅,鞭炮響,跳躍的空氣裏蟄伏着節日的歡愉。

在我對家鄉的印象裏,春節的記憶想必是最爲濃郁的。

家鄉的春節是有聲的。聽!“咚……咚……咚……”,那準是壯年男子雄渾有力地敲鼓聲,那激昂的鼓點乾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它敲碎了慵懶的空氣。震落了沉重的灰塵,使孩子們振奮、老人矍鑠,空氣沸騰了!還有大街小巷中那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也給這春節平添了一份生機與喜悅。瞧,不知是誰家淘氣的孩子,手捏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棍小心翼翼地走向那早已擺置好的花炮,只聽“哧——”一聲,她的手便像觸電一般縮了回來,隨即跑開幾米遠,而後兩隻小手把耳朵捂得密不透風,靜靜地等待爆炸……

家鄉的春節是有顏色的。這不,大年三十還沒到,心急得人家早已經貼上了火紅的春聯,大紅燈籠高高地懸掛着,這時往日安靜的宅門便有了年的紅暈。放眼望去,一切都是耀眼的金和醒目的紅,地上安詳熟睡的白雪看起來是那麼的格格不入。一副副靈動的紅剪紙窗花,喜慶祥和,傳遞着生活的幸福,表達着來年的期盼。真正地在顏色上一飽眼福的時候還要數除夕之夜了,一個個煙花歡呼者競相沖向空中,迫不及待地與夜空擁吻。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煙花宛若匠心獨具的藝人在黑色的畫紙上一瀉而下的靈感——這是一場盛大的色彩的聚會!

家鄉的春節是有味的。春節來臨的前幾天心靈手巧的婦女們便開始張羅蒸年糕、包餃子、炸肉丸……這也是全家最隆重、最熱鬧的時候。一家人圍在廚房裏,一邊寒暄,一邊分工合作,揉麪、洗菜、切餡、上籠……一年到頭,生活的艱辛、隱忍化作了眼前一個個觸手可摸、實實在在的幸福,氤氳着醉人的香味。三十晚上的圓桌上,飯菜的香味和這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逐漸匯成了海的意象。那更是親情的味道,愛的味道。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8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春節習俗,就像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樣。今天,讓我來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走進我家鄉的春節習俗。

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大致從臘月初旬便開始了吧。那時,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起了“福”字,商店的門口則掛起了大紅燈籠,以示來年紅紅火火,遠遠望去,像一片鮮紅的海洋。

父母早早地買了過年所需要的東西,衣服、鞭炮、年貨等等。

不知不覺到了除夕,那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爲在這天,所有人都會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做一桌豐盛的團圓飯,說說這一年來看到、聽到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與家人的團聚。

吃完年夜飯,我們到室外去散步,看那絢麗的煙花在夜空中耀眼綻放,聆聽四鄰那新年的祝福。

到了八點,我和父母一同看《春節聯歡晚會》,但我卻在十一點時便禁不住睡夢的誘惑,與周公下去了。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我們一家三口早早地起了牀,穿上了昨天準備好的新衣服,吃了奶奶做的湯圓,便上山去了,我們要去廟裏燒香,一路上遇見了許多鄰居,我們向他們致以新年的祝福。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廟裏,我拜了幾下,希望神仙們能保佑我來年學習步步高昇,成績越來越好吧!

正月十五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的寓意是今年大家要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還屬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男孩子們最開心了,春節時他們可以盡情地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捂着耳朵也感受得到他們的興奮與快樂。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們也都露出了笑顏。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熱鬧而歡樂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9

在我老家每逢過年過節都很隆重。今天我就講講我老家過年時的事情。

臘月,在臘月時,我老家都開始有過年的味道了。家家準備過年時用的東西,簡單的說就是年貨。

孩子們準備年貨,主要是爆竹、鞭炮,有二腳踢、摔炮、黑蜘蛛……那鞭炮裝在口袋好像隨時有可能爆炸,是人看了都怕。但非常好玩,摔炮就是摔到地上會爆的炮,還有各種各樣的鞭炮我就不再介紹了。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我家就要大掃除了,大人們在家裏大掃除,我們小孩在外面玩鞭炮,但是我有時候也去幫忙。

過了臘月二十三,馬上就到了除夕,除夕很熱鬧,我們家家開始做年夜飯、團圓飯,在我們潮州還有一個風俗,在吃團圓飯之前,就要拜神,拜神後,就開始吃飯。那是應該是:4點30分。在這之前我們已經收到紅包了。我們吃完飯,小孩去去玩,大人收拾。

除夕的晚上是最熱鬧的時候,家家門口放着幾箱煙花,一家放完下一家放,不許間斷,放完才行,差不多放完就十二點。然後就去睡覺了。

大年七年級,家家都有人去拜訪親戚好友。小孩去玩。

直到正月十五元宵開始了,春節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我老家有一個風俗:擡着神像遊街,把整個村子游三圈,才行。家家都到門口拜神,神像每到一戶人家,就停下來,等這戶人家拜完再走。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這樣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這就是我老家過年一定要做的事情!過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