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古詩的作文九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古詩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古詩的作文九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詩中的世界是五彩繽紛,古樸典雅的,這個神奇的詩中世界總是令我流連忘返,我對它充滿了好奇,詩所能描寫的東西有很多,沒有界限,什麼都能寫,瀑布、懸崖、林間小道等等。

但在這麼多東西當中,我最喜歡春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寫出了春姑娘擁有靈巧的手,風便是春的手,一動一劃一碰柳樹就被裝飾好了。

春雨也很有意思,有許多描寫它的詩句,比如說“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這段詩是把春雨擬人化,寫它知道春天的植物生長需要雨水的滋潤,它便將下凡來,帶來了一場滋潤萬物的細雨,送來了陣陣清涼;還有“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的到來引起了一場綿綿細雨。她伴着朦朧的天際如一根根晶瑩剔透的銀線,把春天連到了大地,把春天連到了人間。“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春天的雨是朦朧的,沒有暴風雨之前的烏雲那麼低沉,沒有大霧的那麼迷茫,沒有閃電,也無雷聲。只是朦朧的天際迷亂着人的眼睛,只有晶瑩的露珠浸透着人的心,把春天的消息撒向人間……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出了春夜的寂靜,桂花在夜晚悄然無聲地慢慢凋謝,無處不讓人感到淒涼,無限的靜謐使春夜裏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蕩蕩的。讀到“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我感覺到如月牙般的月亮升起來了,只只小鳥被皎潔的月光驚動,時不時還從深深的山澗中傳出陣陣清脆的鳥鳴,真是寧靜淡薄而富有優雅情致啊!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好日子探尋美景在泗水的湖濱,無限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芬芳的春天,韻味十足。

春,在我的詩歌旅途中,一路伴我相隨。它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啓蒙,我將一路走下去,直至終點。

古詩的作文 篇2

古詩中,有遠方。遠方中,既有感情,也有風景。

遠方的詩,是有感情的。

每當讀起送別詩時,彷彿自己就是作者本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的《送別》使我感到傷懷。雖然纔剛剛送走朋友,可禁不住又十分掛念朋友,到明年春暖花開,草木轉綠時,朋友你能否再回到這裏來呢?“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使我感到孟浩然的依依不捨。孟浩然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朱大因爲要去長安,孟浩然爲了表達自己的心意,在送別朱大的時候,取下來贈送給朱大,願他一路多保重,也是孟浩然平生對他的一片赤誠之心。

遠方的詩,是美麗的。

每當讀起田園詩時,自己彷彿置身於田園之中。“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使我看到眼前的一幕:在稻花的香氣裏,人們談論着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着豐收年。“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讓我看到: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遠方的詩,是雄偉的。

每當讀起邊塞詩時,我總能被帶入戰爭的歲月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涼州詞》帶我進入到戰爭的前一晚。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爲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着回來。

古詩中的遠方,既是傷懷的,也是依依不捨的。既是美麗的,也是雄偉的。

古詩的作文 篇3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中難免會受到挫折,因此人難免會倍感傷愁。

李白用哀愁匯成了整片江流,杜甫在戰亂時用哀愁來騷亂了白髮,哀愁使女詞人“瘦比黃花”,哀愁使李商隱“蠟炬成灰”。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以形象的描寫的憂愁,愁會使人撕心裂肺,斷肝腸,“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在傷心之時,花兒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鳥兒也爲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悲傷,“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人生難免不稱意,而那愁緒是無法剪斷的,無法訴說的。

哀愁真的能有如此大的力量使人衰退,也正因爲這些憂愁會使人流露出內心的情感,才能見景抒情,創造出不朽的詩篇。

當面對這些哀愁,我們理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心態,去迎接一個個困難,我們要充滿鬥志,要深信,風雨過後天空之中一定會出現那七色的彩虹,它便是那座你走出哀愁,走向美好生活的開始。

古詩的作文 篇4

古人云,古詩能給人帶來快樂和享受。這次古詩活動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將伴隨我一生。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個詩句想徹大江南北,杜甫這喜悅回家的心情也調動了6年級2班學生們的喜悅。

古詩背誦會開始了,第一輪古詩開火車,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閉上眼睛亂抽了一個,啊,老天你太不公平了,太偏心了,我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句,卡了殼了,怎麼也想不出來,心裏彷彿被無無形的大石頭壓住,腦子一片空白,一陣東風吹來吹到我臉上不管多麼的涼,我的臉還是熱的通紅,手腳鑽心的冷,剛吃的東西好像被消化掉了,在心臟有節奏的跳動下,越跳越慢,心提到了嗓子眼,望望四周的同學無數隻眼睛盯着我,特別着急,經過我不斷的思緒下,終於背了出來,這才鬆了一口氣,這次發揮失常,得分也不太好。

