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古詩的作文彙編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古詩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寫古詩的作文彙編8篇

寫古詩的作文 篇1

改寫《贈汪倫》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容城國小四(三)班 朱禹冰 指導教師:朱金英

汪倫對李白仰慕已久,這一天,終於鼓起勇氣,給李白髮送了一封電子郵件。李白這邊打開郵箱一看,只見上面寫着:我這邊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盼先生來賞花飲酒!

李白看了立刻披衣上馬,直奔汪倫家鄉。汪倫早在村邊等候,見李白策馬揚鞭飛奔而來喜得手舞足蹈。

進了家門,汪倫妻子父母早已備好茶飯,請李白上座。酒過三巡,李白問道:“老兄,哪兒您說的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呢?我這一路上怎麼沒有見到?”汪倫臉上帶着歉意說:“這……這個嘛,是這樣的……請跟我來吧!”於是李白跟隨汪倫來到院門外。汪倫手指前面一帶碧水藍天說:“其實這十里桃花,是十里之外的一個渡口,叫桃花渡:萬家酒店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好啊,汪倫老兄,你竟敢欺騙我啊!”“要不是這樣,您肯來嗎?”

李白在汪倫住處逗留了幾日,兩個人流連山水,吟詩作賦,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誼。但李白是個呆不住的人,有更美的風景在召喚他。這天,他決意離開。

爲了避開汪倫的挽留,李白決定不辭而別,天還沒亮,李白就來到桃花渡,踏上了一條等候在江邊的客船。船伕撐起長篙,正要開船,忽然岸上傳來洪亮的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帶全家老小,正在爲他踏歌送行。李白的眼淚自然流了下來。他向岸上使勁揮了揮手……

回到家,李白打開了電腦,見汪倫QQ上的頭像是亮的,就把自己在船上醞釀而成的詩,發送了過去——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寫古詩的作文 篇2

最近,我開始癡迷於背古詩,因爲媽媽給我買了一套古詩詞書,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背上一首詩。

有一天深夜,我正在睡覺,突然肚子裏一陣劇痛,我立刻抱着古詩書,躡手躡腳地跑進了廁所,生怕吵醒爸爸媽媽。我上着廁所,還不忘揹着一首詩《鹿柴》,嘴裏一遍一遍的輕聲念: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很快就背了下來,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媽媽分享這首詩。嘩啦一聲,我衝完廁所,雙手捧着古詩書,自信滿滿地向媽媽屋裏走去。媽媽被我嚇了一大跳:那麼晚了怎麼還不睡覺!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給媽媽背起詩來。媽媽聽完連聲稱好,又說:學東西很重要,睡覺也很重要啊。

我每天都堅持背一首古詩,媽媽幫我拍成視頻,配上文字和優美的音樂,發到朋友圈裏打卡,以督促我繼續堅持下去。

通過這段時間的古詩背誦,我發現我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李白是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的詩都很優美、浪漫。我最喜歡他的《早發白帝城》《渡荊門送別》和《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這句詩簡直太美妙了!我還知道了李白是詩仙,白居易是詩魔,杜甫是詩聖

慢慢的,我會背的古詩越來越多。我發現,背古詩給我帶來許多新知識,也讓我的古詩詞儲備量變得更多。所以,你也趕緊行動起來吧!

寫古詩的作文 篇3

認識仲漢祥,是去年春上隨街領導一行,到他家精準扶貧。臨別時,仲老先生將五年前出版的一本厚厚的古體詩集《騷塵集》,送給前來走訪慰問的領導手中。

陽春三月,筆者在青蓮庵村仲家灣的一棟二層小樓裏,探訪了這位有故事的老人,他高高的個子,頭髮花白,一身黑色布衣,目字形的臉上佈滿滄桑。小樓門前是用碎石鋪就的場地,室內簡陋,只有幾件生活日用品,隔壁老屋裏住着智障的小兒子。

