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家鄉小吃作文五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小吃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家鄉小吃作文五篇

家鄉小吃作文 篇1

蘇州的小吃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就開始的船點正是蘇州點心的起源。所謂船點就是行駛在船上吃的點心。當時的達官貴人經常到蘇州遊玩辦公,那時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船行速度較慢,途中自然要用餐的。於是船上配備了專門的廚師爲他們製作點心。這些點心因爲是爲達官貴人制作的,不但味道可口非常,充滿江南風味的香、軟、糯、滑、鮮,而且造型精美,創意十足。有的做成牡丹花式樣的,有的則是小兔子、小鴨子,更有亭臺樓閣。下面就介紹其中最爲出“味”的小吃……酒釀餅

寒食節吃“救娘餅”(酒釀餅)的由來,蘇州人吃酒釀餅,傳說是元朝末年開始的。當時蘇州有一張士誠,因爲誤傷人命,他帶了老母逃命,當時正逢寒食節,又無處可以乞討,幾天沒有進食了。他的老母餓得暈了過去,張士誠見就要被餓死而泣不成聲。一位老伯見張士誠很孝順母子十分可憐,用家中僅有的幾個酒糟做了餅給了他,張士誠的娘終於得救了。

幾年後,張士誠在蘇造反稱王,想起當時的救命恩人,爲了不忘記此事,張士誠下令寒食節吃酒糟餅,名叫“救娘餅”。後來張士誠又被朱元璋活捉,在押往應天府的路上自盡。當時沒有人再敢叫那餅爲“救娘餅”,可是蘇州人對張士誠還是很有感情,悄悄把“救娘餅”改叫“酒釀餅”。至今蘇州人春天還有吃“酒釀餅“的習俗。

酒釀餅是春季的時令點心,外觀和小月餅相似,面是用清酒釀來發的,因爲氣候的原因只能買一季。採芝齋在清明節前後一月有賣,有玫瑰和豆沙兩種口味。純天然之外,現發釀也是酒釀餅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大量製作上有相當大的難度,幾乎只能採取前店後坊的形式,一邊生產一邊出售,排隊就在所難免了!

家鄉小吃作文 篇2

民以食爲天。中國自古以其獨特的美食聞名於世,什麼八大菜系呀,什麼蒸煮烹炸呀,中國的美食總是受到全世界人民親睞。不必說黃金可口的北京烤鴨,也不必說味美肉嫩的南京板鴨,在我們這江南水鄉的小鎮,就有一道遠近聞名的地方菜——鵝。

我想外鄉人聽了一定會抱怨道:“不就是鵝嗎,有什麼希奇呀!”哎,你們可說對了。這鵝確實很平凡沒有神奇的,不過它確在平凡之中體現出它的奇特。且聽我慢慢道來。

任陽的鵝在民國時期就已盛行,您可別瞧它主料十分平常,可這製作工藝就不一般了。做鵝的師傅,會先選擇一隻大小適中的鵝,把它殺了,去毛,挖出內臟,然後洗淨把鵝頭,腳塞入肚子裏,放入鍋中並倒入料酒,放入蔥姜先煮一會;然後放入料,如:茴香,秕穀茴香,料皮;玉桂,紅玉等,再加入醬油,油,鹽,味精等稠味品,繼續煮,等到能用筷子在鵝腿上鑽一個洞時,即表示鵝差不多已經熟透了。再用文火煮十分鐘,當陣陣香味充滿整間屋子時,就可以關火了。燜一會兒就可以出鍋,出鍋時的鵝呈咖啡色,如果你饞得忍不住了,用刀切一小片放到嘴裏細細品味,那味兒簡直叫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一直香到心裏去,讓你吃了還想吃。

正是由於這樣,鵝才這麼受到家鄉人和外鄉客人的歡迎,人們平時酒宴都會擺上一盆任陽鵝,那些從外地來的客人吃了一次,第二天來時都點名要吃鵝。

同時鵝也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現在,任陽街上鵝攤子大約有十多家,廣邀天下來客。而且有些攤販大膽創新,還發明出鴨、雞等,銷量也不錯。不過還是鵝賣得最火,最大的攤子一天要賣掉十多隻呢!

聽了我的介紹,我相信不管有沒有吃過鵝的人一定會喜歡它的。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着人們的不斷創新和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我們任陽的鵝也會走向世界面向未來,讓那些老外讚美一聲!

家鄉小吃作文 篇3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回了一趟家鄉──陝西袁家村。提起“袁家村”這個名字,外省人可能感到陌生,但一提到那裏的`小吃,可是家喻戶曉。

進入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街道。街道兩邊是對稱的兩排房子,青磚灰瓦,坡形的屋頂。前來迎接我們的姨夫告訴我:“這就是陝西八大怪之一──房頂坡坡蓋。也就是‘人’字房半邊蓋,肥水不外流的意思。”

