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美食的優秀作文:三峽鄉村臘豬油

《三峽鄉村臘豬油》這篇作文是關於美食的,講的是三峽鄉村的豬油。文中的描述是非常生動的,細節的描寫也十分精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美文吧!

寫美食的優秀作文:三峽鄉村臘豬油

三峽地區的農家殺了年豬,從豬的腹腔內取出兩塊雪白的板油,一般都是直接熬成一鍋油,俗稱化油或化豬油,裝在幾隻土瓦罐裏貯存起來慢慢吃,或送一罐給親戚人戶,是物資匱乏年月相當貴重的禮物。有的農家,會把板油做成一種臘油。

臘月裏天寒地凍,板油取出後,不一會兒油脂開始凝結,這個時刻正好,把整塊的板油緊裹成一個卷,一邊裹,一邊往油上撒些鹽,面上都要抹遍,同時還要撒一些乾花椒。板油卷裹完後,外面用大匹的菜葉子包好,遮灰塵,再扯幾條棕櫚葉順手絞成麻花繩,捆了板油卷,掛到竈屋房頂的檁子上,那裏早就拴有掛鉤,預備每年掛臘肉用。

農家做飯、燒水、煮豬食都燒柴禾,苞谷杆、麥稈、豆藤和松樹枝、柏樹枝等品種多樣,煙味各不同,瀰漫在竈屋裏,從農曆臘月到三四月間,慢慢薰幹板油卷的.水分,鹽和花椒也早已入味。初夏前,從房檁上取下油卷,切成指拇大小的條塊兒,裝入土瓦罐裏,蓋上一個土碗封口,臘豬油就算做成了。

炒菜的時候,拿筷子從罐裏拈幾塊臘豬油,放進燒熱的鐵鍋裏,鍋鏟一壓,“嗞”的一聲,油流了出來,熱煙一冒,頓時臘香味撲鼻,炒洋芋片、洋芋絲,烘四季豆與洋芋坨,味道格外香。吃麪條時,也煎一兩塊,放少量一點洋芋絲合炒幾下,還脆生生的時候就摻清水,煮開,熬一會兒,再下二兩面條,洋芋絲鮮、臘豬油香,又有鹽味,不需再放其他調料了,連麪湯都要喝乾。

不過這種臘豬油只適合做些鄉村土菜,還必須是素菜,如果拿來做什麼紅燒魚,或炒個雞雜,羊、牛肉什麼的,那味道就會喧賓奪主,就是炒素菜,也不能與青葉菜相伴,臘香與葉菜青香會發生衝突。

有些農家的年豬膘肥,薰制的老臘肉太肥膩,吃不下時也熬成油,炒菜時飄散着臘豬油一樣的香味,不過吃在嘴裏,還是缺少豬板油做成臘油的那種油的醇香。

過了清明、端午,天氣變暖後,一般農家的老臘肉開始哈喇(變味),吃着夾口,如果不是栽秧、撻谷時要待人客,都不會存放這麼久。而臘豬油再放到什麼時候,都不會哈喇,做菜時仍是那麼香,我估計是裏卷時撒了乾花椒的原因吧,花椒壓住了哈喇味。

這幾年我一直住在鄉下整治山坪塘(堰塘),經常用老鄉家的柴火竈和鐵鍋,自己動手做飯吃,自得其樂。鄉下趕場天才能買到鮮豬肉,有一次冰箱裏的肉吃完了,這天又不趕場,我們也沒農家老臘肉可吃,眼看只能吃素了。

跟我一起在鄉下整治山坪塘的小弟,從小嘴刁,每頓要有肉吃,這時直咕噥:誰叫你事先沒準備。這時已臨近中午了,我住在一個外號“王日白”的老鄉家裏,和他早已混得很熟,像在自己家裏一樣隨意,立馬從菜地裏摘來一個二老瓜,那種青而泛黃、不嫩不老的南瓜,洗淨剖開後除去瓜瓤,切成小坨準備在那兒。又順勢搭起板凳,從他房檁吊着的臘油捲上,割下一小塊,直接切成小條放進鐵鍋裏煎,不用洗,外面包有菜葉遮灰塵,乾淨,往往洗時沾了水,在鍋裏噼裏啪啦亂炸,濺起來會燙傷手、臉。

柴竈火大,鐵鍋傳熱又快,一下子就煎出油來了,滿屋子瀰漫着臘香味,惹得我直吞口水。我又往鍋裏放些花椒,把備好的二老瓜坨倒進去,不停地翻炒,油香味完全炒進了瓜坨里,看着表面已熟,再摻瓢清水剛好淹過瓜坨,放鹽,蓋上鍋蓋,燒中火煮瓜。大約十多分鐘,鍋裏的水煮幹了,瓜坨也就完全熟了。

從鍋裏剷起的南瓜坨裝了一小盆,我和刁嘴的小弟一口氣吃完了,他竟然吃得津津有味,連聲說:香!好吃!沒想到臘油炒菜這麼安逸。

後來離開王日白家時,他要送我雞蛋和老臘肉,我擺着手,找他要了半卷臘豬油,帶回去慢慢吃了一年多。


【本文作者:陶靈。(公衆號:時光裏獨立書店)】

本文爲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