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端午作文(通用5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端午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端午作文(通用58篇)

我的端午作文 篇1

6月12日,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人們比賽賽龍舟,掛艾葉驅蟲祛病,會做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令人開心。

媽媽單位發了兩張提貨券,可以獲得兩箱糉子。有蜜棗的、八寶的、菠蘿的、豬肉的。早上,我吃了一了個蜜棗的和八寶的糉子,美味極了,讓我的味蕾享受了一次奇妙的味覺旅行。

中午,外婆邀請我和媽媽去她家吃飯。在外婆家,我和表哥、表弟一起玩了“憤怒的小鳥”,打通了許多困難的關卡,還品嚐了外婆自己包的花生、葡萄乾餡的糉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包糉子比賽。

只見,一個個的參賽選手迅速地從盆裏抓出米和豆,倒在用糉葉捲成的筒裏,倒出多餘的部分,再把筒口封住,用細線捆緊,整個包糉子的過程,僅有15秒!

甚至有的參賽選手用了5分鐘就包30個糉子!

我還在電視上看了賽龍舟比賽。十隊龍舟排在湖面,等待着裁判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

裁判打響了發令槍。龍舟上的選手拼命搖槳,衆多龍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對手超過了的自己。隨着第一艘龍舟衝過終點線,觀衆們頓時發出驚歎,“真是迅速”。我聽到周圍觀看的羣衆熱烈的吶喊聲,喊聲過後,觀衆們又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糉香中,讓我們期待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我的端午作文 篇2

端午節前夕,我的媽媽在朋友圈裏,看到許多關於屈原的故事,然後,她風趣地向我提問:“你最喜歡哪位詩人?”我把眼珠一轉說:“屈原!”“爲什麼呢?”“因爲要過端午節了!”媽媽搖頭,一邊說一邊咯咯笑:“因爲那麼多詩人掛了,除了詩歌,沒給我們留下什麼,只有屈原給我們多留了一天假!“哈哈……”

這個說法雖然是搞笑,但也證實了一個民間傳說,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跳江纔有了端午節。說到這兒,就得科普一下端午節的來歷了。當年的楚懷王昏庸無能聽信讒言,將楚國大夫屈原流放,屈原無法實現振興祖國的抱負理想,眼看着楚國被秦國蠶食,悲憤交加之下跳入了汨羅江。百姓們怕魚把他給吃了,就做了飯糰用棕櫚葉包着,丟入江中餵魚。久而久之,這成了人們的一種習俗,他們把這種飯糰叫做“糉子”。爲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包糉子吃,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

說到糉子這種食物,我可喜歡吃了!每年的端午我都要吃許多美味的糉子。就說今年的端午假期,雖然前兩天都出門在外,不斷比賽,但也沒少吃糉子。就在比賽時就吃了好幾個,那滋味,別提有多好了!糉子口味有很多種,光我知道的就不下十種,鮮肉糉、花生糉、五穀糉、瓜仁糉、醬香糉……應有盡有,還有奶奶做的大雜燴糉呢!它們一個個像調皮的小精靈,要往我的肚子裏飛。見到美味的糉子,我就沒有抵抗力了,每次都是狼吞虎嚥好幾個,直到把肚皮撐破了才肯停下來。

此外,端午節還有划龍舟比賽、插艾葉、蒸大蒜、喝雄黃酒等等民間習俗,不管什麼,反正我就是喜歡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3

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上艾草,還要包糉子,有時候還有龍舟比賽。

據資料記載,端午節是偉大的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心如刀割,寫下絕筆作《懷沙》,然後抱石投江。當地有很多人前去打撈他的屍體,都沒撈上來。人們又怕水裏的魚蝦啃食他的身體,所以人們用一種葉子包裹了米飯,投入江中,又劃小舟驅趕魚蝦前往有米飯的地方,以免屈原的身體被魚蝦啃食了。這裏用葉子包裹的米飯漸漸地發展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糉子了。

每年端午節,我都會讓奶奶教我包糉子,奶奶拿兩片棕葉,我也拿兩片棕葉,再把一邊折成尖尖的三角形,用勺子盛一勺糯米放進去,再放入肉,然後再放入一勺糯米蓋上,把多餘的葉片再摺疊起來,最後用繩包好、紮緊,一個糉子就輕輕鬆鬆地完成了。

包好後,奶奶就去煮。奶奶說:“糉子要一次性煮透,否則怎麼都煮不熟的。”煮了一個多小時,糉子熟了。我拿一個糉子,解開繩子,剝開棕葉,吃一口白白的糯米,軟軟的,嚼在嘴裏甜甜的,很好吃;再吃一口臘肉,鹹鹹的,香香的;我這裏吃一口,那裏啃一下,因爲糉子太好吃了,我三下五除二,一個大糉子不一會兒就吃完了。

端午的糉子真好吃啊!我喜歡你——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4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爲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爲 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包糉子,然後把糉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糉子咯!”我的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糉葉,學着我的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我的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糉葉丟在地上。我的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糉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我的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糉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糉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我的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糉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糉子也煮熟了,我的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糉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糉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5

前兩天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們提前過了一個與衆不同的端午節。我們每個同學都帶了糉子,大家一起分享,很開心。糉子各不相同,什麼味道的都有,有蜜棗味的、山藥味的、板栗味的、肉糉子、紫薯味,還有水果味的等等,香味撲鼻而來,很是誘人!

老師還給我們看了有趣的沙畫影視片。它告訴我們有關端午節的由來,楚國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深受楚王的寵愛,有幾個大臣非常的嫉妒,就背地裏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不是。終於,楚王不再相信屈原,並且把他流放到其他地方。不久楚國滅亡了,屈原還是很愛自己的國家,最終在五月初五那天跳進了汨羅江。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會葦葉包着的飯糰,也就是我們說的糉子來紀念他。看完這個影片,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形狀,各種各樣。有塔形的、三角形的、長方形的……

今天,我還在家裏過了端午節。我們一家相聚在奶奶家,一起包糉子、做糖包、包菜角、做油條……我參與了包菜角,做糖包的工作。一開始,我包的菜角很歪,裝的餡兒還少,還有裂開的,媽媽還做了特製的補丁給補上了。我們有說有笑,可有意思了!

下午,我還去了科技館參加了端午節活動,因爲我搶答問題正確,獲得了手工製作香囊DIY的活動名額。現場給我們發了一個三角形的硬紙片,讓我們自己往上面畫自己喜歡的作品,我畫了愛心、茶杯、鮮花等,然後主持人發給我們膠條,把硬紙片的幾條邊相互都粘在一塊,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三角形。最後由下而上串過一根五彩絲線,最下面有個線墜子,漂亮的五彩香包就做好了。我們還一起合了影留念,很開心!

今年我的端午節真是豐富多彩!有趣極了!

我的端午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我國五大節日之一,可今天,我卻被媽媽打了一頓,事情是這樣的......

昨天,媽媽給我了1元錢,讓我買早點,並且要補回5角錢。晚上,我剛要睡覺,媽媽突然問我5角錢怎麼沒給她,我想:怎麼辦?我那5角錢已經買筆了。怎麼辦?怎麼辦呀?我吞吞吐吐的說:我的錢......老師借去買早點了。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給哪個老師的?明早我們一起去問一問,一定的,我一定要去問個清楚。”我想:明早怎麼辦呀?我只能求求上天了。我心裏一直想着這件事,晚上連覺都沒睡好。

今早我想:媽媽應該忘了這件事了吧?可是,媽媽不但沒忘,還硬拉着我去問清楚,我想:如果不去的話,我可能又要被媽媽美美實實的收拾一頓了,可是,老師跟本就沒問我借錢啊,怎麼辦。眼看媽媽正在找東西打我,我只得央求媽媽:”媽媽,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撒謊了,請你原諒我吧,我真的不敢了.”媽媽卻不聽我的話,到廚房去了,並且把我的書包鎖了,說:“除了我可以打開門拿她的書包以外,誰也別想開開這個門(暗示爸爸不能開門)。”我又到了廚房,爸爸也跟着我來了,我跟媽媽把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媽媽還是懷疑我買了東西吃,因爲我平常很喜歡拿錢去買零食,這都是我平常嘴讒的壞毛病,造成了我的冤案。

這該死的壞毛病,本人正在尋求良方治療。

我的端午作文 篇7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包糉子的葉子上沾滿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米,這種甜也不膩;米中融入棗或豆沙的香甜,也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笑我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纔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

現在物人非,我穿過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吃糉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我的端午作文 篇8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糉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着媽媽,硬是要學包糉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包糉子。媽媽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注: 近: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糉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

我的端午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大家都在吃又香又甜的糉子。有八寶的、蜜棗的、豆沙的、還有南方人愛吃的肉糉子,可是大家知道爲什麼叫端午又爲什麼吃糉子嗎?我聽媽媽說端午也叫端陽、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等好多明間的傳說:在南方不光吃糉子還有賽龍舟的習俗,而這些傳統的習俗都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而一直流傳至今的。

我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嘻嘻;那就是端午節的這天也是我的生日。我要在這裏感謝我的媽媽讓我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中午,姥姥不光拿來糉子還給我帶了一個大蛋糕可漂亮啦!上面有一條蛇盤在一棵大樹上那看起來就像是真蛇在那裏擺動着,嘴裏還吐着舌頭是那麼的逼真。旁邊,還有八朵鮮奶做的玫瑰花知道爲什麼是八朵嗎?因爲我今年八歲了。上面還有小草還寫着祝琪琪:生日快樂,我呀喜歡的不得了都捨不得吃了。下午,姑姑和妹妹來了還帶來了我喜歡的拉桿書包我美滋滋的。姑姑呆了會又問我去哪裏玩過生日呀?我和妹妹異口同聲說:去肯德基說完後姑姑和媽媽呆了會說好吧,我們出發媽媽給我穿上漂亮的衣服我沒就坐上姑姑的車去了肯德基。在那裏又是一個意外,在那是裏的叔叔阿姨給我也過生日給我點了歌又一起吹蠟燭又唱生日歌還和我們做智力遊戲拼圖遊戲,還送我們玩具等等一些活動,我呀簡直是美不得了。

因爲大家爲了紀念屈原詩人而有的這個“端午節”而我又是端午生的所以我媽媽說我很有“福氣”過生日全國人民都在過啊!哈哈,我最喜歡過端午節了!

我的端午作文 篇10

流水龍舟鑼鼓,艾葉香包糉子,手拿蒲扇絲絲涼風。一一題記

太陽高掛,陽光刺眼,樹上的葉子無精打采般鋪在樹上。蒼綠的艾草都低下了頭。端午節又到了,今年,我要包糉子。

先準備材料吧。有糉葉糯米、繩子我看着簡單的材料,小臉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拍了拍胸脯,這還不簡簡單單啊!拿起一兩片翠綠的糉葉,在手裏隨手卷成漏斗形狀,真像一個碧玉做的錐子呢!不費力氣就卷好了糉葉,我更得意了。接着把淘好了的糯米放在糉葉裏面,再把葉子裹好一捆,最後隨手打一個蝴蝶結就大功告成了。

糉子放在在水裏煮了,可是煮到一半,糉葉卻散了,米全部漏了出來,像泄了氣的皮球,彷彿再也得意不起來了。

平復了心情,我便跑去問媽媽,媽媽說糯米要泡水的啊!糉葉也要泡水繩子要打結,系的牢牢的。我聽了在媽媽的話就再一次去包了,這回啊!是先把糯米泡了一下水,吸足了水的糯米,顆顆飽滿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糉葉是很脆的,需要先用開水燙一下,再放進涼水裏,這樣更綠更香了。

這次,我是小心翼翼把糉葉捲成漏斗,再把晶瑩的珍珠放進卷好糉葉裏,然後在慢慢地把糉葉裹起來,仔細地看了看糉子包好了沒有,最後用繩子系起來打了個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做好了一個神氣十足的大將軍。

今年,我學會了包糉子。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做什麼事都得認認真真地做,不然啊,包糉子這樣的小事都做不會成功。

我的端午作文 篇11

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但不過今年的端午節我過得很特別。

我和奶奶等天黑了再去包糉子。夜幕降臨了,彎彎的月兒,像是金色的小船在蔚藍的大海上航行;銀亮的繁星,像是睜開了明淨的笑眼,在高高的天幕上眨動。家家戶戶都在院裏忙着——包糉子。我依偎在奶奶身旁,學着包糉子。

奶奶真會包糉子。她用湯匙在盆子裏挖了些糯米,用手把糉葉卷好,將糯米倒進去,然後用五彩線繫好,把包好的糉子連成一串。奶奶包的糉子真好看,像羊角形的叫“三角糉”。各式各樣,有趣極了。

