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學習作文錦集八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學習作文錦集八篇

學習作文 篇1

這個學期我光榮地被評爲了“三好學生”,還得到了三獨舞蹈比賽三等獎。老師對我的評價是:這個學期進步非常大。得到老師的肯定,我心裏很高興,我覺得我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是和老師對我的教育、家長對我的支持、同學對我的幫助分不開的。

記得有一次,在學校教室做功課的時候,我有一道數學小題怎麼也不會做,於是我就向坐在我身後的桂林同學請教,桂林耐心地告訴我如何解答,我連忙謝謝了桂林,桂林熱情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還有一次,在寫作業的時候,由於我的粗心大意,把眉毛的“眉”字下面的“目”字寫成了“日”字,一眼看上去是很難看出來的,可是這沒能逃出郭老師的火眼金睛。正是由於許多像郭老師這樣的園丁,在教學上對我們一絲不苟,我們才能取得進步。

我從三月份開始參加了三獨舞蹈比賽,每天下午五點都要進行訓練,因爲爸爸、媽媽要上班,所以每天下午都是奶奶先到學校來接我,然後把我送到舞蹈學校,奶奶接着趕緊回去準備晚飯,再送過來給我吃,她自己都沒時間坐下來吃一餐完整的飯。在我比完三獨比賽以後纔能有時間休息,爲此她瘦了好幾斤,我心裏特別感動。

看見貼在牆上的獎狀,我就想起爸爸對我說的話:榮譽、成績代表着過去,我們不能總是想着過去,我們必須向前看。爲了將來我要更加努力。

學習作文 篇2

11號下午接到周校長通知:8月13——17日,民盟河南省委和鄭州新東方學校聯合在我市開展“‘燭光行動 築就夢想’河南教育行”大型公益活動,免費爲我市培訓國中英語學科教師。我們學校分到一個名額,要我參加。看到烈烈如火的天氣,想想空調的舒服,心裏有些不情願,但還是勉強答應。

通知上培訓的目的寫的一清二楚。通過培訓進一步提升英語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拓寬豐富專業知識,促進英語教學改革。寫得很美,能實現嗎?心中抱的希望不是太大。於是拿上筆記本,還有一本書,上路了。拿着書就是爲了時間不浪費。當老師講的不好時,還可以靜靜的進入書的世界,感受文字的美麗。

但是,當我第一次走進會場,我驚呆了,座無虛席。我的天兒,大家來的都好早呀,終於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了一個座位。偌大的會場,四個空調,似乎都停止了製冷,但是,老師的求知慾,老師想進步的渴望,老師想改變的決心,老師想更新自己知識的願望,在那一刻,深深體會。

老師也許都是在學習中得以改變。老師的講座讓我帶的書成爲了累贅,他們的經經歷,他們的學識,他們的自信,他們的勵志,他們的幽默,他們的……深深的打動了我,這次學習,值啦!

老師慷慨激昂的勵志講座征服了我。首先我們見到的是新東方的創始人,董事長俞敏洪。俞洪敏董事長認爲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應該先做人後做事。人做不好,事就做不好。專心致志,盡善盡美;學習榜樣,提高境界;建立標準,就高避低;善待生命,珍惜時光。這是俞洪敏董事長做人做事遵循的原則。俞洪敏說,我曾跟學生反覆強調,學英語從來不是如何學的問題,而是用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學的問題。不管什麼人,一旦下定決心做事情,就要專心致志,儘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對待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認真的態度。俞洪敏董事長還認爲,生命只有一次,而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還屬於我們的父母、家人和朋友。只要設想一下有多少父母因爲孩子們的不幸而悲痛欲絕,你就會明白你活在世界上不僅僅是爲了自己。