沿着街道往裏走,兩邊是一家家小吃店。每一家的屋檐下,都擺着兩三張桌子,幾條長凳。雖沒有城裏飯店的豪華,但看起來倒也樸實而整潔。突然,我被一個很怪異的招牌吸引了,連忙喊道:“姨夫,姨夫!我要吃那個面。”姨夫停下腳步,看了看說:“這叫biáng biáng面!好,咱們就從這裏開吃吧!”我趕緊走到桌邊坐下,不一會兒,店裏的阿姨就給我們端上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啊!這麪條可真寬啊!每根麪條足有一寸寬。我看姨夫拿起筷子先把面攪拌一下,頓時那雪白的麪條被辣椒和調料染成了紅色。姨夫邊拌麪邊說:“這也是陝西的八大怪之一──麪條像褲帶”。我趕緊用筷子夾了一根麪條放進嘴裏。啊,好軟!又筋道又光滑。仔細品,酸辣味十足,好吃極了。我吃了一口又一口,姨夫看我吃得滿頭冒汗,就給我拿來了一塊鍋盔饃,讓我就着吃。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厚、這麼大的餅,足有我一個手掌那麼寬大。我驚異地看着姨夫,姨夫笑着說:“怎麼,你不敢吃了?這也是陝西的一大怪──大餅像鍋蓋!”我猶豫了一下,咬了一口。咦!看起來硬硬的大餅,一入口就變得鬆軟,跟蛋糕一樣好吃,真是出人意料。接下來我們還品嚐了這裏的豆花,一朵朵豆花宛如棉花一樣,周圍有一層層紅紅的辣椒油,紅白相間,好看極了。

在家鄉的日子裏,媽媽常帶我穿行在遊人如織的村落裏。在那裏我們品嚐了各種色味俱全的小吃:洛面、餄餎、涼皮和肉夾饃……啊,真是太多了,數也數不完。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到了返京的日子,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家鄉袁家村。但家鄉那名目繁多、異常美味的小吃卻時常讓我回味,催我再返!

家鄉小吃作文 篇4

根據我們這裏的習俗,每逢農曆十月七年級,家家戶戶都要做餈團,以慶祝豐收,表達美好的願望。這一天,每家都會飄出陣陣餈團的清香,我家也不例外。

上週五,恰巧是十月七年級的前夕,這天傍晚,我回到家,發現奶奶已經準備好了材料。揭開鍋蓋,我看見一粒粒糯米如珍珠般躺在電飯鍋裏,像酣睡的嬰兒,那雲霧一樣的充滿清香的水汽,便成了嬰兒呼出的溫潤氣體。餐桌上放了兩盤芝麻,其中的一盤拌了一些白糖,遠遠地就散發出芝麻特有的香味。我想:用這樣的材料做出的餈團,一定也是香噴噴、甜滋滋的。

首先,要用擀麪杖把糯米飯搗黏,奶奶把這項任務交給了我。我想這還不是小菜一碟。可是,很快我就發現這並非易事。第一,擀麪杖沉得很,搗一下都要花費不少力氣。其次,由於架在椅子上重心不穩,電飯煲很容易朝旁邊傾斜。我忙了好一會兒,不但沒有把糯米飯搗黏,反而差點把電飯鍋給打翻了。爲了不耽誤時間,這道工序不得不讓奶奶來完成。

接下來就開始做餈團了,奶奶嫺熟地把一勺糯米飯丟進沒有拌糖的那盤芝麻裏,再用手按成薄餅狀。她又舀了一小勺芝麻餡,用手飛快地將薄皮攏起來,快得幾乎看不清雙手的動作,最後把口封起來,一個餈粑就誕生了。看着一旁的我躍躍欲試的樣子,奶奶同意讓我做一個。我依葫蘆畫瓢地做了一個,可是卻裂開了縫,像是餈團在張開了嘴在嘲笑我。我把它的“嘴”堵上,可是它的“眼睛”又睜開來了,向我擠眉弄眼,我又在“眼睛”上補了一塊,經過幾個回合的“戰鬥”之後,還是我贏了——給它穿上了厚厚的外衣。可是奶奶說,餈團只能有一層皮,而不是三層。

我決定再做一個。相對於上一次,我這次的餡料放少了一點,皮也做得大了一些。這次的成果,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爲做得太完美了。這時候,奶奶發話了,打斷了我的孤芳自賞:“這些原材料都是熟的你可以嘗一個哦。”我立刻拿起一個吃起來,真好吃啊,滿口都是芝麻的香,糯米的甜。

“哈哈哈!”奶奶笑了起來。咦,怎麼回事呢?我來到鏡子前,原來,我的手上,臉上沾滿了芝麻,手就像非洲黑手,嘴成了非洲黑嘴,臉也向非洲人看齊啦。

“哈哈哈……”笑聲在屋子飄蕩……

家鄉小吃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南京,這裏有許多著名的小吃,最具特色、最地道的要數夫子廟的秦淮小吃。每逢節假日,只要爸爸媽媽有時間,我就會纏着他們一起去夫子廟吃小吃。秦淮人家是南京小吃最地道的地方,這裏主要是小吃套餐,因此每個小吃都能品嚐到。

我們坐下後,服務員邊講解邊上小吃,一會兒工夫,我們面前擺了滿滿一桌,每樣小吃都用精美的小餐具擺放,這些餐具各種各樣,十分別致。這些小吃共有八絕十六道,有:五香蛋、狀元豆、開洋乾絲、油酥燒餅、牛肉鍋貼、豆腐澇、油榨臭豆腐、糖芋苗、什錦菜包、茶散、糖藕、小燒賣等等。

其中,我最喜歡吃牛肉鍋貼,聽服務員介紹,它的形狀像元寶,是用純正的菜籽油煎制而成,因此顏色金黃,寓意招財進寶。我吃了一口,外脆內嫩,菜籽油的油香加上牛肉的肉香,真是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我捨不得一下子吃完,總是慢慢地品嚐。

南京的小吃真是名不虛傳呀!我百吃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