仲漢祥今年78歲,全家四口人。大兒子是名警察,二兒子、兒媳去世多年,丟下一個年幼的孫子,三兒子由於家庭貧寒,四十多歲仍未結婚,靠在外擺書攤維持生什,小兒子生下後不久,就得一場大病,便成了殘疾人。1998年老伴去世後,老人和年幼的孫子、癡呆的兒子相依爲命,苦苦地支撐着這個支離破碎的家。他沒有被貧困嚇倒,仍保持着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仲老先生小時候很聰明,他父親是一名中醫,四歲半教他讀古書,孝經,7歲上國小,一年後連跳三級,高小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原武昌縣初級師範學校,專攻唐詩宋詞,就讀一年轉入縣一中,一學期後,由於家裏窮,交不起學費,也就輟學了。返鄉後,仲老先生代過課、扛過糧包、更長的時間是在農村裏種田,勞動之餘喜歡作詩填詞,在田間地頭默詠,在花霄月夕偷詠,幾十年如一日,創作詩歌230首。20xx年10月,在宗親的幫助下,出版《騷塵集》詩集一部。此書由泰山文印中心印刷,收錄詩歌108首,字數11千千字。

這本詩集精選了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創作的部分古體詩、近體詩和少量詞,有五言詩、七言詩和絕句;律詩等。作品創作時間跨度大,前後50多年。作品內容豐富,有艱苦生活環境中的所見所聞,有繁忙體力勞動中激情舒展,有對親情的細膩動人的抒懷,有對日常生活發人深省的感觸等,較全面地反映了仲老先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豐富飽滿的人生際遇的深邃感悟。以詩載史,這本詩集也可以看作是他人生的一部詩歌編年史。

打開詩集,仲老青年時代豪邁高昂的革命激情、中年時代孜孜不怠的艱苦奮鬥,以及改革開放以後他對新時代的真情謳歌,無不隨着優美的文字向我們撲面涌來。翻閱詩集,一種時代的穿越感油然而生。

細細品讀,仲老先生的詩都是有感而發、率性而爲,或直白敘事,或直抒胸臆,感情真摯,情真意切,毫無矯揉造作之態,屬於地道的“原生態”創作、“綠色”創作。如早期的《詠柏》、《耕讀趣》、《夜雨·七律》、《田園寫景·絕句二首》和1969年創作的《西江月·赴咸寧向陽湖圍墾》,後期的《登黃鶴樓》、《念奴嬌·步蘇韻》等等。金口潺潺流水/赤磯小小荒丘/兩行楊柳一長溝/風逐波濤怒吼/農事完成冬播/江堤開始歲修/白雲一片去悠悠/月照民工挑土/――(《西江月》1969年冬作於範湖江堤工地)。

仲老先生淡泊名利,在農村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沐風月之自然,享田園之樂趣,癡迷於傳統的詩詞,把自己的心血化作感人的詩篇,這些詩歌作品雖沒有對外公開發表,它卻記錄了一個農民的百味人生,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鍾老先生的孫子現在武漢上大學,殘疾的小兒子仍在吃低保,他雖年近八十高齡,但眼不花、耳不聾,精神抖擻,記憶力超強,老人除照顧好殘疾兒外,每天堅持寫作,畫畫、練書法、彈電子琴。目前,已創作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累計達十萬字。

衷心地祝願仲老生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晚年幸福、安康!

寫古詩的作文 篇4

詩,是我們閱讀中必不可少的。我們體會詩的那優美,那純潔,那浪漫……而我,卻在讀詩中體會到了“春”。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沐浴着春光,順着春天的足跡,我懷着深切的希望又來看春。

春天是充滿綠意的!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伴着和諧的春風,萬物恢復了以往的生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小草破土而出,卻淡淡的,猶如剛剛出生的嬰兒身上的毛髮,一派朦朧的清麗;“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楊柳發出翠芽,茂密的森林也變的一片綠色。

春天是朦朧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的到來引起了一場綿綿細雨,她像一根根晶瑩剔透的銀線,把春天連到了大地,把春天連到了人間。“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春天的雨是朦朧的,她迷亂着人的眼睛,只有晶瑩的露珠浸透着人的心,把春天的消息撒向人間。

春天也是活潑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明媚的春天裏,魚兒躍出水塘,燕子順着微風,雙翅滑破天際。“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春天是一副萬花筒,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活力,那麼富有生機,表現在千物萬物。小草努力的將自己的身子穿出泥土,展示着自己翠綠的'身姿。“老樹着花無醜枝。”大樹發出新芽長出茁壯的身子,露出了自己茂密的綠葉,小魚兒爭相跳出水面,呼吸着春天的空氣。多麼美好,和諧的一副多彩畫呀!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池塘邊的垂絲海棠開出了粉豔豔的花,一束,一撇,一枝,猶如滿樹緋紅的雲,輕巧可人,那麼美,美到令人忍不住屏息來觀看。風過無痕,可是卻吹落了許些花瓣,隨風飄落,打着一陣輕旋巧落進碧波中,散入池塘,像個粉色的小船,飄呀飄,搖啊搖。

春天是綠的,春天是朦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生機勃勃的,她綠的鮮明,朦朧幽美活力中顯出幾分生氣共同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多彩畫,多麼美的春啊!