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這是新東方的校訓。只要你播撒種子,就一定會碩果累累,付出與回報的天平永遠是平衡的。新東方的老師們一旦站在講臺上拿起麥克風展現給我們的永遠是激情澎湃,鬥志昂揚。真的,是讓人難以致信的狀態與表現。我覺得這是一種精神——奉賢堅韌。正是這種精神激勵這我們在風雨人生路上走的堅定而執着,如果一個人想活的精彩,新東方的老師們做到了,他們用自己豐富的學識帶你倘佯於知識的殿堂。

勵志就是用那些讓人聽了熱血沸騰的語言、故事和格言使學生從痛苦、失敗、沮喪中振作起來,使他們感到生命開始充滿力量,產生想衝出去擁抱整個世界的感覺。

每個優秀的老師都有自己的“場”,“場”可以帶領學生進入特定的學習氛圍,也體現着教師的個人風格。我希望我的“場”是輕鬆活潑的,希望每一個學生可以在相對放鬆的狀態下真正學到東西。我一直相信,作爲一名教師,只有當你的教學內容授課氣氛感動自己的時候,纔有可能感動學生。所以每一次課我都不敢放鬆,而且當我進入教室開始我的課程的時候,我感到自己所有的不愉快都不見了,上課讓我快樂,我也希望把這種學習的快樂帶給更多的學生。教師應該有自己的.個人風格和魅力,我希望學生能夠愛上“我”,愛上我的教學方法,愛上我的課。

老師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力量,精神。當在教室停電後,我們依然能用嘶啞的嗓子藉着燭光繼續上課,當學生困惑時,我們用勵志的故事催人向上,當學生學習累的時候,我們能用嘹亮的歌聲鼓舞學生那顆脆弱的心,當在夏天三十五度的時候,我們還能在教室裏和學生一起背誦課文來抵抗酷熱。

培訓的老師中,一樣的給我們了力量。許順康老師的開場,幽默到了大家,我叫許順康,順治的順,康熙的康,還有一種解釋,順利的順,健康的康。高亮老師,他的詼諧風趣,讓人聽了絕對精神百倍;張巖羣老師的詞彙理論教學,讓人過目不忘,把繁雜枯燥的詞彙教學變得那樣生動有趣;還有楊磊老師完美的發音使人體會到歐美國家的語音語調,感受到英語語言的博大精深,同時更新了觀念,擴大了視野,對於改革最前沿的英語,使我深感此次學習機會的可貴,令我豁然開朗、受益匪淺。

就這樣三個小時,三個小時,都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似乎不想結束,似乎還想坐在那裏,儘管天氣如此炎熱。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原來老師要這麼當。

通過學習我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膚淺,對自己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意識到教師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己,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勤於學習,與時俱進,現在對英語教師的口語、語音、技能等各項水平要求會越來越高,所以我們必須要提高,才能融入到社會不斷髮展的新形勢。認識到新形勢、新要求下的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水平。

教師的讀音必然影響學生對語音的反應,應在語音上做到儘可能準確。要目標明確,一定要有明確的聽力訓練的目的,應改變以往以聽力理解爲重點進行訓練,而應該以句子中的語音和語調爲訓練重點。還要創設英語氛圍,教師應該儘可能多地使用英語,使用簡單、短小、易理解的句子,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儘可能多的使用英語。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耐心指導,細心佈置作業,保證學生水平穩步提高。因爲所有的能量都在學生身上,只要學生自己想學,才能真正學好。

作爲一線教師,我知道了怎樣的課纔算是一堂好課,不泛包括師生互動,學生主體等,但我覺得關鍵還有對教材的把握,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圍繞課標可刪可增,另外要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於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堂。

這次這次培訓,收穫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改變,還有力量,從他們身上汲取到了強大的力量。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在這種力量的驅使下不斷學習、完善自我,讓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學習作文 篇3

關於第一、二單元

一、概念問題

由於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教材不以語言形式呈現概念,但在知識考察中可能會體現到。

