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作文600字彙編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吃作文600字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吃作文600字彙編7篇

小吃作文600字 篇1

我的家鄉是河北滄州,在我們這美味的小吃有很多,例如:油條、麻辣燙、炒麪、老豆腐……但真正能讓我一看到就口水直流的那就非羊腸湯莫屬了。

羊腸湯是我和爺爺最愛吃的小吃。可以這樣說:我和爺爺十次去縣城,有九次是吃的羊腸湯。記得那一次和爺爺去縣城,我們到站下了車,我問爺爺吃什麼,爺爺風趣地說到:“當然是吃羊腸湯啦!”於是我們步行來到了一家羊腸湯店,只見這家羊腸湯店人流如織,老闆一邊不辭辛勞地做着羊腸湯,一邊快樂的吆喝着,每一位顧客臉上都露出滿意的笑容。爺爺首先訂了兩份羊腸湯和幾張餅,然後我們又找了個座位,坐下後,我開始注意起老闆的動作,只見老闆利索地把羊腸洗乾淨,切成段備用,然後又將一些配料大料、花椒和蔥段過油,然後放入羊腸小火慢燉,這時滿屋子都已經瀰漫着濃郁的羊腸香,不一會兒,羊腸湯做好了,這時的羊腸湯光亮嫩滑,再加上湯色和香味的點綴,讓人食慾大開,一會兒,老闆吧令我垂涎三尺的羊腸湯端來了,我迫不及待的加入辣椒粉、鹽、胡椒粉等調味品。這時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吃在嘴裏,口感甚佳,再品嚐一下那湯,就上幾塊餅,那味道,堪稱一絕!

羊腸湯有兩百餘年的歷史,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老少皆宜,適合與餅類同食,喝起來津津有味,營養豐富。特別在冬天吃起來熱乎乎的,有時爲了喝到羊腸湯還必須得起個大早兒。

這就是我家鄉獨具風味的小吃——羊腸湯,羊腸湯以它那獨特的色、香、味成爲了我們家鄉的地道美食!

小吃作文600字 篇2

  濮陽名小吃

濮陽,是龍的故鄉,醞釀着龍的血液,生活着龍的傳人。當然!我就是其中的一員。名名名,濮陽名小吃。這裏的“小菜一碟”可是那麼的名副其實喲!

  NO.1牛肉耗辣椒

“媽媽!耗辣椒吃完了,趕緊再來一瓶!”我可是個辣椒迷喲!爲了讓我過一把辣椒癮,媽媽買了一大箱牛肉耗辣椒在那恭候着呢!“嘖嘖嘖!”我品嚐的時候,一股辣香油總是不由自主的流進我的心田。

“牛肉耗辣椒,好吃不上 火!”這句話說得真是好!酥酥的花生仁,再和潤潤的辣椒油和火紅的辣椒以及脆脆的牛肉做搭檔,真是讓人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這不僅“長”的好看,而且吃了也有非同小可的感受!當吃進第一口時,那香氣立刻溢滿了整個口腔;當吃進第二口時,一股辣香灌進了嘴裏;當吃進第三口時,辣香潤脆這四個味道一起衝進你的肚子裏去!

可別小瞧它!它不僅是我們龍鄉人的寵兒,而且還是異鄉人的酷愛!有一個新鄉的阿姨,她愛耗辣椒愛得不得了!整天愛不釋手,每次去串門的時候,總會給阿姨稍好幾箱呢!它可是聞名遠揚呀!

 NO.2糟魚

糟魚也是我們龍鄉的名小吃。它一身的花衣裳,看上去並不怎麼漂亮。但是,它卻有着別具一格的風格。別看有“魚”這個字,這個魚可以解決所有魚刺的煩惱。因爲,它根本沒有魚刺(魚刺是軟的,可以吃)!

我從小就愛吃魚,小時候一下子就能吃一條!尤其是那沒有刺的糟魚,我總是吃得最津津有味!它不像糖醋鯉魚一樣,外酸裏嫩。一身下來那就是一個味道:鹹!這鹹也是鹹的非同尋常,鹹裏還透出一股香潤!一口吃完還想吃。還可以夾到饅頭裏,做成一個“中式漢堡”!真是百般美味!

嘻嘻!或許你現在已經蠢蠢欲動了吧!這就是我們的:名名名,濮陽名小吃!

小吃作文600字 篇3

你知道美味的開封小籠包嗎?你知道包子裏怎麼會有美味的湯汁嗎?今天我將告訴你!