我包着糉子,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就問:“奶奶,爲什麼要在農曆五月初四的晚上包糉子呢?”奶奶笑着回答說:“包糉子還有一段故事呢!”“奶奶,那您給我講一講這個故事吧!”我懇求地說。“好吧!”奶奶摘下老花眼鏡,摸着我的頭說。我雙手託着下巴,睜大眼睛聽奶奶講這個動人的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詩屈原,爲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對惡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但楚懷王聽信讒言,反而疏遠了她。公園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國攻破,屈原悲憤交加,於這一年五月初恨投江,以身殉職。消息傳出後,汩羅江岸邊的人們爭先恐後駕着漁船打撈他的屍體。有的人魚兒、蝦兒傷害了屈原,紛紛從家裏帶來了米飯,“莫傷忠良,莫咬屈原”。後來每逢五月初五,人們便採了糉野,包着肉、飯、棗等,做成糉子,投入江中祭奠屈原。”

奶奶的故事講完了,我想了很多很多。屈原憂國憂民,爲國家着想。我們要像屈原學習他那種愛國主義精神。

我的端午作文 篇12

6月16日,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爲國投江自殺。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爲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糉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糉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糉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糉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爲什麼要賽龍舟、投糉子了。

我愛家鄉的糉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13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爲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包糉子,然後將糉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糉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糉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將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將糉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將糉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將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糉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糉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糉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糉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糉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糉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14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我最喜歡唱端午節的兒歌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每年端午節,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和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度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最喜歡過的節日,莫過於是端午節了。這一天,爸爸媽媽都會早早起來給我包香噴噴的糉子。他們會採來荷葉,把糯米洗乾淨,把各種材料如糖、棗、肉等準備好,做成餡;然後用荷葉把糉子包起來,用繩緊緊地捆住;最後放到鍋裏蒸。美味的糉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糉子分爲素糉子和肉糉子,最常見的就是糯米糉子。對於這兩種糉子,我都比較喜歡,但更偏愛肉糉子。它多汁、美味可口、入口則化、油而不膩,還有一股荷葉的清香,實在是太好吃了。每到這時,媽媽總是指指我:“你這個小饞蟲!”

端午節展示了我國豐富的文化,也給我家帶來了許多歡樂,我愛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15

小時候,我常常住在外婆家。我喜歡拉着外婆那粗糙的手,走在小巷裏,聽着鳥鳴與風聲。每年,我都很期待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這天,我不僅可以吃着甜甜糯糯的糉子,還可以同鄰居家的朋友一起互換紅繩。

除此之外,我最喜歡做的事,則是看着外婆包糉子。外婆在“正式開工”之前,總會去河邊摘些新鮮的蘆葦葉。我也常常跟過去,這可讓外婆太費心了,因爲我有點兒調皮,她得去採摘又得時不時地看着我,生怕我一不小心掉到河裏。

當我玩累了,玩夠了,便蹲在外婆旁邊,撥弄着蘆葦葉。每次,她都會被我弄得哭笑不得。爲了讓我消停一會兒,她會拔下長長的蘆葦,抽出上方最嫩的葉子,取出中間的芯,幫我做成一個小哨子。我有了可以戲弄的對象,時間也便有了去處,直到外婆帶我回家。

終於盼到包糉子的時候了!我坐在小板凳上,兩手託着腮幫子,專心致志地盯着外婆的手,生怕漏過任何一個動作。

只見外婆將泡在水桶裏的蘆葦葉挑出兩片,捲成了圓錐形,然後又取出一片,仔細將它包裹好,成三角形狀。一根棉線繞過糉子,穩穩地捆紮好。那熟練的動作往往一氣呵成、令我驚歎,畢竟一年只有一個端午節嘛!

我那時還小,吃不了太多糉子,一個大糉子往往只能吃半個,心細的外婆每年都格外細心地包幾個小糉子,放上幾小塊醃製過的肉或一顆甜甜的蜜棗。每當我看到它們時,心中便十分得意,因爲只有我一個人可以吃到它們。而且,它們代表着外婆對我最獨特的專屬的愛。手巧的外婆還幫我將兩個小糉子捆紮到一起。我看着她手中嫺熟的動作,十分欣喜。真的沒想到,糉子吃在嘴裏,也格外的香甜,格外的美味。

可是有一年,外婆生病了,她躺在病牀上卻依然鎮定。端午節到了,她虛弱對我說:“佳佳,今年不能給你包糉子了,你和媽媽過得好嗎?”所幸,她熬過了這一劫,依舊健康。

風吹過,喚醒了沉醉在記憶中的我,脣齒間又涌現出糉子的清香,門廊又能聞到艾葉味。

歲月靜好,一切依舊!

我的端午作文 篇16

這個星期老師教我們研讀有關端午節的資料。我發現最有趣的是,過端午節的習俗竟有十八條之多。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也有點父母給小孩佩香囊。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儘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每家過端午節的心情,卻不盡相同。我們霍山人,只在門口插艾葉,有的小朋友也帶香囊。重點是吃糉子。

端午節前我們一家人包糉子。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自己喜歡的棗子、肉等陷料,將自己喜歡的陷調得香噴噴的。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成一個漏斗,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餡料,包出棱角。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三角的形狀,也可以包成斧頭形,還可以包成長方形的糉子,但是方法比較難,一般都包簡單的。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這是過節的頭一天必做的功課。等到端午節這天,我的大姑、小姑全家都回來過節。我正在想得高興時,看到奶奶坐在竈下流淚。我嚇得抱着奶奶問爲什麼,奶奶擦擦眼淚說:“我想你小叔了。”我小叔去年當兵走了,過節肯定不回來了。哎呀,我也有點想哭了。奶奶看我這樣反而笑了:“寶啊,年輕人就應該去保家衛國,這是件光榮的事啊。你懂嗎?每個人都要愛國。”我使勁點點頭,記住奶奶的話。

這個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可是很想我小叔。

我的端午作文 篇17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咸和甜,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謠多好聽啊!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端午節的事情。

端午節有很多的習俗。比如吃糉子,賽龍舟,飲雄黃酒,插艾草等等。這裏我覺得包糉子最有趣。包糉子首先要準備糯米、竹葉和餡料。把竹葉洗乾淨,撒上一點點調和油,再把糯米放在水裏浸上一小時,而後就可以開始準備餡料了。包糉子的餡料需要的比較多,先要把瘦肉切成細片,再把香菇泡水剪成碎末,還可以準備一些乾貝,鵪鶉蛋等。準備就緒後,可以開始炒肉調餡料,然後把浸過的糯米撈出來,瀝乾後再炒下,就可以開始包了。糉子可以包成三角形、四方形和棱形等,不過我媽媽只會包成長方形的糉子,還好我媽媽包的糉子味道是挺香的。

聽老師介紹說,我們包糉子原本是爲了不讓愛國詩人——屈原的屍體被江裏的魚蝦吃掉,也爲了屈原在汨羅江裏不會捱餓。據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飽讀詩書又滿腔愛國熱情的居大夫——屈原,他三番五次勸說楚王,要實施救國方法,可是楚王一點也聽不進去。後來屈原想不出更好的勸說方法,而自己的國民危險卻越來越臨近了,所以他決定以死明志,用他的生命喚醒國民奮起保衛祖國。

屈原捨身救國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據說當時楚國的老百姓一聽說屈原投江自盡了,國民們紛紛划着船到江裏去搜救,爲了早點救出屈原,大家團結一心,奮力划槳在汨羅江裏忙碌着……這也是我們後來端午節要舉行賽龍舟的起源。

端午節時,人們還會在家門口插上艾草葉,用一些雄黃酒撒在家裏的房前屋後,因爲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那時天氣炎熱,蚊蟲特別多,所以人們要用一些有香味的艾草葉和雄黃酒來驅趕蚊蟲,也有辟邪保平安之意。

說完端午節的習俗,我不由得想起老師前階段教我們的一首詩:“悠悠艾草香天下,甜甜糉子美名揚。端午悼念屈大夫,中國傳統代代傳。”我要永遠記住屈原的愛國情懷。

我的端午作文 篇18

“叮鈴鈴”,鬧鈴響了。我朦朧地睜開雙眼,聞到一股糉葉的香味,頓時睡意全無。哇!今天是端午節,一定是媽媽在煮糉子呢!我立刻穿上衣服,刷牙洗臉。過了一會,媽媽端着一個鍋從廚房走出來,我問媽媽:“是糉子嗎?”媽媽笑了笑,把鍋放到餐桌上。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只見青色的糉葉外面緊緊纏繞着一根紅色的細線,把糉子裹得嚴嚴實實。我拿起一個糉子,小心翼翼地把紅線解開,剝開糉葉,露出了糉子白乎乎的“身體”。一顆顆亮晶晶的糯米粘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三角形。我吃了一口,真香!黏黏的。我又吃了幾口之後,發現是肉餡的。我吃了一個,還想再吃一個,可媽媽說:“糯米不容易被消化,不能吃多。”我只好不再吃了。

吃完早飯,媽媽去菜場買菜,回來時,我看見她手裏拿着一束長長的葉子。我問:“這是什麼?”媽媽說:“這是艾葉,可以消災辟邪。”我把鼻子貼近艾葉聞了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中午,飯桌上出現了黃瓜、黃魚、鹹鴨蛋,這些都屬於端午節要吃的“五黃”。吃午飯時,我和爸爸、媽媽談論着有關端午的話題。媽媽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大臣,楚王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汨羅江畔。後來,屈原得知秦兵攻進楚國都城,非常悲痛,在農曆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爲了防止魚蝦吃屈原屍體,就把糉子、米團等投入江中。端午節就這樣形成了。”我說:“端午節也是爲了紀念伍子胥和曹娥。”於是,我把關於他們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爸爸笑着說:“端午節有這麼多的傳說哦!”我又說:“端午節這天,人們還要佩戴香囊和鬥蛋。”媽媽疑惑地問:“什麼叫‘鬥蛋’?”我拿起一個鹹鴨蛋,讓媽媽也拿一個鹹鴨蛋,爸爸喊:“一、二、三!”這時,我把手中的鹹鴨蛋撞向媽媽手中的鹹鴨蛋。啪!媽媽手中的鹹鴨蛋殼被撞碎了,而我手中的鹹鴨蛋殼完好無損。哈哈,我獲勝。

端午節是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19

在這淅淅瀝瀝的雨聲中,端午節又到了。

“端午節到啦!吃美味可口的糉子了!”一大早,媽媽就在我的牀邊哄我起牀。還別說,這辦法還真管用,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已經從牀上一躍而起,穿好衣服直奔樓下。

端午節到了!今天我們可是要去爺爺奶奶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還沒進家門,我就已經看見奶奶跟嬸嬸坐在陽臺上忙的不亦樂乎,她們一手拿糉葉,一手拿着燙漂把糯米裝進卷好的糉葉裏,一個個精美的糉子,讓人看了都想吃。

我好奇的跑了過去,“我也要學學看”我說。嬸嬸說:“包糉子首先要準備糯米;糉葉;還有大家喜歡吃的餡兒。包的時候你可以把糉葉捲成正方形;圓錐形;跟菱形等,各種形狀。”嬸嬸耐心地一邊說一邊做着給我看。“糉葉卷好後,如果裏面要放餡兒,就要先裝一半糯米在把餡兒放進去,然後再用糯米把餡兒埋起來,包好並用繩子困紮好就行了,你看,我包的糉子好不好看?”嬸嬸一邊說一邊把包好成型的糉子拿到我眼前給我看。“如果不要餡兒的直接包好;困紮好就行了。”嬸嬸繼續說着,“等全部的糉子包好後再拿去鍋裏用旺火煮上幾十分鐘,就這樣,既好看又好吃的糉子,就可以進入你這小饞貓的嘴裏了。”

聽了嬸嬸的話,嘴裏的口水還真有點往外流了。我不好意思的紅了一下臉。即使是一下,也逃不過奶奶的眼睛。“寶貝孫子,你想不想來試試啊!”奶奶用慈祥的口吻對我說。“好呀!好呀!”我一邊說一邊用我的小手拿起了一片翠綠的棕葉,不一會兒,一個錐形不像錐形,方形不像方形的糉子,就在我的小手中誕生了。大家看了都笑了起來,笑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糉子煮好了,來吃糉子了!”這時,媽媽端着大盆的煮好的糉子從廚房走出來。我急切的找着我親手包的這個不是很好看的糉子,找到後,我先聞了聞,“哇!真香啊!”我急忙打開嚐了第一口,真是美味絕倫啊!

這個端午節真好,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嚐到了香甜美味的糉子。我喜歡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20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我的家鄉的端午節更是有很濃郁的節日色彩,不信,我就帶你們去看一看吧!