例1: 長方形是由4條( )圍成的,三角形是由3條( )圍成的。學生認識了線段之後,就要知道每一條邊即是一條線段。所以規範敘述是:長方形是由4條線段圍成的,三角形是由3條線段圍成的。括號裏要填“線段”。我們可以說長方形有4條邊,三角形有3條邊,但由()圍成必須填“線段”。

例2:筆算加法要把()對齊,從( )位加起,個位滿()向( )位進1。第一個空扣分最多,大多是文字不準確,填“相同數位”而僅僅填了“數位”兩個字。

例3:最大的兩位數與最小的兩位數的差約是()。卷子中的3個答案分別是100、80、89,我認爲80改爲90更合適,可能正是由於題目本身的問題,給一些學生的選擇造成了困難,但更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 “約是”指的是大約,只要估算而不需要準確計算。

二、經驗問題

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對題目不能夠正確理解或者不瞭解實踐情況,以致於出錯。

例1:我的手掌寬大約有( )釐米,長( )釐米。手掌寬一般量四指併攏後指根下方手掌的寬度,手掌的長一般量中指尖到手掌根部(即手腕以上)的距離。這部分內容課堂上我們專門量過,記錄過,總結過。但可能是學得較早,一些學生對課堂所講已經忘了,“忘了”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課堂上觀察不仔細,沒看老師的具體操作;另一方面就是對“寬”和“長”的介定不清楚,不知道應該從哪兒量到哪兒。

例2:下列動物誰的身長約是2米。(牛 豬兩幅圖)。相當一部分學生選擇了“豬”。這兩種動物是遠離城市孩子的,他們沒有見過,缺乏生活經驗,只有憑當然蒙了。

例3:下面物體的長各是多少?連一連。長度分別是:2米、8米、18釐米、38米,物品分別是:書、毛線團、公共汽車、牀。現在孩子們的衣服多是成品,用來織毛衣的毛線團可能孩子根本就沒見過,同時“米”這個長度單位在學生的腦子裏知道比釐米大,但到底大多少,腦子裏沒有概念。說1米、2米可能還能判斷,但8米、38米孩子真的判斷不出有多長。

例4:一根繩子對摺2次後,每段長2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對摺1次即1段變成兩段,再對摺1次兩段就變成4段了。4個2米學生就不難算出有多長了,但正因爲學生弄不清對摺兩次的段數,所以無法算出正確的長度。

例4:連接圖中四個點,可以畫( )條線段。習慣上學生畫橫線或豎線,所以多數填了4,如果斜着也連起來呢,當然一共可以畫6條了。

三、理解問題和審題能力

主要存在於解決問題。

例1:麗麗和父母一起去野生動物園玩。“父母”是兩個人而非一個人。有不理解是父母是幾人的,但更多是沒仔細審題,進入腦子裏的只是習慣上的誰和誰兩人,而沒有在意這裏的後一個誰代表了兩個人。

例2:小猴子爬一根15米高的竹竿,它爬過3米後還會滑下1米,然後接着向上爬。小猴子爬幾次就可以爬到竿頂?“它爬過3米後還會滑下1米”實際上每次只能爬2米,那麼6次後爬了12米,還剩3米,第7次爬3米後正好到頂,也就不再下滑了。所以一共需要爬7次。

例3:下面哪種量法對?(圖略)需要學生認真觀察測量方法,尺的0刻度線是否與物體的一端對齊;如果是斷頭尺,只能從某個數字開始時,量得的數字則必須要減去某個數字。比如從4到12是8釐米。

四、細節問題

例1:猜一猜,□的下面躲着幾?這裏有4個豎式,在填數字時不能孤立地看,要注意加法有沒有進位,減法有沒有退位,然後才能確定□處是幾。

例2:畫一條比3釐米長3釐米的線段。都能正確畫出相應長度的線段,但總是忘記標上具體長度。

例3:與36相鄰的兩個數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兩問有人只做了一問,有的把相鄰的兩個數寫錯了。

例4:解決問題時忘記寫單位名稱和答。

但願孩子們能把漏洞及時補上,通過每次檢測能每次進步一點點!

