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語言的迴歸

這是一個擁擠的時代,英語法語、德語等等衝擊着我們的聽覺,而我們的母語被擠下了應有的位置;這是一個實用主義盛行的時代,中文系沒有外語系火爆,漢語在一片加強聲中被削弱;這是一個工具主義肆虐的時代,漢語再也不見唐詩宋詞中的嬌柔美麗,而成爲一種便於生存隨手把玩的工具;這是一個娛樂至上的時代,我們的少年作家們扮成賊來竊取漢語的尊嚴,又或睥睨地將文字如橡皮泥般把玩,當然少不了道貌岸然者扮演“文學的捍衛者”。身邊上演一出出戲劇,吸走觀衆的目光和鈔票,甚至語言成了必不可少的道具。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語言的迴歸

某校爲鼓勵學生學習外語,規定早餐時間禁止使用漢語;綜藝節目中叫囂的是諸如“好好可愛”般錯位的形容詞;中國人對於外語學習的熱情讓你一閉眼以爲自己到了牛津,睜開眼才發現自己是在天津;廣告、報紙更是錯字連篇…… 我們的母語現狀令人擔憂,人們爲何放棄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本身艱澀難懂還是施教者、學>--j者的錯誤? 漢語作爲唯一一種流傳至今的象形文字,本身的確具有難度,但絕非艱澀難懂。林語堂三五句話之間勾勒人物形態,簡單直白;錢鍾書寫簡單的吃飯之事引出人生感慨,機智雋永;魯迅用生活之語捅出一個活生生的阿Q,一下子將中國人的心理剖析得乾淨明白。

這些都不難懂,而這恰恰是漢語的魅力,三言兩語之間已言盡世間百態。古代漢語更是令人動容,李白的豪放絢麗,杜甫的沉鬱頓挫,曹操的蒼涼雄健,李清照的婉約含蓄,還有《紅樓夢》裏被曹雪芹把玩到了極致的諧音、伏筆。這種美麗,世上僅有。那麼發生今日母語錯位的根本原因便在於我們的施教者和學習者的觀念偏差,學校、社會、國家的指向偏差。 語文學習僅僅是爲了考試,課堂上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的提煉主旨,禁止個性化的答案;名著無需閱讀,各種資料書早已將它們壓縮到最簡單。

學校堅持一切爲了考生而非一切爲了學.習,教學質量用升學率簡單衡量;社會呼籲實用與務實的同時也扼殺了太多浪漫的情懷;國家提倡快速發展卻忘了將本已年邁的傳統文化拉上高速前行的磁懸浮列車。 我的`呼籲是讓純正美的漢語重回校園,讓學校真正成爲遠離社會的桃花島,學生們拋開實用主義、工具主義、娛樂至上,陶冶情操,將來傳播純。正之母語。 我的呼籲是社會更加和諧寬容,中國人在腰包漸鼓的同時關注母語的美麗,用純正母語固守驕傲。 我的呼籲是國家出臺相關法律,保護我們的母語。

更多的,願我們每一個人行動起來,讓這種呼籲變爲早該發生的迴歸——語言的迴歸,民族文化的迴歸,大國靈魂的迴歸。評點: 作者以敏銳的觸角,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直面語文學習和學校教育的弊端;作者以面對問題和弊端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能以一種大氣和從容呼籲語言的迴歸,讓人感到“捨我其誰”的自信和豪邁。可見作者平時的積累相當豐富,對社會問題有深入思考的習慣,而且具有紮實的寫作基本功,所以在考場上才能揮灑自如、一氣呵成,不見斧鑿的痕跡,不顯膚淺的呻吟,實爲難得的考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