這就是詩中的春:朦朧而又清晰,給人清爽和愉悅的享受,隱約中充滿了希冀。

寫古詩的作文 篇5

我喜歡古詩。小時侯,經常浸泡在古詩的韻律裏。每天晚上,聽着錄音機裏播放的古詩,伴隨着窗外蟬鳴聲,一陣微風吹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伴隨着古詩,我詩意的生命開墾出豐美的田園。我會背的第一首古詩是《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我問爸爸“綠絲絛”是什麼意思,爸爸說,“綠絲絛”是柳條垂下來像一條條絲帶,就像妹妹頭上扎的綠色蝴碟結,這就是“綠絲絛”了,哦,懂了。

我就這樣一首首背了下來,讀了許多有關春天的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春天陽光普照,江山秀麗,春風拂面,春風送來了花草香氣,春回大地,泥土鬆軟,燕子來飛飛去銜泥做巢,鴛鴦在暖和的沙地上睡着了,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圖啊!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這首詩仿若把我們帶到了黃師塔前,望着滔滔江水向東流去,心中的煩憂也隨之而去,春風吹來,頓覺又懶又困,我明白了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

古詩不僅給我的生命田園抹上了綠色,而且讓我的心靈騰飛,融入那千年唐風宋詞中,遙望天外雲捲雲舒,聆聽海天相接處漁歌唱晚,更讓我這個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煙壯闊。

古詩,讓我的生命豐富多彩!我愛古詩!

寫古詩的作文 篇6

奶奶的歌謠裏牙牙學語,唐詩、宋詞、元曲縈繞耳畔;在爺爺的臂彎下蹣跚學步,馬致遠、杜甫、白樸的腳步因我向前……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這是一首寫秋景的小令。作者是白樸。幼時的我,天真地問奶奶“殘霞”是什麼意思?奶奶指着紗窗外的“月餅”告訴我:“月餅”回家了,當它落到“棉花糖”上時,那令人陶醉的畫面就是殘霞。我不禁拍手叫好,奶奶卻只是嘴角微微翹起……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這兩句我也懂。“我並不喜歡菊花的長相,它們的花瓣爲何如此呆板整齊呢?紙剪出來似的,只是寫了花梗又黏又滑,還有一種難聞的怪味。”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作者遠在他鄉對家人的思念。張籍的《秋思》中的“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我體會到了詩人的憂愁及享年親人的情誼。以至於“行人臨發又開封。”

詩中有無數珍寶,我們在詩海中遨遊。拾一片落葉,細數精緻文理,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寫古詩的作文 篇7

描寫春夏景色:“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

歐陽修描寫雨後景色的語句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描寫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桃花源記》

陶淵明描寫西湖六月優美景色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以景寫情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以春景來烘托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志南和尚洞庭湖氣勢之大,景象變化之多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范仲淹

寫古詩的作文 篇8

在上二年級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背唐詩宋詞,當時,我記得最牢的詩就是《山行》中的最後兩句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讀着讀着,腦海中彷彿浮現出一幅場景:作者停下車,觀賞那夕照楓林的晚景,那經霜的楓葉竟比二月的野花還要火紅,多麼迷人的紅楓葉呀!啊!經過作者以描寫,我們彷彿看到了那麼美麗的一幅場景,詩的意思就一下子理解了!從此,我就非常愛看描寫秋天的詩句了。

而王維的《鳥鳴澗》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了: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在人們空閒的時候,時不時地飄下幾朵帶着濃濃香氣的桂花,四周非常的寧靜。這個畫面是多麼祥和啊!

當我讀到“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時,那濃濃地思鄉之情就展現了出來。啊!作者是多麼思念故鄉,思念他的親人啊!我不禁被這首詩打動。

白居易有一首《暮江吟》: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還有劉禹錫的《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兩首都是寫月的,但是第一首寫的是月的樣子;第二首寫的是月與水之間的融洽。寫的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同。這時,我不禁覺得故事可真有趣!

現在,我會讀會背的詩越來越多了詩給我帶來了很多知識,詩也告訴了我很多的學習方法,詩永遠是我們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