學習作文 篇4

作爲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跟上潮流,這樣才能使自己更好地要作,在工作上做得更出色。暑期我有幸讀了《向孩子學習》這本書,讀後讓我耳目一新,感觸很多。我現在身爲教師,也是孩子的母親,有時也爲教育問題生感到困惑,爲女兒的不聽話而煩惱,讀了這本書,讓我的思想更進一步,是它教會我如何面對現在的學生,如何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它教會我如何與自己的孩子相處,讓她能把我當成她的朋友。

這本書分爲三部分:成年人向孩子學什麼,成年人爲什麼向孩子學習,成年人怎樣向孩子學習。本書是各位課題組成員訪談諸位專家所記錄的一些真實的事例所得出的向孩子學習的結論。本書中的各個小故事都很吸引人,並且每個故事都會讓我從中吸取不同的經驗,對我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啓發。爲了人類的生命之樹常青不老,在我們正值壯年的時候,更應該去發現並張揚這一代孩子的優秀品質。本書年選擇的向孩子學習,兩代人共同成長這個課題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因素。當然不是一昧的向孩子學習,而是要知道今天的孩子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努力做孩子的好夥伴,建立對話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編輯部副主任、副教授康麗穎說:同是跨過一條河,當年父親走的是公路橋,而今天孩子走的是立交橋。橋發生了變化,兩代人過橋時的感覺也會有所不同。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自己過公路橋時的感覺,但是沒有理由告訴孩子走公路橋的人一定比走立交橋的人偉大。社會文化的傳遞肯定是由上一代向下一化傳遞,作童愈小,愈得接受上一化影響。但是這種傳遞過程到了一定年齡,到了15歲、18歲,情況就發生了變化。70歲的人要向50歲的人學習,這是肯定的,因爲他接受什麼都慢了,記不住了,守舊了。50歲的這一化肯定要向30歲的這一化學習。30歲的要向20歲的人傳遞好多東西。我們家就有個例子。我弟弟25歲,剛參加工作,我就得向他學習,因爲他花在國際互聯網上的時間比我多得多。他可以直接從網上讀各種報紙,從中瞭解各國對中國的任何事情的評價。這些事情我就做不到,雖然我有這個技術,但我沒有他那麼精通,接受新事物那麼快。在飯桌上,我們可以從他那獲得很多非報刊、非廣播的信息。他每天可以從網上獲得3萬—10萬字的信息,而且很快就能看完。現在還有很多15、13歲的孩子也能做到,我們不得不向他們學習。

從本書中所調查訪問的資料中也可以看出,在信息迅速發展的今天,電腦進入家庭之後,受益最大的是孩子。他們不僅獲得了一個功能齊全的新型“玩具”,找到了一個認識世界的新窗口,也從中獲得了一份自信,擁有了向自己父母解釋電腦的權威性,尋覓到了在這方面施展才華的機會。又如,現在的國小生在新學期開始,自己用電腦爲全班同學打課程表。班級組織春遊,個別同學會從家裏扛來攝像機,跑前跑後爲大家拍攝,運用得非常自如,好多家長和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觸,在學習和使用新科技成果方面,成年人常常不如孩子。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能告訴你做人之道,向你傳授學問,幫你解決疑難問題的人,皆可稱之爲師。古人在談及教師資格時,並沒有對教師的年齡做出說明。年幼者爲師的人也不是沒有。當年,曹衝稱象的時候只有8歲,卻驚動滿朝文武,讓那些耋耋老臣自愧不如。同樣在今天,我們更有以年齡的大小判斷人的知識的多寡,也不能認爲孩子年幼就無法爲師。

當然向孩子學習是學習孩子的優點,受其積極的影響。今天的孩子身上也存在深刻的弱點,如在克服一定困難取得某項成功方面的動力較弱、在夥伴交往中容易傷害別人、勤勞勤儉表現較差等等。如何正確教導,指引學生呢?瞭解孩子是向孩子學習的基本前提。