第二輪開始了,古詩點將,主持人給我選了個好背的,心想真沒跟你白好,天助我也,啊,老天,你太好了,我用流水般清脆的聲音流利背了出來,得到大家的一陣好評,冬風從窗外吹進,涼絲絲的美極了,看看窗外,在微風的伴隨下,柳樹姑娘婀娜多姿的舞動着她那秀麗的頭髮,跳起了美麗的民族舞,世界是多麼的美好。

古詩是一種享受,是一種陶冶人們情操的美食。

古詩的作文 篇5

江南水鄉是多情的,柔情的。

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曾描繪了江南春景:千里江南,鶯飛草長,綠葉紅花,鳥語花香,山村傍水,城郭依山,春風浩蕩,酒旗飄拂。其中有山水,花草,禽鳥等自然景觀,還有城郭,村莊,酒旗等人文現象。江南不僅極其秀美,而且人煙稠密,十分富庶。可見江南水鄉對人是多情的,柔情的!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橋與水把江南演繹的如詩如畫,渾然天成。水是江南水鄉流動的夢,潺潺的流水技術展開柔弱的絲綢,在微風下飄揚飛舞,在大地上歡快的奔跑。而水是江南水鄉停住的夢,奇巧的身姿就是精靈飛舞的輕靈的翅膀,在陽光下透明而樸質,在細雨中清雅而迷離。江南水鄉對水,橋是多情的,柔情的!

江南的雨是有靈性的,靈性的河是有詩情的,那雨從久遠久遠的歷史的時空裏落下來,有些凝滯但也有些明麗。江南的雨落在瓦礫上。就像絲竹的聲音,憂“怨”急“緩”。那河裏有江南的思緒,也有江南的靈魂,要不煙雨裏江南怎麼會是另一番情韻呢?當你撐着雨傘走過小橋,走過長長的古巷。一定會讓你生出一點淡淡的惆悵,生出一種隱約的懷想。

絲竹聲裏評彈又是江南的另一景觀,長長的古巷,古老的石橋,悠悠的碧水承載着歷史的感懷。江南的靈魂在水,在石橋,在古巷,在人的內心深處。這就是江南,如詩如畫的江南,引起詩人思緒和詩性的江南,它是多情的,柔情的。

也難怪有白居易的這首詩:“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古詩的作文 篇6

古詩,在中國已有千年文化之基礎,是中華民族最耀眼的一塊瑰寶,引發了現代人的情思,牽動了現代人的想象,從而引出了更多的文學作品。

——題記

回樂峯前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讀着讀着,我的眼前好像看到詩人李益,站在高高的回樂峯前,月光像白霜一般落在了詩人的肩上,李益擡起頭,眺望着這片白雪般的沙子。如果說,這份亙古的蒼茫不被打破,那麼詩人就可以沉寂其中,體會這大漠的'蒼涼與孤寂。可就在這時,“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一陣蘆管聲吹來,打破了這份沉寂,勾起了詩人以及駐紮在大漠上的軍人的思鄉的情思,不由得想起了家中的妻兒和母親。我清醒了過來,但腦海中還殘留着那幅場面。我不由的嘆了口氣,心想,當時一定在打伏,使得這麼多的將軍,士兵無法回家,陪伴在家人的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滄海之上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讀到這裏,我的腦海中又浮現了一幅畫面:曹操站在一塊碣石上迎風而立,看着腳下的浪花滔滔的海水和水中聳立的石頭和島嶼,又眺望着島嶼上的生機勃勃的樹木和野草。我繼續讀道:“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又想到了,大海的氣勢,好像吞吐着日月和太陽的運行。這時,曹操的心中無端的生起了一股豪邁之情。想到這,我又細細品讀了一遍,不由得脫口而出說道:“其實曹操當時是有這個能力可以統一天下,可是不知爲何,竟放棄了這個機會,真是可惜啊!”

古道之中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讀到這,我那充滿智慧的大腦又展開了聯想:詩人馬致遠獨自一人,孤獨的牽了一匹瘦小的老馬,走在一條荒棄已久的古老的小道上,前面矗立着一棵早已枯死的老樹,樹上還住着一隻呱呱噪啼的烏鴉,使詩人馬致遠的心中,升起了一陣悲涼。就在這時,馬致遠忽然看見了一座小橋跨在了河上,橋下是淙淙的流水,遠處還有幾戶人家,幾個小孩子正在門口玩鬧,傳出了一陣嘻嘻哈哈的聲音。只是這聲音,在離家已久的詩人馬致遠聽起來,竟顯得是那樣刺耳。想到這,我的心情竟也變得有些沉重。想來,這就是研討的魅力所在吧!

我愛古詩,不僅因爲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更是因爲古詩可以給我那平淡無奇不出彩的生活,增添一份別樣的色彩!

