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題爲端午節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主題爲端午節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主題爲端午節的作文

以主題爲端午節的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我是不大愛過節的,去年這時,有朋友向我祝端午節安康,我本想回個同樂,但也不太想總這樣敷衍,便回了句“端午節快樂”,結果對面就和我爭論起來,說端午節應當說“安康”。安康,平安健康,是個好詞,可怎麼就不能是快樂呢。

有關端午來歷的說法不少,但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多感興趣,祭龍祖也好,紀念屈原也好,真假都不是我能夠說得算的事情。至於安康和快樂,我想也不必要去計較,遇上我這種不愛過節的,說什麼都是白搭。可端午就在那裏。

碰上我這種無趣味的人,大概都是要躲着走的,結果朋友家做多了糉子,就往我這送了好幾個,味道也是豆沙的,肉的,白的都的,個頭不大,串成串有些可愛,還有着葉香。這糉葉可比外頭賣的好,畢竟是朋友的老家帶來的,他們家好過節,雖知道我的性子,但大約從沒信過我的話,去她家做客時,阿姨也總是熱情的很,起初我覺得十分的不自在,畢竟在家也不見得有這樣溫情,久了也知道阿姨和朋友都是一個性子,也就適應了。我雖不過端午,但我卻不想沒有朋友,於是只好收下了。我大概是要過個端午的,不,不是的,我只是不好拒絕,糉子平日裏也是可以吃的。我將糉子小心的放在冰箱裏,算計着是當早飯還是當午飯,要不要同媽說一聲,她若是也買回來了可怎麼辦。不,這不干我的事,我是不過端午的。

沒等我消息發出去,媽就回來了,家裏沒什麼人愛吃糉子,家裏也不怎麼興過節,媽卻拿了艾葉回來,說是近來天氣熱,用來洗澡的,我卻覺得她這錢花得冤枉。現在什麼沐浴露,風油精都可以用味道驅蚊,薰艾是件麻煩事,不值當的。誰說要薰艾?我大概是逃不過端午了。

端午還可賽龍舟,今年大概是沒有這項活動了,縱然有,大概也找不到屈原。端午有驅邪防疫的說法,倒是很有必要。今年特別,過個端午大概也是應該的,就大大方方等着端午來,哪怕下場端陽雨,也是要懷着希望過日子,借龍舟水洗洗。

以主題爲端午節的作文2

這個星期,我搜集了許多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說明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最感興趣,傳統節日是我國非常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都應該去了解和傳承這些傳統文化節日。有一些傳統節日同學們都已經開始淡忘,如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詩人節…。在節日的當天有許多傳統活動,家家戶戶都吃糉子、喝雄黃酒、划龍舟、看廟會等活動。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要提前準備糉子葉,等到端午節的頭天晚上就拿出來包糉子,我看見奶奶先把糉子葉鋪平放在水裏泡着,然後就去準備餡兒,等到把準備工作做好後,就叫上全家人來包糉子。這時候最高興的就是我了,可以跟着爸爸、媽媽一起向爺爺、奶奶學習包糉子。先是把大張的糉子葉圍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向裏面裝糯米,裝好後再用糉葉做成三角形形狀後用繩子捆上,這樣一個糉子就算完工了。工序看起來也不怎麼複雜,可我就是完成不了,當然,完成不了不只我一個,爸爸這個時候也總會主動去做一些輔助工作。我雖然學不會但也不會離開,因爲這個時候總會讓爺爺給我講講有關端午節來歷的故事,爺爺邊包糉子邊講故事,“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歷史。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以主題爲端午節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它是怎麼來的呢?通過查資料,我瞭解到:原來,端午是爲了紀念屈原一樣的愛國人士的,而且,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包糉子、賽龍舟、做香囊等。我喜歡吃糉子,這次也不例外,我和媽媽一起包糉子。

我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有糉葉、糯米、紅棗和鹹肉等。

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在水裏,再把糉葉和紅棗放入水中清洗一下,將棗核去掉;然後,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鋪平的糉葉裏,包成三角狀,不封口;接着,將處理好的紅棗放進去,又在上面撒了一層糯米,封上口;最後,在糉子外面繫上腰帶。我也跟着做。很快,一個一個口味不一的小糉子做好了,它們排成一排,可愛得很!媽媽把它們放入鍋裏,用中火蒸。我開啓了等待之旅。

不大一會兒,美味的糉子就要出鍋了。那香噴噴的`氣味勾引我來到了鍋前,打開鍋蓋,抓起一個糉子:“哎呀!呼呼!好燙!”我慌忙扔掉糉子,把伸出去的手又抽了回來。媽媽轉個頭來提醒我:“小心點兒,你這個小貪吃鬼!別添亂了,還是讓我來吧!”說完,媽媽拿來筷子,把糉子一個一個夾到盤子裏,端到桌上。這些三角形的糉子,像一座座小山,堆在盤子裏,真好看!我耐心等了一會兒,等糉子不燙了,拿起一個糉子,解開它的帶子,脫掉它的綠衣服,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一旁的爸爸見我吃得這麼香,笑了,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像屈原一樣的愛國人士,我們可不能忘記他們。”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爸爸說得對,絕對不能忘記這些爲國付出的人。

這次的端午節,我覺得自己又長大了一歲:作爲中國人,我定要向屈原他們學習,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男兒!