端午節一到,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爲了包糉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跟鹹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閒着沒啥事好幹,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着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麼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裏是不是有什麼傳說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後,龍顏大怒,就命魏徵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裏去求情,並答應事成之後,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於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徵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於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於按時殺了龍王,爲天下民衆除了一大害。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跟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爲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跟麥子收穫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着收穫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跟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21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還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五月初五,這一天各地的風俗不同,有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我最喜歡吃糉子。關於糉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聽爸爸講:”戰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曾多次勸說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讒言,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的國家滅亡了,於是抱石投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後,馬上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他們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撈到,他們怕小魚小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家家戶戶做糉子,投到江中讓它們不再吃屈原的屍體。從此,端午節就有了家家戶戶吃糉子的習俗。啊!原來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呀!

這時,媽媽喊道:"過來呀,包糉子啦"。我和爸爸連忙走了過去,媽媽告訴我,拿一片糉葉,折成一個漏斗形,把米放進去,然後拿着線把糉子纏起來。聽着容易,可是做起來好難啊!我把糉葉折成漏斗形,往裏放米,可是米就好像一個個淘氣的孩子一樣,從下面跑了出來,我氣得把糉子葉扔到一邊,不包了,媽媽看我不包了,連忙說:"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我又開始包了,這次我把漏斗折成底面不漏眼,我還少放了一些米,這回,我很輕鬆地就包上了,我拿給爸爸媽媽看,他們誇我說"真棒"!我把我包的糉子和爸爸媽媽的放在了一起,我包的扁扁的,爸爸媽媽包的卻十分飽滿。雖然,我包的不好看,但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也很高興。

媽媽把糉子拿去煮了,過了一會兒,一股糉香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啊!

我的端午作文 篇22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任然還記憶猶新吧,我最喜歡的便是端午節了,現在就讓我來爲你講講我所熟知的端午吧。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的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便是其中之一。在端午的前幾天,大人們就將一枝茱萸或柳條插在門楣之上,據說,這可是能驅妖避邪的呢!再來說說戴香包吧。大人們用碎布縫製成小包,然後將艾、蒼朮等草藥包在小包裏,孩子的身上,便可增強免疫力。然而,最典型的風俗還是吃糉子了。將糯米洗淨,再用糉葉將其包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美味的糉子了。我最愛吃糉子了,每逢端午節,我都要吃個夠才罷休。奶奶做的糉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開,便露出了又白又香的糉子了。忍不住咬上一口,甜甜的糉子滑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習慣了奶奶包的糉子,再吃起別的糉子,便便覺得沒了滋味,還是奶奶包的最能入口。

不知怎的,每次吃糉子都會有同樣的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的香氣中,彷彿升騰起英魂不滅的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陷害屈原的那些卑鄙小人們嗤之以鼻,不禁爲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謂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盎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瞧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亦可囊星漢!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是歲月的裙襬,挽斷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尋求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面前空空的盤子,原來,糉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不過是過眼浮雲,君王霸業數千載,到頭來一樣是蹉跎······

糉子在口,香氣瀰漫,只因爲有你,纔會有這麼美好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2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和五黃。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我的家鄉--杭州,那兒的端午節,又是別有一番風味了。

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的大門上紛紛掛上了一株艾草,許多孩子身上帶着幾個精緻可愛的香袋。艾草大都是用紅線綁在大門上,可以驅趕蚊蟲,以保安康。不同的是香袋,樣式各種各樣,什麼形狀都有,花花綠綠的,既美觀,掛在身上還可以辟邪。

“一二,一二,一二……”這是端午節在南方一項十分熱鬧的活動--賽龍舟。杭州的西溪溼地每年端午都會舉行。這是一項激動人心的活動。小時候,我曾到這項活動的現場,看到一艘艘掛滿五顏六色小彩旗的龍頭大船,一位位穿着白的、黃的、紅的衣服的“壯漢”拿着漿,隨着鼓點的節奏,飛快地划着。我嚇壞了。當時,我叔叔正在一條紅龍舟上奮力划槳。忽然,人羣發出了笑聲,怎麼回事?原來是我叔叔的那隻龍舟給我們表演了一個華麗麗的大側翻,船上的“壯漢”全體入水,變成了“落湯雞”,剛剛還害怕的我一下子便捧腹大笑。至今,賽龍舟仍然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項活動。

當然,吃貨的世界裏,端午節怎麼可以少得了吃呢!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就是吃“五黃”和“糉子”。不過對於我來說,糉子的味道更勝一籌。我們吃的糉子有三角糉和四角糉兩種形狀,紅棕色的顏色看起來十分誘人,糉子的味道又香,肥瘦的豬肉,鮮美的肉汁浸透了每一粒糯米,一口咬下去,香噴噴熱乎乎,綿軟細膩,那軟糯的口感百吃不厭。古時候,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啃食因愛國而投江的屈原,把糉子扔入江中;而今,糉子已成爲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食物,傳播甚遠。每次家中煮糉子,滿屋飄香,讓我忍不住又大吃特吃一番,每咬一口,滿嘴流油。

又到端午,又聞糉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我的端午作文 篇24

時間可以沒收我一些記憶,但它,沒收不了,它就是端午節。因爲在那一天,有美味的糉子,有屈原濃濃的愛國之情……在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報國無望,憂憤而投江自盡了。楚國百姓知道後十分悲痛,爲了紀念這位成爲清正的大夫,把糯米捏成團投入江中,期望魚兒吃了糯米而不吃屈原的屍身,因怕蛟龍所食,就拿楝葉包裹好,拿繩子綁上。此做法逐漸演化成了“端午節”。

在端午節這一天,即使不到海邊觀看賽龍舟,也毫不沮喪,因爲在家可以吃到如小山般的香噴噴的糉子。

奶奶可是包糉子能手。奶奶總是嫺熟地把糉子捲成鬥狀,放入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接着放入鹹蛋,五花肉,紅豆等,放好之後再盛一些糯米來填滿,用糉葉包裹好,在用繩子捆緊打結,一個似小山的糉子就包好了。過了不久,就包了許多各形各色的糉子,接下來放入鍋中蒸,蒸幾個小時就好了!在糉子還沒有煮好時,肚子早已餓得咕嚕嚕着在叫了,我拍拍肚皮,說:“肚子啊!你在忍一下哈,立即就煮好了,別在叫了。”,剛說完好似就更餓了,好似有許多蟲子在咬我的胃,難受!

糉子一蒸好,我立馬掀開鍋蓋,頓時空氣中飄着讓人無法抵禦的棕香,就就連蒸糉子的開水好似在和我抗我抗議:“這麼香的糉子不讓我蒸久一會兒。”我早已盯得口水直流了,下意識就拿起一個最大最香的糉子,急忙解開繩子,幫它脫掉了它那翠綠的綠“衣裳”,再撒上似雪花一般的糖點綴着,一個美妙藝術作品就展示在眼前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下去,嗯,糯米的軟鴨蛋黃的鹹與糖的甜,這三者融合在一起,那味道妙不可言!我三兩下就吃完了,回味無窮,脣齒留香,大大的滿足!

在這個節日裏,我不僅讀懂了屈原的愛國情懷,也品嚐到了美美的糉子味,如此節日,我怎能忘懷。

我的端午作文 篇25

萬水千山糉是情,情如糉葉,越煮越香。糉葉漫天飛舞有意無意的飄落到各地,你瞧!糉葉已灑落到每個角落,你聞!糉香早已瀰漫各地,沁人肺腑了,端午也悄悄地來臨了!

我站在街口,落風中那淡淡的糉香早已撲鼻而來。耳邊響起,衆人爲爭上等的糯米在討價還價的聲音到,倒也給端午多添幾分色彩! 端午!對於我來說,最美好的事是把那朝着我微笑的糉子一口一口地咬下去,又香又甜,黏乎乎的糯米在口中打轉,卻怎麼也吃不膩。聞着這糉香,就是對我的一種考驗,嘴裏不時吞幾口口水。“咕咚,咕咚”媽媽見了,拿出一個剛出爐糉子給我。我連忙剝開糉葉,迫不及待的咬下去;別提有多好吃了!可剛吃完,我的肚子似乎在叫“還要,還要”。我看着大人們用嫺熟的手法,一個接一個的,一下就包好了。心裏就有無數隻手在撓,便動手試了試。可它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做了一次又一次也散了一次又一次。我既氣憤,又有點兒小失落;心裏像被什麼堵住了似的。最後,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包成了一個勉強能吃的糉子。雖然這次沒做好,但我卻覺得今天吃的糉子是最美味的,我下一次還要自己包自己的糉子,自己吃自己的糉子。

之所以端午節還可以划龍舟,是因爲屈原投江後,人們都想去救屈原從而有了這個項目。它既鍛鍊身體,又紀念屈原,是一個值得令人們去做的項目

大家吃完美味的糉子後,想一想端午包糉子的傳說是怎麼來的呢?是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而死之後,大家怕屈原的屍體被蛟龍所食,便在五月初五這天投飯糰。時間長了,大家擔心飯糰被水獸吃了,便用糉葉把飯糰纏起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糉子,糉子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傳說來的。

在這個糉葉飄香的日子裏,我們紀念屈原,包糉子,划龍舟……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26

唐人詞曰:“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在臨近仲夏時分,白天越來越長的時候,端午大約就要到了。

端午節到了,我吃着從超市買來的各種餡的糉子,沒有所謂的氤氳,也沒有滿口的清香,也沒有過節的味道。這是我想起了奶奶的糉子,還記得那年端午節……

農村保留着古老的習俗,端午節吃的糉子都是自己做的,當然我的奶奶也不例外。那年,端午節前一天,奶奶就開始摘竹葉,洗淨晾乾,在廚房裏忙活,而我則是一邊寫作業一邊看。

奶奶面前,大盆小碗,草繩,竹葉擺了一溜。奶奶把原料都放在盆裏拌勻,之後她把一片竹葉放在一隻手裏捲成漏斗狀,然後舀入糯米和配料,再用筷子搗幾下,使其結實,奶奶從始至終眼睛都沒有離開過糉子,之後又在外面加了一片竹葉,另一隻手拿着草繩,一疊,一折,一捂,一繞,一系,不一會兒,一個糉子就出現在了奶奶手裏,這是她看向我笑了笑,並對我說:“這第一個糉子是你的。”之後奶奶又聚精會神的包糉子,一個又一個,她不時的擦擦頭上的汗,之後又七手八腳的包了起來,忙的不亦樂乎,不久,盆裏就躺滿了糉子,讓人越看越喜愛。

接下來就是蒸煮了。糉子要慢慢煮,需要耐得住性子,不是添加柴塊,我迫不及待的坐在鍋前,看着火焰忽明忽暗的舔着鍋底,彷彿在跳着一曲歡快的舞蹈,映着我們的笑臉。有時撥火不小心,或會伸出長長的舌頭,把我的頭髮燙成“卷”狀。

不久,就從鍋裏飄出了清香,氤氳瀰漫整個屋子,恨不得馬上就吃,但還是不得不等到明天——端午節。、

端午節到了,早早的起了牀,睡眼朦朧的就到了廚房裏,看見了早早就在廚房了的奶奶,看見我,立刻就拿一個熱騰騰的糉子給我,看着奶奶深深的黑眼圈,顧不得燙,一口一口的吃着,品嚐着過節的味道……

現在,已經很久沒有回老家了,和想念那個味道。老家雖然缺乏物質條件但每個節日都過得快樂充實,而現在雖然什麼都不缺,但卻沒有節日的氣氛,所以過節不一定要豐富奢侈,而在乎的是過節的心情。

我的端午作文 篇27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

吃過早飯,就見奶奶在客廳整理那一大堆的糉葉,又是清洗,又是剪去多餘的邊葉……忙得有條不紊。我湊過去,這時爺爺已把洗淨糯米端來,只見奶奶先拿來糉葉然後把它折成喇叭狀,把米放進去,又在中間放一粒我最愛吃的紅棗,再把糉葉左繞右繞的,最後拿一根線沿着對角紮起來。嗬!一個有棱有角的糉子就包好了。我問奶奶:“爲什麼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包糉子呢?誰第一個包糉子的?”奶奶一邊包糉子,一邊說:“這裏有關於糉子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想聽這個故事嗎?”我連忙央求奶奶,說:“想聽!奶奶你給我講講吧!”聽完奶奶的故事,我明白了,原來端午節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奶奶包好幾個糉子後,我就迫不及待的讓媽媽給我煮糉子,煮好後,我咬着香甜的糉子,望着天空,彷彿看到屈原投江時堅毅而悲憤的面容。心中,似乎突然升騰起一陣火焰。端午節,帶給我的不只是糉子的甜美,似乎還有……精神上的洗禮。久久地思索,我的未來將怎樣回報給我的祖國……

我的端午作文 篇28

夏日的風陣陣拂過,樹葉在風中嘩嘩作響。

我拎着沉重的行李歡天喜地地往家的方向奔跑,節日裏,城市的喧囂不足以打破我心中那份回家的渴望。

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回家了。

遠遠地,我就望見了家門前那棵和我一同長大的老槐樹,它是那樣的綠,綠得充滿活力,透露着它向天空噴薄的希冀,蘊涵着樹下那位婦女對她的三個到城市求學的孩子日夜的思念。

看到了,是母親!她一手扶着樹,努力地踮起腳,用黑亮的眼睛向着遠方這條小路搜索、探尋,看看是否出現了她所盼望的身影。

我似離弦的箭,向母親狂奔過去。撲進母親懷裏那一刻,我的心彷彿就要到達天堂!

