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通用15篇)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因此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歡聲笑語。金色的陽光溫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眯眯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

我們帶着買來的水果、點心等來到敬老院,剛一進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別,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裏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黴的味道,看着心裏面泛起一種酸溜溜感覺。

看着老爺爺、老奶奶一縷縷銀絲和滿臉的皺紋,它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看着他們一個個身體健康的模樣,這會有了稍許的安慰。我正想把帶去的香酥和麪包遞給了一個帶太陽帽的老爺爺,正要遞過去的時候,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帶竹帽的老奶奶來接過禮物,哈哈,有那麼點小意外。他們滿臉笑容的說:“謝謝,小妹妹,你真可愛。”我說了聲:“不客氣,老爺爺、老奶奶祝你們身健康,萬事如意。”然後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要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評語: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在老師的帶領下,到敬老院給老爺爺和老奶奶送禮物的事。文章層次清晰,結構完整,語言樸實,尤其是“金色的陽光溫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眯眯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這個環境描寫,更是讓文章錦上添花。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2

每當春節來臨,人們都要放鞭炮、福字、春聯、千千結。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年的大年夜都要在大門上貼上福字。 福字現在解釋是“幸福”,而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把福字倒貼過來,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做暗記準備殺人,馬皇后爲了救那戶貼倒了的人家,於是就把倒貼的“福”字說成“福到”的意思。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記得去年春節快要到了,爲了讓家裏更加漂亮,我決定在門上貼一個倒福。我先拿來一塊幹抹布,把門擦得一塵不染。接着,我拎來一桶水;一塊毛巾,我拿起毛巾往水裏蘸了蘸,把水灑到門中央,然後,我快速拿起福字倒着往灑水的地方一拍,倒福就貼好了。我得意洋洋了起來。不一會兒,我貼的倒福掉了下來。我想:用水貼倒福,水乾了,吸力沒有了,福字就掉下來了。於是,我想到了膠水。我認真地在紅福字上塗上一層漿糊,又跑出去,小心翼翼地將福字貼在門上。倒福終於貼好了。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3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如,春節貼“福”字、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餅??但我非常最喜歡過的還是端午節。關於中國節日的四百字作文。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過端午節時,我們家家戶戶都把葦葉洗乾淨,準備好糯米和各種餡,有肉的、豆沙的、紅豆的……然後用糉子葉把糯米和餡包在一起,做成三角形的,長方形的,保佑平安無事。肉糉是我的最愛,大老遠就能聞到它的香氣,那真叫一個香啊。傳說端午節包糉子是因爲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殉難後,人們打撈數日仍不見他屍首,爲了屈原的屍首不被魚蝦吃掉,人們就用葦葉包起飯糰投入江水。這個習俗流傳下來就成了“包糉子”。

吃完糉子,大人、小孩們都早早的來到河邊觀看龍舟比賽。一大早的河岸邊,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熱鬧非凡了,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場面。“預備,開始!”隨着裁判員的一聲令下,各色各樣的“龍”如箭離弦,順流而下,它們都在你追我趕,力爭上游,誰也不甘落後,真是激動人心。龍舟上的健兒們都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希望成爲成爲了羣龍之首,奪取冠軍。岸上的人們爲他們加油、擊掌喝彩。

端午節還有大人給小孩子在手腕、腳腕上系五彩繩的習俗,小孩子系五彩繩是爲了拴住他們,不失去他們,保佑他們平安無事健康成長。

端午節真是一個熱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我期待着下一個端午節趕快來臨。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4

“五、四、三、二、一!”就在這個時刻,黑漆漆的天空剎那增加了幾道絢目的色彩,隨着分秒的過去,這時萬炮齊發,漫天都是燦爛的花朵綻放開來;它們是煙火,它們的出現,也意味着:“等下就是新的一年了。”

我並沒有跟着大家湊熱鬧,紛紛跑去各地跨年,我好整以暇的留在家裏“跨”年,由電視的轉播,看到歌手們賣力的唱歌,讓我的心跟着大家,一起飛到無所不在的世界各地,跟着一羣不認識的人一起瘋跨年了。