人們常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向孩子學習,兩代人共同成長,是新世紀教育觀念的重大變革,我們要讓孩子身上的優點發光發亮。

學習作文 篇5

學習不是偶爾短暫的爆發,也不是稍縱即逝的流星,而是一種滴水穿石般的持久運動。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纔是通向成功的鑰匙。

哈佛定律:W=X+Y+Z(成功=勤奮學習+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勤奮學習的態度排在了首位。這也就說明了“態度決定一切”是學習力的核心所在。人生充滿了荊棘,不可能一帆風順,學習中亦是如此。當應對學習的逆境,我們就就應找內因和可控因素,這是在我們的掌控範圍內的。並以我們用心、樂觀、勤奮的態度去應對。這樣,事情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柳暗花明又一村”。愛德華·班菲德的研究也證明了在客觀條件相同下,成功學習80%與態度有關。態度決定結果,態度決定人生。

對於學習,興趣固然重要,但堅持更重要。沒有興趣還能夠培養,而堅持則是學習中最執着,最頑強的品質。所有巨大的成果都由點滴小成果累積而來。繩鋸木斷,精衛填海的故事都告訴我們堅持的強大力量。當然,我們也堅持了12年的寒窗苦讀,不論中間的過程如何,當我們步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我們已堅持下來了。然而,大學相對自主的學習方式,你我是否有想過要堅持學下去,不對自己鬆懈呢?我們堅持了這麼久是爲了什麼呢?或許當我們在堅持做一件事時,我們看不到前進的步伐,但請不要輕言放下,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有付出就必須會有收穫的。堅持自己的學習態度試着去否定“不可能”的想法,也想想自己到達目標的喜悅,可能就能持續下去了。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能讓事情事半功倍。學習習慣對於學習力的提高甚至對於人生道路都有重要的影響。很多習慣可能是從小耳濡目染的,需要我們仔細觀察身邊的點滴,從小事改變,虛心理解別人的意見。壞習慣可能是一個小小的點,也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學習作文 篇6

坦蕩之初,內心悲涼,孤獨無依,心中信念爲之動搖,腳步也逐漸漸行漸遠。當我們冥目思想,心中何不會出瑞在凜冽的風和高峯峻險山上,有一棵內心強大的白楊呢?

那姑娘,真是不平凡!

雖然她與其他品種樹一樣,都有幹、枝和葉,但她的外形卻是那麼的與衆不同。“她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但她卻是不平凡的一種樹。”茅盾先生在《白楊禮讚》中曾這樣評價過她。她的枝如此筆直,且絕不旁逸斜出,枝葉繁茂,如孢子般輻射排列,於是如此堅韌,彷彿像一位西北抗日軍民守衛他鄉的哨兵,不懼怕任何挑戰。每當我冥目想她不平凡而傲然挺立的身軀,心中彷彿有信念在向我招手。對,我要鍛鍊像她一樣的身軀。

那姑娘,真是心靈純潔。

地上,是數不盡的草原,花兒和小草正在討論大自然中的新鮮事,爭相比美。在如今青藏高原崎嶇山頂上的她呢?沒有陪伴,沒有親切溫和的話語,只有她獨自一人。爲了後代,她們的祖先選擇了崎嶇的懸崖峭壁之上,不染世俗,追求內心的高潔傲岸,我們內心也要如此。“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對,我們要學習白楊高潔傲岸的內心。

那姑娘,真是堅強不屈。

談起高原和山地,人人皆知,那上面有凜冽的寒風與不見深淵的谷底,使人毛骨悚然。王克懷在《一棵小白楊》中也提到過去往軍營的中途如此艱難,有泥濘的泥水,還時不時磨破了好幾雙草鞋,到達營地,只見那有一棵小白楊。她雖生長環境惡劣,內心毫無抱怨。她無數次想:這是大自然的考驗。她微笑面對,就如梅在冬天的冰天雪地中,臉頰通紅微笑着面對一般。她無數次咬緊牙關,堅強面對,駐守在軍營前,駐守在祖國邊疆上……對,我們要學習她堅強不屈的精神。

精神在時間的歲月中流淌,流在人間言談之中,淌在世間的心靈之中。

學習作文 篇7

“一般青年的任務,尤其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其他一切組織的任務,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要學習。”學習是當代青年所面臨的第一道光榮使命,也是現代學生的“家常便飯”。那麼如何學習?怎樣忠於學習?