日未落,月未升,風兒依舊輕輕地吹,把家鄉屋頂上的炊煙吹散到每一個角落。

在我們鄉下,端午節這天,人們總是習慣很早就吃晚飯。

飯桌上,我們和母親聊起我的國中生活,聊起二姐緊張的高中生活,還一同祝賀在浙大學習的大哥喜獲獎學金……談笑間,一家人喜樂融融,母親的眼中時刻閃爍着驕傲和欣慰的光芒。她把一個又一個孩子送進知識的殿堂。愛,陪我們在書海中遠航。母親把孤獨留給了自己,卻把愛給了我們。

愛她,是說不出的刻骨銘心。

點點星光淡淡地融進夜空,空氣中浸潤着一種詩意的感動,讓在院中乘涼的我們沉醉其中,浮想聯翩。

我曾經覺得,每年在家過端午節很沒意思,總想插上翅膀飛離這個小小的家,飛向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去圓我心中的夢。離開母親,我才真正懂得了“月是故鄉明”的深刻意味。有時真希望自己是一隻風箏,甘願被母親牽引,因爲我明白,有母親的牽引,我在那一片無邊的天空中就不會迷失方向。

星光熠熠,情意融融。

難忘那個端午,在那一刻,一家人靜靜地坐在夜色下,美麗的意境早已驅走了一路顛簸的疲憊,團聚的溫馨早已讓我們每個人陶醉。親情如花,早已盛開在心靈的沃土上,散發出愛的幽香。

我的端午作文 篇29

大家都清楚端午節的來歷吧?端午節就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雖然現在還沒有到端午節,但我迫不及待地想讓這一天快點兒到來,因爲那天放假,我就可以去奶奶家,去和寵物狗“燈籠”瘋玩兒一天了。我想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爲此我制定了一個計劃。早上吃完飯,讓爺爺帶我和“燈籠”去集市上去轉轉,買些好吃的解解饞。首先要買些魚、菜和肉,魚算是我的最愛了。每年端午節時,餐桌上總少不了魚。

今年也不例外,而且我還是有名的“挑食大王”,有時看到那些無助的小魚即將成爲我的盤中餐,我還真的有些不忍心下口吃它們。於是,我便求媽媽把它們放了。中午的菜真是太豐盛了!西瓜、牛肉、芹菜、雞蛋……這麼多好吃的,我一想到就不由得口水直流……對了,差點兒忘了,還有絨線呢!這是端午節絕對不可缺少的東西。端午節上的絨線顏色很多,黃色、紅色、綠色、橙色的每種顏色都要買一些。至於艾草,就不用買了,因爲外婆家的園子裏就種了很多。接下來就是我瘋狂購物的時間了:蘋果、葡萄、哈密瓜、菠蘿……我都要買!等吃完豐盛的午餐,我要去睡個午覺了。

醒來後,我要看媽媽怎麼泡艾草。泡好後,我想偷偷地從盆裏舀出點兒水,你猜我要幹嘛?我是爲“燈籠”準備的!“燈籠”也要過端午節啊!我要給它也洗洗,這還得請爺爺幫忙呢!爺爺肯定不會同意,我會一直求到他同意爲止。我都能想象到我給“燈籠”洗澡的畫面了,它肯定在盆裏跳來跳去,濺我們一身水,它卻樂地搖頭擺尾。真羨慕它,一點兒煩心事兒都沒有,也不用去上學,每天還要我陪它玩兒。洗完澡,就該給“燈籠”系絨線了。也許你會笑話我,還要給動物過端午節,其實不也是動物嗎?只不過人屬於高級動物而已,我說的對吧?以上都是我的計劃而已,還不知道能不能實現呢!但願一切都能像我想象的那樣……

我的端午作文 篇30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隨着石榴花的盛開,端午節也慢慢到來。包糉子一直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它的背後有一個令人傷感的歷史故事。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賢臣名叫屈原,他忠君愛國。國君楚懷王卻聽信讒言不重用他,反而重用小人。屈原滿腔抱負不能施展,悲憤之下,在楚國被攻破的時候投江而死。人們被其感動,怕魚兒吃了他的屍體,便把米放在竹筒內丟進江裏,這一舉動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包糉子的習俗。這個對屈原表達敬意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的前一天,媽媽總要忙着包槲葉糉子。媽媽讓我在水池上洗槲葉,把兩片槲葉有毛的一面互相摩擦,用清水洗去槲葉上的絨毛,再放進水裏浸泡。拿出頭一天泡好的糯米和洗乾淨的槲葉就可以開始包糉子了。媽媽把兩片槲葉葉片對頭交接,放在一隻手掌裏,然後我幫媽媽從盆裏撈出一把適量的糯米,放在葉子中間堆成長壟狀,我又加入兩顆紅棗,再左右上下摺疊葉子,在收口時用手舀入少許泡米水,一扇糉子就算包好了,再如法包好另一扇。最後把兩扇糉子相對疊在一起,用事先泡軟的龍鬚草纏繞紮緊。媽媽在晚上的時候把包好的糉子放進大鍋,壓上大青石,添滿水,蓋上木鍋蓋,先大火蒸煮一小時左右,然後轉小火,燜煮到端午節的一早。

端午節的早上媽媽在門口放上兩束艾草,也在我的手上腳上都繫上了五彩線,還在我的胸前掛上了美麗的香包。早餐時間到了,媽媽端上了剛剛出鍋的糉子冒着騰騰熱氣,剝開鐵棕色的糉皮,只見潔白的米團裏彷彿嵌着兩顆深紅油亮的瑪瑙,非常好看。隨後,糉子清甜的香味,也隨之溢了出來,聞聞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糉香,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忍不住再輕輕咬上一口,真是軟糯爽口,齒頰留香,妙不可言啊!

“吃糉子,灑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溢滿小院。

我的端午作文 篇31

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節日——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按着習俗“包糉子。”許許多多的糉子,口味不一。咦?爲什麼要“包糉子”呢?

請聽我細細道來。原來,公元前229年,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但是屈原的主張遭受到上官大人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屈原倍感心痛,寫出了不少不朽詩篇。當秦國佔領楚國八座城池後,派使臣議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謀計,投入了汩羅江。漁夫和百姓聽說屈原投江,紛紛來到江上,盡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把糉子和雞蛋投入江中,還有人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免遭傷害。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到江上投糉子、划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真是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真有意思”,我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的想着。“哈哈!過來看看呀!”姐姐拉着我的手笑着說。“哎呦!幹嘛呀!”我懶洋洋的從椅子上站起來,“過來看看嘛,大家在賽龍舟那。”“啊?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來到江邊,只見叔叔們繃緊嘴脣,臉紅得和燈籠差不多,隊長一邊敲鼓一邊喊:“只要到達終點,我們就能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出力了。”隊長叔叔聲音不高但是很有力,好像給了隊員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和無限的勇氣,“耶!”叔叔一組果然獲得了冠軍,大家紛紛走過來祝賀叔叔他們? 回到家,被太陽照耀的一片片糉子葉金光閃閃。看到媽媽和阿姨包糉子包的那麼靈活,我也想嘗試一下,當糉葉擺在我面前時,我情不自禁地嚥了一口唾沫,對媽媽說:“算了吧媽媽,我還是學吧?”媽媽叫我先學最簡單的肉糉,可我學兩下就失去了耐心,當我學最後一個步驟時,由於得意忘形,糯米掉落在地上。我這個“經歷坎坷”的糉子呀,剛熟就被我狼吞虎嚥吃光了?

五月初五的這一天,總是讓人難以忘懷,各種各樣的糉子、快樂的賽龍舟、端午節的神祕來歷,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

我的端午作文 篇32

聽大人們說過有關時空隧道的內容,現代的人們真的能穿越時空隧道去找尋古代的自己嗎?我想不會的。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腳步,也不會沿路返回的。今年的端午節和往年沒有兩樣,唯一不同的是我對端午節的來歷瞭解的更透徹了。一次偶然,我從課外讀物上了解了關於屈原的一切,令我對這位流芳千古的人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每當吟誦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的腦海中就浮現這位古人的身影。 包開糉葉,陣陣米香隨風飄蕩。我享受着這份香甜,思緒穿越時空,整個人好像騰雲駕霧飛到九霄雲外,忽然陰雲散去,掉了下去。當我清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身處江邊。這條江的江水並不平靜,水面泛起層層波浪,無數浪花拍打着岸上的礁石。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高聲吟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只見一位身穿古人衣服的老者向江邊走來,他站在岸邊的礁石上停下腳步,仰面惆悵,時而高歌吟唱,時而默默無語。微風吹來,他的頭髮和鬍鬚隨風飄舞。我愣頭愣腦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他就是屈原老爺爺,這條江的名字叫汩羅江。不好,屈原老爺爺要跳江。我趕緊起身,想竭力去阻止,但是任憑我怎樣大聲高喊,怎樣阻止,屈原老爺爺都沒有理睬我。而我卻看見了他那平靜下面而憂愁的臉。一臉的憂愁使他顯得很滄桑,眼神中透漏出許多的無奈。突然,他再一次高昂地吟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隨後縱身一躍,投江自盡。看到此情此景,我目瞪口呆,眼裏噙滿了淚水,竟哭出了聲。汩羅江的水不僅吞噬了這位偉大的詩人,而且也吞噬了他生前所遭遇的一切。 “齊齊,齊齊,怎麼哭啦?”我被媽媽的叫聲驚醒了。醒來卻發現自己的臉頰還流淌着淚水,手裏還死死地拿着半個糉子。

回想起剛纔所發生的事情,我傷心不已。繼續吃着噴香的糉子,我的腦海中還在迴盪着: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所。

我的端午作文 篇33

今天是端午節,廚房裏陣陣清香。哦,我想吃糉子,這是我最喜歡的紅豆味!

做糉子是我姐姐的專長。首先,用綠色的糉子葉包裹一個實心的“漏斗”,中間填滿糯米。然後,按壓並壓緊。如果想吃點花樣,可以加點綠豆、紅豆、紅棗、肉丁、香腸等等。最後用紗繩將圓錐形的糙米糉子紮緊,形成精緻精緻的小糉子。

吃着剛煮好的餃子,腦子裏突然有個疑問。爲什麼今天是端午節,爲什麼要吃餃子?爸爸告訴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戰國愛國詩人屈原。屈原聽到亡國的消息,肝腸寸斷。五月初五,他寫完最後一首詩《懷沙》,往汨羅江裏扔石頭。後來當地人用船把飯糰等食物扔到河裏,試圖喂河裏的魚蝦,這樣屈原的屍體就不會被咬了。後來逐漸演變成賽龍舟,吃糉子。

一邊聽父親講故事,一邊對自己說:“吃糉子也有這樣的歷史典故!愛國的人是受人尊敬的人!”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250字:我學做糉子的故事

再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每年,我們都要在家做糉子。看着大人忙碌,我真的很擔心。今天我決心學習如何做糉子。

準備工作完成了。我拿出兩片糉子葉,一大一小,跟我媽一樣,摺疊成一個角。然後我在摺好的角錐裏放了一點泡好的糯米,塞了一大塊肥豬肉,再蓋上糯米。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心想:單純做糉子,我很難聰明。但是當我再把葉子蓋上的時候,糯米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不肯聽我的吩咐,一個接一個的跳了出來,一邊蓋一邊漏。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幸好我媽幫我“解圍”,掉了些糯米,我才鬆了一口氣,又把糉子包好了。經過一些小挫折,我終於走到了最後一步,——,綁好了掌繩。糉子要包緊了才能好吃,我就拿着掌繩,繞了一圈又一圈,纔給媽媽吃。這時候我才知道,做糉子是一門手藝,做起來並不容易。

我的端午作文 篇34

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一大早,爸爸就買回了一束艾草。長長的個艾草比我的個子還要高,靠近一聞,有一種淡淡地清香味。爸爸說:“艾草能消災祛病,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其實是表達了人們心中最美好的祝福。”