新年,意味着除舊佈新,忘了舊的煩惱,充滿希望的迎接新的開始。就在瘋跨年的同時,也要檢討自己在舊的一年裏,是否有任何的過失和遺憾,寄望在新年裏,能夠得到改善,也能邁向更理想的境界。

就當我正在暗自思量的時刻,咦,讀秒的倒數結束了;璀璨的煙火也結束了?那不就是說,我過往的煩惱也該釋懷了,嶄新的一年正要好好的擁抱我呢!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5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於到了,爸爸要帶我們回去奶奶家吃“團圓飯”,讓我們三個小孩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領壓歲錢”、過好年。

到了奶奶家已經六點半了,奶奶正在烹煮令人慾罷不能的“火鍋”,我們在一旁看得食指大動、口水直流。等到奶奶喊:“開動!”大家就像很久沒吃飯的餓鬼一樣,一直吃、一直吃,不一會兒就鍋底朝天了。

吃飽飯,我們一起來放鞭炮,每個小孩都不害怕,一直跟大人要鞭炮來放。後來剩下一個蝴蝶炮時,我們讓給弟弟,“咻!噗!”弟弟把引線一點燃,蝴蝶炮就快速的旋轉起來,飛了兩層樓高呢!

再來就是過年的重頭戲--領紅包了,小孩子們紛紛排隊,說恭喜發財、大吉大利的吉祥話,來領這一年的“薪水”。

我覺得過新年很好玩,還可以和好久不見的親人們見面,真是一舉多得呢!希望下一次的新年可以更熱鬧,也要比這一年的節目更好玩!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6

我的家鄉在溫州,溫州人就愛走南闖北,因此許多人因工作離鄉。春節的來臨,人們總會跨越廣闊的土地,與家人團聚。

溫州的春節也別有一番特色。臘八那天,家中必有一碗臘八粥,糯米,黑米,花生,白雲豆,赤豆,蓮子,米仁……五顏六色,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瞧,我妹接二連三地喝了好幾碗。

臘八後,便是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竈王爺要向上天稟報善惡,因此都要祭竈。

除夕前後,總是有許多人去搗年糕,象徵“年年高”。搗年糕是很費力的,一邊打一邊翻,必須一氣呵成。木榔頭不能被黏住,不然就打僵了。打成大塊年糕,然後切成長方形年糕,可以放上好幾個月。

除夕時,門外貼上春聯,加點紅火。買些鞭炮,手上揮舞的棒狀鞭炮、五十炮的條形鞭炮以及最便宜的落地炮。晚上還會吃分歲酒,用的都是傳統的高腳碗,按老人們的說法,就是溫州人追求的“圓,紅,穩,餘,吉,全”。還有一樣與高腳碗相配的,便是胡蘿蔔,點綴起來,年味十足。飯前,便是我們最興奮的時刻——拜年。向長輩們拜年,還能獲得一個大紅包!

轉眼間,便到了元宵節,這是第一個月圓之夜。吃上湯圓,掛上燈籠,走上大街,道上有頗多燈謎,家家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過了燈節勤勞的中國人像蒲公英,飛向世界各地。家鄉春節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7

這兩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飄飄的彩旗。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外面不時傳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出門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春節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節目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還喜歡“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古老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天放學,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非常開心。因爲知道,尊老愛幼是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作爲新一代的我們,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關於中國節日的四百字作文。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8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當我背起《春節童謠》,春節就離我不遠了。

你們應該聽過春節的傳說吧。傳說過年的時候會有一個叫“年”獸的怪物來吃人。村民就爬到山上躲避年,一次,他們爬山的時候,一位婦女碰見一位老人,老人說我知道“年”怕什麼。婦女聽了就跟着老人走了。他們去上山砍竹,又穿上紅衣服,還點着火。“年”一來竹子在火焰裏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他們走出來,嚇的“年”一直打冷顫,最後年跑了,村民過上了辛福生活。哦!不能講了,我的去放煙花了。

鞭炮分爲沖天炮、螺旋炮、地炮,而我喜歡地炮。地炮很簡單,拿出一個,用力扔到地上,它就爆開了,脆生生“啪”的一聲就結束了,留下的是一股煙花味兒。螺旋炮呢,拿出一個放在地上,一轉,點上火,一燃,就會出現紅的,黃是,藍的,紫的光,真好看。

