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鄉小吃作文彙總六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小吃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家鄉小吃作文彙總六篇

家鄉小吃作文 篇1

我看5歲時離開了家鄉,那對於現在的我,一切都模糊了,可是粑粑卻至今讓我記憶如新。

那時的我,就愛吃粑粑,每次聽到“賣粑粑嘍”我就會口水直流3千尺,並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樓下,我把錢遞給了他,只見他熟練地揉着糯米,一會揉一會拿板子拍,聽大人們說拍可以使粑粑更有嚼頭,過了一會,粑粑開始下鍋了,一個接一個的往鍋裏掉,馬上一股香氣向我撲來,我嗅了嗅鼻子,嗯~~真香啊,粑粑終於熟了,只見老爺爺以閃電般的速度把4個粑粑盛進了小碗裏,並澆上了白糖汁。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嗯~真有較勁,糖汁膩滿了我的嘴,甜甜的,香香的……

啊!家鄉我愛你,啊!粑粑我愛你!

家鄉小吃作文 篇2

“真好吃啊!”我一邊埋頭吃着“臭豆腐”,一邊連聲讚歎道。

這不,今天從這家“臭豆腐”的攤前走過,聞着那熟悉的“臭味”,我又忍不住買了一盒,看着老闆把八塊切得方方正正、白嫩嫩的豆腐放進熱油中,只見豆腐在油中翻滾着,跳躍着,瞬間,“滋滋啦啦”的聲音就像餐前音樂一樣地響起,三兩分鐘的時間,八塊金燦燦的豆腐就從鍋中蹦跳而出。老闆將豆腐“攔腰截斷”,放入一個一次性的小碗中,然後掀開另一個擦得錚亮的不鏽鋼的鐵桶,舀出一些淡咖啡色的濃濃的湯汁,這時我才明白,將炸好的豆腐剪開是爲了更能入味啊!最後老闆熟練地撒進去一些香菜、榨菜等佐料,那一碗美味的“臭豆腐”就完成了!那豆腐的白白嫩嫩、那香菜的青青翠翠、那湯汁的濃濃郁鬱,嘴裏的口水就像是泉眼一樣地涌進口腔,我閉上眼睛猛地吸了一口香味,毅然決然地剋制着自己想把它們“就地正法”的念頭,就這樣我一邊聞着“臭味”,一邊壓着饞蟲,向家中走去。

回到家裏,我聞着那“臭味”,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豆腐已經被湯汁浸泡得香味十足,嫩得入口即化,鹹鹹的,香香的,還略微有一絲辣辣的味道,我一邊吃一邊讚歎道:“媽呀!太好吃了!”

吃完“臭豆腐”,我還在一直回味着那香中有臭,臭中有香的味道!

“臭豆腐”真好吃,讓我一吃忘不了;“臭豆腐”真好吃,讓我吃了還想吃;“臭豆腐”真好吃,讓我不吃忍不住!“哼!”咱不算“千古流芳”,好歹也是個“遺臭萬年”吧!

家鄉小吃作文 篇3

我家鄉的風味小吃有很多,如雞蛋灌餅,手抓餅,甜糕等等,但我最喜愛的就是臭豆腐了。

在我家鄉的小吃街裏不時傳來一陣一陣誘人的叫賣聲:“快來買了正宗的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勒!”提起臭豆腐,家鄉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上街,看見了那臭豆腐,於是,我又央求媽媽給我買臭豆腐。只見攤主把一快塊一寸見方的臭豆腐從特製的‘’滷水‘’裏撈出來,再將它往油鍋裏放,等豆腐變的.鼓鼓的時候,豆腐被撈出油鍋放在一旁濾油。

接着將豆腐戳開,放入芝麻、花生、幹辣椒粉、榨菜末等特製調料。這時,這塊豆腐已不同於原來那塊豆腐了,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的特點。我實在忍不住了,輕輕咬一口,情不自禁的說:“真是臭中有香,香中有辣。真好吃!‘’ 我狼吞虎嚥地吃着臭豆腐,彷彿山珍海味也比不上她似的,不知不覺一盤臭豆腐便下肚了。

我愛家鄉小吃——臭豆腐!