上午,我剛做好語文作業,媽媽爲我買來了五色絲線,給我帶在左用腕上。只見五種不同色彩的線擰成小一股小繩,繩上繫着三個銀色的小鈴鐺。我輕輕晃一下小手,鈴鐺嘩啦嘩啦地響,真是悅耳動聽。媽媽又把五色線編成織的鴨蛋網,掛在我的脖子上,爸爸把一個鴨蛋裝在裏面。媽媽說,這些五色線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祝我健康成長。只是鴨蛋太重了,爸爸摘一把艾葉放在網中,既能聞到清香味又能驅蚊,真是一舉兩得。

端午節漸漸的離去,我卻有一個悲傷永遠留在了心頭。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去上街,街上的人可多了,擠得我的眼鏡都快掉下來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滿街都是,真讓人應接不暇,我想要這,想要那,可媽媽什麼都不給我買。端午節前,我就和媽媽說過我要吃糉子的,媽媽很爽快的答應了,那天媽媽說過逛完街要去學校,領着學生去看會考考場,(因爲那是一年一度的大考,有她的學生明天參加考試)順便給我買糉子。到了晚上,我纔想起糉子的事,等啊,等啊,很晚了,媽媽纔回來,我忙過去一問,說沒買,說是光顧着催促學生早點休息,等所有的學生都入睡了,超市早已關門。媽媽說:“明天一定買”。

第二天,正巧媽媽不知因什麼事生氣了,我又和媽媽說起糉子的事,媽媽大聲罵道:“整天就知道吃,吃了睡,睡了吃”,說着就匆匆走了,去關照她的學生,好象上考場的是她。

看到糉子的希望離我赿來赿遠,我心裏刀割一般,雖然有人也沒吃到糉子,但我每年都吃不上,今年好不容易盼到端午節,卻還是沒吃到糉子,更沒有紀念屈原,我的心永遠不能平靜下來。

端午節過去好幾天了,我最終還是沒有吃到糉子。

我的端午作文 篇35

一轉眼,眼看就要到端午節了,因爲今年是閏二月,所以端午節比平時晚了一個月,記得小時候端午都在六一節前的,這兩個節在一起,顯的頗有特色。

記得,我家後面大壩下有條河。我到現在都忘記它叫什麼河好象應該是洮兒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們整個城的人歡度端午節的重要場地。這個完全是自發的,不知道從何年開始。好多年沒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壯觀。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都疊起五顏六色的葫蘆,準備在端午這天早上掛起來,用樹枝掛在屋檐上,大門上,遠遠看去,綠色的樹葉,紅色的,黃色的葫蘆隨風飄蕩,是那樣牽掛我的心,讓我今天仍難以忘懷!那似乎就是家鄉春天的開始!

我看到別家疊的葫蘆是那樣的漂亮,羨慕極了,無奈就齷瘥一回,在早上把別人家掛好的葫蘆偷走掛在自己家的屋檐下,來滿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幾個小玩伴,在端午節的前夕就商量好,在節日的這一天凌晨1點多就起身一同來到河邊的大橋上,雖然早,可是這裏的人已經不少了,我們家鄉的習慣,節日這一天是必須在這個河邊洗臉的,年輕的人跳起歡快的舞蹈,在那個年代,真是時興迪斯科的時候,我們不懂就看熱鬧!

順便折幾根柳枝,回家掛葫蘆去,由於我當時10歲左右,記得回家的路由於天早的過,好象特別的遠。到家後,家裏把雞蛋都煮好了,我們這些孩子紛紛拿出雞蛋開始磕,看誰的雞蛋最硬,誰就是最厲害的,這樣的推薦到學校進行戰鬥,通常學校裏最厲害的雞蛋由於舍不的吃,都以放壞爲結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終有個心願,那就是回老家去過個端午節,去河邊洗一下我這好多年沒洗過的臉啊,去喝一口家鄉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鄉的河家鄉的景!去看看家鄉的葫蘆,順便偷幾枝帶回來。現在長大了,過節的氣氛也沒有以前濃郁了,好懷念以前的日子!

我的端午作文 篇36

紀念屈原投江是端午節在衆多傳說中影響力最大的,也是人們最熟知的。在端午節還有許多精彩的表演呢!

在福建那邊,過端午節時人們還要在五里橋舉行捉鴨子比賽。鴨子是政府提供給人們免費娛樂的,誰捉到誰就能免費領回家,這使當地人都躍躍欲試。“嘭”一聲炮響,拉開了比賽的序幕。捉鴨子比賽正式開始了。參加比賽的大部分都是強壯高大的漢子,當他們紛紛跳入水中時,水花濺起了“幾丈”高。裁判把幾隻肥大的鴨子放進野馬脫繮般的激流中時參賽者們好象狼看見羊一般,兇猛地撲向了鴨子,誰知鴨子後面像長了一雙眼睛似的,來了個急轉彎,讓參賽者撲了個空,喝足了水。這時鴨子還回過頭來高亢的叫了幾聲,彷彿在說:“小樣,想捉我,沒門。回去在練個八百年吧!”場內熱鬧激烈,場外也不甘示弱。觀衆們爲自己的“偶像”吶喊助威,更有熱情過火的觀衆乾脆拿着喇叭爲自己的“偶像”加油!還有些調皮的孩子,不爲人們加油,反而爲鴨子助威,給大人們添亂。“嘎~嘎~嘎~”場內發出了一陣撕心裂肺的鴨叫。原來,一位四肢發達的漢子捉到了一隻肥大的鴨子,他們領着自己的“戰利品”笑得合不攏嘴地向家走去。其他參賽見了,分外眼紅,不甘落後。忽然,一位參賽者猛地撲向了前面停着的鴨子鴨子卻也突然遊走了。讓參賽者喝了一肚子的水。觀衆們笑得前仰後翻的了……

端午節還有賽龍舟。此時,賽者們威風凜凜地站在龍船上,像極了一位要去打仗的戰士一樣,雄赳赳的。比賽開始了,賽者們像出了籠的猛獸般向前衝着。有的龍船像喝醉了酒似的,一會兒偏了道,一會兒撞上了另一艘龍船。還有一些人一不小心踩滑了腳,摔到了水裏。觀衆們又一次笑得前仰後翻……

我覺得端午節不僅是個節日,而且是個令人娛樂的日子!我還覺得有節日真好

我的端午作文 篇37

放假了,放假了,我高興的在牀上翻了一個跟頭,今天是端午節,所以我們的早餐理所應當的就是糉子了,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我是通過媽媽的講解知道,是爲了紀念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有的`一個節日。今天也是我姥姥八十大壽的生日,吃完早飯我們就趕往美麗的青州雲門山腳下的一家大酒店去給姥姥祝壽。

今天來的親戚真多啊!大約有50多人的樣子,很多人我都不認識,怎麼辦呢?我就根據他們的年齡和性別一一打招呼:姥姥好、姥爺好、舅舅好、舅媽好、叔叔好、阿姨好、哥哥好、姐姐好……。哎呀媽呀!累死我啦,總算是完成任務媽媽交給我的任務了。

時間已經接近中午了,壽宴開始之前我們到場的親朋好友集體拍照合影,把這美好的時光留住共同祝福我的姥姥和姥爺。之後我舅舅上臺致辭,對各位親朋好友的到來表示感謝,然後就講述了我姥姥和姥爺60年的風雨路程,爲了這個大家庭他們倆付出了太多太多,當我舅舅說到姥姥爲了她的兒女吃苦受累的時候也是聲音哽咽,眼含淚花。孝敬父母也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所以他們的健康和快樂就是我們做晚輩的幸福!

爲了給姥姥祝壽我還精心準備了一支舞蹈,是我在舞蹈學校學的《西域傳說》,其實我這也是在鍛鍊自己,剛一站在臺上的時候我還有點緊張,但是當音樂響起我隨着節奏翩翩起舞,慢慢的融入到舞蹈的情景裏面再也感覺不到緊張和害怕,臺下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哇!原來這種感覺如此美妙。當我表演結束走下臺的時候姥姥高興對我:“謝謝寶貝,你真棒”。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宴會結束了,各位親朋好友都紛紛和姥姥道別並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通過參加這次宴會我知道了親情是一個人的善心和良心的表現:孝敬父母,尊師重道也是指引我們學習和前進的方向,同時我今天也是挑戰了自我,增加了自信!

我的端午作文 篇38

“玉糉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記憶裏有一種然人難以忘懷的味道——糯米的甜味;還有一種香氣然人記憶深刻——糉葉的清香。

傳說,楚國有一位叫屈原的人,當時他面亡國,十分悲痛,便跳江自殺了。後來人們爲了不讓河中的魚蝦傷害他的軀體,遍用荷葉包住米,投入江中供魚蝦食用。

去年初夏的端午節也不例外。

那天,我起了個大早。母親走到哪,我就走到哪,她做什麼事,我也去弄弄。“你呀,就甭在這幫倒忙了。”她把我帶出廚房。我撅撅嘴,心想:也罷,便跑到門外坐下,看着她的一舉一動。她先是把跑了兩小時的糯米拿出來,再將昨天醃製的豬肉攪拌在一起,裝入一個大盆,又將買來的兩捆寬大的糉葉洗淨裝入另盆。

過了一會兒母親端出兩盆,搓搓手,摸了摸額頭,說:“來,包糉子嘍!”“好呀好呀,我最喜包糉子了!”我笑着臉歡喜地說。在母親的指導下,我取了兩片糉葉,將它捲成了一個倒錐形的樣子,再舀了一勺糯米。接着,用另一條蓋在上面。最後,用棉繩綁住,一個糉子就做好了。

我看了看父母做的糉子,在低頭望望自己的糉子疑惑地問:“爲什麼我的糉子跟你們的不一樣呢?相同的步驟、相同的材料,但我是扁的,你們的卻是正三角體呢?”父母看後都笑了起來,母親那臉上的笑容比陽臺那花兒更燦爛,她一邊繼續包着糉子,一邊對我說:“哈哈,我們也不知道呢!”我又看了看手中的糉子,其實扁扁的糉子也很可愛呀!

糉子包好後,便是上鍋蒸。不一會兒,糉子就蒸好了,隔着木罩都能聞到清香,裏面糉子的外皮已變成了墨綠色,上面還有白色的蒸汽。剝開它的外皮,嫩白的“肉”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咬上熱騰騰的一口十分美味。

初夏配個熱騰騰的糉子,誰不愛呢?這就是讓我記憶深刻的糉子。

我的端午作文 篇39

不知不覺中,我們迎來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一提起端午節,大家就會想起江南那熱熱鬧鬧的場面,賽龍舟、喝雄黃酒等一系列的習俗,但北方的端午節卻與江南的截然不同,依然是有着另一番特色,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起得很早,就連我這個“小懶貓”在這一天也不另外。剛起牀,爸爸就給我係上了五彩繩,那五彩繩真好看,五種或多種顏色搭配在一起,纏繞在我的手脖上。然後拿起前一天買的各種各樣的葫蘆掛起來,滿屋子裏顯得豔麗極了。

這裏有一個習俗,端午節早上出去踏青,我們一家人去了穆家店,我的伯父在那裏有一個房子,但是由於那裏長時間沒有住人,園子裏除了各種秧苗,就是一堆瘋長的草,看到這番景象,大家一起動手來鋤草,我也不另外,“來到這裏不能什麼收穫也沒有”我想,於是我拿起鐵鍬,也幹起活來。一開始,我不會使用農具,鋤草卻挖出一個坑來。經過伯父教我一番,我漸漸學會了怎樣使用農具,草鋤乾淨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穫,讓我能實踐一下勞動的快樂。這可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踏青了吧!

中午回到家裏,準備了一些包糉子的材料,我就央求媽媽教我包糉子。每年我都能吃到香甜的糉子,都是直接買現成的,但今年卻不同,我要動手實踐,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我先拿出兩片包糉子的葉,弄成象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大棗之類的要放在糯米中,然後把糯米包好,再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最後把糉子放在鍋裏蒸或煮。一開始,我包得並不是很好,但包了幾個之後,就可以包一個漂亮的糉子。我想,這應該是熟能生巧的緣故吧!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也很有趣,有意義呢?至少我是這麼認爲的,因爲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很多。因爲過家鄉的端午節,我很快樂!