我喜歡春節,我喜歡傳統節日。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9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節,又叫做脫軛節。在壯人的意識裏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間的一般牲口。有一個故事說它四月初八誕生於天上,所以這天是牛王誕日,當初因爲陸地岩石裸露,黃土望不到邊,塵沙彌漫,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活,牛王奉命從天上來到人間,播種百草,原定是三步撒把草種,誰知它弄湖塗了,竟一步撒三把,使得野草叢生,侵凌田禾。因此被罰留在人間吃草。但天上並沒有忘記它,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從天上下到凡間,保佑牛不瘟死因爲是給牛過節,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勞動。主人用楓葉水泡糯米蒸飯,然後先捏一團給牛吃。牛欄外安個小矮桌,擺上供品,點香燭,祭奠牛魔王,人們還要唱山歌,唱彩調,歡慶牛的生日。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0

春節是最降重的節日。年三十吃過豐盛的晚餐,人們便圍着火塘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神臺上供滿了豬肉、整雞、糉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男人則提着燈籠奔向廟社燒香化紙。有的地方把大門洞開,一家人聚集在院子裏朝東方拜揖,祝福道:“東方大利,一年萬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七年級這一天,多數地方壯人是不串門的。人們白天吃湯圓,晚餐才吃葷菜,認爲這樣可以消災去病。七年級的禁忌很多。這一天一律禁說不吉利的話。禁動剪刀,怕新的一年裏家人巧嘴利舌,吵嘴罵人;不得掃地,怕破財。也不得把東西拿到幹欄外,更不借東西給別人,怕家財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鑼打鼓,怕驚動鬼神,但有些地方則可以敲打一種齊人高的牛皮大鼓,四周幾十裏清楚可聞。不少地方從七年級到初五竈裏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滅,表示子孫綿長,煙火不斷。這天也不得殺生,豬、雞、鴨都必須在年前幾天收拾乾淨,以備祭奠和食用。

壯人沒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見面禮,而是通過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充分表達自己的節日問侯,人們在村裏或路上相見,便互相道賀“恭喜發財。”

從八年級起,親朋開始來往拜年。非凡是已經出嫁的女兒。要帶幾斤肉或雞鴨等禮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孃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時機聚會,共敘別情。

按通常觀念,整個正月都屬於節日。故云南文山的壯人要打一月銅鼓,跳一個月舞。另一些則在風景秀麗的河邊、山谷,青年們舉行歌圩或舞獅、打舂堂,聽壯戲,等等。文娛活動五彩繽紛,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1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我到敬老院看望那些爲社會操勞大半輩子的老爺爺們,爲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和他們談心。我進入會議室,迎接我的是3位老爺爺,他們用快樂的笑容熱烈歡迎我的到來。我爲爺爺送上一首抗日的老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隨後,我陪老爺爺看了很多精彩的節目。“該互動了”我急忙跑出去,爲每個爺爺都送上精緻特別的禮物,“爺爺,祝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爺爺滿臉微笑地對我說:“謝謝”握着爺爺長滿老繭的手,我的心情萬分激動。互動完畢,我們跑出去,站在爺爺後面,和他們一起合了張影。

我又爲爺爺送上最美的祝福———感恩的心,我激情地演唱着,珍惜着和爺爺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我愛重陽節!溫馨的一天!

說起元宵節想必大家就想到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了吧。其實元宵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不一的意義,大家都應該知道元宵節是春節過後第一個節日。

一般來說,春節過後一些人根本等不到正月十五就要離家出門打工了。而他們此時並沒有從過年的熱鬧氣氛中走出來,一年的未見使他們對春節來臨不捨。對家人也更加難以割捨。而元宵節的到來是他們到了異地工作後的第一次的節日,而這種節日的氣氛既是他們對春節最後的留戀。也是他們工作一年的動力。因爲元宵節的含義就是一年的第一個滿月。滿月在中國意味着團圓。所以元宵節的意義不同。

但是元宵節還有一種說服是“緣消節”。大概是覺得一年到頭好不容易見一次面就這樣要分開。好不容易的緣分就這樣沒有。就是“緣消節”吧。

但是不管那一種說法,作爲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個人都有去紀念和傳承的義務。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2