我的家鄉,開封,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風味小吃衆多:有花生糕,桶子雞,炒涼粉,醬牛肉,小籠包。其中小籠包就是我的最愛。

開封小籠包又稱灌湯小籠包,是開封最有特色,也是最有名氣的小吃之一,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它的主要特點就是皮薄陷大,灌湯流油,軟嫩鮮香,潔白光潤,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吸引了大批開封市民和中外遊客,當然,我也不例外。

小時候,我就對它垂涎三尺。那時候,我總是扯着爺爺的衣角,問這問那,爺爺就會有聲有色的給我講小籠包的的來歷和它的整個加工過程,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的:用死麪制皮,用白糖、味精爲餡提鮮,通過“三軟三硬”和麪,使麪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整個過程也要用不少時間,也可算是一項繁瑣的工程了。

小籠包不僅有一個完美的工程,味道也很不錯呢。俗話說得好:“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不過我餓管不了那麼多,望着那麼美味的小籠湯包,我的口水早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顧不得什麼淑女形象,抓起包子就往嘴裏塞,好燙,我捂着嘴巴叫了起來,這次我吸取教訓,先輕輕地咬一口皮,頓時,汁兒涌進了我

的嘴裏,好醇,好潤,好香,我沉浸在美妙的世界裏,待我反應過來,我又迫不及待地往嘴裏塞湯包了。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品嚐當地的風味小吃,不管是甜的、辣的,還是酸的、甜的讓我和小籠包在一起做選擇,我都肯定會告訴你,我選擇的是:小籠包。

這就是美味的開封小籠包,快來嚐嚐吧!

小吃作文600字 篇4

山西特色有很多,例如,過年吃餃子,還有各種面:刀削麪、餄餎面、拉麪、手擀麪……還有很多。

在這裏面我最推薦的是刀削麪,削出的刀削麪,一片連一片,好像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道道弧形白線,面片落進湯鍋,湯滾面翻,又好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有一首詩這樣描寫:“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面要揉成尺餘長的筒狀,削麪時,人站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裏削。削出的麪條呈三棱形,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麪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麪如魚兒躍”。雪白的麪條配上不同的湯汁和肉粒,別有一番風味。人稱山西人是“醋老西兒”,所以調料裏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鮮紅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碗。

聽說,刀削麪還有一個故事:據傳當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爲防止漢人造反,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每十戶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輪流做飯。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想到就用這個切吧!他把揉好的麪糰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就這樣削好了,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品嚐刀削麪也是一種學問。我總是先舔舔香濃醇厚的醬汁,感受它鮮美的味道,然後夾起倆三根麪條和一塊五花肉,放進嘴裏慢慢咀嚼,品味那外滑內筋亂而不黏的刀削麪和鮮嫩口渴的五花肉,任那濃郁的氣息在嘴裏迴盪,接着再將湯一掃而光,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刀削麪不愧爲山西面食之首,怪不得在世界享有盛譽。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來這裏平嘗平嘗。

小吃作文600字 篇5

不同的地方,風俗不同,吃的講究也不同。我們寶雞一帶自古嗜好酸、辣、香等“上勁”食品。於是,麪皮、臊子面、鍋盔便成了寶雞的三大地方風味特產。而其中的麪皮,每逢年節,更是家家必備,深受人們喜愛。

麪皮的製作並不複雜,原料只需麪粉、鹽、水、紗布、鑼即可,製作時先用水把面和成一個軟麪糰,然後一次次放水往外洗面筋,洗出來的麪筋蒸熟,切碎。洗出的白湯是做麪皮的原料,舀一勺放到鑼裏,在大火上蒸三分鐘,取出來就是麪皮,把麪皮和麪筋放碗裏,再放一些黃瓜絲、熟豆芽,放上調料即可。

寶雞麪皮的特點是薄、筋、光、酸、辣、香。首先是薄。用筷子夾起來,像紙一樣晶瑩剔透,顫顫悠悠不斷。其次是筋。放到嘴裏有嚼頭。第三是光。麪皮上像抹了一層油,入口覺得滑滑的,爽爽的。

吃麪皮時一定要配以特製的岐山醋。這種醋完全是用糧食做的,又酸又香,入口適中。再配上油潑辣子。這種辣子油是陝西的祕製,吃起來特別辣,但是每次還讓你想着吃它。再配上味精、醬油、蒜汁等調料,一碗精美的,色澤鮮紅的,香氣撲鼻的麪皮就調好了。看一眼就能使人饞涎欲滴,食慾大增。尤其是夏天,吃麪皮更是陝西人的最愛,吃一口那叫舒服啊!軟軟的、滑滑的、筋筋的、辣辣的、香香的,太醉人了。麪皮也可稱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思鄉面皮,許多原籍寶雞的`海外遊子,在價值千金的家書中,想吃家鄉的麪皮。他們說,每當月圓之時,把酒賞月,吃上家鄉寄來的麪皮,細細品嚐,就能更加勾起對家鄉、對祖國的緬懷之情。

朋友,如果你有機會到寶雞來做客,千萬不要忘了品嚐着正宗的寶雞麪皮!