古詩的作文 篇7

街燈已上似游龍,忽逢一夜月光寒。前塵過往,明月照亮天涯,獨看一場繁華!淚伴月,思念隨風,潸然淚下。

常說,須臾間,流光易老,紅顏易憔,歲歲年年人不同,花似花落影何從,年華虛晃,徒留人間滄桑。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一曲淺詞,述一世傷悲,凝聚千言,難識道離別。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不想讓自己去思念,可卻難以話離別。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紫衣青衫挽,相擁淚雨下,癡看紅顏去,再也不復返!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有何處,可與她訴說那幾經離愁,那淒涼悲傷,徒留一人獨自細細酌嘗。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千載萬載如影,萬代春秋隨風,又有誰知相逢不相識的痛,那時,早已灰塵滿面,鬢髮如霜,你我相隔兩望,只不過徒增悲傷罷!

“夜來幽夢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溼了眼,溼了裳,溼了孤城的彷徨。沒想到還能入夢還鄉,你,獨坐窗前,食指繞紅線,擡纖纖玉手,爲已梳妝,塗胭脂香氣,“我”,早已迷惘。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兩人靜靜守望,萬語千言,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道訴,只有相對無言,望那淚落千行。恍若那無垠大海的平靜,卻實則早已在無盡的埋藏。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時光如水,永遠承載着看不穿的回憶,如微波盪漾,最美不過夕陽紅,最美在折柳離別後,可在那皓月當空,墳山松下,卻是與妻子思念年年,肝腸寸斷的地方。

那所謂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山盟海誓,等到的是什麼,不過是一曲離愁罷!

微波淺蕩,賞一輪明月,嘆古往今來,一地相思兩處閒愁,落花飄入蝶池,剪不斷思念,數不盡哀愁,傾然而下!留一人傷悲……

古詩的作文 篇8

功名利祿,一生榮華。這是多少文人志士所追求的,爲了名利,背井離鄉,十年寒窗,有多少人在名利場上失意,但在他們眼中,我卻看到了一八份坦然┅┅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就是陶淵明夢中的桃花源,辭官歸隱,可能只是出於無奈,但他的眼中卻流露出一份坦然。

李白的放蕩不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投國無門,月下獨酌,邀月共飲,他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才華無處施展,一種無奈,但他的眼中也流露出一份坦然。

曾經的雕欄玉砌,金壁輝煌,結果則是國破家亡,彈指間,名利只是一陣輕煙。無言上西樓,把哀愁化作一江春水,任它東流,“剪不斷,理還亂”,但,他――南唐後主,則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的眼裏依舊是那份坦然。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面對愛人的離去,瘦比黃花,相思苦困擾着她,她的眼中,不止是不盡的哀愁,同時也是因爲了有了那份坦然才能將哀愁化作美麗的詩章。

在面對世俗時,他們有那樣一份坦然,真是的難得,這種坦然只有在古詩中,我們才得以一見吧?

古詩的作文 篇9

詩,像一個隨歌起舞的女子,在竹筏上踏着鼓點,合着仙音,用寬大的流雲袖隨着起舞的身影上下翻飛貝齒輕叩,發出清脆得音響。曼妙的舞姿使人陶醉其中。這樣一幅美妙的畫卷,讓我一見如故,不忍釋卷。

午後的陽光似有實質,織成一張密密的網把我裹住。踩着梯子,從書櫃頂端取下沉睡了幾個春秋的唐詩宋詞

午後的陽光似有實質,像一張密密的網把我裹住。踏着梯子,從書櫃頂端取下沉睡了幾個春秋的唐詩宋詞,細細翻閱,讓我感受到詩裏的韻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太白的一首《將進酒》使多少人拍案叫絕?詩裏有他的豪情壯志,也有備受冷落的抑鬱。“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傾訴了他對友人的牽掛。“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寫出他的豁達。怪不得有餘光中評價他“酒入豪腸,三分嘯成了劍氣,七分釀成了月光,秀口一吐,便是半個錦唐。”讀青蓮的詩想豪飲一罈陳年佳釀,有辛辣,回味時變成濃郁的酒香。

餘秋雨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說:“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前行。’在黃州,在惠州,在遙遠的儋州,過着悽苦的生活。有詩爲證:“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面對權貴打壓,他仍不低頭。大筆一揮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持蒼”的豪邁。“雖然揀盡寒枝不肯棲”卻用微笑給世人做出最好的榜樣。品東坡的詞像一壺沉浮幾許的濃茶。有苦澀,細呷後變成絲絲甘甜。需反覆咀嚼,才能品得箇中滋味。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易安,你心中的守望究竟是爲了誰?是破碎的江山還是先你而去的夫君?“風也飄飄,雨夜瀟瀟”你只是一介女子,萬般清腸只能用詩吐訴“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些都是你的國仇家恨。易安的詞像一株籬下悽婉的黃花有恣意的委婉。咀嚼後方是那一抹散不去的情愁。

詩詞竟然如此奇妙,她從靜止的文字變成跳動的生命,從我身邊輕輕走過,留下美好的笑顏。滾滾紅塵中,我與詩詞擦肩而過,衣袖仍有淡淡餘香,芬芳我三百六十五天的分分秒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