中秋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買了月餅,準備晚上邊吃月餅邊賞月。我和姐姐一起坐在凳子上,一邊吃月餅,一邊等着月亮出來。

突然,姐姐大聲說道:“快看!月亮出來了。”果然,月亮從雲層裏鑽出來。月亮的光芒把雲朵都照的散開了,邊上還微微帶有紅色和黃色的亮光。門前田野裏有一個小池塘,池塘裏印着月亮的倒影。微風輕輕一吹,池塘裏的水就微微泛起波浪,月亮的倒影也跟着顫抖着,美麗極了。

中秋的夜晚,星星很少,只有一兩顆,唯獨那圓圓的月亮在天空中發出銀白色的光芒。月亮的光芒雖然比不上太陽,但是有許多詩人寫了很多優美的詩句,就像李白寫的那首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中秋的月亮是最美的,我愛中秋的月亮。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3

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不過,我最喜歡的節日當屬中秋節啦,因爲這個節日是團聚的節日,是個豐收的節日!

首先,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兒,月餅分很多種,有蛋黃餡兒的、棗泥餡的、五仁餡的、蓮蓉餡的……我最喜歡的是蓮蓉餡的月餅。

中秋節,人們大都喜歡賞月,我給媽媽要了一個月餅,我們一邊吃,一遍賞月。我也情不自禁的唱起了《中秋歌》:“中秋節啊月兒圓呀,也有爲我大閱兵呀”。爸爸說:“今天的月亮好圓啊”,我接着回答說:“圓的像個大玉盤”,哥哥吃着月餅笑着說:“恩,今天的夜空好亮啊,我彷彿看到了嫦娥在跳舞,玉兔在玩耍”。

晚上,我們一家人帶着甜蜜的笑容進入了夢鄉!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4

我們一家每到春節都會回老家,今年因爲疫情的原因,我們很可能回不了老家過年了。直到臨近春節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可以回家了,我高興極了,馬上就拉出箱子收拾行李。

除夕那天天還沒亮,我們就起牀了,我很困,但是心裏很高興,想着終於能回老家了,還有我那已經有半個月沒見到的妹妹。天才剛亮,我們就出發了。回到老家,我剛按下門鈴,妹妹就衝下來給我們開門,她興奮地對我說:“哥哥!我今天幫助了爺爺貼春聯啦!”那天晚上,我們一大家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妹妹和我)在一起吃團圓飯,大家說說笑笑,好熱鬧。晚飯過後,我第一次正兒八經地看春晚,春晚節目非常精彩,裏面有相聲,小品,唱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品和相聲了,裏面都是讓人哈哈大笑的情節。

春節到了,我和妹妹一起起牀,穿上新衣服,和家裏的長輩說新年好,長輩也會送我一個紅包和一句祝福語。早餐過後,我們就去親戚家拜年。來到親戚家,我見到了好幾個月不見的表哥,表姐,表妹和表弟。我還做了一個小活動,包括了兩人三足、搶椅子、你比我猜及表演環節。我主持的時候,心裏非常的緊張,當我說出了第一句話時,我感覺心臟跳得很快,後面就不覺得那麼緊張了。有一次去親戚家拜年的時候,我們拿出了小時候的照片來回憶以前的日子。我們還在那裏拍了一張全家照片,我這時候才知道我們整個家族有這麼多人。

我在這個春節裏有很多收穫,這個春節我過得很開心,很快樂。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5

元宵節,2月17日,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人們紛紛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元宵。

晚上9:00鍾,隨着驚天動地的禮炮聲,一個個五光十色的煙花飛向夜空,綻放出五花八門的樣子,有燦爛的笑臉、有嶄新的紅旗、有的煙花在天空綻開,越來越大好似

怒髮衝冠、青面獠牙的惡魔向我撲來。還有的像一羣輕歌曼舞的少女。

正在這些煙花舞蹈的同時,有種像流星似的煙花映入了我的眼簾,先是怒放,然後緩緩下降,慢慢的消失。

我陶醉在這些迷人的煙花之中!讓我的心情無比舒暢。