我的端午作文 篇40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南宋詩人陸游是這樣形容端午節的。這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民俗,讓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傳頌着緬懷着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的芬芳從遠古飄來,依舊那麼甜香。

又將臨近端午,家鄉的老人們又將着手選糯米,泡糯米,煮糉子了。每年端午的前一天,奶奶會親手用竹葉包糉子,糯米是幾天前用水泡過的,這樣糉子吃起來口感才細滑,又有彈勁。糉子裏還要加點大棗、葡萄乾等,煮熟後既清香又有淡淡的甜味。晚飯後,奶奶會點着院子裏的那口大鍋,將糉子一個個擺放進去,四周放上雞蛋,加水後用木塊壓實。當甜香隨着熱氣瀰漫整個小院時,奶奶卻不讓嘴急的我開鍋品嚐,一定要等到端午的早晨,說是讓糉葉的味道浸入到糯米和雞蛋中才好。

睡覺前,媽媽會找來家中五種顏色的線配成綵線,掛在晾衣杆上,等露水將它打溼。每年的這個時刻,我就盼着清晨的到來,又生怕自己睡過頭。可是,每次醒來,手脖上已被媽媽繫好了漂亮的五彩線,這是送給小孩子的祝福。

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去松花江邊洗臉,再採些艾草掛在房檐處,老人們說這是爲了避邪,亦有說是爲了驅趕蚊蟲。而我最喜歡的是那叫賣的各種各樣鮮豔的荷包、紙葫蘆。買一個荷包,一股香草的味道暖暖的淡淡的,掛在胸前,讓人心生喜悅。紙葫蘆則是要掛到窗子上,保佑一家人身體健康。從江邊返至家中,一家人便可以圍坐在一起,享用煮了一夜的香甜的糉子、雞蛋了。

端午的白日雖然沒有賽龍舟的歡鬧激越,但是到了夜晚,松花江面上那點點的河燈,卻寄託了對屈原的無限哀思。不禁讓我想起余光中的兩句詩:“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潔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澤。”

又將是五月端午,又將是艾草青翠,糉葉飄香……

我的端午作文 篇41

一個個飄香的糉子,一條條競賽的龍舟,一張張開心的笑臉……構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前後幾天,天氣有點奇怪。天空中經常有一絲絲烏雲,有時風一吹,烏雲便散開了;有時也會大雨傾盆,吹來的風穿過人們的袖口,讓人覺得涼爽舒服!這樣的暴雨天氣出現在端午前後,人們叫它龍舟水。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要淋雨,不然淋溼了身子,就會感冒的。大雨慢慢變小,不一會兒,它就停了,大概就十分鐘左右,那大紅太陽又在天上掛着了。下完雨,空氣特別清新,大太陽曬到大地,河水也上漲了許多,這正是賽龍舟的好時機。

來到了河邊,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戴着一頂草帽,手裏還拿着一個電扇或是扇子在扇風。我和爸爸站在擁擠的人羣中,又熱又曬。可是我們已經來到這裏了,眼看龍舟比賽就要開始了,哪還忍心回家呢?於是,我和爸爸好不容易從人羣中擠了出來,在一棵樹下坐了下來,這樣我們能勉強涼快一些。很快,一聲刺耳的口哨聲響起了。龍舟上每個人都用盡全力地向前划動着。共有四條不同顏色的龍舟,分別是黃、紅、藍、綠。我和爸爸都在看好紅色龍舟,因爲紅色是國旗的顏色。紅色龍舟奮力往前劃,船像箭一樣往前衝,其它的龍舟也在你追我趕,紅色龍舟遙遙領先,我覺得它一定能勝利的!

看完龍舟比賽,接下來就是吃糉子了。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糉子。家裏,我的奶奶最會包糉子了。首先要去超市買好肉、糯米、紅豆,還有最重要的糉葉。材料準備好後,就要開始包糉子了。先把糉葉圍起來,放一點糯米,再放點肉,然後放紅豆,用糉葉把它們包起來,最後用繩子捆牢,一個完美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們還要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煮約一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打開糉子一咬,那香味在嘴裏飄蕩,好吃得無法形容了!

今年這個端午節過得快樂極了!看了划龍舟比賽,吃了香噴噴的糉子,真是讓我永遠忘不了,希望明年的端午節更快樂!

我的端午作文 篇42

“呀!今天怎麼老是下雨,我都不能出去玩了!”我喃喃自語道。媽媽走過來,邊撫摸着我的頭,邊笑着說:“你忘了嗎?今天是端午節,下龍舟水呢!”我這才恍然大悟。

到了中午,媽媽從廚房裏拿出了包糉子的材料,有綠豆,紅豆,糯米……真是各式各樣。只見媽媽拿起桌上的幾張糉葉,把糉葉包成三角狀,然後放些紅豆、綠豆、花生等食材,最後,媽媽精確地把糯米一粒不掉地放進糉葉裏,再把糉葉疊起來,一個完美無暇的糉子就包好了。

媽媽包糉子的速度很快,沒過幾分鐘,就包好幾個糉子了,包到一半,媽媽輕聲細語道:“感覺少了點什麼?”她望向個個飽滿圓潤的糉子,眼前突然一亮,然後匆匆地走進廚房。我疑惑地望着媽媽的背影,不爲所動。過了一會兒,媽媽走了出來,她手裏拿着繩子,她給糉子打了個結,好像要爲糉子穿緊衣服。

終於,媽媽把所有的糉子都包好了,我幫着媽媽把糉子放在蒸籠上,媽媽就點火,我和媽媽同心協力,最終幫糉子找回了“歸宿”。

我慢慢地等着糉子的“成長”,過了幾十分鐘,我卻覺得過了半天,終於,糉子出爐了,看着一個個香噴噴可口的糉子,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正當我想用“小魔爪”去拿糉子時,被媽媽制止住了,她就像一位嚴厲的軍人下着軍令:“快去洗手!”我一個箭步衝進洗手間,洗完手後,我又如風般飄然而至,興奮地拿起一個糉子,臉上露出了狡猾的笑容,拼了命似地把糉子掰開,然後,猛地一口咬了下去,哇!真是太美味了,好像吃到了天下美味。

聽媽媽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他被楚王逼得走投無路,只好跳進汨羅江身亡了。當時的人民爲了不讓魚吃掉屈原,就用糉葉把糯米包起來,扔進河裏餵魚。久而久之,中國後來就有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這真是個充滿意義的端午節,等到下一個端午節,我一定要和媽媽去看划龍舟。

我的端午作文 篇43

“每逢佳節倍思親。”而我思的不僅是遠在故鄉的親人,還有來自童年的回憶。

每逢端午,奶奶總是做一桌子的菜,獻寶似地擺在大圓桌上。最扯人眼球的便是那自己醃的鹹鴨蛋。

奶奶鹽鴨蛋十分講究,醃前鴨蛋要用米醋浸泡二十多分鐘,爲的是殺菌消毒。趁鴨蛋剛從醋中出來,表面還是溼潤的,便在鹽堆中滾。這便是我最喜歡的家務事之一,我可以邊做邊玩,每次弄的滿手是鹽。最後將這些鴨蛋裝進黑色的塑料袋。到了端午,奶奶便會端着一盤蒸好了的鹹鴨蛋擺在桌子中央。

剛切開的鴨蛋還冒着熱氣,蛋黃紅彤彤的,裏面還冒着油,看着就讓人垂涎。

奶奶除了自己醃鴨蛋,還要自己包糉子。鄰居都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有一次,鄰居叔叔還提了一串臘肉,讓奶奶包在裏面。奶奶笑着,一張早就佈滿皺紋的臉漲的通紅,說:“好啊好啊,你們到時候拿幾袋回去吧。”奶奶包糉子的手法十分嫺熟,一雙手靈巧地在糉葉和餡料之間來來往往,不一會兒,一個有棱有角的糉子便成型。而我在旁邊躍躍欲試,但不僅弄的一身髒,還浪費了原材料,沒有一個是成功的。奶奶不怒反笑,每次都讓我鬧了個大紅臉!

晚上,奶奶便會用艾葉和青蒿來給我煮洗澡水。滿屋藥香氾濫,沁人心脾。

洗完澡,奶奶用紗布裹上銀手鐲,再放上一個煮好了的白雞蛋。在身上滾來滾去,說是能祛除身上的溼氣。

至於其他的,現在都記不真切了。只知道醃鹹鴨蛋和包糉子,這兩項也是我極喜歡的。雖然鴨蛋不像書中寫的:筷子一戳,“吱”的一聲紅油便冒出來了。但是自己做的,遠遠超過那些山珍海味。

現在住在這種快節奏的大城市中,節日氣息越來越淡,我也不禁思考:現在還有多少人像奶奶那樣自己動手鹽鴨蛋的呢?而我,也是買超市中的鴨蛋,再也沒有奶奶醃的味道。這種味道恐怕是隻有回到故鄉,才能品味到的吧。

我的端午作文 篇44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來了,端午節也隨之而來了。

端午節主要爲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屈原。他因政見不合被楚王趕出國都,後得知楚國已亡,便悲憤地跳入汩羅江自殺了。人們便於他跳江的日子——農曆五月初五包糉子、賽龍舟、掛艾草來紀念他。

對於屈原,我真是太熟悉了。在我的老家湖北武漢的東湖邊上,就矗立着一座屈原雕塑,旁邊有一座行吟閣,名字來源於他的“行吟澤畔”一句。再者他也是我幾千年前的“老鄉”,提起來總有一種親切之感。

據說屈原跳江後,人們向江中投米,以免魚蝦吃掉他的身軀。正因如此,去年端午,我也嘗試親手包了糉子。首先要泡糉葉和糯米,準備材料。然後將乾淨糉葉窩成漏斗形,託在掌心,盛點糯米在糉葉中間壓實幷包好,不能漏。最後緊緊地纏上棉線,一個糉子便大功告成,也可加紅棗、肉等,會更“色香味俱全”一點。

除了吃糉子,賽龍舟算第二項活動。所以端午假期,我不僅用美味的糉子滿足味蕾,還大飽眼福,在潮白河邊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龍舟賽。隨着一聲號令,龍舟們衝出了起點,在水面上滑行。只見那些壯漢們有節奏地划動手中的槳,大聲喊着口號,鼓手使勁敲鼓。一時間,河上水聲陣陣,人聲鼎沸,鼓聲震天。岸上的觀衆們紛紛爲自己看好的龍舟加油,我也不例外。這樣熱鬧,河裏的魚蝦一定早就嚇跑了,我們不用擔心它們吃掉屈原的身軀了。

我做的第三件事是掛艾草,它有驅蚊殺菌的效果。我和父母都親手掛了一個艾葉包,屋裏飄出濃濃的艾香,“碧艾香蒲處處忙”,真好!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的“國寶”,我們更應愛護它,珍惜它,讓“國寶”永存!

端午已過,我仍記憶猶新,糉子的香甜還盪漾在舌尖,龍舟手們的身影還浮現在眼前,我伴着這美好的回憶,盼望着下一個端午佳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45

望滄江水流滾滾,卻看不到你的身影。

聞江畔風聲蕭蕭,卻聽不見你的聲音。

踩在尼羅河江畔微微潮溼的岸上,看着翻騰的江水,你,可曾後悔?

昔日的飛黃騰達到如今的落魄困窘,曾經的綾羅綢緞到現在的粗布麻衣,尼羅江畔的晚風吹的你微微發抖,卻仍然堅定的挺着脊樑。

你可曾記得,那些大臣對皇上諂媚奉迎時醜惡的嘴臉?

你可曾記得,皇上不聽勸阻,一意孤行時你的無奈?

你可曾記得,敵人的鐵蹄踏破祖國山河時的悲痛?

你,可曾記得?

爲什麼?爲什麼你在皇上親信送禮時選擇了拒絕?你明明知道,他們可以奉承你,但,也可以摧毀你,而你爲什麼不選擇接受禮物,讓他們滿意?

爲什麼?爲什麼你在楚夫人讓你寫文章時選擇了推辭?你拒絕了皇上的寵妃,也就等於失去了一次晉升的機會。而你,爲什麼不選擇順勢而上,而是放棄這次機會呢?

爲什麼?爲什麼你在皇上的暴怒下仍堅持自己的看法?你難道不知道嗎?你的做法只會讓皇上更加厭煩你,而他,可是掌控着你生死大權的人啊!

爲什麼?也許你對這些事情有過思考,有過動搖,但最後你仍然選擇堅持自己的正義,去抗爭那些權貴親信,去保衛自己的國家!

又是一陣冷風襲來,吹散了你的心思,翻起了你的衣衫,你不再猶豫,伴着悲憤,不甘,痛苦……你縱身一躍,尼羅河從此多了一份英雄的忠骨。

你可知道,聽聞你的死訊時百姓的悲憤?

你可知道,你死後的千百年一直傳下去爲你划龍舟,吃糉子的習俗?

你可知道,那個悲壯而偉大的節日——端午,是爲你而存在?

的確,人們再也無法看到你的翩翩風姿,音容笑貌,但是你的品格與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下去,端午也不僅僅只是你的節日,而是那千千萬萬熱愛祖國的華夏子女們的共同時刻!