以主題爲端午節的作文4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來臨了。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把糉葉、糯米、肉、雞蛋、蘑菇準備好。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把糉葉捲成漏斗形又把糯米、蘑菇、肉、雞蛋依次加了進去。最後,她的手靈巧地轉了幾下,用繩子把糉子給捆綁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有棱有角的糉子“出臺”了。真像一個打了勝仗的中國士兵。我們全家稱讚不及。爸爸見了不甘落後也來露一手,他捋了捋袖子說:“我的大糉子要出世了”。我和媽媽笑哈哈的看着這個“假廚師”。呀!真是“真人不露相”呀,只見爸爸左捏捏右捏捏,一個“方頭大耳”,“威風凜凜”的大糉子就“誕生”了!我們拍手稱妙。

我一看,這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嗎,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竹葉捲起來,我卷的可比老媽的大好多倍了,狠狠地裝了幾勺,可沒想到,手沒抓好,一粒粒糯米像一個個逃犯似的溜了出來,又像一個個“跳水運動員”落了下來。幸好,我手疾眼快,把洞包了起來。這時,我才發現這個糉子瘦巴巴的,真像是個“瘦老頭”。爸爸媽媽見了更是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哼,我再包一個,就不信包不好,這回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我暗自說道。我小心翼翼地包着糉子。這一回,可真要有一個“糉子樣”了。

包完糉子之後,糉子就下鍋了,過了兩三個小時,糉子熟了,一陣撲鼻的香味,一下子把我肚子裏的饞蟲吸引出來了。

糉子,飄動着陣陣濃香,我還沒來得及動口就被陶醉了,我張大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滿嘴生香,那味道:妙哉妙哉。吃着這香甜的糉子,我的心也被這糖一樣的糉子融化了......。

“哈哈......”歡樂的笑聲 在我們家的上空迴盪着。小小的糉子包含着家人多少濃濃的愛意啊。如果說古人包的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的話,那麼今天,我們包的糉子就是表達親人美妙的祝願。

以主題爲端午節的作文5

這個端午節我是在外婆家裏度過的。

早上,我一睜開眼,就興沖沖地跑去看日曆。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想起今天要和外婆一起包糉子,就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後奔向廚房。

外婆已經把做糉子的材料全部準備好了:糯米、紅棗、肉末、花生、箬葉、棉線……我開始認真地觀察奶奶包糉子,只見外婆快速地把寬大的箬葉折成漏斗形狀,再放入泡好的糯米,然後放入紅棗和肉末,最後把“漏斗”的口封起來,纏上棉線打個結,一個可愛的糉子便問世了。

我也想做一個糉子,可是糯米總是從糉葉的縫隙中頑皮地“逃跑”,我嘗試了好幾次,手中的糯米卻依舊不聽使喚,外婆看見了,笑眯眯地對我說:“在糉子底部放一顆花生,糯米就不容易溢出來了。”我聽取了外婆的意見,果然,糯米沒有再溢出來過。

我和外婆一共包了很多糉子,外婆把它們放進鍋裏煮。不一會兒,一盤香噴噴的糉子便出鍋了!我享用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吃着美味的糉子,我問爸爸:“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呢?”爸爸邊品嚐着糉子邊回答:“楚國有一位大夫名叫屈原,經常向楚王提有益的建議,但是楚王不聽屈原的勸告,結果造成了楚國滅亡。屈原非常傷心,就跳進了汨羅江。老百姓就把糉子丟進了汨羅江裏,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了。這樣,就有了吃糉子的習俗。”我點點頭,繼續問:“那麼,還要其它的習俗嗎?”“當然還有了。”媽媽回答道,“在古代,划龍舟、掛艾草、撞蛋、飲雄黃酒也是在端午節挨家挨戶都會做的事。但是現在除了划龍舟流傳了下來,其它的習俗已經很少見了。”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很遺憾,不過想到吃糉子和划龍舟現在還沒失傳,我又開心了起來。

我希望這些習俗能一直流傳下去,繼續隨着我們的傳統節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