高爾基曾說過“學習並不等於就是摹仿某些東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范仲淹斷齏劃粥故事講得好,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爲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社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功讀,他終於成爲了偉大的文學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放在這篇文章中亦可以理解爲:不要因爲自己的心情和處境而放棄學習。當今的學生們,有高樓大廈爲他們遮風擋雨,夏天有涼風吹着,冬天有暖氣供着,解決了不少以前求學之人的難題,而當今的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與古仁人略有不同,他們常常把學習這頂帽子麻木地扣在自己的腦袋上,口中也會嚷嚷道:“爲父母而學習。”這就是上下顛倒。學習,是你的事,父母只是給你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剩下的就靠自己的雙手來拼湊。

正確地認識學習,也讓學習有了好的興趣,否則會患得患失,忽好忽壞的行走在這求學之路上。正確地看待學習,爲自己擬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規劃,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忠於學習,不要以學習爲壓力,不要因學習而苦惱,只要你對學習付出,學習也會給你回報。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方法。他認爲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學習是年復一年的積累,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虛度年華。有些學生說他們對學習很迷茫,學習就像一個隱形的“五指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有些學生說學習是使自己變得優秀,會開闊自己的視野,感受到這世界的美麗。那麼關於這兩類人你有什麼預測?顯而易見,後者更忠於學習。前者是被學習拖着向前,後者則是在學習後面追趕,這是有本質區別的:積極學習不厭惡學習更有效。所以啊,要保持一顆勇於追趕學習的心,一顆勇於和學習交朋友的心。

總之,請遵循這句話:“活着就是要學習,學習不是爲了活着。”也希望我們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學習作文 篇8

親愛的孩子:

昨天,你放學回來,低着個頭,愁眉苦臉,把書包扔到沙發上,一坐不起,我喊你吃飯,你說:我累啊,讓我歇歇再吃!我問你怎麼這麼累,你說:學習得累!

也是,早上六點半起牀,晚上十點半睡覺,一天十幾個小時,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怎能不累?

看你那個可憐相,我真心疼。但是,孩子,你可曾想過,世界上哪有不苦不累、輕輕鬆鬆就能做好的事情?說一個你熟悉的故事吧:你還記得上學期你學過的語文課文《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嗎?文中提到聞先生做學問,“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你說先生苦不苦、累不累?但先生是不會叫苦喊累的,因爲他喜歡這件事,把它看做“精神食糧”、“光明”事業,是真正地潛心去做研究,而最終取得的成果,連郭沫若這樣的大家都稱之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許當初,你學習這篇課文時,並沒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過,今天,媽媽就想從聞一多先生做學問,沒叫苦不喊累,和你談一談學習上的事。

聞先生做學問,不覺得苦,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興趣,聞先生對古代典籍有濃厚的興趣,“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所以纔會潛心去研究它;二是理想,聞先生想通過研究古代典籍,“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所以他才能“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鑽之彌堅,越堅,鑽得越鍥而不捨”;三是方法,聞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方法獨到,從唐詩着手,然後是楚辭,最後深入到“古典新義”,由淺入深,一步一個腳印,做筆記更是仔細,“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羣蟻排衙”。有這三點,聞先生最終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好了,孩子,我們來談學習吧。正如聞先生做學問,學習也是同樣道理。如果你也像聞一多先生那樣,做到這樣三點,你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件苦差事了:

其一,要始終對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孩子,大家都說學習苦,其實學習最大的苦不是來自於生理,而是來自於心理。很多人談起學習,總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做舟”,甚至於“頭懸樑,錐刺骨”,好像不這樣,不能算學習似的。其實“苦”與“樂”都是人的心理感受。對於做同一件事情而言,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感受,感興趣的人樂此不彼,不感興趣的人敬而遠之。因而,問題不在於事情的本身,而在於不同的人興趣不同,感受不同。所謂“態度決定一切”,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喜歡它,覺得它是件苦差事,那怎麼幹都覺得累;如果你喜歡它,那麼你會投入百倍的精力,再累也不覺得累。再說點老套的例子吧,李時珍寫《本草綱目》,既“蒐羅百氏”,又“採訪四方”,還查遍古籍,但他不覺得累,因爲他愛醫學,喜歡研究草藥,希望比前人所突破;徐霞客寫遊記,踏千山,涉萬水,但他不覺得累,因爲他愛旅行,愛探險,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祕;愛迪生做實驗,千萬次才能得到一個結果,但他不覺得累,因爲他愛科學,愛實驗,希望看到自己的發明造福他人……所以,孩子,不要把學習看成苦差事,用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情來對待它,喜歡上它,愛上它,把身心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你就不覺得累了。孩子,當你愛上學習,你會覺得,每天在學校,學習自己以前沒有學過的東西,你的知識越來越豐富,懂的道理也越來越多,解決問題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將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啊!而這些,都是學習帶來的啊,這還不夠讓你快樂嗎?

其二,要有遠大的理想,並有爲理想奮鬥的精神。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可見,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在強大的動機驅動下所做的事,不僅僅容易成功,而且努力的過程中,也是其樂無窮的。你是個有理想的孩子,想要成爲像鄧稼先、錢偉長那樣傑出的科學家。你學過《鄧稼先》那篇文章,也看過《錢偉長傳》,你會知道,他們都是立志爲祖國的強大而努力的偉人。尤其是錢偉長,原來在清華大學學的是歷史專業,數理化成績特別差,但是“九一八”事變,讓錢偉長拍案而起,怒而立誓: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從而棄文從理,從歷史系轉爲物理系,立志學好物理,以振興中國的軍力。正是有了理想的支撐,錢偉長廢寢忘食,極度用功,再苦也不覺得苦,再累也不覺得累,終於在物理學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孩子,光有理想不行,還要有爲理想奮鬥的精神與行動。那今天你作爲一個學生,只有學好各科知識,才能爲未來理想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想想,你每天都在爲理想的實現而行動着,你還會覺得學習苦嗎?

其三,採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習變輕鬆。

孩子,你知道 “事半功倍”這個成語吧?它形容的是做事所花力量較小而收到的效果很大。要想讓學習變得輕鬆,變得快樂,你需要找到的就是“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進入國中後,老師們一直在強調,要儘快適應中學生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經過一年的努力,你的進步還是不小的。但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數學好像學得不得法,成績總是起伏不定。媽媽覺得,練習量不夠可能是主要原因,你總是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做完就完事大吉,我提醒你多做點題時,你不是沒時間,就是不想做,結果呢,遇到有難度的題,就不知從何下手了。數、理、化等理科科目要想取得好成績,沒有一定的練習量恐怕不行,多做點典型的習題,多動腦筋,多思考,學會總結不同題型的解法,碰到同一類型的題目便會迎刃而解,而不用吭吭哧哧想半天。孩子,你願意試着改變一下嗎?

親愛的孩子,學習不是苦差事,人的一生,活到老,要學到老,如果你把它當成苦差事,那這一輩子豈不是要苦到頭?如果你把它當成快樂的事,那這一生是不是會過得快樂無比?今天的信,媽媽無非就是想讓你擺脫學習的苦惱,用快樂的心情去對待學習,並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永遠愛你的媽媽

  20xx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