我的端午作文 篇46

說起來端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每年的農曆5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5月節等。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在蘭州,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吃糉子啦!所以在我們小孩子還沒睡醒的時候,父母長輩就已經起了牀,開始包起了糉子,甜的、鹹的。只見他們的手非常靈活;先將糉葉捲成一個小小的三角形,往裏面先放入紅棗和臘肉,然後,在往裏面放入洗好的糯米,放到一半,往裏面再加入一次紅棗和臘肉,到最後再用糯米封頂,蓋上糉葉,用一條結實的線繫住,放入鍋中,糉子就包好了。

包完了糉子後,奶奶會把我們幾個小輩叫到跟前,從身後的抽屜中抽出一團紅線,剪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繫到我們的左手食指上,說是可以免除災禍。

接下來,就到我們小輩們最開心的時候了,我們各自的父母,都會帶我們到大街上、集市上,與我們一起挑選佩戴的荷包或是香囊。雖說是一起挑選,卻還是父母在一旁“出主意”,當然,最後買的,也是父母的那個“主意”。不過,孩子可不氣餒。要知道,那裏,可不只有賣荷包的小攤。放眼望去,一排排,除了正前方的荷包攤,後面,可全都是小吃:糖葫蘆、臭豆腐、糖炒板栗、奶茶、燒烤、關東煮、毛串......應有盡有。

孩子們進去後,就像看見了新大陸,左瞧瞧,右看看。回來時,總能抱上一手的好東西。

買完了東西,也就該到吃糉子的時候了。解開糉子上面的線,剝開糉葉。一股清香,頓時撲面而來。 將糉子放入碗中,撒上糖,糉子的清甜,縈繞在口齒間。

晚飯桌上,一家人其樂融融,談笑着近來的新鮮事。大人的玩笑聲、小孩的叫喊聲、老人的吆喝聲……無一例外的爲這節日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就是蘭州的端午,也是我的家鄉風俗。

我的端午作文 篇47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屈原的故里秭歸,乃我的家鄉,於是乎,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家都過得極爲熱鬧。

還記得幼時凡臨端午節,在我們老家還舉行隆重的賽龍舟比賽,頂着上午的烈日,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來到江邊觀看龍舟比賽,江邊圍着一排排的人,顯得異常熱鬧,我們一家人在岸邊爲參賽的小夥子加油,雖然人多,但大家的助威聲非常整齊,頓時有了填山移海之威,太陽不遺餘力地散發熱量,大家也竭盡全力地散發熱情,所有的人都懷着對屈原的敬意祈禱一家人平安順遂,來年風調雨順。

男人們賽龍舟,家裏的婦女也不閒着,拿着剪子便去家門邊的從裏剪兩捆艾草與菖蒲。

而我家門上每年必掛着一捆,小區的樓道里幾乎都是那樣的清香,因爲味道格外特殊,便深深的留在我的記憶中。開始時,那些植物還是漂亮的青綠色,爲堆積着灰塵的昏暗樓道增添了一抹俏皮的綠色,請想象一下,在灰樸樸的狹窄小空間中,有那樣一抹令人心曠神怡的顏色,是多麼讓人心生歡喜啊!再過些時日,那抹青綠,便漸漸化爲枯綠,泛黃的深綠色爲整個畫面似是增添了一種陳舊的味道,無端便顯得莊嚴與古樸。

幼時火氣重,一到夏秋季,總是喜歡流鼻血,而且一流便止不住,那場景常常讓人唏噓不已,那艾草便成爲了我的“救命”的“稻草”。

太陽漸漸西下,天邊的晚霞染紅一片片雲彩,一家人團圓圍在桌邊,有說有笑地包起糉子,外婆是我們家包糉子的高手,我笨手笨腳地在旁邊有模有樣的學着,明明是這裏漏幾粒米,那裏繩子散開,外婆卻總是眯起眼睛綻開笑容,臉上的溝壑都提起來:“包的很好哦,長大了你肯定也是包糉子的能手。”現在回憶起外婆欣慰、慈祥的笑容,原來那裏面是對我寄予期望,希望在我長大後每年這樣的團聚習俗,一直延續下去……

我的端午作文 篇48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節目,列如:賽龍舟,吃糉子,掛菖蒲,吃雞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裏,我學會了一樣東西——包糉子。

“包錯了,哎呀,又包錯了。”“你包了多少?讓我來數數。”“哈哈”一陣陣歡笑聲,埋怨聲,高興聲,不時從這兒那兒飛揚開來。“咿,是哪兒傳來的聲音?”哈哈!結果是五年級五班在包糉子呀。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親手動手過,知道今天,我纔算大看眼界。

我乖乖的坐在老師旁邊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在老師示範的過程中,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臉老師都包了“好幾百個”才包好一個。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以前包糉子的樣兒這出一個圓柱形來,再在摺好的角里放上一點已侵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塊臘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的完成一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老周替我解了圍——割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追簡單的步驟——扎糉子。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我拿出一個繩子,將繩子圍繞了幾圈,好了,開始扎,我用嘴咬住繩子的另一半,用手拿住一半,紮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

只聽“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一粒的掉在地上。看來包糉子真不是這麼好包。

最後,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通過這一次包糉子活動,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

我的端午作文 篇49

端午,本是一個充滿傳統的節日。可在我們這,卻增添了許多熱情。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插蒲和艾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蒲和艾可以辟邪祛病,淨化空氣。因此,端午時節我常常幫助媽媽把艾條插在門楣之間。因爲我的個頭矮,所以必須踏在板凳上才能把那祈福的艾條乖乖插在門楣之上。這時,懂事的弟弟就會奶聲奶氣地說:“姐姐,我幫你。”他搬來一個板凳,我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艾條插上去。望着這“傑作”,我倆會心地笑了。

“吃過五月棕,寒衣收入箱”。我是一個熱情的小“吃貨”,端午節最期待的是包糉子和吃糉子了。我常常在那天邀請幾個好朋友來家裏玩,媽媽也會叫上幾個要好的姐妹來家裏一起包糉子。俗話說,鄰里一家親,遠親不如近鄰。家裏熱鬧一點,更有過節的氣氛。於是,我挽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我把兩片糉葉放於手掌之間,接着又放入了適量的糯米。可正要包裹時,糉葉居然裂開了。我看着大人們熟練的手法。心裏想:我原以爲挺簡單的,想不到這麼難。於是,我決定“靜觀其變”——認真觀察他們的手法。終於,在我的努力下,一個糉子包出來了。雖然它的外觀不怎麼好看,但蒸出來味道一定棒棒的!

端午節,當然少不了賽龍舟。在外婆那兒一打聽到哪有龍舟賽,我就“聞風”趕去。比賽還沒開始,現場已是人山人海。當時正值驕陽似火,卻也抵擋不住觀衆的熱情和比賽的激情。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進人羣。“嗶——”哨聲一響,龍舟隨着鼓聲開始划動起來。觀看比賽的人們比正在比賽的水手還要激動,嘴裏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好像有使不完的勁。瞧!第一艘龍舟越過終點,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第二艘緊追其後,第三艘還再不斷地努力着!比賽結束後,人們與參賽水手們擁抱,一起回味着剛纔那“爭分奪秒”的激情!

端午節,在我們小鄉村是熱鬧的節日。我喜歡這種氛圍,我愛端午!

我的端午作文 篇50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五月初五——端陽節。

回想過往,記得有一年端午節讓我印象深刻,那是我第一次學包糉子。清早,一陣濃郁的糯米夾雜着糉葉的香味把我從夢中喚醒了,來到客廳,桌上已經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準備材料,有糉葉、棉繩、鮮肉、花生、蜜棗……真讓人眼花繚亂,饞得我口水直流。

只見奶奶將兩片糉葉重疊在一起,將大的一頭圈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放入米,再把多餘的葉子順着漏斗包裹起來,最後將繩子橫在三個角之間,綁好兩個角,這樣一個糉子就誕生了。我在奶奶旁邊耳聞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我一定會不學自通。

開始動手,我拿出一大一小兩片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裏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比想象中順利地完成一大半。可是,當我再把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了,接一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掉一點點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總算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看我大顯身手,我接過棕繩,先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又打了一個蝴蝶結。

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下繩短的部分,“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目瞪口呆,又無可奈何,只好跟着步驟又重新包了幾個糉子。當鍋中有熱氣時,我終於吃上了我的可口糉子。

包糉子太不容易了!回顧過往,我想起了老師的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今天擁有的幸福生活都是前人勞動得來的。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也一定要學會珍惜一點一滴,努力拼搏,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人生!

我的端午作文 篇51

6月9日中午12點半,我們盛澤國小升明校區的小記者與其它學校的小記者一起來到了盛澤國小目瀾校區,參加“吳江日報小記者包糉子獻愛心”活動。

首先,我們來到了學校食堂。食堂裏面乾乾淨淨,牆上貼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名言,顯然是想讓同學們珍惜糧食,不要浪費糧食。

接着,我們就開展了今天的主題活動——包糉子!同學們大多數都沒有包過糉子,所以這次活動剛好可以鍛鍊我們的動手能力。一開始,同學們都不會包,個 個愁眉苦臉的,臉上掛滿了問號。但後來,食堂的奶奶們來幫我們了,她們兩三下就把糉子包好了。同學們的眼中盡是羨慕。食堂奶奶知道我們不會包糉子,便手把 手地教我們。經過她們的耐心指導,同學們踊躍嘗試,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包完糉子當然要燒糉子嘍!我跟陳楊艾兩人一組負責燒糉子。她加柴,我幫她準備木材。雖然別人都是4人爲一組,而我們只有2個人,但是我們分工恰當,配合默契,也圓滿完成了任務。

燒完糉子後,由兩位學校的“小導遊”帶領我們參觀學校。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欣賞了目瀾校區的美麗風光,還領略了校園文化。

我們還來到階梯教室,觀看了該校同學的節目演出。目瀾校區的同學們爲我們準備了很多節目,如小提琴演奏、相聲表演等,其中最有趣的當然就是相聲表演了!那兩位表演者表演得有聲有色,引得臺下的同學們鬨堂大笑。

表演結束後,同學們每人都獲贈了一隻糉子。在發糉子的過程中,我無意間注意到一個人,他在我們活動的過程中,一直默默地跟隨着我們,陪伴着我們。他,就是盛澤國小的校長。正因爲有這麼默默關心着我們的校長,纔有了這樣美麗的校園!

活動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接近尾聲。最後,盛澤實小舜湖校區的小記者們將糉子送至敬老院,將關愛傳遞給了那裏的老人。

我的端午作文 篇52

今年的端午對我來說可大大不一樣,以往坐在家裏,今年跟羣一起玩!這天可熱鬧了,賽龍舟、潑水節、搶鴨子、國殉,還有扎賬篷露營,別提有多好玩了。下面我講講到底有多好玩吧!

好玩——賽龍舟

這賽龍舟可是端午習俗,不可錯過,可我們不是看,而是親自參與(雖然是皮划艇改裝的),把一羣人分成四組,分別爲“天問”、“離騷”、“九歌”、“九章”,再把一組裏再分爲三批人。準備好了。“呯”一聲,四隻隊伍爭先恐後的出發了。一開始還劃得穩,可後面則打轉,怎麼也不走。倒是我們隊第一批劃過頭回不來了,天問隊領先了。我們隊也轉回來了,好!第二批准備上舟(艇)。我們隊劃到一半就不行了,感覺好難劃。這時,岸上大鼓猛烈的敲了起來,不禁給大家打了打氣。好樣的,第二批也回來了,倫到最後一批(我就在這批)了。我們衝了出去。唉!此時此記得,我才明白什麼叫看花容易繡花難了。不好,我們要變第三了。噢!來不及掉頭了。直接倒着劃,還別說,我們和倒很有緣,倒着劃我們還劃得更快一些,終於得了第二。

好慘——搶鴨子

好慘?搶鴨子會好慘?是的,確實把我弄得好慘。怎樣個慘法還得慢慢說。救生衣穿好了,一聲令下,全都去那隻鴨子。我也不甘落後,朝鴨子游去。可我嫌速度慢,用腳跑。一隻腳剛下地,“啊”!木棍,出於本能,另一隻腳迅速落地。“啊!”又一陣慘叫。“石……石頭!”接着,腳一不穩。就這樣,我沒搶到鴨子,還害得我腳。

好爽——潑水玩

雖然說這個潑水沒我想象的好玩,因爲接水跑那麼遠,還排隊。可也算是非常的爽,迎着潑來一盆涼水。好個涼快!一點兒也不冷,第一,因爲烈日當空照。第二,因爲大家都笑得合不攏嘴,早把“冷”這個東西拋到九宵雲外去了!

還有一些呢!今天可真是一個又好玩,又爽,又慘啊!