家鄉小吃作文 篇4

突然間想做這麼一個專題,向各位博友介紹貴州的特色小吃,也歡迎你們來貴州做客,相信一定會給留下很深的印象,流連忘返。

翻遍黔味菜譜,也見不到涼拌折耳根這樣一道菜。折耳根也算貴州名菜嗎?這個問題,還有待於同行的專家們去作結論。然而,在各種級別的黔式宴會上,折耳根卻是滿有資格登上大雅之堂,供國內外賓客品嚐的。不少國外客人,往往還特意要品嚐一下這種別具風味的貴州菜呢!

推薦指數:

折耳根,又叫魚腥草,有特異氣味,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開胃理氣等功用。

涼拌折耳根,爲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貴州民間菜。多年來,老幼皆喜食用。製作時選其肥嫩根部(也可連同嫩芽)掐成長約一寸的段,洗淨後用食鹽醃一下,用清水淘洗乾淨,將幹辣椒烤至焦脆,春成碎末(貴州人稱這種辣椒爲"糊辣角"),撒在折耳根段上,加醬油、醋、蒜、味精和少許白糖等調料拌勻即可食用。

涼拌折耳根脆嫩爽口,富有折耳根特有的芳香。細細咀嚼,越嚼越香,不禁會使人食慾大增,所以不失爲別具情趣的佳餚。

如將折耳根加肉絲和佐料炒熟食用,那又是另外一番風味。只要烹製火候適當,使折耳根綿中帶脆,肉絲鮮嫩可口,豬肉的美滋和折耳根的異香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其味無窮。

家鄉小吃作文 篇5

提到口鎮,這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著名的萊蕪戰役就是在這兒發生的。而口鎮最富有特色的風味小吃莫過於方火燒熱豆腐了。

口鎮有很多賣方火燒熱豆腐的。一張桌子,三四把椅子,就構成了一次宴席。再者,拿上幾個方火燒,端上幾塊熱豆腐,舀上幾碗豆腐漿,美味極了!咱們就來說說方火燒吧!方火燒,顧名思義,它肯定和其他火燒不同,它是方的,而一般火燒是圓的。這就是它的特別之處。方火燒很硬,牙口不好的人,是沒有口福了。看那爐子上一個個黃澄澄的方火燒,外酥裏嫩,真想上去咬一口呀!光有方火燒還不夠完美,配上一塊熱豆腐纔是人間美味呀!黃澄澄的方火燒、熱騰騰的豆腐,再給你盛上一碗熱乎乎的豆腐漿,包你回味無窮。熱豆腐要佔着醬吃,那才別有一番風味,就連其它地方的人千里迢迢的來到口鎮,爲的就是吃這方火燒熱豆腐!

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快來口鎮嚐嚐這方火燒熱豆腐吧!

家鄉小吃作文 篇6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要說我的家鄉——獨山的特色小吃,一道普普通通的蒿子粑粑就會讓你回味無窮。

相傳這蒿子粑粑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成爲農民的佐餐食品,它是獨山縣的風味食點。

蒿子粑粑的製作方法非常講究,初春時節,小草剛剛露頭,便可上山去摘一點蒿子草,去其根。接着給蒿草搓洗按摩——涮、搓、揉。涮,將蒿草放入開水中,抓住其一端在水裏左右擺動,目的是讓它變軟,並涮掉附在葉片上的髒東西;搓,把蒿草夾在手掌來回的搓,如搓衣服一般,讓其苦汁去掉;揉,把蒿草放在案板上像揉麪團一樣揉,揉碎後用清水淘淨。經過此番加工後,蒿草變得軟綿綿的、熱乎乎的,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再是,將其切碎,加入鹽、蒜末、薑末、臘肉丁放入大鍋裏翻炒,待其佐料溢出香味後把白花花的米麪灑入鍋,用手把它們揉搓在一起。頓時,白花花的米麪因吸收了蒿子草的湯汁,變成了翠綠色,如果不仔細看的話還以爲是一塊帶有雜色的大翡翠原石呢!最後把面捏成麪餅放入鍋裏煎。

煎好後的蒿子粑粑個個圓滾滾的,像個圓形的綠月餅。蒿子的清香,臘肉的臘香摻雜在一起,一股股的直鑽你的鼻子,讓你垂涎三尺,欲罷不能。當你一口咬下去時先是酥脆的外殼,再是軟嫩的內瓤,其味妙不可言,要是有幸再咬到個大大的臘肉丁,更是平添了一份驚喜與樂趣。

我愛家鄉的小吃——蒿子粑粑!雖然它比不上那些山珍海味名貴,但它樸實、地道,顯現了家鄉人民的品質,也牽連着無數離鄉人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