小吃作文600字 篇6

我吃過西安的臊子面,吃過北京的烤鴨,還吃過濟南周村燒餅。但是我更喜歡吃家鄉的名吃---壯饃。

壯饃是河南最著名的小吃,壯饃和普通的餅不一樣,它可不是一般的“帶餡兒的餅”,而是滿含着家鄉的味道,吃到嘴裏有一種親切和溫暖的感覺。

剛做好的壯饃,外皮金燦燦的,遠看就像黃金一樣光亮,還沒等你走近,就已經讓你垂涎三尺了,我想每個人都會走上前去,很想咬上一口。如果你是第一次吃到壯饃,你可能會覺得我們家鄉的壯饃很像意大利的披薩餅,不過披薩餅把餡放在上面,烤制而成。而壯饃是把餡包在裏面,在鍋裏烙熟的。剛出鍋的壯饃,外焦裏嫩,表皮酥脆。用手撕開一塊,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張嘴咬上一口,滿嘴流油,餡裏還有大塊的牛肉、粉皮、雞蛋、蔥等。看上去會更加讓你胃口大增。當你吃到第一口時,細細品味,從舌尖到舌根滿是這種香味,越嚼越香,使你根本不捨得嚥下去,好像是來自天堂的香,那種香會不自然地從你的眼神裏透露來,保準讓你吃完一口還想吃一口,今天吃完明天還想吃,這種香味是吃在嘴裏,香在心裏。這時旁邊的一個叔叔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個叔叔拿起一大塊壯饃,眼睛盯着壯饃,旁若無人地大口大口的吃着。那份陶醉和投入,讓人覺得他好像有很多天沒吃過家鄉的壯饃了。在他把最後一口扔到嘴裏閉上眼睛,細細地回味着壯饃的香味。這恐怕就是壯饃的魅力吧!

壯饃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可謂百年名吃了,如果你有幸來到河南,就一定要嘗一嘗我們家鄉的壯饃。

小吃作文600字 篇7

我的家鄉椒江有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小吃。有香噴噴的蛋餅,香香脆脆的泡蝦,又又辣又鮮的薑湯面,還有那令人暖到心裏的薑汁調蛋……家鄉的小吃數也數不盡,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青團。

青團是一種三月清明時的特產。它的外形有的像大大的餃子,有的像圓圓的球。正宗的青團可講究了,碧綠的粉團外包着一種帶着鋸齒的樹葉,葉子通常有三片。撕開葉子,清晰的葉脈印在綠粉團上,葉子留下的清香味卻瀰漫在青團裏。青團那惹人喜愛的顏色來自哪裏呢?哈!原來青團除了米粉外,還夾着一種叫“青”的野草。這種草開着黃色的球狀小花,葉瓣下會有一層白白的茸毛。我們上次去找春天的時候,媽媽和阿姨就在田野裏發現了一大片的“青”呢!但是在青團的粉團上,你是看不到這種草的。因爲它已經經過了煮爛,搗碎,最後揉和在米粉裏了,留下來的,只有那碧綠的顏色和那無比清香的氣味。青團的味道有兩種,一種甜,一種鹹。甜的裏面有甜甜的豆沙泥和香香的桂花。鹹的就更豐富了,它裏面有脆脆的春筍,新鮮的肉丁,軟軟的豆腐丁和紅紅的蘿蔔粒,咬一口香噴噴的油汁會直接打動你的味蕾。

要說青團最好吃的是哪家店呢?我外婆家。但是隻供品嚐絕不外賣哦!每年的清明節,外婆就會花好幾天時間去準備這些食材。等到清明那一天,我們大家都去外婆家幫忙做青團。媽媽的一個常住江蘇的阿公也會在這一天趕回來做青團。

青團,這一年只吃一次的美味小吃,它那無比清香的美味留在我的脣齒間,也印在我深深的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