我的端午作文 篇5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嚢。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我就知道一年一次的端午節又到了。

傳說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富民強國的好建議,可國王不採納,還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這天,寫下絕筆作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他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紛紛划着船去尋找他,在船上敲鑼打鼓,希望趕走魚蝦,還把飯糰雞蛋扔進江裏,希望讓魚蝦吃飽了,就不再咬他的身體。這樣就慢慢形成了端午節人們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我還知道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是爲了祛五毒,強身體之目的。

今年的端午節,媽媽帶我去上海看賽龍舟活動。當我們到達比賽場地的時候,河岸邊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四面八方的龍舟正向這兒靠攏。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選手們摩拳擦掌。一聲槍響,突然鑼鼓齊鳴,號聲連天,龍舟像離弦的箭一般射出,平靜的河面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岸邊的觀衆也跟着沸騰了,都在爲各自喜歡的船隊吶喊助威,運動員們都在奮力地划動着船槳,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我也興奮的和大家一起爲運動員們鼓勁吶喊“加油!加油!”

到了晚上,媽媽要給我包糉子了。只見她拿出準備好的各種原料,利索地把糉葉捲成漏斗形,然後把米和紅棗倒進糉葉筒裏,再把豎在上面的葉子折下來裹緊,用細繩緊緊扎住,一個三角形糉子就做好了。我的媽媽還會包幾種口味的糉子,把這些糉子放進鍋裏煮上四十分鐘左右,香味撲鼻而來,就可以出鍋了。雪白的糉子蘸上綿綿的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你們也喜歡端午節嗎?

我的端午作文 篇54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按照一貫來的風俗習慣,我們一家老小,都駕車回老家祭祖。因爲可以包糉子,我特別期待回老家,可以親身體驗原滋原味的鄉村生活。

上午,海口實驗中學高三的萬老師以及其他幾位老師帶着孩子家人來到了我們這個文化氣息濃郁、風景秀美的村莊觀光遊行,因爲有三個孩子要升學考試,所以特地來拜拜探花公張嶽崧。

作爲主人,我們家很熱情地接待那幾位老師。在我們家的客廳裏看到了張茂哥哥的相片,萬老師特別激動,原來,萬老師曾是哥哥高中的班主任,萬老師還感嘆地說:“原來是張嶽崧的後裔啊!怪不得這麼厲害!”

在大人們的陪同下,我跟隨着隊伍到張嶽崧故居參觀。門口的那棵好像是含笑花的樹,是張嶽崧兒童時期親手栽下的,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院子裏有棵桃樹,說來也奇怪,海南幾乎看不見幾棵桃樹,可這棵據說是鳥兒撒下的幾粒種子,發芽而成的。房屋裏有很多東西都保存到了現在,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接着,我們到祠堂去祭拜,我手裏拿着三根香,特別認真,希望在今後學習更加努力,更加進步。

下午,到南麗湖採訪歸來的哥哥還帶了三個同事到我們家,大家一塊品嚐新鮮的糉子和酸甜的黃皮,頗有一番風趣。看着那秀美的風光,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有種置身於田園之感。

昨天的端午節,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因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氣氛,和回老家放鬆身心的感覺。大糉小糉話端午,糉糉飽含着真摯的祝福。

叉中間貼了一朵橙色的小花,又在小花中間鑲了一朵藍色花,在藍色花上再加一朵橙色的小花,在橙色小花上又添加了一朵藍色小花,以層層疊加的方法制作了一朵立體花,最後在花芯中間粘了一隻可愛的黃色小海豚,有了這隻海豚傾情加盟,更是錦上添花,鞋面煥然一新啊!

你以爲我的拖鞋就這樣了嗎?還沒好呢!告訴你吧,我還在鞋底上畫了一些卡通畫,哈哈,這回我的拖鞋纔算完工!

今天,我學會了製作紙拖鞋,我的心裏是無比高興,無比快樂!

我的端午作文 篇55

端午節到啦,雖然中國傳統節日還有清明、春節、中秋等節日,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有好吃的糉子吃,又有精彩的一年一度的賽龍舟看。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皇帝不聽他的勸告將他流放走了。當國家快要滅亡,他跳入了江中自盡了。當地百姓乘舟下江打撈他的屍體,卻一無所獲。大家帶上一些飯糰,爲避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我們家會做糉子。鄰居家王奶奶也喜歡做。早上,媽媽和嬸嬸去買了一些箬葉(也叫做糉子葉)和繩子。奶奶開始泡糉葉。滾燙的水冒出白煙。九點半,爺爺買回了紅豆、綠豆和肥豬肉等材料。十點,我們一起包糉子,我們還邀請了鄰居王奶奶。

奶奶、王奶奶和媽媽用三雙巧手熟練地包起了糉子。我學着他們的樣子,把糉葉捲成三角桶形狀,加一些糯米,放一塊肥肉,加一些糯米,放一些紅豆或綠豆。“哇!好可愛的小糉子!”媽媽誇獎道。我綁好了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好看,但還是很好。畢竟我也是第一次包糉子呀!表哥說:“太醜了吧?”我理直氣壯的說:“你和媽媽一起包。還包不成糉子呢,你還好意思說我?”表哥紅了臉。“哈哈哈!”大家笑了起來。

中午我們吃了糉子大餐。

下午我們去看龍舟比賽,舅舅也參加了比賽。整個上午他都在練習划船,我們來到江邊才兩點,兩點半纔開始賽龍舟呢。龍舟有紅的、藍的、黃的、橙的等五顏六色,美觀又雄偉。那龍頭特大,還有兩條又細又長的龍鬚可威風了,大腦袋後面有一些龍毛粗細不同。而它長長的身子上有均勻的龍鱗,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啊!

哦!龍舟賽開始了!我們站起來爲舅舅加油!“咚咚——咚咚”鼓響起來了,舅舅在最後。但因其龍舟飛快,體力少了很多。於是舅舅他們隊伍的龍舟越劃越快了。哇!舅舅得了比賽第一名。

我喜歡包糉子和精彩的龍舟比賽,更喜歡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56

今年的6月7日是端午節,下雨了,可能是老天爺因爲懷念屈原而哭吧!我穿好漢服,戴好漢帽,繫好腰帶,爸爸就帶着我往鳴山的廟頭村開去。

一到廟頭村,我就被外面的植物吸引了,好漂亮的花草呀!一朵朵花好像是一隻只美麗的胡蝶,在迎接着我們。

我一到裏面,人山人海,但我還是成功地擠了進去。我看到了我的同學鬱可伊已經在那裏了,於是我們倆就一起參加項目。

第一個項目是“點雄黃”,雄黃酒有它獨特的刺鼻的味道,我不習慣聞。一位叔叔在我的額頭上用毛筆點了一下雄黃,點雄黃這個項目就完成了。

第二個項目是“佩虎飾”,我拿了一隻小老虎,鬱可伊拿了一隻大老虎,我們倆就一起開心地合了一張影。

第三個項目是“刺五毒”,古人認爲五毒有:蜈蚣、蠍子、毒蛇、壁虎、蟾蜍。我和鬱可伊一個也沒有刺中,我們失望極了。但是後來我想了想:一個活動真正的意義是重在參與,結果並不重要。刺沒刺中沒什麼大不了的。

第四個項目是“造龍舟”,我和可伊各自都拿了一盒龍舟紙板塊一起拼。可能我們拼得太入神,一不小心,兩盒板塊合在一起了。我們急忙把它們分開。“哎呀,又合在一起了!”我叫了起來,我倆又把板塊分開。板塊分分合合好幾次,哎,這調皮的板塊。

之後,我們又玩了好幾個項目,有:佩香囊、掛蛋袋、畫鍾馗、長命縷和掛鯉魚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掛鯉魚旗”,我選了一個粉色的鯉魚旗,可伊選了一個紅色的鯉魚旗,我們端端正正地在旗子上寫了自己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掛在欄杆上,終於大功告成啦!聽山長說,掛鯉魚旗的寓意是可以讓我們金榜題名。

後來,活動結束了,我要走了,我戀戀不捨地對廟頭村說“再見”,我感覺廟頭村真的聽到了,它也對我笑眯眯地說:“熙然,再見!”

在這裏,我祝大家端午快樂!哦,不對,是“端午安康!”

我的端午作文 篇57

端午情綿綿,青糉吐相思。徐徐夏日,又是一年端午,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街小巷糉子的清香在我鼻尖盈盈纏繞,擡眼便看見一抹抹蒼翠綠影在夏日炎炎中帶來清涼,我駐足凝視,思緒卻又飄向遠方……

黃昏午後,夕陽餘暉在天邊暈染,我緊緊跟着姥姥,萬分期待的看着她,姥姥卻是不緊不慢的拿出材料,熟練地做着準備工作,姥爺就在樹蔭下悠悠乘涼,看着我與姥姥,輕輕笑道:“別急,包糉子這活兒細着呢,得慢慢來。”我聽後,乖巧的坐在姥姥身旁耳濡目染,姥姥將新鮮的糉葉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隨即將已浸沒好的顆顆晶瑩的糯米倒入,又放入兩顆大而甜的蜜棗,然後再把糯米鋪上飽滿的一層,蓋得嚴嚴實實。姥爺在一旁看着那潔白的糯米,不禁開口笑讚道:“彩縷碧筠糉,香粳白玉團。”姥姥聽後抿了脣笑了笑,手下動作不停,熟練地將餘下的糉葉翻下來,用細細的棉繩紮緊,這樣一個小巧別緻的糉子在姥姥的手下就做好了。

點點夕輝透過樹葉灑下一地的晶瑩碎影,夏風習習,空留糉葉清香在院落中四溢瀰漫,和意融融,空氣中彷彿也帶着絲絲暖意,我們三人在院落中獨享這份清幽安然,脣角勾起一抹自然的弧度,天空萬里晴,雲捲雲舒,一幅安靜祥和的畫卷。淡淡清甜,靄靄水汽,融融暖意,輕輕拂過鼻尖。在黃昏時,被夏季晚風吹得涼硬的鼻腔,忽然軟了下來——清香新糯顯情隆,酥豆珍藏竹韻風。這是糯米將要熟的時候散發出的氣味,交融着蜜棗的絲絲香甜,白色的水汽從鍋蓋邊緣一團團溢出,蒼翠的糉葉包裹着團團溫潤清香,冒着騰騰熱氣,我小心翼翼的剝開一個精巧的糉子,輕咬一口,便脣齒留香,我都能聽到,胃在身體中央發出一聲溫柔的嘆息。彼時那份綿綿情意,良久在我心中隱埋,而如今,姥爺當初那爽朗贊曰的笑聲已不復存在,只留姥姥在夕陽下佁然望天,每在端午時便會緬懷,將記憶中那份美好輕輕浮現眼前。我提步走去,鼻子輕輕尋覓着空氣中逐漸稀薄下來的溫暖氣味,溫潤清香的世界。

我的端午作文 篇58

屈原身懷巨石,一步一步朝江中心走去,河水浸溼了他的鞋……河水浸溼了他的腳踝……

當水已經漫到屈原的膝蓋時,屈原不禁回想起他這一生。老楚王拖着病重的身體不遠萬里從秦國回到楚國,卻被他的親生兒子——新楚王拒之門外。老楚王那聲聲敲打城門的聲音彷彿迴響在屈原的耳邊,老楚王那在楚門外悽慘的模樣彷彿重現在他的眼前,老楚王半年享盡榮華富貴,卻無法安度晚年,在顛沛流離中病死的結局刻印在他的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敲打着屈原的心頭。他心中無數次感嘆老楚王的悲慘,新楚王的狼心狗肺,楚國百姓的痛苦……可這一切他卻無能爲力,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發生在眼前。

隨着屈原一步一步走向江中心,水也漸漸爬上了他的腰,他的胸,他的頸……此時,屈原心情沉重無比,多麼希望自己的死能給新楚王一個警醒,讓他不再受奸人所害,使楚國國泰民安,楚國百姓能安居樂業。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只願新楚王能早日清醒,不與虎豹爲伍,不與豺狼謀皮。

汨羅江的水真涼啊,汨羅江的岩石真冰啊,汨羅江旁的綠真綠啊……可這一切都不能挽救屈原,不能阻止一代良臣的隕落。它們將目睹這一讓人痛心不已的一幕,流傳千古。

水漸漸漫過了屈原的頭頂,他呼吸開始急促,水吞沒了他的軀體。屈原剛開始掙扎了幾下,但後面的石頭束縛着他,他漸漸失去了知覺……屈原,他死了。

在他的頭頂沒入水中的最後一瞬,一個路過的樵夫見到了這一幕。屈原的死訊傳遍了整個楚國,甚至傳向各個國家。楚王心中不以爲然,只是在文武百官面前裝成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楚國百姓痛心不已,甚至划龍舟,向汨羅江投糉子以免魚蝦吃屈原的身體。而秦國則十分矛盾,既爲楚國失去一個良臣而喜,又爲自己沒有得到此等良臣而悲。

到了今天,端午節吃糉子就是爲了紀念屈原而形成的,而這一做法也流傳至今,成爲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