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900字三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900字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900字三篇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900字 篇1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爲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纔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爲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爲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爲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着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羣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爲月餅。市肆至以果爲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爲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爲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爲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爲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爲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爲狀元,吃大塊;依次爲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900字 篇2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爲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纔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爲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爲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爲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着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羣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爲月餅。市肆至以果爲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爲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爲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爲“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爲“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爲“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爲狀元,吃大塊;依次爲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900字 篇3

八歲那年,我上國小一年級。開學不久,便到了中秋節。那時,對中秋節瞭解的不多,只知道中秋節到了,月兒亮了,圓了,晚上在家可以吃月餅了。

放學回家的心情是快樂的,因爲可以吃甜甜的月餅了。當然,快樂的不止我一人,還有我姐。那時她讀四年級,和我同一個學校。

我和姐那天回家走的飛快,走到家門口時,卻隱約的聽到屋裏有爭吵聲。我給姐使了個手勢,姐站在了原地,我卻貓一樣沿着牆角,側起耳朵,小心翼翼地向屋門口靠近。近了,大概聽清了是怎麼回事。父母爲了今年買不買月餅而爭吵,母親說兩個孩子都上學,家裏的學費還是東借西湊的呢,不買罷了。父親卻不同意,說,別人家的孩子都吃月餅,咱家的孩子也不能少,沒有錢,我去借。哪怕少買幾個,也不能讓孩子委屈的慌。聽到這,我感到事情不妙,退回大門口。我和姐嘀咕了一陣,唱着歌,若無其事地走進了家。父親正從屋裏出來,和我們打了個招呼,便出門了。

吃晚飯的時候,父親趕回來了。手裏託着一包月餅。父親在飯桌上把紙包打開,我和姐眼睛都緊緊盯着月餅,生怕月餅會長了翅膀飛掉一樣。紙裏一共七隻月餅,下面四隻,上面三隻。月餅外邊有薄薄的脆皮,金黃色,十分誘人。

我和姐剛要伸手去拿,卻被父親喊住。父親用刀子把每隻月餅平均分成四份。這樣,原先的七隻月餅,就變成了二十八隻月餅。父親又讓母親沏了壺茶,擺在桌上。父親這時候說,我們四個人做個遊戲。遊戲的規則是誰贏一次,就可分到一小隻月餅。輸了嘛,嘿嘿,就喝一口茶。行不行?父親看着我們問。我和姐互相看了眼,覺得很有意思。異口同聲地說好。

石頭,剪子,布。四隻手掌一同伸出去。我贏了。我分得一小隻月餅。他們三人各喝了一口茶。

石頭,剪子,布。四隻手掌一同伸出去。姐贏了。她分得一小隻月餅。我們三人各喝了一口茶。

石頭,剪子,布。四隻手掌一同伸出去。我和姐同時贏了。我和姐繼續比賽,直到真正分出勝負。

這時,月餅不斷在減少,茶水也在不斷減少,快樂卻逐漸在增加,笑聲,歡呼聲把整個屋子溢滿,然後飄到院中。

吃不到月餅,就喝一口茶。這是父親每次比賽完都要說的一句話。到了最後,突然發現,父母竟然沒有贏過我們一次。我和姐把最後的一隻月餅給了父親。父親看了看,給了母親,母親看了看,又給了我們。我們堅決不吃,非要看父母吃。父親,咬了一小口,給了母親。母親咬了一小口,又給了父親。這時,那一隻小月餅還剩下大半。

父親把剩下的月餅捧在手心,問我們吃飽了沒有。我們都說吃飽了。父親笑笑說,不是吃飽了,是喝飽了。此時,父親的神情有些激動,他說,你們以後要記住,在最困難的時候,吃不到月餅,就喝一口茶。我看到,在父親堅定有神的眼睛裏分明有淚花在閃。也許父母不會知道,我和姐早已知道是父親借錢給我們買的月餅。

二十年過去了,這其間,生活、學習中都曾遇到過困難,但每次我都勇敢面對。因爲,成功了,我會得到精美的月餅,即使失敗了,我也不會一無所有,因爲還有屬於我的一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